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八十五章 直逼王座(求訂閱)

來到近前,李醫直接騙腿下馬,落地站在了大道上。

褚遂良和牛進達他們也紛紛下馬,好奇地看著幾位戴著口罩的郎中。

在他們眼中,這幾位郎中雖然也治病救人,但所作所為實在太過離經叛道,跟活閻王差不多。

但他們怎麼也沒想到,醫公子對這幾個活閻王的評價竟然如此之高,竟說他們有可能成為一代神醫。

這讓他們感到非常詫異,不明所以。

李醫剛一下馬,幾位郎中就齊齊長揖到地,向他躬身行禮。

「見過公子」

在這幾位郎中,既有來自太醫署、跟李醫一起在長安抗疫的太醫,也有來自蘇州的民間醫生徐郎中,都是熟人。

因為職業的原因,李醫並沒有上前攙扶,而是微笑著揮了揮後。

「幾位先生請起,不必客氣」

隨著他這番話,幾位郎中都直起了身體。

緊接著,李醫卻沖他們深深鞠了一躬。

「感謝幾位先生不辭辛苦,前來遼東前線救死扶傷,挽救了很多受傷將士的性命,小子李醫在此向幾位先生行禮」

「幾位先生精湛的醫術,以及為國效力的無私奉獻精神,必將成為杏林楷模,被廣為傳頌!」

他的這個動作,讓幾位郎中都惶恐不已,也感動萬分。

「公子謬贊了,真是折煞吾等,愧不敢當啊!」

幾位郎中哽咽著說道,並再次長揖到地。

這一瞬間,他們心里淤積的所有不被人理解的委屈,瞬間消散一空,心情頓時變得舒暢起來。

一番客套過後,李醫走上前去,看了看放在牛車上的那幾具高句麗士兵尸體。

跟他之前推測的一樣,這些高句麗士兵剛死不久,流出來的血液顏色還沒有變黑,只是剛剛凝固。

他掃了一眼幾具尸體,然後關切地問道︰

「听聞幾位先生解剖了不少死去高句麗士兵的尸體,研究他們的身體構造,不知可有什麼收獲?」

听到這話,那幾位郎中的雙眼頓時就亮了起來,直放光芒。

「回公子的話,我們幾人的收獲確實不小,甚至可以說非常巨大」

「通過解剖這些死去高句麗士兵的身體,我們才真正弄明白人體構造」

「以前困擾我們的很多問題,通過學習解剖,現在都已豁然開朗,……」

接下來,這幾個家伙就開始介紹各自的心得。

李醫听得津津有味,頻頻點頭稱贊不已。

同在現場的褚遂良和牛進達等人,卻听得心驚膽戰,滿眼驚懼。

听幾位郎中介紹完情況,李醫隨即微笑著點頭說道︰

「看來大家的確收獲不小,這很好,值得贊賞」

「身為醫者,只有真正了解人體內外的構造,才能做到對癥下藥,治病救人」

話音落下,來自蘇州的徐郎中立刻接茬說道︰

「公子所言極是,我這趟來遼東前線,來得太正確了,多謝公子指點」

說著,這家伙就再次深深鞠了一躬。

李醫輕輕揮了揮手,隨即話鋒一轉。

「幾位先生先回營吧,等拜見過皇爺爺,我會去衛生營看看」

「遵命,吾等恭候公子前來視察」

幾名郎中齊聲應道。

隨後,李醫就翻身上馬,跟隨牛進達他們離開這里,向前方的輜重營走去。

剛走出沒幾步,牛進達就好奇地問道︰

「公子,這幾位郎中將高句麗士兵的尸首大卸八塊,真是為了學習醫術?」

李醫轉頭看了這家伙一眼,沒好氣地說道︰

「當然是這樣,你以為呢?難不成這幾位郎中真是活閻王,喜歡將死人的尸首大卸八塊啊?」

「正如我剛才所說,醫者只有了解人的身體構造,弄明白疾病是怎麼得的,才能對癥下藥,治病救人!」

「之前我在蘇州救治那個患了腸癰的孩子,就是因為知道病源,才能治好那個孩子!」

隨著他這番話,牛進達和褚遂良等人頓時恍然。

「原來如此,既然這幾位郎中都是寶貝,那以後就要好好保護」

「就算讓我老牛去給他們站崗,也沒有問題」

說話間,李醫他們已來到輜重營的大門前。

負責管理輜重營的主官,帶著一眾手下從營里迎了出來。

大家隨即停住腳步,崔仁師立刻上前進行交涉,辦理交接手續等等。

就在此時,李醫突然朗聲說道︰

「糧草物資全部收入輜重營,但火炮和火藥、以及炮彈絕不能入營,以免發生意外」

「所有酒精都運去衛生營,烈焰酒運去中軍單獨存放,同樣不能入輜重營」

輜重營主官和崔仁師立刻躬身應道︰

「遵命,公子」

「吾等會小心行事,請公子放心」

隨後,李醫叮囑了崔仁師他們一番,接著又將程伯禮兄弟叫到身邊,叮囑了這兩個家伙幾句。

他讓程伯禮帶人押著所有火炮和火藥、以及炮彈,在軍需官的帶領下,在遠離輜重營的地方單獨扎營。

程伯明帶領的一千騎兵,以及從涿郡一路跟來的兩千騎兵,負責保護火炮營。

他們要將火炮營圍起來,確保安全,並不讓任何人靠近。

收到命令後,程家兄弟立刻行動起來。

離開之前,程伯明這家伙突然低聲說道︰

「公子,末將看上了衛生營的一個女護士,想把她娶回家當婆娘,不知是否可以?」

李醫愣了一下,站在一旁的程伯禮也一樣。

片刻之後,李醫才沒好氣地點頭說道︰

「殺敵立功,飛黃騰達,外加娶媳婦,你小子真是什麼也不耽誤啊!」

「當然沒問題,前提是你情我願,等戰事結束後才能成親!」

話音未落,程伯明這家伙已喜笑顏開。

「謝公子開恩!末將絕不敢強迫那位小娘子」

看著他這興高采烈的模樣,李醫無奈地搖了搖頭。

同在身旁的程伯禮,卻滿眼意動之色。

隨後,這兩個家伙就撥轉馬頭,帶著手下去辦事了。

李醫則在牛進達和褚遂良等人的陪同下,進入了輜重營,開始考察這里的情況,然後穿過輜重營,去中軍大營。

在離開之前,李醫也沒忘跟一路押運糧草而來的眾多將士和車夫們告別,並躬身向他們致謝。

交接糧草物資的事情,由民部侍郎崔仁師負責,用不著他操心了。

進入輜重營後,李醫查看了一下這里的情況。

營中一切都井然有序,分門別類地堆滿了糧草和各種物資,各自放在不同的區域。

雖然是走馬觀花,但李醫還是敏銳地發現。

營中糧草已不是很多,支撐不了多少時日,算是一個不小的隱患。

自己帶著大批糧草及時趕到,恰好解決了這個問題。

隨後陸續運來的大批糧草和各種物資,足以支撐東征大軍吃到冬天雪落。

等到今年的秋糧下來,那這場大戰想打多久,就能打多久,至少糧草供應不會再是問題。

在牛進達等人的陪同下,李醫在輜重營各處轉了轉,大致了解了一下情況。

隨後,他們方才離開輜重營,向中軍大營走去。

行進途中,他們陸續又經過了幾座營盤,踫到了很多大唐將士,以及少量胡人將士。

無一例外,所有見到他的人都畢恭畢敬的,都在向他躬身施禮,同時也充滿好奇。

李醫是給東征大軍送糧草和美酒來的,再加上嫡皇孫的顯赫身份,能不受到所有人愛戴嗎?

沒用多久時間,他們一行人就已來到中軍大營的後門處。

中軍大營的前門,自然是正對著遠處的安市城。

行至這里,李醫隔著老遠就看到,長孫無忌帶著幾名文臣武將,正站在大營門口望著這邊。

看到這一幕,他立刻翻身下馬,快步向前走去。

褚遂良和牛進達他們也一樣,未經允許,他們可不敢騎著戰馬進入中軍大營,只能牽著馬走進去。

三兩步之間,李醫已來到近前。

他直接長揖到地,恭敬地問候道︰

「孩兒見過舅爺,數月未見,舅爺身體可否安康?」

長孫無忌連忙上前兩步,將他攙扶了起來。

「好孩子,快快請起,舅爺身體還算康健,讓醫兒掛念了」

相比以往,此時的長孫無忌,對待李醫的態度客氣了許多,還帶著幾分尊重。

非但是他,遍數朝中所有文臣武將,全都是這樣,概莫能外。

發生這種變化的原因,自然是李醫這一年多以來的所作所為,讓每個人都刮目相看,震撼無比!

待李醫起身之後,長孫無忌上下打量了一下他,隨即老懷大慰地點頭說道︰

「大半年未見,醫兒又長高了不少,也變得更加健碩了」

「好一個少年英才,真是太好了!」

「舅爺謬贊了,孩兒愧不敢當!」

李醫客氣地回應道。

「什麼愧不敢當?醫兒這一年來所做那些利國利民的大事,早已傳遍天下」

「不管什麼樣的贊譽,醫兒都當之無愧!」

長孫無忌贊賞不已地說道。

現場其他文物大臣都點頭不已,也滿眼贊賞。

即便是許敬宗,也不能否認這點,不得不點頭稱贊。

接下來,李醫跟眾位文武大臣分別打了個招呼,客氣了幾句。

跟大家見禮過後,他這才走進中軍大營,快步向中軍大帳走去。

從他進入大營那一刻起,營內所有看到他的將士,都在向他躬身施禮,高聲問候。

「見過公子」

一時間,這樣的問候聲響徹了整座中軍大營。

高聲問候的同時,所有將士看著李醫都滿眼崇敬,乃至有些狂熱。

看到這一幕,包括長孫無忌在內的所有文武大臣,都暗自心驚不已。

對于李醫在軍中的巨大影響力,他們這才有了一個清楚的認識。

從發明各種新式武器,以各種手段和方式為軍隊搞來大批戰馬,再到大力支持並資助建立眾多特種部隊和陌刀隊,提供各種軍需物資。

解決將士們家人的生計問題,建立衛生營挽救眾多受傷將士的生命,到親自押運數之不盡的糧草物資來前線犒賞三軍等等。

更重要的是,在後方帶領大唐百姓努力生產,不斷改良生產技術和培育新物種,提高糧食產量,開闢各種新的產業,教授老百姓各種謀生技能。

想盡一切辦法提高老百姓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讓人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讓所有百姓人家的子弟都甘願為大唐盡忠,為軍隊效力,征戰四方。

一直以來,李醫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法,早已將自己的影響力滲透進了大唐軍隊的各個角落,乃至整個大唐的方方面面。

正因為如此,才有現在這種情況發生。

行進途中,李醫也在不停拱手回禮,勉勵所有將士。

踫到認識的將士,他還會上去攀談幾句,令人如沐春風。

所有這一切,看在長孫無忌他們的眼中,甚至讓他們產生了一種錯覺。

眼前這位哪里是一個十一歲的少年,根本就是初露帝王氣象的一條幼龍啊!

這條幼龍他日一旦長成,必當君臨天下,萬古流芳!

想到這里,所有人都震撼不已。

身處人群中的許敬宗,甚至微微顫抖了起來,眼神也變得愈發復雜。

停停走走間,李醫已來到中軍大帳前。

行至這里,他一眼就看到。

李世民正站在大帳門口,笑意盈盈地看著自己,滿眼的贊賞。

在他身旁一側,尉遲恭跟一座黑鐵塔似得,杵在那里!

而在中軍大帳四周,則是眾多全副武裝的千牛衛,守護著這里。

看到李世民的第一時間,李醫就快步走上前去。

來到近前,他徑直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問道︰

「孫兒見過皇爺爺,祝皇爺爺龍體安康,萬壽無疆」

李世民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即伸手將他從地上拉了起來。

「好孩子,快快起來,讓皇爺爺好好看看我的好孫兒」

說著,他就開始上下打量李醫,滿眼贊賞,臉上的笑容無比燦爛。

「長高了,也變得健碩了許多,要不了幾年,就長成大人了!」

「醫兒,這一年以來你的所作所為,皇爺爺都听說了」

「你做非常不錯,不愧是我皇家的麒麟兒!」

李醫的臉色稍稍紅了一下,多少有點不好意思。

「皇爺爺謬贊了,那都是孫兒應該做的事情」

「只要能讓我大唐變得更加強盛,更加富庶,能讓大唐百姓生活的更好,孫兒願意為之付出任何努力!」

「好,說的太好了,我皇家子弟就該是這樣,就該有這樣的胸襟和氣度!」

李世民贊賞不已地拍了拍李醫的肩膀,一張老臉早就笑開了花。

緊接著,他話鋒突然一轉。

「醫兒,皇爺爺听說你在杭州種了一種高產水稻,而且是一年兩季,這第一季也收割了吧,收成如何?」

身為大唐皇帝,李世民顯然更關心大唐的民生問題,而不是眼前的戰事。

或許在他看來,高句麗不過是疥癬之疾罷了,根本不值一提。

這場所謂的國戰,不過是大唐討伐不逆,是做給其余那些藩屬國看的,以儆效尤。

與之相比,大唐的民生才更加重要。

李醫輕輕點了點頭,立刻躬身說道︰

「啟稟皇爺爺,孫兒的確在杭州的封地內種了一種高產水稻,所有稻種都是優中選優,目的是為了培育出更優良的水稻」

「這些水稻的長勢都非常不錯,孫兒離開杭州時,已臨近收獲」

「等孫兒抵達洛陽,那些高產水稻就已收割,據杭州傳來的消息,畝產量達到了驚人的三十六石」

「什麼?畝產三十六石的水稻,爺爺我沒听錯吧?」

李世民失聲驚呼起來,顯然被嚇了一大跳。

同在現場的其他人,除了褚遂良之外,都被震撼的目瞪口呆。

「天爺啊!畝產三十六石的水稻,這也太嚇人了!」

「誰說不是呢,而且這還是雙季稻,要兩季都是這個產量,豈不是能達到七十多石!」

「如此高產的水稻,一旦普及開來,天下的糧食怕是永遠也吃不完了!」

驚呼不已的同時,長孫無忌他們都激動的老淚縱橫,一個個手舞足蹈的。

周圍听到這番話的一些侍衛,更是激動的在微微顫抖。

李醫則輕聲笑了笑,隨即躬身說道︰

「這個產量確實無誤,杭州的陳刺史已上報民部,並將所有稻種都留種了」

「接下來,還會進行第二輪試種,規模比第一輪試種大幾倍」

「如果這種高產水稻的產量能持續,始終保持高產,就會大範圍普及推廣,迅速提高水稻產量!」

話音未落,李世民已贊許地點了點頭。

「你小子做的非常不錯,這樣更加穩妥,也更加安全」

「農事就要穩字當頭,不能讓百姓吃虧!」

正說著呢,他的話鋒突然一轉,表情也變得嚴肅許多。

「你小子這段時間以來為大唐做出的杰出貢獻,皇爺爺看的非常清楚,大家也有目共睹,無數大唐百姓都因此受益無窮」

「有鑒于此,皇爺爺決定封你小子為正二品開國郡公,封地依舊在杭州錢塘,食邑二千戶,希望你小子兢兢業業,再立新功!」

「啊!開國郡公!」

李醫驚呼一聲,直接愣住了。

這就成開國郡公了?下一步豈不就是國公,再然後就要封王了!

按照這種晉升速度,太子之位觸手可及啊!

想到這里,李醫頓時激動的眼眶都有些濕潤了。

但他始終保持著一份清明,並沒得意忘形。

他撲通一下就跪在地上,向李世民磕頭謝恩。

「謝皇爺爺封賞,孫兒愧不敢當」

同在現場的長孫無忌等人,早已被震撼的目瞪口呆,愣住了原地。

開國郡公啊,再進一步這小家伙就要成國公,跟大家平級了。

接下來就是郡王,嗣王、親王,乃至封無可封。

到那時,究竟會發生什麼,想都不敢想啊!

這晉升速度未免也太快了,簡直聞所未聞。

陛下這是要干什麼?

想到這里,長孫無忌他們都心頭巨震。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