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部下不敢處理,那只能姜瓖親自出馬了。
吃晚飯時,姜瓖跟三個老婆說起此事。
何飄玲道︰「老爺,要不就算了吧!別動晉王了,我們得罪的人已經夠多,別再得罪皇室之人。」
陳圓圓接口道︰「是啊!夫君所得錢糧眾多,有眾多軍戶耕種提供糧食,不差晉王那點。」
趙小滿道︰「夫君,兩位姐姐都說得有理,還是別去了吧!」
三女都對此很是擔憂。
姜瓖回應道︰「真是婦人之見,我們要有遠見,不能鼠目寸光。既然要懲治侵佔軍田之人,就不能放過任何一人,若因為是皇室就放過晉王,你們夫君的權威將會大打折扣。再說了,我軍隊在握,何懼得罪人,就算是皇室又如何!」
趙小滿道︰「夫君樹敵越來越多,以後得處處小心。」
她父親素有謀略和遠見,她對這方面敏感度高一些。
姜瓖拍拍胸脯道︰「放心,任何人都奈何不了你們夫君!」
這天晚上,姜瓖叫上趙小滿、陳圓圓一起就寢,渡過美好的夜晚。
同時擁有三個老婆,姜瓖平常雖工作忙碌,生活上卻過得美滋滋的,時常叫兩個老婆一同就寢。
七月十四,姜瓖帶上警衛隊,往山西鎮而去。
山西鎮,太原府。
太原城內,有晉王的王府。
太原城外方圓兩三百里,有晉王大量的土地。
在太原附近的太原左衛、太原右衛、太原前衛,除了被軍官侵佔的軍田外,其余軍田大多是被晉王侵佔,大多以低價收購方式據為己有。
太原城內,有周遇吉居住地,有屬于山西軍的軍營。
城外各衛所,有兵士們忙碌的身影,他們忙于丈量土地,既有原本衛所軍田,亦有從犯事地主手中沒收的土地,全部重新登記在冊。
在太原左衛、太原右衛、太原前衛三個衛指揮使司官署,有大量的農戶前來,自耕農、佃農皆有,他們是來報名,希望能加入軍戶,耕種軍田。
七月十六這天,太原前衛官署,兵士們正忙碌著。
前來這里的百姓們,都爭相報名。
雖然空缺沒人耕種的軍田不少,但自耕農、佃戶的數量更多,僧多粥少,要是遲了,成為軍戶的可能性就大大減少。
士卒們在維持著秩序,來人按照先後順序排隊,要是插隊起哄者,會被取消報名資格,驅逐出去。
「姜將軍到!」
隨著聲音傳出,原本忙碌中的人都停下來,向門外看去。
姜瓖前來,大大出乎所有人意料,他們都對姜瓖有感激之情,都想一睹姜將軍真容。
首先,有一批警衛隊進入,把守各處。
很快,姜瓖邁步進入官署內,他一身戎裝,身帶佩刀,雙目炯炯有神,器宇軒昂,神采飛揚。
「拜見將軍!」
兵士們向姜瓖齊齊行軍禮,前來報名的人跟著行禮。
為首之人,快步來到姜瓖面前,恭敬行禮。
大明原本的衛所,寓兵于農,兵農合一,有著指揮使、同知、指揮僉事等各級軍官。
被姜瓖重新整理後的衛所,暫時只負責種田,管理身份職權有所改變,衛指揮使司的負責人稱為千戶,千戶所、百戶所的負責人皆稱為所長。
陳千戶道︰「將軍,這里八成軍田以被收回,大部分已分給軍戶,還有兩成被晉王侵佔,周總兵毫無辦法!」
姜瓖進入檔案室,查看軍田情況,太原前衛原有軍田六萬三千畝,除了被收回的八成外,有萬余畝軍田被晉王侵佔。
這並非一朝一夕就侵佔了這麼多,乃是這數十年來,晉王以各種手段奪取,累計侵佔了三萬余畝軍田。
另外,因沒收地主土地劃為軍田,新增一萬二千畝耕地。
大部分耕地,都有相應軍戶的名字。
另外,每個軍戶都有檔案,檔案里記錄著家庭成員名字,包括性別、出生日期,在各千戶所、百戶所,有軍戶集中居住之地。
在每個千戶所,都有一千個家庭,共數千人,相當于一個大村。
沒收地主土地,新增了耕地,各衛視情況增加一至兩個千戶所。
————————
太原城內,晉王王府,周遇吉再次來到這里。
晉王朱審烜在正堂接見。
仍然是關于收回軍田之事,氣氛緊張。
朱審烜正色道︰「我還是那句話,你要把那三萬五畝土地收回去,不是不可能,當初本王花了錢買下土地,現在按市價賣出去,我不能做虧本買賣。」
周遇吉提醒道︰「王爺,侵佔軍田是大罪,要是現在你退回軍田,其它家產可不受損失。若是等姜將軍來了,結果可就不太好。」
這是他第三次登門拜訪,跟朱審烜嚴正交涉。
對于第三次提醒,朱審烜不以為然,冷然道︰「本王可不比那些鄉紳,又不是不肯退軍田,只是不可能無條件拱手相讓。若姜瓖敢胡來,皇帝陛下定不會饒恕!」
要是他不肯讓步,周遇吉還真不敢動他。
「既然王爺不識時務,那走著瞧!」
他不敢打包票,姜瓖就一定敢動晉王。
他剛轉身要離開,只見一部下匆匆前來。
「稟報總兵,姜將軍到了太原,正在太原前衛!」
姜瓖前來,周遇吉有了主心骨,轉過身來,對朱審烜道︰「王爺,姜將軍來了,對付你的人到了,現在是最後機會!」
有姜瓖在,他底氣十足。
朱審烜絲毫不懼,道︰「若是他敢來,本王敞開大門歡迎,就看他有沒有膽量敢動本王。」
「哼!堂堂王府,豈是姜瓖撒野之地,來了又能如何?」
王府總管章凍就冷笑著。
周遇吉道︰「王爺執意如此,一切後果自行承擔!」
章凍冷笑回應︰「後果?能有何後果?王爺的意思,已經說了三次,就算姜瓖親自前來,還是這個意思。」
周遇吉沒有理會總管,帶著部下們離開,要出城趕往太原前衛面見姜瓖。
看著周遇吉離去,章凍道︰「王爺,若是關上王府大門,不歡迎姜瓖,涼姜瓖也不敢硬闖。」
朱審烜道︰「姜瓖是硬角色,但只能對付當官了,大明的人,誰敢動皇室之人!」
闖賊、獻賊都殺過不少皇室,但大明內部的人還真沒人干過。
————————
「將軍,末將多次三翻四次前去王府勸告,晉王就是不答應!」
听到周遇吉的稟報,姜瓖淡淡道︰「朱審烜不識時務,我會讓他後悔!」
周遇吉道︰「將軍,若是真動了晉王,那可是得罪了皇家,還請三思。末將覺得,被晉王霸佔的那三萬余土地,不收回也罷,我們的錢糧和軍田已有很多,不差那點。」
姜瓖道︰「若是這樣,我的威信何存?遇神殺神,遇佛殺佛!管他是什麼王,犯在我姜瓖手里,算他倒霉。」
被晉王侵佔的大同前衛軍田就在附近,姜瓖出得衛指揮使司,要前往視察。
現正值夏天,耕地上都長滿了小麥,有零散的人在勞作,他們都是晉王的佃戶。
在附近各處,還有許多木屋,佃戶們的家人就住在這里。
附近的佃戶們,見有一批軍人前來,還有兩個人看起來似乎是大軍官,略感詫異,均停下手來,望向軍官。
姜瓖走到某老漢旁,用和藹的語氣問道︰「老伯,日子過得可好?」
老漢嘆息道︰「嗨!很不好,近些年來天氣不好,莊稼收成少于正常時。那晉王可惡得很,本來糧食收成就不多,還要被晉王收七八成交租子。一年辛苦到頭,全家還得餓肚子。租地種莊稼,只能餓不死。」
他又問道︰「請問將軍是?」
廖秋軍道︰「這位是姜將軍,宣大提督!」
「原來是姜將軍啊!」
老漢大為意外,道︰「听說姜將軍殺了很多建奴,將軍管治山西鎮,山西的兵把衛所軍田都收回去了,租軍田的人很多成了軍戶。我有一子,二十出頭,去衛所報名要做軍戶,可惜沒選上。」
附近佃戶听到後,快步走來。
警衛隊士卒們將佃戶們隔開一段距離,確保姜瓖安全。
「听說這原本是軍田,被晉王佔去,要是能收回就好了!我們就成軍戶了!」
「是啊!這日子沒法過!」
「听說做軍戶,只上繳四成?」
「要是莊稼收成能留下六成,我全家就能吃飽了!」
…………
眾佃戶紛紛訴說著。
姜瓖看著這些佃戶們,皆是身穿老舊粗布衣,大多數人衣服上都有補丁,每人都面黃肌瘦,營養不良,在姜瓖面前,他們又充滿了期待。
在明末,餓肚子的人太多了,在山西北部還稍微好一些,在中原地區,更是赤地千里,產生了無數流民,李自成喊出闖王來時不納糧的口號,收攏流民,靠洗劫各地藩王、富戶養兵。
要是在現代,只要身體不殘疾,不懶惰,哪怕進工廠打工,又或者做農民種田,即使無法致富,好歹能溫飽。
在生產力落後的古代,可不是勤勞就能溫飽,就像那些佃戶們,一年辛辛苦苦,到頭來還得餓肚子。
在佃戶們面前,姜瓖更覺得責任重大,他要讓更多人吃飽飯,要讓天下百姓都吃飽飯。
「父老鄉親們,請你們放心,這些軍田一定收回去,讓你們只交四成糧食,全家都能吃飽飯。」
佃戶們轟然叫好,熱切期盼著。
天色已黑,姜瓖回到太原前衛,跟周遇吉一同吃飯。
周遇吉道︰「賢弟,看來你決心向晉王下手了。」
只要其他人,或只有少數人在場時,他才能稱呼姜瓖為賢弟。
今天跟隨姜瓖出行,听到姜瓖說的那些話,再結合姜瓖的神情,他感受到了姜瓖的決心,晉王在劫難逃。
姜瓖吃下一塊鹿肉,淡淡道︰「我說過,遇神殺神,遇佛殺佛,誰敢擋路,那是找死!」
周遇吉道︰「這麼做,我們有新增許多土地,有更多糧食收上來,更多百姓吃飽飯,好處甚大。但因此得罪了皇室,日後的日子可就難過了!」
姜瓖淡淡笑道︰「周兄,是否怕了?」
周遇吉露出堅毅之色,道︰「無論得罪多少人,我都跟著賢弟!」
這樣的話,姜瓖很愛听,他跟周遇吉踫杯,干杯。
翌日早上,姜瓖進入太原城。
太原,曾用名為晉陽,是古代一個大城池,比大同、宣府、朔州都大得多。
進入太原城後,騎馬行走在主干道上,姜瓖注意觀察著,城內行人如梭,車水馬龍,商鋪林立。
因為姜瓖前來,有警衛隊開道,所有人和車都要讓路避開。
山西鎮總兵府不在太原,而是在寧武關,姜瓖入城後,直接前往晉王府。
听說姜瓖前來,朱審烜命人打開王府大門,卻不派人出來迎接。
周遇吉帶著部下進入王府,廖秋軍派出一個把總先進入王府,把守各處,姜瓖隨即進入。
王府的侍衛們,見到那殺氣騰騰的大同軍,哪敢阻攔。
來到王府大堂,只見朱審烜正襟而坐,神情嚴肅。
周遇吉正色道︰「王爺,這位便是姜將軍!」
朱審烜雙手作揖,卻未起身,道︰「姜將軍前來,可是為軍田一事?本王的意思,已跟周總兵說過三次。」
他也不請姜瓖坐下,不叫人上茶,顯然很不歡迎。
章凍冷冷道︰「就算是姜將軍前來,同樣是這個意思。王爺是講道理之人,當初那些軍田是花錢買回來,可以再賣給你們,你們按市價購買。」
晉王不把姜瓖放在眼里,連總管亦是如此。
姜瓖重重駁斥道︰「哼!晉王,你侵佔軍田,還侵佔了三萬余畝,這本身是死罪,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僅憑這點,本將軍就可將你處決?」
章凍大喝道︰「姜瓖,你敢!王爺乃大明皇室,是當今皇帝親戚,你敢與皇上為敵?再說了,就算皇室犯法,也輪不到你來管!」
姜瓖重重道︰「大明千瘡百孔,非常時期就得用非常之法。王爺,本將軍給你最後一次機會!」
仍在坐著的朱審烜,不以為然,冷冷回應︰「姜將軍,無論問多少次,本王還是那個意思。若沒有其它事,還請離開王府!」
晉王絲毫不肯妥協,場面一時僵住了,緊張肅殺氣氛彌漫起來。
王府侍衛、大同軍警衛兵們,都留意姜瓖的反應,看他是不是敢動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