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瓖接見顧君恩的整個過程,趙天麟都看在眼里,他對自身效忠的主公很是滿意,主公很有明君的風範。
主公既表達對顧君恩的關懷,展現出器重人才的一面;就算顧君恩在李闖陣營,同樣祝福他,主公又展現出自身的大度。
顧君恩肯定跟李闖部分重要人員有交情,回去後很有可能會提及面見姜瓖的情況,讓更多的人知曉姜瓖明君的風範。
這樣一來,有利于宣揚姜瓖明君的形象。
當然,他看破了主公的用意,卻不會去說破。
像三國時期的楊修,自負有點小聰明,多次向人揭穿曹操的用意,讓曹操很是不爽,明顯很不會做人。
他還打算休書一封給宋獻策,盡可能爭取他到姜瓖這邊。
重新回到提督府後,趙天麟道︰「主公,卑職覺得,還可更進一步。」
連稱呼都變了,在沒人的時候,稱為「主公」。
姜瓖道︰「如何更進一步?」
趙天麟道︰「主公還可派人護送顧君恩離開,在所派的人中,混雜有一名黑冰台人員,在送顧君恩離去的數日里,偶爾不經意說出,主公如何對將士們好、如何心系百姓。」
「先生言之有理!」
姜瓖開心一笑,有趙天麟這個大才輔佐,實在是幸運,等掌控朝政後,一定要給他一個好的官職。
不久後,陳明遇被召入正堂。
姜瓖吩咐陳明遇,讓他指示潛伏在京城的人,用金子收買京營參將盧德久,以及前往牆子嶺關,收買守將袁震天。
對于如何收買,趙天麟對其具體說明。
陳明遇領命,回到黑冰台官署後,立即派人趕往京城。
姜瓖又再發出命令,召集朔州軍、宣府軍、山西軍的相應軍官趕來大同,即將要干大事了,他要做好全面部署,確保萬無一失。
要是準備工作順利完成,預計將會在正月新年過後啟程前往京城。
————————
當天晚上,趙天麟來到顧君恩住宿的客棧,來到他所在的客房。
顧君恩今天在提督府見過趙天麟,只是不知其名、不知其所居何職。
「顧先生,在下乃姜將軍主簿趙天麟!」
原來是主簿,今天姜瓖接見,只有他一人在場相伴,可見趙天麟深得姜瓖器重。
顧君恩讓趙天麟進來,問道︰「趙主簿所來,不知何事?」
趙天麟道︰「趙某與宋獻策先生乃同鄉,頗有交情,已有數年未見,甚是掛念。趙某有封信,有勞先生轉交!」
隨即,取出一封用信函密封的書信,這乃是他白天所寫。
顧君恩接過書信,道︰「舉手之勞,顧某定會親手交給宋先生。」
趙天麟被姜瓖器重,又跟宋獻策有交情,顧君恩覺得,他很有可能跟宋獻策那般足智多謀。
趙天麟謝過顧君恩,離開客棧。
第二天,顧君恩起床後,有名旗總前來找到他,說奉姜將軍之命護送他安全離開。
顧君恩沒有反對,旗總帶著三十余名部下們,護送顧君恩和兩個隨從出得大同城,沿著官道向朔州方向而去,要經過朔州到寧武關再到太原,直至從黃河渡口離開山西鎮。
所有人皆是騎馬,一路上慢速奔跑前進。
這段時間以來,天氣是典型的北方晴冷氣候,顧君恩一路上,時而能看到衛所軍戶晾曬的小麥,偶爾還能踫見軍戶,幾乎沒有軍戶愁眉苦臉,許多人心情不錯。
這天,顧君恩一行抵達朔州,姜瑄已提前安排好入住的驛站。
驛站大廳,顧君恩、旗總、副旗總(由丘武亮假扮)三人一同吃飯。
這里的菜非常不錯,顧君恩知道,是姜瓖吩咐一路上要好好招待。
正在吃飯時,丘武亮好奇問道︰「顧先生,不知闖軍官兵們薪俸如何?」
顧君恩淡淡道︰「不及你們大同軍,跟明軍相差不大,只是明軍市場克扣、少發軍餉,闖軍士卒軍餉皆按時發放,若是打了勝仗,又或者搶得錢財,皆會有賞賜。」
听到這些話,丘武亮笑了笑,道︰「那是,給姜將軍效命,拿最高的軍餉,不僅軍餉高,年底還有雙倍月俸,從軍免費看病,家屬半價看病……」
他「順便」說了一大堆福利措施,許多福利還涵蓋到軍戶。
在各地軍中、衛所中,都有專門配備醫官、醫卒。
軍戶本人看病同樣免費,家屬看病同樣半價。
百姓成為軍戶後,不存在生病看不起病之事,診斷費、藥費價格比外面的醫館低很多,听說收的只是成本價,要是家屬看病沒錢付款,用糧食來抵扣,要是糧食不夠,下次收成時多上繳糧食。
丘武亮又還「順便」說,軍餉是由財務處的人直接發放,不經手軍官,沒人能挪用、克扣軍餉,每次發完軍餉後,還會高呼那些口號。
得知這情況,讓顧君恩和旁邊吃飯的兩名隨從很是羨慕,姜瓖對待下屬的確是好。
顧君恩佩服姜瓖收獲軍心、民心的手段。
每個月領取軍餉後,都高呼「吃姜將軍的飯,听姜將軍指揮」,讓士卒只听姜瓖的命令深深映入心中,便會目無大明朝廷。
丘武亮好奇道︰「听說洛陽被攻下後,闖軍抄福王的王府,抄出數百萬兩錢財!」
顧君恩點頭道︰「沒錯,福王確有數百萬家財。我見過福王,很是肥胖,肚子大大,又怕死得很,見闖王時被嚇得流尿尿。朝廷給他的封地實在太多,藩王又不需繳稅,各地的藩王皆是朝廷蛀蟲!」
丘武亮道︰「那是,在大明內部,只有姜將軍敢于清理蛀蟲!」
這一路上,他並不刻意說姜瓖的好,而是在交談過程中,無意間引導談及一些話題,才會順便說姜瓖如何如何好。
這有目的的做法,即使顧君恩有智謀,也沒有發現不對勁,通過一路上的所見所聞,讓他對姜瓖更為佩服,更覺得姜瓖是明君、是出色的統帥。
他拿李自成跟姜瓖相比,顯然姜瓖做得更好,要是同時認識姜瓖和李自成,他會選擇投奔姜瓖,只是已經先投奔李自成了,就得忠心輔佐,不會再生異心,這是作為臣子的本分。
————————
京城,盧德久家中。
王期章奉命賄賂盧德久,登門拜訪,花錢買通了管家,見到了盧德久,一開始用了假名,化名為「周章期」。
這次王期章前來,還帶有一個包袱。
盧德久道︰「周章期?本官不認識你,所來何事?」
王期章笑眯眯道︰「小的來給盧參將送富貴、送前程的,不知盧參將想不想要?」
這麼一說,盧德久來了興致,道︰「說來听听!」
王期章不立即說出來,而是掃視屋內一遍,最後看向屋門,再低聲道︰「不知盧參將覺得大明朝廷如何?朝廷跟李闖、滿清屢戰屢敗,精銳已喪失殆盡,讓若任何一方舉兵來攻,能否抵擋?」
他說出這些話,作為人精的盧德久,預計到了對方接下來要說些什麼,答道︰「除非姜瓖誓死保衛大明,否則必被滿清或李闖所滅!听說姜瓖不太忠誠于朝廷,大明江山危在旦夕!」
盧德久說話間,沒有絲毫難過之色。
王期章看出來了,他對大明生死絲毫不在意。
他再問道︰「盧參將覺得,滿清、姜將軍、闖賊、獻賊,哪方最強大、哪方有前程?」
盧德久道︰「按理說應當是滿清,可姜瓖以很小代價殺滿清四萬余人,也有可能是姜瓖最有前程。」
話音落下,王期章把包袱放在桌面上,道︰「盧參將請看!」
盧德久打開包袱,只見包袱里裝的都是黃橙橙的金子,頓時兩眼放光,他十分愛財,金子是他的最愛!
只是,「周章期」不可能無端端送金子給他,必是有事要他去干。
他走到房門後,把房門關上,上栓。
重新走回後,向「周章期」道︰「你到底是何人?所為何事?」
王期章道︰「姜將軍接到密報,滿清將會在過年後再次入侵大明,那時候,姜將軍會率軍馳援,待他趕到京城城下時,盧參將突然打開城門,讓大同軍入城。事成之後,再給多三倍金子,並且給盧參將升官!」
「原來如此!」盧德久笑了笑,姜瓖圖謀不軌,「周章期」是姜瓖派來的人。
只听「周章期」繼續道︰「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盧參加不僅能賺大筆錢,還能升官,可切莫錯過了!」
盧德久笑得更開心了,道︰「大明朝廷要完了,姜將軍大有前程,良禽擇木而棲,我盧德久願為姜將軍效命。」
說罷,他把包袱取了過來,樂呵呵收下金子。
僅僅是金子,就已經足以讓他動心了,何況還是靠上了姜瓖這顆大樹,還能升官。
王期章同樣是樂呵呵的,完成了重要任務,立下大功,有可能會升官了。
他還要趕去牆子嶺關那邊見當地守將袁震天,說服其到時候謊報軍情,讓崇禎誤以為滿清大兵來犯。
出來後,來到某處宅子,用紙箋寫好文字,再卷好套在小竹筒里,再把小竹筒綁在信鴿腿上。
很快,信鴿飛起。
在京城和大同,有專門的信鴿進行快速聯絡。
————————
十一月下旬,顧君恩回到了西安,進入王宮,向李自成稟報出使大同的情況。
「姜瓖好大的野心,竟跟我一樣要做王!」
李自成有些失望和不滿,原本還認為姜瓖有可能會投奔他。
他看向其余三名謀士,道︰「跟姜瓖是戰還是互不侵犯,諸位有何高見!」
牛金星道︰「朝廷一定要推翻,既然姜瓖也要做王,那就與他井水不犯河水。」
李岩道︰「沒錯,跟姜瓖開戰那是下策,若是我們北上京城,萬一姜瓖出兵截斷後路,那後果將會是致命性的,這個風險我們冒不起。既然不能再北上,臣建議,可向東邊、南邊發展,往東可奪取江南,往南可奪取湖廣南部、廣東。」
宋獻策道︰「闖王,臣認為,我們宜先奪取半壁江山,再根據情況圖謀下一步發展。江南富庶,若是佔據江南,可獲得大量錢糧,再招兵買馬,擴充實力,未嘗沒機會一統天下。」
顧君恩道︰「闖王,臣贊同往東邊發展。」
四個謀士都這麼說,李自成覺得有理,當場就做出了決定,等正月初一正式建國後,再擇定出征日期。
目前,闖軍以鞏固已佔領地盤為主,需要花時間向對付那些藩王、富戶,從那些人身上撈錢,文官們要盡快接手各地事務,盡快恢復農業耕種。
面見闖王完畢後,眾臣離開宮殿。
顧君恩把宋獻策叫到一邊,問道︰「宋先生可認識趙天麟?」
宋獻策先是一怔,隨即露出喜色,答道︰「我與趙賢弟乃是同鄉,更是至交,他的智謀絕不差于我,在家鄉時,我與他時常縱論天下大事,談論朝政,他往往有高見,我甚感佩服,只可惜多年未見。看來先生出使大同,見過趙天麟?」
果然是大才,趙天麟能被宋獻策佩服、夸贊、認做賢弟,絕對不簡單。
顧君恩道︰「不錯,他乃是姜瓖主簿。那日姜瓖接見,只有趙天麟陪伴在側,可見姜瓖對他很重視。」
宋獻策先是歡喜,隨即嘆息道︰「可惜啊!趙賢弟未能與我一同輔佐闖王!」
听到這里,顧君恩心道︰「姜瓖更是明君,趙天麟能有姜瓖這個明主,那才是他的幸運!」
隨即,顧君恩取出信函,道︰「這乃是趙先生給你的信,讓我轉交!」
宋獻策接過書信,跟他一同離開王宮。
回到家中後,宋獻策一人來到書房,關上門,拆開信封,打開紙張過目。
信中字跡工整,筆畫蒼勁有力,他對這字跡太熟悉了,乃是趙天麟親筆所寫。
信中說,多年未見,對宋兄甚是掛念,姜將軍乃是難得之明君,宋兄未能一同為姜瓖效力,乃是一大憾事。
隨後,趙天麟列舉出姜將軍的種種舉措,包括錢糧來源、練兵、打造兵器、掌握民心等等,說姜將軍禮賢下士、器重人才、量才適應,有效駕馭人才。
既有說明亦有種種事例佐證。
看到信中所寫,宋獻策佩服起姜瓖來,這的確是明君,闖王不如姜瓖。
趙天麟在信中問候宋獻策,在闖王這邊過得可好?
最後,趙天麟說,要是在闖王這邊不好,隨時歡迎前來投奔姜將軍。
這封信內容很長,洋洋灑灑寫了好幾張紙。
看完內容後,宋獻策為趙天麟找到明主而高興,亦對自己未能在姜瓖那邊感到遺憾。
不過,既然已投奔闖王,哪怕闖王不如姜瓖英明,宋獻策亦會忠心輔佐,不會有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