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96章 後顧之憂

「稟將軍,如若卑職是項羽,在章邯投降後,趁著投降消息還未傳出去,立即親率一支騎兵,假扮成秦軍,讓章邯帶路,直奔函谷關。在當時,章邯是秦國武將之首,並且有兵符,詐稱返回關中有事,定能派騙取函谷關守將開門。只要奪取函谷關,秦國便無險可守,關中便屬于項羽,最後勝者便不會是劉邦。」

「妙!這計策真是妙!」

姜瓖豎起大拇指夸贊著。

如果按照這個方法去做,最少有九成概率能奪取函谷關。

可惜的是,項羽武勇超強,智謀卻是不足。

姜瓖又再問︰「秦趙長平之戰,如若你是趙軍主將,可有打敗秦軍之法?」

對于這個問題,在現代時已經有許多人討論過,姜瓖看到過網上許多人給出的答案。

張煌言沒有絲毫遲疑,答道︰「趙國軍力略低于秦國,糧食收成、糧草儲備遠低于秦國,若兩國交兵,絕不能拖延日久,趙國拖不起,若趙國想靠拖延拖垮秦國,除非有其他國家肯借糧支持趙國。若我是趙軍主將,從長平之戰一開始,便與秦軍決戰。即便如此,勝算不超過四成,但如若不這樣,趙軍必敗無疑。軍力、國力之差距,不是統帥所能彌補。」

對于他的說法,姜瓖很是贊同。

隨後,兩人繼續交談,姜瓖連續提出問題,涵蓋了臨敵指揮、軍事謀略、練兵等多方面,張煌言皆對答如流。

姜瓖對這樣的人還是欣賞,為之高興;張煌言喜歡有人考察他、賞識他,姜瓖願意花時間認真、仔細考察他,他萬分欣慰,終于遇上了好伯樂,為之欣慰著。

兩人暢談甚歡,相逢恨晚,渾然忘記了時間。

「將軍,該用晚膳了!」

趙小滿提醒後,姜瓖向門那邊一看,已經是傍晚了。

姜瓖道︰「玄著啊!你去年中舉,舉人從軍,還深通兵法,殊為難得,任命你為千總,應當不會造成軍心不服。」

一開始就能做千總?

這已經超過了張煌言的期望值,他原本覺得,要是能給他把總,就已經心滿意足了。

「玄著」是張煌言的表字,姜瓖稱呼他的表字,讓他倍感親切,雙方距離又再拉近。

只听姜瓖繼續道︰「兩日後,校場較技,玄著展示騎射本領,亮出舉人身份,我再授予軍職。」

姜瓖對騎兵發展十分重視,原本就有打算進行較技,剛好張煌言來了,順便讓他在校場中把本領展示出來。

張煌言感激萬分,恭敬站起,向姜瓖抱拳道︰「卑職謝提督大人!」

隨後,姜瓖命人安排張煌言住所。

「卑職告退!」

看著張煌言離去的身影,姜瓖心道︰但願你真的是優秀統帥的料!

對于李智雀和張發可,姜瓖了解兩人能力,擔任統帥沒問題,但只是合格統帥。

他希望張煌言能具有像李定國、岳飛這樣高超的軍事才能,光憑嘴上說遠遠不夠,需要經歷戰火的歷練,需要在實戰中成長。

至于黃得功、周遇吉、姜讓、姜瑄、盧邦南,都只適合做將軍。

對于閻應元、陳明遇、馮敦厚三人,姜瓖比較看好閻應元,馮敦厚在文職方面表現不錯,陳明遇只能算是中規中矩。

姜瓖跟著趙小滿來到飯廳,陳圓圓已在此等待著了。

「將軍!」

陳圓圓見姜瓖到來,露出燦爛的笑容,起身行禮。

姜瓖坐下,兩人提筷吃飯。

陳圓圓說,她來到大同,一切都好,就是姜瓖每天忙于事務,她太過于無聊。

姜瓖道︰「圓圓,明日夫人便到了,還有兒女,全家在一起,熱熱鬧鬧。」

在姜瓖未擔任大同總兵前,一直都住在陝西延川縣家鄉。在剛從京城出發時,姜瓖就派人趕往家鄉,通知夫人何飄玲帶子女前來大同。

姜瓖寫了一封信給夫人,詳細說明在京城的情況,包括皇帝封賞、納妾陳圓圓。

昨天接到報告,夫人即將在明天抵達大同。

夫人、孩子、兄弟都在大同,姜瓖就更無後顧之憂,就算是不听崇禎命令,崇禎也奈何不得。

盡管先前有姜瓖的保證,陳圓圓還是有些擔心,讀書人出身的正妻,會不會看不起她這個青樓出身的妾室。

趙小滿身份還只是丫鬟,只能站在背後隨時服侍,看著將軍和小妾那幸福樣,心里酸溜溜的。

這天晚上,姜瓖跟往常一樣,跟陳圓圓同床共枕,在歡快中度過。

翌日上午,一兩馬車在若干士卒護送下進入大同南門,入城後往總督府駛去。

「啟稟將軍,夫人到!」

姜瓖帶著陳圓圓向大門走去,趙小滿跟隨著。

「老爺!」

剛下馬車的何飄玲,見到闊別已經的夫君,開心一笑。

姜瓖父母早已不在世,自從他做了父親後,榮升為「老爺」。

「爹爹!」

「爹爹!」

子女都大喊著,向姜瓖撲了過來。

「圓圓見過夫人!」

「奴婢見過夫人!」

陳圓圓、趙小滿分別向何飄玲行禮。

何飄玲看著兩女,那個稍微年長、美貌異常的人,想必就是陳圓圓了,她旁邊的趙小滿長得也不錯。

隨後,姜瓖把家人帶入正堂。

何飄玲向陳圓圓報以微笑,牽起她的縴縴玉手,道︰「我不在時,由妹妹侍奉夫君,辛苦了!」

夫人居然如此親切,陳圓圓原本的擔憂消解不少,微笑回應︰「圓圓是老爺的人,侍奉老爺,是圓圓該做的!」

隨即,趙小滿給眾人泡茶、倒茶。

姜瓖道︰「我就任大同總兵後,夫人獨自一人在家照看兒女,辛苦了!」

何飄玲微笑道︰「老爺,這是妾身該做的!」

姜瓖認真打量這個首次見面的便宜夫人,她是知書達理的大家閨秀,按照顏值而論,雖然只屬于中上,卻是越看越耐看,並且比姜瓖小四歲,活月兌月兌的美貌少婦。

不久後,一家人高高興興吃飯。

何飄玲對陳圓圓沒有絲毫看不起,陳圓圓心里終于舒坦了。

晚上,姜瓖、何飄玲同床共枕。

一陣忙碌後,何飄玲道︰「夫君,圓圓很好,那小滿也不錯,干脆也把她收了!」

哈哈!夫人鼓動丈夫收其她女人,姜瓖覺得很有趣,道︰「我是有那個意思,只是之前她還未滿十五,先等她長大些再辦。」

何飄玲覺得,這分別是推月兌的借口,當初自己嫁給夫君,還不是只有十四歲,找理由推月兌也不先打草稿。

她嘟著嘴,道︰「夫君,盡快把她收了!好讓姜家開枝散葉。」

她第二次生孩子經歷過危險,幸好是有驚無險,母子平安,自此以後,就再也沒有懷孕,找大夫檢查過,她以後無法再有身孕。

子孫滿堂、多子多福,是封建時代普遍的思想,她希望夫君多納妾,開枝散葉。

姜瓖再親了她一下嬌女敕的臉蛋,笑笑道︰「听夫人的!」

何飄玲微笑回應,道︰「這事不用夫君操心,由我去跟小滿說!」

第二天,何飄玲把陳圓圓、趙小滿都叫來臥室。

她看向趙小滿,道︰「小滿,想必你也喜歡老爺,由我來做主,把你許配給老爺,你看如何?」

听到這里,趙小滿臉頰緋紅,羞羞地低下頭,低聲道︰「此事,還得由父親做主!」

當天,何飄玲就找到趙天麟,談及姜瓖納趙小滿一事,趙天麟十分高興,當場答應,不過需要辦婚禮,日期定在七月初五日。

納妾雖不像娶正妻那般隆重,亦可辦婚禮,擺下宴席。

趙小滿得知情況後,滿心歡喜。

————————

七月初二,大同西門外。

這里有搭建好的閱兵台,閱兵台上,是姜瓖、趙天麟、李智雀、張發可、卓鐘楷等人。

數以千計的大同軍官兵集結在此。

閱兵台前,有多個箭靶,在左側有三千騎兵;在右側,有數千前來觀看的步卒。

這其中,有一千四百余人是原本騎兵,其余是剛加入騎兵的新兵,從原本步卒中挑選出來。

騎兵原本編制為一個部,前不久擴編為一個營,卓鐘楷被提拔為游擊,部分千總人選還未確定好。

姜瓖出征,俘獲戰馬接近三千匹,目前大同軍有戰馬4410匹。

張煌言騎射了得,姜瓖考察騎射,是讓其最大限度把能力展示出來。

卓鐘楷向前兩步,朗聲說著考核規則。

在出征前,騎兵就進行過騎射考核,目前,是將上次考核中的前十名重新較量一次,張煌言加入到較量中。

考核規則,以騎射射中靶心的次數來計算,每人射箭五次,在五十米距離射出。

靶子采用火銃兵操練的環靶,中心紅點為十環。

首先要出場的,是騎兵游擊卓鐘楷,他是騎射好手。

卓鐘楷下得檢閱台,翻身上馬,接過弓箭,一揚韁繩,催動馬匹奔跑。

噠噠的馬蹄聲響起,環靶就在卓鐘楷左側五十米作用。

「嗖」的一聲,箭矢離弦而出。

很快,箭矢穩穩地釘在紅心。

第一箭十環。

斥候,卓鐘楷連射三箭,皆中十環。

在第五箭時,只射中了九環。

「好!」

騎兵們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能夠四次十環,已經是很好的成績了。

第二個出場的,是第二部的某把總。

結果是,三次十環,二次九環。

接下來,參與者依次出場。

第九個出場者,是上次騎射第一名,名叫燕東臨,目前是騎兵第一部千總。

前四次射箭,燕東臨皆是中了十環,這在眾人意料之中。

第五次時,是從環靶方向向前沖出,在沖出約五十米距離時,再張弓搭箭,在馬背上向後射箭。

「嗖」的一聲,同樣是射中紅心。

不僅五次射中十環,第五次還是高難度動作。

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無論是騎兵還是步卒,都熱烈鼓掌。

姜瓖同樣鼓掌,他就是需要這種騎**湛之人。

在一側的張煌言,在鼓掌的同時,心中高興。

大同軍三次打敗建奴,以火器厲害聞名于世,騎兵也不賴,只是數量太少而已。

在遠處某樹林中,有兩個鬼鬼祟祟之人在觀察著這邊的狀況,這兩人是被滿清收買的漢人,在大同一帶充當細作,刺探各種情報。

細作甲道︰「大同軍的騎兵,看上去比八旗騎兵差不了多少!」

細作乙道︰「騎兵操練,非一朝一夕之功,姜瓖戰馬不足,騎兵起初只有千余人,想有強大騎兵?不可能!」

細作甲道︰「沒錯,八旗騎兵,是天下最強之騎兵,姜瓖依靠的是火器,他突然參加,清軍措手不及,才吃了大虧。」

細作乙道︰「大清天下無敵,遲早能入主中原!」

兩人邊說話,邊望著遠處騎兵。

在大同騎兵這邊,第十人出場,前四次同樣是以常規方法射出十環,第五次同樣采用向後射箭,結果射中了九環。

前十名最終結果,是燕東臨獲得第一。

張煌言最後一個出場,一身戎裝的他,背好箭囊,取過弓,翻身上馬,韁繩一揚,向環靶方向奔去。

整個過程,顯示出嫻熟的騎術。

「嗖」的一聲,射中了十環。

第二箭、第三箭,同樣是十環。

在第四箭時,采取了向後射箭方式。

「嗖」的一聲,同樣是種了十環。

最後一箭,同樣是向後射箭,射中了九環與十環的交界處。

按照成績來說,比燕東臨差了一點點。

十一名參與較技者,整齊站在閱兵台前方,按照正常流程,姜瓖會發表講話。

姜瓖起身向前,發兵熱情洋溢的講話,肯定了十一人的成績,對騎兵順利發展進行褒揚。

隨後,姜瓖道︰「大家猜猜,這位是誰?」

在說話的同時,他指了一下張煌言。

數千雙眼楮,向張煌言望去,沒有人認識他。

只听姜瓖道︰「他叫張煌言,在去年中舉!」

舉人居然前來這里!騎射還如此高超!數千人驚訝了!

姜瓖繼續道︰「他本可以做知縣、縣丞。但是,大明外有建奴、內有賊寇,他想從軍征戰沙場。讀書人能夠有如此決心、又練就一身好本領,殊為難得。本將軍決定,授予張煌言千總一職,任第五營第一部千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