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18章 皇位更替

崇禎性情剛烈,絕對不願在姜瓖婬威之下苟且偷生,真要是這樣,死對他來說是解月兌。

可惜的是,他雙手被反著捆綁,雙腿被綁得嚴嚴實實,此時連自殺都做不到。

真要是自殺,崇禎唯一方法是撞牆,別說雙腿被綁不好站起來,就是活動自如時,撞牆也未必能撞死。

哎!一時死不了,只能暫時屈服于姜瓖了,這對于崇禎來說是極大屈辱,他下定決心,以後只要有機會就自盡。

半個時辰後,坤寧宮宮門打開,姜瓖重新進入。

此時的崇禎,神情中不再有憤怒,還剩下那徹骨仇恨。

「怎麼樣?想通了沒有?」

「姜瓖,朕可答應你,你可得保證皇家所有人安全!」

「那是自然,只要陛下好好配合,我自然會善待皇家,除了不再有皇權,其它一切照舊!」

隨後,姜瓖說出具體要求。

以後整個京城,包括皇城、宮城的守軍,皆是姜瓖的人,就連宮女、太監,都由姜瓖掌控,皇帝除了上朝外,不能跟臣子見面,所有奏章皆交給姜瓖處理,皇帝的玉璽由姜瓖掌管,內閣由姜瓖掌控,崇禎重新恢復洪武初期的大都督府,任命姜瓖為大都督,掌控大明所有軍隊,既有統兵權,也有調兵權。

另外,由姜瓖兼任內閣首輔,掌管大明一切政務。

听說姜瓖的要求,崇禎盡管內心再次憤怒起來,但無可奈何,除了配合姜瓖外,別無選擇。

「姜瓖,你這要求實屬過分,不過,朕都可答應你。朕也有一要求︰把皇位傳給太子!朕不想再管任何事!」

崇禎的心已經死了,只想在傳位給長子後,找個機會自行了斷。

姜瓖道︰「好,陛下爽快!我答應了!」

隨後,姜瓖走近崇禎,替他解開繩索。

接下來,來到養心殿,趙天麟跟著進入。

在姜瓖和崇禎旁邊,都有警衛跟隨,既確保不能有任何人對姜瓖不利,亦不能給崇禎自殺機會。

姜瓖拿起放在台面上的玉璽,仔細打量起來,這象征至高無上皇權的玉璽,的確是好東西。

以後他做了皇帝,同樣會有屬于自己的玉璽。

隨後,取來空白的詔書,姜瓖說出內容,由趙天麟秉筆書寫。

寫好之後,姜瓖過目一遍,確保無誤,然後用玉璽在右下方蓋章。

在旁邊的王承恩咬牙切齒,心中咒罵姜瓖︰亂臣賊子,不得好死!

隨後,崇禎又再執筆書寫另外一份詔書,那是傳位給太子的詔書,寫完之後,同樣是姜瓖過目一遍,再由姜瓖蓋章。

天已亮,京城十六個城門,皆已在姜瓖掌控之中。

綜合匯總,其中有三個城門處遭到京營抵抗,在城內其中兩個地方跟明軍發生戰斗,姜瓖累計折損三百余名士卒。

以很小的代價奪取京城,這是姜瓖的巨大成功。

固然是因為盧德久作為內應打開德勝門,更因為趙天麟獻計,讓姜瓖實施計謀。

在姜瓖心目中,奪取京城首功應當是趙天麟,在有些時候,謀士的作用能頂得上千軍萬馬。

皇極殿內,在京城八成朝臣集合于此。

大同軍第五營士卒們,全副武裝,在這守衛站崗。

大家都在此等待很久了,從兵變中預測到了朝廷即將發生的變化。

「陛下駕到!」

大殿側面,身穿冕服的崇禎出現,跟隨在側的,是腰懸佩刀的姜瓖,身後還有數名帶刀士卒跟隨著。

可以看出,崇禎失魂落魄,這是被姜瓖逼迫所致,已經失去了皇權,再也沒有了往日的神采。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崇禎坐在龍椅上,眾臣行跪拜之禮。

姜瓖站在崇禎旁邊,不需跪拜。

眾臣站起後,看著姜瓖這個亂臣賊子,許多人面含怒意。

姜瓖掃視眾臣一遍,朗聲道︰「大明弊病眾多,積重難返,天下烽煙四起,百姓艱難,而當今陛下和在場諸位臣子,不僅無法解決問題,反而愈發嚴重,天下危在旦夕。我姜瓖臨危受命,從此以後,替陛下處理朝政,我會做給天下萬民看,我姜瓖能挽救天下社稷。」

崇禎接口道︰「姜愛卿說得對,大明天下需要姜愛卿打理。朕作出重大決定,眾卿听旨!」

眾臣再次跪下,王承恩打開聖旨,大聲朗讀起來。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茲有姜瓖………」

聖旨內容,是恢復大都督府,封姜瓖為大都督,掌管大明所有兵馬,並由姜瓖兼任內閣首輔。

宣讀完畢後,眾臣皆驚,從此以後,那就是姜瓖一手遮天了。

眾臣站起後,立即有一人站出來,指著姜瓖大罵道︰「姜瓖,你這亂臣賊子,禍亂朝綱,罪該萬死!」

這人是左都御史李邦華,他對大明忠心耿耿,他敢于當面罵姜瓖,已做好了赴死的準備。

接著,大理寺卿凌義渠出列,痛罵道︰「姜瓖,你跟漢末董卓無異,遲早會有人收拾你!」

姜瓖反擊道︰「好大的膽子,我乃陛下冊封百官之首,你們罵我姜瓖就是罵陛下,該當處死!來人,把兩人拉出殿外,斬首!」

立即有士卒上前,分別拉著兩人往外拖。

「逆賊姜瓖,不得好死!」

在被拖著的時候,兩人仍然不斷痛罵。

但被拖到店門口時,有兩士卒抽出佩刀,手起刀落,兩顆首級落下。

在三國時期,曹操、司馬昭掌控朝政,都有不怕死的臣子站出來,這兩個梟雄自然毫不手軟,果斷將其處決。

姜瓖身處這個時代,對于該殺之人,不會心慈手軟。

明末不乏不怕死的忠臣,在歷史上李自成攻北京的「甲申之變」,先後有五十余名高官戰死或自盡殉國,有些甚至還帶上家人一同殉國。

李邦華和凌義渠便在其中。

姜瓖殺伐果斷,眾臣親眼看著兩人被殺,一時間被震懾住了。

姜瓖又再大聲道︰「天下糜爛,民不聊生,大明弊政眾多,內有賊寇、外有建奴,只有我姜瓖才能挽救天下。若你們只知道反對我姜瓖,不願跟姜瓖一起治理好天下,那就是窩囊廢、孬種!若是看不慣我姜瓖,大可以去死,死得沒有任何價值!」

雖然大明是千瘡百孔,但仍然有許多人不能接受姜瓖謀逆之舉,就算大明再怎麼不堪,姜瓖作為臣子都不能謀逆。

戶部尚書倪元璐怒吼道︰「姜瓖,君是君、臣是臣,你身為大明之臣,卻帶兵闖入京城,挾持陛下,逼迫陛下給你封官,實屬大逆不道!」

工部尚書範景文怒斥道︰「謀反就是謀反,卻說一番冠冕堂皇大道理,不知羞恥!」

太僕寺丞申佳允大聲道︰「姜瓖謀逆,天理難容,人神共憤!」

話音落下,姜瓖朗聲道︰「還有誰要罵我姜瓖的?干脆都站出來?」

說罷,又有一人出列,他是左副都御史施邦昭,指著姜瓖大罵道︰「姜瓖,你這個逆賊,必定跟董卓一樣不得好死!」

姜瓖又再掃視眾臣,再次問道︰「還有誰要站出來?」

其余眾臣都低著頭,沒有人再發言,許多人替四人捏了一把汗,他們都是真漢子,恐怕很快就要人頭落地了。

「姜瓖,你不得好死!」

「逆賊姜瓖,人人得而誅之!」

「姜瓖不死,天理難容!」

「全天下大明臣子都會站出來,討伐逆賊!」

…………

站出來的四人繼續痛罵著姜瓖。

「來人!把他們四個都拉出去,斬首!」

隨著姜瓖的命令,立即有一批衛兵進入,把四人往後拉!

拉出大殿門口時,手起刀落,四人首級先後落地。

眾人親眼目睹四人被斬殺,許多人為之可惜、痛心,一些人卻暗笑四人不知好歹,偏偏要跟姜瓖作對。

看著發生的一切,崇禎沒有任何表情,大明已名存實亡,他對一切都不在乎了。

姜瓖大聲道︰「為了挽救天下,我姜瓖遇神殺神,遇佛殺佛,如若你們全部都反對我,那就全部殺光!」

他的聲音在皇極殿回蕩著,震懾著眾臣的心。

殺了六個大臣,姜瓖連眼楮都不眨一下,這是心狠手辣的家伙,大家都相信姜瓖能說到做到,姜瓖依仗著軍隊,掌控了京城和皇帝,權勢燻天,要是正面與之作對,必死無疑。

這下,眾臣噤若寒蟬,他們低著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在場朝臣中,不乏善于見風使舵、阿諛逢迎之人,已有人認定了姜瓖是顆參天大樹,大樹底下好乘涼,要緊靠大樹。

很快,有人要跳出來了,首先出列的是魏藻德,他朗聲道︰「姜首輔臨危受命,相信定能力挽狂瀾,拯救江山社稷!」

兵部左侍郎光時亨道︰「有姜首輔在,必能蕩平滿清、闖賊、獻賊。」

內閣次輔吳甡道︰「大明危在旦夕,大廈將傾,下官相信,只有姜首輔才能挽救江山社稷!」

那些正直一些的忠臣們,對三人嗤之以鼻。

目睹這三個奸臣嘴臉,姜瓖臉色不太好看。

在原本歷史上,魏藻德是大明最後一任首輔,就是個見風使舵的人,在剛任首輔時,就打算好了在李闖打到京城後投靠李闖,最後沒有好下場。

姜瓖道︰「大明是因為弊政多、奸臣多,以至今日下場。我姜瓖主政,只要有才能、干實事之人,絕不容留奸臣、貪官、庸官。你們三個皆是徹頭徹尾的奸臣,以前沒少貪墨,本官要把你們撤職、抄家!」

這到這些話,三人頓時大驚。

魏藻德被嚇得腿一軟,向姜瓖跪下,磕頭說些求饒之言。

姜瓖不為所動,大喝道︰「來人,把三人轟出去!」

立即有衛兵走入,把三人拖了出去。

姜瓖再發出命令,分別派人到三個奸臣家中抄家。

目睹這一幕,那些原本痛恨姜瓖的忠臣們,對他態度大為改觀,看來姜瓖真的絕對整頓朝政,只可惜姜瓖是謀逆,不管出于什麼目的,謀逆就是大逆不道。

「溫體仁、周延儒是大奸臣,陳演同樣是大奸臣,本官絕不姑息。來人,把陳演押上來。」

很快,雙手被反綁的陳演,被衛兵押了上來。

昔日的陳演,在做首輔時,可謂是神采飛揚,現在,卻是一副驚恐之色,他很怕死,萬般不希望死于姜瓖。

看著這個奸賊,許多忠臣投以鄙視的目光。

姜瓖大喝道︰「陳演,你才質平庸,卻為人刻薄,當官這麼多年,一直都貪污受賄,做了戶部尚書和首輔後,更是大肆排除異己,公報私仇,欺瞞陛下。陳演,你的罪惡不亞于溫體仁、周延儒,該死!」

面對姜瓖的威嚴,陳演索索發抖,「噗通」跪下,哀求道︰「冤枉啊!姜將軍饒命!陛下饒命!」

他還不知道姜瓖已被封為大都督兼首輔。

姜瓖面向眾臣,大聲問道︰「大家說說看,像陳演這種大奸臣,該不該處死?」

話音剛落,禮部尚書蔣德璟立即出列,發生道︰「陳演該死,這種人早就該殺了,還望首輔大人別心慈手軟!」

接著,張國維、黃景昉、王家彥等人先後發言,請求處置陳演。

面對多名朝臣氣勢洶洶聲討,陳演更是驚恐萬分。

「本官決定,查抄陳演家產,全數充公,判處陳演斬首,立即執行!來人,把陳演拉出去砍了!」

「將軍饒命!饒命啊!」

立即有衛兵上來把陳演拖出。

陳演被拖著的時候,恐懼得流出尿尿了。

被拖到大殿門口時,衛兵手起刀落,陳演首級掉落在地。

看著大奸臣伏誅,大家忠臣們心中暢快,對姜瑄的憎恨之心減少了許多,許多人覺得姜瓖是真要辦實事,但是方法不對,再怎麼也不能謀逆。

這時候,姜瓖看向旁邊坐在龍椅上的崇禎。

崇禎道︰「以後大明的朝政,就有勞姜愛卿了!朕繼位以來,未能治理好大明,以至國家危機四伏,愧對列祖列宗,如今太子已長大,朕絕對傳位于太子!眾臣听旨!」

皇帝要讓位了,大多數臣子不覺得意外,這很有可能是姜瓖逼迫,再說了,大家都知道崇禎秉性,死要面子、剛烈,定受不了做個被姜瓖掌控的傀儡,還不如傳位算了。

眾臣再次跪下。

這時,身穿龍袍的太子朱慈烺從側門走入,走到階梯下正前方,向崇禎跪下。

姜瓖仍然站著,哪怕有聖旨他也不跪。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聖旨宣讀完畢後,朱慈烺登上階梯,崇禎起身,牽著兒子的手來到龍椅前,讓他坐在龍椅上。

從這一刻起,崇禎不再是皇帝,而是太上皇,朱慈烺成為大明第十七任皇帝,很有可能是末代皇帝。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