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老二家的抿了一口水,繼續說道,「妓院狎司是什麼活計,下起手來那是眼楮都不眨一下,稍微手重點,就能要了人的命,我娘家有個姨娘就是通了靳家的關系,被我爹從妓院里買回來的,她說從前親眼見著交好的姑娘因為賣身不從,被活活給打得七竅流血,氣絕身亡。」
提及被活活打死,孫妙兒想到了自己醒來的那日,原主不就是被靳氏用棍子掄得斷了氣,敢情這打人的手藝還父女相傳。
「難怪听女乃女乃說,我爺爺在世的時候,是不同意這門親事的。」孫妙兒腦海里浮現出靳氏那張嘴臉,好看的皮囊底下是顆腐爛發臭的心。
梁嬸子忽地想到什麼,「對了,你娘……」話還沒說完,她又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趕忙住了嘴。
孫妙兒知道她並非有意,自己對這孫家從前的事情頗感興趣,秉著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態度追問下去,「沒事,梁嬸子,你說我娘怎麼了?」
「你娘也是大槐村的,我這才想到,當年要說給你二伯的是宋氏,並非你嬸嬸,只是不知道後來怎麼沒成。」梁神子見孫妙兒也不介懷自己失蹤的娘,想到什麼便直說了。
原主的記憶里關于宋氏的記憶零零碎碎,一來是因為原主那時候年紀尚小,二來是被靳氏打傷過腦子,許多幼時的記憶都已模糊。
能記起來的唯有原主母親宋氏是個偏執堅韌的性子,內向話少,弟弟小寧與宋氏無論是性子還是相貌,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至于宋氏的娘家,孫妙兒是沒有記憶的,就連孫元勇在山里遇難那日,宋氏都強忍著眼淚努力哄好了兩個孩子,妥當料理了孫元勇的後事。
怎麼會一蹶不振,說瘋就瘋了?孫妙兒以前沒想過這些,听梁嬸子說起當年,才覺得蹊蹺,難道這也是靳氏搞的鬼?
也許自己的親娘並不是瘋了,而是被靳氏找人埋了……孫妙兒不敢往下細想,這件事是得花功夫去細查的,最緊要的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也要找女乃女乃問清楚,孫老太應是最了解其中內情的人了。
送走了梁嬸子,孫妙兒來到孫老太屋里。
「女乃女乃,這幾天還咳嗽嗎?」孫妙兒關切道。
孫老太早上醒來的時候在枕頭下面模著十文銅板,就知道是孫女偷放的,正想著給她送回去,她便來找自己了,「女乃女乃好多了,妙兒啊,剛才听見你嬸嬸又在外面與你吵什麼呢?」
「小事小事。」孫妙兒挨著床邊坐下,拉住孫老太的手,「女乃女乃,這些都不要緊,我能應付過來。剛才梁嬸子過來,我倒是听了一些舊事,想問問你 !」
「誒喲,女乃女乃這把年紀了,你有什麼請教女乃女乃,女乃女乃肯定都告訴你!」孫老太掏心窩子的疼愛這個孫女,雖說是個女孩,可她覺得,自家孫女半點不比人家的男孩差!
「是關于我娘的。」孫妙兒緩緩吐出幾個字。
孫老太臉上慈祥的笑意瞬間凝固,宋氏是孫家的一根硬刺,一旦提及,孫老太的心坎都生生發疼,「你娘,你听說什麼了?」
孫老太追問著,孫妙兒就知梁嬸子肯定沒騙她,這里頭有鬼!
「我听說,當年我娘是說給我二叔的,後來二叔卻娶了嬸嬸……」孫妙兒壓低聲音,偷瞄著孫老太的臉色,並不好看。
陳年舊事一旦被提及,人的思緒就恍如開閘的洪流,止不住地奔涌而出。
孫老太心虛地撥著拐杖上的木稜,只是沒料到這些終究還是被孫女知道了,瞞是瞞不住了,長嘆了口氣,「是,你娘和你嬸嬸都是大槐村的,你外祖是個童生,當年差點就考上秀才,你爺爺還在時,和咱家也算門當戶對,加上有舊交情,就說著兩家結個親家,兩家都覺得這是個好事兒。」
「可咱孫家有兩個兒子啊,你爹從小就帶點兒結巴,說話不利索,宋家一眼就相中了你二叔,能說會道的,你爺爺也偏疼小兒,于是成了這們親事,媒婆聘禮都送過去,日子都定好了,靳家突然鬧到門上來。」孫老太的眼中愧疚,大抵是對于孫女和宋氏一家的。
孫老太說到此處,如釋重負,人心里瞞著事兒睡覺都不踏實,還是說出來好舒坦,「說他的女兒,就是你嬸嬸,有了身孕,孩子是你二叔的!」
「啊?」孫妙兒心里感嘆著這真夠狗血的,看來還是靳氏有法兒,用了這樣的手段才嫁進來。
孫老太的心態也慢慢恢復了平和,孫家這塊遮羞布終于被扯了下來,「這算個什麼事兒?我和你爺爺怎麼都沒想到你二叔會給我們來這麼一出!」
「靳家哪是好招惹的,跑到撫水村來鬧,鬧完又去宋家鬧,宋家一听哪里肯依,非要我們給說法。」
孫妙兒反問,「所以家里就將這門親事移花接木,到了我爹頭上?」
孫老太扼腕嘆息,「除了這樣,咱家沒法子了啊!孫家和宋家都被姓靳的鬧得雞犬不寧,咱家又不是什麼高門大戶,哪有家里還養個姨娘的道理!姓靳的說他家女兒沒了清白,在家里尋死覓活,那宋家又不肯退親,說一旦退了親,他這個老臉在村里沒地兒擱,以後還怎麼給學生講學授課。」
孫妙兒總算听明白了,感情不就是讓孫家來收拾爛攤子嗎?
「最後咱家又下了份聘禮給宋家,讓你爹去了宋氏,你二叔娶了靳氏,這才平息下去。」孫老太對宋氏是有愧疚的,自己沒管教好兒子,才害得宋氏名聲險些不保,也痛恨當年自己怎麼就讓靳氏這樣的女人進了門。
「當年咱家去大槐村訪了訪,才知道靳家做的都是三教九流的活兒,你爺爺氣得啊,一下病得臥床不起,這婚也是硬著頭皮成的,哎!」
孫妙兒一時之間也不知該說什麼,若是當初孫家果斷些,也不會淪落到現在這般淒慘的田地,如果孫老頭教子有方,不偏疼不溺愛,也不會養出孫元虎這樣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