所有人都看向這個年輕人。
有顏值,偏偏還用英語說話。
簡直太讓人難以置信了!
「哥們,你的英語為何如此好?有什麼秘籍麼?」在年輕人練習英語的間隙,一個人走了上去問道。
「我的英語好麼?我怎麼沒發現呢?前一段時間我的老師還說我的英語不行呢!」
年輕人滿滿的凡爾賽。
「你這英語還不行,我們的那就簡直沒法听了。」一個女生鼓著嘴說道。
「我的英文真不行,不過最近我媽給我買了一個復讀機,這樣就能校正自己的發音。口語才比以前上升了一部分!」
「你的發音比我那時候標準多了, 要是能用上復讀機,肯定會比我好的!」
年輕人繼續說道。
「真的?」
「你說的復讀機是什麼東西?我能看看麼?」女孩听到復讀機頓時眼前一亮。
「這就是復讀機。按住這個鍵就能開始錄音,按住這個鍵就能听你的朗讀聲,復讀可以選擇30秒,1分鐘和2分鐘,很方便的!」
年輕人介紹道。
「我能試試麼?」
女孩看著眼前這個復讀機眼前發光。
「行,你按住這個按鍵,然後朗讀。」
隨後, 女孩朗讀了一段英語,然後對著復讀機收听自己的發音,確實听到幾個明顯發音不對的地方,立即進行糾正。
調整一下後,她再次對著復讀機朗讀。
這次明顯比上次好了不少。
真是太神奇了!
「這個機器太好用了!」
女孩興奮地說道。
此時,剛才在一邊圍觀的人也都圍了上來。
「同志,這個復讀機是從哪里買來的?」
「具體多少錢?」
「還有別的功能麼?」
「這東西與錄音機有什麼區別?」
年輕人給他們一一進行講解。比如復讀機與錄音機相比體積比較小,方便攜帶,而且這電池是可充電的,可以反復使用。
在各大商場都有賣,與夏威爾是一個牌子,大品牌,值得信賴。
售價,你們去商場看吧,賣多少錢不重要,重要的是還有沒有貨!
…
…
這樣的一幕在魔都的英語角反復上演著,轉眼間,復讀機從一個冷門商品, 變成了魔都的時尚產品。
趨之若鶩!
魔都交通大學。
下學後,李明和同學正要回宿舍,卻突然發現在食堂外面有了一個英語比賽的通知。
魔都交通大學口語大賽。
比賽的獲獎者將獲得夏為復讀機一台。
夏為復讀機是什麼東東?
李明有點不明所以。但是他還是參加了英語比賽。即使沒有獎勵,他都會參加的,這可是獲得口語機會的重要途徑。
很多同學都抱著相同的心態參加了這個比賽。
可是參加比賽後,他們卻發現自己賺大發了。
這個比賽居然有那麼多的英語高手。
比如,一個人竟然能夠用標準的倫敦腔演繹莎士比亞的作品。大家都直呼過癮。
比賽間歇,主持人將會用倫敦腔說莎士比亞名句的人,拉過來采訪一番。
這時,大家發現原來這個年輕人的英語水平原來也不行,只是最近這段時間才有了起色。
有所起色的根本原因是,他使用了夏為電子的復讀機。
這時代還沒有軟廣告的概念,大家也對有人介紹自己使用的產品沒有後來那麼反感。
一听是復讀機,立即大家就聯想到這次英語大賽的贊助獎品……夏為電子的復讀機一台。
「夏為復讀機有那麼神奇麼?」
主持人故意問道。
「是的,他能校正我們的發音。眾所周知,我們這些農村出來的人,到高中才接觸到英語。錯過了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期,所以發音特別吃力!」
現場的學生都深以為然。確實, 英語發音是這個時代的大問題。即使是城里的學生,在這個時代也只有到初中後才接觸到英語, 口語也是有所欠缺。
「這款復讀機徹底彌補了我學習英語的疑惑!」
這時, 年輕學生拿出一款夏為復讀機,說道「這款復讀機別看像是一台小型的錄音機,其實可神奇呢?」
話畢,他對著復讀機說了一段英文,然後按了一下復讀鍵,頓時就出現了1分鐘他的英語演講。
「咦,這麼神奇?」
「太清晰了,要是有這個我的英文也能提升不少!」
「確實是個好東西,哪里有賣的,我也想買一個!」
…
…
當然現場除了感嘆外,也有一些的聲音。
「這不就是一個錄音機嘛!」
「是啊!也沒見有多神奇啊!」
「未必就能真正提升英語水平,噱頭罷了!」
…
…
可是能察覺到了下面的質疑聲,年輕人繼續說道,「這款復讀機與夏威爾電視一樣,是夏為電子的產品,質量是有保障的!」
「關鍵是這款機器來自國外的先進技術,可以輕易地學習英語!」
這年頭來自國外的先進技術還是很唬人的。
不論是什麼東西,加一個國外技術,就能讓你搖身一變,身價倍增。
正是看到這一點,李晉才會一口咬定,夏為復讀機來自國外先進技術。
接著年輕人又開始講解起夏為復讀機來,體積小,電池可充電,能夠反復使用。
听到現場如此詳細地講解,所有人都眼前一亮。
不愧是先進技術!
我們也需要!
如此,大家的購買也全部勾了起來。
隨後,英語大賽進入決賽,最終的獲獎者真的獲得了一個夏為復讀機。
拿到這款復讀機,獲獎的女生熱淚盈眶。
她輕輕地撫模著這款機器。
「有這復讀機,真好!」
經過英語角的推廣和魔都交大的英語比賽,夏為復讀機的購買熱情徹底被點燃了。
短短幾天就掀起了一個消費狂潮。
一周之內,銷量從每天不到30台,變成了300台以上。
這還只是開始,相信對著對其他地區營銷的進一步展開,這個銷量會進一步擴大。
而目前,夏為電子廠每天復讀機的產量也不過是一千多台。
夏為電子復讀機廠的危機警報已經解除。
下一步,李晉準備研究的就是海外技術的問題。
就在這時,吳瑛再次回到李晉的身邊道,「晉哥,武大浪回來了!」
…
…
第368章下一個目標
武大浪為何來魔都?
當然是李晉叫過來的。
前一段時間,復讀機銷量不好,李晉首先想到的就是英語角的方桉,同時也讓吳瑛叫武大浪過來。
大毛那邊年輕人也需要學英語,所以復讀機是必不可少的東西。
關鍵是大毛那邊重工業發達,但是精細部件卻奇缺,根本就造不出復讀機這樣的精密部件。
李晉堅信這東西要是賣過去,肯定會和游戲機,不,是學習機,一樣的受歡迎。
「晉哥,這2個月,游戲機賣得非常好,這次5萬台已經賣光了。這次我能不能再進一點貨!」
見到李晉,武大浪趕緊說道。
「這次你準備要多少台?」
李晉問道。
「10萬台!」
武大浪將兩只手全部高高舉起。
「這麼多?」
李晉眉頭緊鎖。10萬台學習機,李晉是可以供應的,但是李晉是擔心武大浪走貨的渠道。
要知道,他們可是倒爺,基本上就是將貨物通過一些途徑,分配運到國外的。
可是,如此大張旗鼓地將10萬台學習機運過去,還是有點讓人太招搖,容易出事情。
「怎麼運出去?」
「不會出事情吧?」
李晉趕緊問道。
「晉哥,要是幾年前,我肯定不敢這麼干。但是現在卻根本不用擔心,那邊的路子我都全部蹚了一遍,根本沒事!」
「大毛那邊最近人心惶惶,你就放心吧!」
武大浪露出得意之色。整條鐵路線,他都走通了,可以整火車皮地運,一路上暢通無阻。
「這次我準備走海運!」
「直接在魔都裝船,到海單崴下船,那邊的碼頭都找好了,當地是默許的!」
李晉看了看武大浪,這家伙確實干出來倒爺的風采。
「讓你購買那邊先進技術的事情怎麼樣了?」
李晉接著問道。
「那邊的機械技術還是很有一套的,不管是拖拉機,還是飛機發動機,亦或是衛星,我都有接觸。」
武大浪接著說道。
「行,你就多多接觸,價格完全不用擔心。那不是問題!」
李晉正色道。
「晉哥,這次來讓我倒動什麼好玩意?」
武大浪終于切入了正題。
「是復讀機!」
「學英語的神器。你們那邊想出國的人也不少,我們銷售一批復讀機,讓他們也受益嘛!」李晉笑著說道。
隨後,讓人拿來一台復讀機。
親自演示了一遍復讀機後,武大浪愛不釋手。
「晉哥,我先來一台,給我兒子用。他的英語實在是太差了,必須要學習一下!」
「我先送你一台!」
「不過,這次去大毛那邊你準備買多少台?」
李晉笑著說道。
「價格怎麼樣?」
武大浪繼續問道。
李晉生產一台復讀機的成本是40元,幾乎相當于一台游戲機的價格,主要是因為這機器的控制系統良率太低了,所以必須要成本就上去了。
此外,復讀機上的可充電電池,優質磁帶都增加了成本。
復讀機在國內的出廠價是60元,在商場的售價在100元左右。
但是賣給大毛那邊,就不能客氣。
「100元!」
李晉笑著說道。
「嗯,我先定2萬台試水!」
其實,訂購2萬台已經不算是試水了。武大浪第一次訂購游戲機試水才訂購了3千台。
不過,他對李晉的產品非常有信心。
既然游戲機能夠成功,這復讀機一定也能成功。
「好,我現在就讓人給你準備貨!」
看來這大毛的錢還是好賺。
這時,李晉心中又升起了一個念頭,「能不能將夏威爾電視也賣給大毛那邊。」
一方面大毛那邊的電視生產技術還真不敢恭維。他們電視的尺寸比較大,體積也比較大,看起來很有面子,但是由于制造技術低下,很多電視被稱作移動的炸彈。
每一年,大毛這邊電視爆炸事故就發生了幾百起。
轟的一聲,你看著電視,唱著歌,突然就沒了。
這是多麼的可怕。
難道嫌戰爭片不夠驚悚麼?
所以,大毛那邊的人對自己的產品都很嫌棄,正是夏為電子大展宏圖的時候。
李晉決定,一定要將這邊的市場開拓起來。
武大浪這次回來,還給李晉帶來了一個信息,那就是北邊罐頭、暖水瓶這些物品極其貴乏,而飛機這些東西卻有點過剩。
或許,可以罐頭換飛機!
不僅要換,還要搶先一步,與對方同時發貨。
這樣,飛機飛過來,火車還在半路上逛蕩著。飛機過來就能馬上向航空公司索要貨款,將火車上的貨款換掉。
完美!
李晉準備過一段時間再研究一下這個生意。
此時,他又給武大浪面授機宜,也就是復讀機在那邊銷售的細節。
其過程無非是英語角的擴大版,以及在大毛那邊的大學舉辦英語技能大賽。
相信,以他們那邊的氣氛,肯定會將復讀機變成一款爆款的消費品的。
接下來的一個月的時間,武大浪全力組織配貨。
這次走的是海運。
10萬台游戲機和2萬台復讀機裝在貨櫃內,直到北方鄰居的港口。隨後分銷下船,進入商場和小賣部。
同時,武大浪通過熟人在大學組織英語比賽,轉眼就掀起了銷售狂潮。
2萬台復讀機,不到一個月就銷售一空。
當然,銷售更火爆的還是游戲機,不管到什麼時候,游戲都對人有著天然的吸引力。
10萬台游戲機銷售一空。
這可是大把的外匯啊!
僅僅是這個生意,每月李晉就能賺1千萬的盧刀。在當時的魔都,這可是獨一份的。
要知道,魔都大多數的產業還是紡織廠,收音機廠,機械廠等,在那個時代,這些產業都是要花費外匯的。比如紡織廠由于設備老舊,既需要購買現金的機器,這就需要大量的外匯。
而李晉能夠每月給魔都帶來這麼多外匯。
簡直是財神爺。
盡管是盧刀,但是此時的盧刀是硬通貨,僅次于美刀,所以各地對李晉是極其歡迎的。
為此,姜同光還專門打電話,說李晉不夠意思,將游戲機廠建設在魔都,讓他開分廠時,一定要在蘇海。
李晉自然是滿口答應,不過李晉已經瞄準了下一個賽道。那就是深海。
通信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