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六十四章 孫策的野望

會稽郡,浙水(今錢塘江)岸邊,孫策坐鎮富春,正在指揮軍隊準備攻打嚴白虎。

這一日,天空下起了傾盆大雨,浙水泛濫,河水滔天, 洶涌的流淌著。

孫策立于岸邊高山,俯瞰著滾滾大潮。

孫策渡江以來,連戰連捷,不僅把劉繇趕出了丹陽郡,還順利地佔據了吳郡,手里有了兩郡之地, 正式成為了一方諸侯。

要知道,揚州一共才六個郡!

江北的九江郡、廬江郡在袁術手里, 最西邊的豫章郡在劉繇手里, 作為荊州牧劉表東大門江夏太守黃祖的東大門。

至于剩下的一個郡,也就是會稽郡,目前則實際控制在各路叛軍手里。

自從孫策渡江以來,反叛勢力就沒消停過,不服他的人太多了,孫策見安撫不了,只能開殺,可越殺,反抗的人就越多,現在已經成了孫策的心月復之患。

今年,吳郡烏程鄒佗、錢銅及嘉興王晟,還有嚴白虎等人扇動數萬人造反,依險據守,不肯歸附,孫策先攻鄒佗等人, 隨之又大破嚴白虎,嚴白虎逃奔余杭。

殺得人頭滾滾的孫策, 屠刀拿起來就放不下了, 破了余杭,又要殺會稽功曹魏騰。

氣的孫策的老母吳夫人倚井嚇唬孫策,告訴他剛到江東,應該優賢禮士,舍過錄功,而魏騰只是履行了他功曹的職責,今天殺了他容易,明天起來反抗的人就更多了,我不忍心看你兵敗身死的那一天,我先跳井自殺了。

孫策這才止住了刀鋒。

然而,世事就是這般復雜,不是你想不殺人,就可以不殺人的。

會稽郡本地的妖賊許昭跟嚴白虎合流了,許昭一家早在二十年前就造反稱帝了,被當時的孫堅所撲殺,這是孫堅的第一份戰功,雙方的仇怨可謂是能追溯到二十年前那種,這次,真的是不死不休了。

而且,會稽郡山越向來剽悍,許昭部眾多為山越人,可謂是難以對付。

觀察了許久的地形,孫策轉身,對著身後的將校們說道︰「傳令下去,等雨停馬上架設浮橋渡河,兵貴神速,一定要滅了嚴白虎這賊子!」

「諾!」

眾人答應一聲,立刻下達軍令,整頓軍隊休息,隨時準備渡河。

「主公,我們不去河邊,而是在山下扎營休息,以防夜間有賊寇騷擾?」

一員謀士站出來說道。

孫策搖搖頭。

「這河水湍急,賊寇不敢上岸,況且,就算賊寇膽敢上岸,我麾下三千健兒,豈會怕他們?」

听到孫策的話,眾人點頭。

確實,孫策手下兵力雖然不多,但大多是隨著孫堅時代就開始南征北戰的精銳部曲,根本不用擔心賊寇。

孫策說著,走向了河邊的大營,而其他人,則是分別駐守兩側。

孫策回到了帳篷內,躺在床榻上,閉上雙眸卻遲遲無法入睡。

他的腦海里,全是阿爺孫堅的影子。

卑鄙的袁術為了從阿爺手中奪走傳國玉璽,拿他和阿母吳夫人為人質,威脅阿爺交出傳國玉璽。阿爺含恨而死後,自己為繼承阿爺孫堅的遺業而屈事袁術,被人當猴子一樣耍來耍去,直到今天,才勉強打下一份基業。

即便如此,也有很多的人不服自己。

為什麼?為什麼明明自己已經做到禮賢下士了,這些所謂的「士人」卻根本不拿正眼看自己,總覺得自己是個武夫,不配騎在他們頭上發號施令。

為什麼?為什麼講了道理講不通,自己抽出刀來了,這些人還要不斷地把脖子往自己的刀鋒上送?殺不盡,殺不絕,只要自己稍稍出征遠離,就永遠會有人起來反抗叛亂,難道他們都不怕死的嗎?還是自己就這麼不堪,不配做這個江東之主?

為什麼袁術這種人昏聵無能到了極致,只因為他是士族,就有那麼多人的爭相投奔他,服從他,起兵的時候根本不用打仗,就會有袁氏的門生故吏打開郡縣的城門迎接他入主。

這個世道,為什麼是這樣的?

孫策心煩意亂,百思不得其解,可偏偏他只是個武夫,他的阿爺孫堅也沒教會他如何治理地方。

越仰仗武力的人,就越害怕失去武力,孫策,一場也不敢輸。

這時候,帳篷門簾掀開,周瑜進入帳篷。

「伯符!」

「恩?「孫策睜開眼楮,看向原本應該駐守在吳縣的周瑜,問道,「公瑾,有什麼事情嗎?吳郡發生叛亂了?」

「非是如此。」面如美玉的周瑜搖了搖頭,說道︰「伯符,朝廷的使者來了,我替你接待了他,先把他安置在了吳縣。」

「朝廷?」孫策微微蹙眉,問道︰「是袁術的事情?」

「是,朝廷想讓你與袁術劃清界限。」

「哼,我倒是想,朝廷開出什麼條件了?」孫策冷哼一聲問道。

周瑜答道︰「朝廷的條件還是很優厚的,正式任命你為征南將軍,襲爵烏程侯,兼任會稽太守。」

「總的有代價朝廷給了這麼優厚的條件,要我做什麼?」

周瑜面色古怪,憋了片刻,方才說道︰「什麼都不用做,跟袁術劃清界限就行。」

「啊?!」

這回輪到孫策驚呆了,什麼都不用做,只需要跟袁術劃清界限,就能得到征南將軍號,襲爵烏程侯,兼任會稽太守,這一系列讓他在江東的統治變得名正言順的東西?

要知道,孫策可不缺壓服江東的武力,他最頭痛的是沒有名號!

就是因為,他一直是以驅逐揚州牧劉繇的叛賊身份統治的江東,所以才會有這麼多的人反對他。

而如今朝廷承認了他對江東的統治,無意識給了他一份怎麼形容都不過分的貴重禮物。

「公瑾,你是聰明人,你說說,這其中是否有詐?」

「沒有詐,這就是陽謀,而且你太小瞧與袁術劃清界限這件事的意義了。」

孫策大惑不解地問道︰「與袁術劃清界限,這是我早就想做的事情,有什麼意義?」

「伯符,這里的彎彎繞太多了。」周瑜嘆了口氣,只得給他解釋道︰「孫氏不管跟袁術之間有什麼仇怨,在外界看來,孫氏都是袁術最得力的部將,我們跟袁術的齟齬,外界是不知道的。」

孫策似乎明白了什麼,周瑜見狀繼續說道。

「而對于朝廷來說,連殺了大司馬兼幽州牧劉虞的公孫瓚都能赦免,在共同的敵人面前,你驅逐揚州牧劉繇,有什麼不能原諒的呢?」

「而且,你覺得征南將軍號,襲爵烏程侯,兼任會稽太守,這些東西對你統治江東很重要,可在天子的眼里,挫傷袁術的氣勢,把天下大勢給扳回來,才是最重要的。與天子眼里的‘勢’相比,這些只對于我們有用的名號,在天子那里,並沒有多大分量。」

「你想想,如果在外界看來,袁術剛剛稱帝,勢頭剛起來,麾下最重要的部將就宣布與他劃清界限,不承認他的稱帝,這股‘勢’,是不是一下子就逆轉了?」

「確實如此!」

孫策恍然大悟,旋即問道︰「公瑾,那接下來我軍該怎麼做?是否應該回軍吳郡、丹陽郡,防備袁術跨江來攻?」

周瑜又接著說道︰「不用,先滅了嚴白虎和許昭再說,袁術現在不會對付我們的,他周圍有一群劉姓諸侯磨刀霍霍,等著天子一聲令下討伐國賊呢。」

「伯符,關于袁術和以後要走的路,我倒是有一個計劃,但是,這個計劃太冒險了。」

「哦?是什麼計劃?公瑾且說來。」孫策聞言,來了興趣,問道。

「就是」

周瑜說完之後,將自己的計劃一一告訴了孫策,包括一系列算計。

听完周瑜的計劃,孫策陷入沉默。

孫策微微皺眉,問道︰「你覺得能成嗎?」

周瑜猶豫了半響,最終嘆了口氣,說道︰「伯符,這個計劃很冒險,不可輕易施展,我建議,還是得看陳瑀的動向,再進行計劃!」

孫策現在面臨的一個尷尬的問題就是,如果接受了朝廷的任命,打下了會稽郡,該如何擴張?以後該走那條路發展?

要知道,如果跟朝廷站在一起,那往西打,肯定就不行了。

西面依次是豫章郡的劉繇、江夏郡的黃祖還有荊州的劉表,層層阻礙下不僅難打,名義上也會再次成為叛賊,到時候沒了袁術吸引火力,很容易就會被朝廷孤立起來。

而東面是大海和神秘的夷州,南面是更加貧瘠的交州。

所以,唯一的一條路就是往北發展。

如果往西北發展,正面打袁術的九江郡和廬江郡,孫策現在還沒有足夠的信心,他的兵力實在是太少了。

而往東北,要面對的卻不是徐州牧劉備,而是現在屯住在徐州廣陵郡海西的陳瑀。

陳瑀在名義上是吳郡太守,安東將軍,但吳郡太守卻不在吳郡,因為好幾年前的時候陳瑀就跟袁術翻臉了,初平四年陳溫病死,袁遺被殺後,袁術任陳瑀為揚州刺史,袁術于封丘敗于曹操後,南逃壽春,陳瑀拒絕袁術進入。袁術退回陰陵整軍準備攻打陳瑀,陳瑀懼怕且派弟陳琮求和,袁術扣押陳琮繼續進兵,陳瑀退走徐州海西,就此駐扎了下來。

如果孫策佔據了吳郡、丹陽郡、會稽郡三郡之地,想要向北發展,就必須解決掉廣陵郡的陳瑀。

而周瑜獻給孫策的計策,就是利用這次共同討伐袁術機會,對陳瑀先下手為強。

因為,吳郡的反抗勢力,一直都跟一江之隔的陳瑀有聯絡,陳瑀在討伐袁術的立場上雖然跟孫策一致,但兩人的根本利益,卻是沖突的。

孫策想渡江北上擴大地盤,陳瑀則想渡江南下,奪回吳郡。

「朝廷想要聯合各路諸侯討伐袁術,絕不是一朝一夕能做成的,其中信使往來數月最終定下計劃都很正常,到時候再實施就行。伯符,放心吧。」

孫策不再猶豫,最終點了點頭。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