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15章︰這三家沒簽

連續幾天的擔心突然放下,已是無比輕松的田豫不由得多吃了幾個紅薯,直到他打飽嗝後才停了下來。

「味道真不錯,要是屬下能天天吃到這紅薯就好了。」

趙泰用一種很奇怪,又帶著防備的眼神看著田豫。

「國讓要是想吃那當然要多少有多少,不過等會兒希望國讓還能保持這個想法。」

田豫一愣,有點不明白趙泰的意思。

「主公此話怎講?莫不是這紅薯不能多吃?」

「可以多吃,吃多飽都沒問題,對了,本官突然想起還有事,要去城外看看百姓地翻得如何,國讓有政務在身,還是政務要緊,不用陪同本官。」

「屬下政務已經處理完畢,主公欲體察民情,屬下可為陪同,正好也出去放松一下。」

他總覺得趙泰很奇怪,像是要馬上甩開他一樣。

呵,反正事都做完了,想出去放風又怎少得了我田國讓,他偏要跟著去。

趙泰能拒絕嗎?本身他出行的話有下屬陪同就很合理,更何況人家又不是偷懶,只是能力強全都處理好了而已。

「那便一起,不過別跟著本官太近。」

這種奇怪的要求讓田豫模不著頭腦,只是點頭答應下來。

「喏。」

趙泰要出行,那尤闞肯定是要跟著的,連周平都跟了過來。

因為真正忙的人是齊周,夏侯蘭,王翠他們,正常情況下周平是最閑的一個。

還沒走出城去,田豫的臉色就變得通紅,因為紅薯吃多之後的副作用還是來了。

原先放幾個屁田豫也沒當回事,正常人都會這樣。

可田豫這個不一樣啊,他滿肚子的紅薯,放起來都不帶停的。

「田郡丞為何滿臉通紅,難道是這風太冷?」

周平不明所以,湊近田豫輕聲詢問,接著臉色就變得異常痛苦,田豫則是滿臉輕松。

「周將軍勿怪,這是人之常情,這風也怪冷的。」

已經離了幾步遠的周平勉強扯出一個笑容,看著正在嗅空氣的田豫滿臉惡寒,離他更遠了一些。

「也不臭啊。」

田豫自語一聲,接著臉色又變得難看起來。

「這紅薯莫不是有毒?主公難道不知?」

想到這里,田豫趕忙快走幾步靠近趙泰,要是紅薯有毒,那之後全面推廣種下去,豈不是成了禍害。

「主公,這紅薯似有不妥,屬下在吃完之後到現在矢氣不絕,不知主公可知曉其中原因?」

矢氣,也就是放屁,一臉焦急的田豫現在已經顧不上那麼多,只以為紅薯有什麼大的危害。

趙泰屏氣斂息,臉色像是笑,又像是難受,總之很古怪。

「忘了告訴國讓,紅薯雖能飽月復,然有一個小小的副作用,那就是會讓人矢氣增多,紅薯本身並無危害。」

听了趙泰的解釋,田豫用幽怨的眼神看著他。

這是忘記告訴他?可怎麼看都像是故意的。

不就是不相信你,整天向你打探高產作物而已,干嘛那麼小心眼。

「國讓無需擔心,本太守斷然不會害你,不如國讓先回去?」

帶著這麼個人形生化武器在身邊,總歸影響不好,絕對不是因為那股子讓人受不了的味道。

田豫是個飽讀詩書的體面人,也覺得這樣出行太過失禮,也不文雅。

本想跟趙泰說一聲後調頭回去,可話到嘴邊又連忙改口。

「屬為主公屬官,為一郡郡丞,了解民生實事本為屬下應有職責,怎能就此回去,況且主公尚不辭勞累而來,屬下怎可半途而廢,些許不適何足道哉。」

反正怎麼說都不能回去,而且理由充分沒人能反駁。

趙泰暗道一聲造孽,只得讓田豫隨行。

不過腳步卻快了許多,反倒是田豫一邊走一邊排矢氣,悠然自得。

「主公,田郡丞這樣不會出問題吧,他這一路可是矢氣都未斷過,百姓看我們的眼神都怪怪的。」

尤闞忍不住向趙泰提醒,那種滋味很是復雜難明。

「無妨,田郡丞不過是吃多了而已,怎會有事。」

眾人走了一路,也忍了一路,直到出城後才好了起來,不是被風吹散了,而是田豫已經過了那段時間。

他們還沒見過紅薯,但經歷了那麼一次後,對紅薯多少生出一點心理陰影來。

東西好不好另說,這副作用還真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

但看到城外地里忙碌的身影後,眾人的不適感也隨之消減下去。

「春耕不容有失,各地官吏可有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

他問的不是其它,而是根據農田水利實務培養出來的官吏人員,他們的存在就是要指導百姓怎麼收拾土地最好。

不說能完全理解,但照本宣科總得會,只有讓百姓規範科學的耕種,才能讓收成變好。

但這不是絕對,畢竟有些東西不是照著書本來就是最好,因地制宜很有必要。

據農田水利實務,只要應用得當,處理好並不難。

「主公放心,耕種之事有齊主簿親自督促,王曹史更是寸步不離辦事處,還有各縣士卒從旁協助,絕不會出差錯。」

這一點田豫很清楚,畢竟郡內重要公文都會遞到他這里,每天處理的事不多,但都需要權衡利弊後才能批復,每一步都走得謹慎不已。

趙泰點點頭,的確能看到官吏在到處跑,甚至有時候還親自上手指導幫忙。

放眼望去到處都是火焰升騰,那是在燒雜草,可以當肥料來用,即使這樣得到的草木灰並不多。

但只要能增產,這個把農業刻在骨子里的民族就會去做。

這像是原始的刀耕火種,可這還真不是。

在漢朝百姓就已經會使用土肥種地。

連廁所都跟豬圈等牲畜類建築物相連,也就是連廁圈。

但這個時期用土肥種田地的方法盡管已經有了,最常用的就是廄肥,也就是豬牛馬圈里的土肥。

平時往圈里扔雜草乃至是樹葉,讓牲畜踩踏變濕變爛後取出來堆著,可以用來給農作物當底肥。

此外還有蠶矢、繰蛹汁、骨汁、豆箕、河泥等亦被利用為肥料,這時候的農業種植遠沒有想象中那麼落後。

只是想盡了辦法,卻還是種得多收得少,一方面是因為天氣及土地的原因,一方面還是因為種子。

當看到那些百姓要麼用耒耜翻地,要麼就是以人力拉犁翻地的時候。

趙泰還是嘆了口氣,因為這怎麼看都是落後,可又不得不這麼去做。

「國讓,你可知在井陘的煤,還有蒲吾的鐵礦探得如何了?」

農具用的是木制品,或是骨制品,還是一鍬一鏟的翻土,趙泰看著都費勁,還極沒有效率。

鐵制品農具,這是趙泰接下來要下手的目標。

牛馬這些牲畜不容易解決,但要是每家每戶都有鋤頭跟鐮刀,這種地效率起碼能翻兩倍。

在金屬缺少的朝代,用鐵來造農具給百姓用,肯定又會有人認為趙泰發瘋。

拿來打造兵器盔甲都不夠用,卻用來造農具,那不是瘋了是什麼。

可趙泰偏就要這麼干,他有更先進的煉鐵技術,更要搞熱武器。

那把鐵用來造農具給百姓用算得了什麼,有熱武器的勢力會擔心鐵落到百姓手里,然後被百姓打造成兵器盔甲造反?

別人本身不夠用,也有這方面的考慮在其中,可趙泰不會。

這鐵制農具他造定了,百姓要是過得好,農具不會變成武器,過得不好那變成武器只能證明這是應該。

听到趙泰問鐵礦跟煤的事,田豫還真不知道,因為這事趙泰交給了齊周,也只有他最懂找礦的事情。

「這屬下不知,文書也從未出現關于礦的信息。」

「主公,屬下知道一些,齊主簿曾說已經有了眉目,過幾天就能確定位置,因為還沒找到所以齊主簿並未告知主公。」

尤闞是主記室史,每天都要跟各種官員接觸,齊周跟他提過一嘴,他這才記了下來。

「通知中濟盡快吧,這鐵礦有大用。」

眾人只以為趙泰要用鐵造兵器,也沒想到造農具這個方向,畢竟這麼奢侈的事情沒人能干得出來。

「屬下回去後便與齊主簿說一聲。」

現在是一月中旬,到四月還有兩個多月,農具肯定造不出多少,但只要造出來就可以慢慢在常山郡普及。

原本像鋤頭或鐮刀,在漢朝是有的,只不過因為缺金屬用得起的人很少。

即使世家也用不起太多,還只能偷模著用,鹽鐵專營可不是光說說那麼簡單。

哪怕這漢末管理沒那麼嚴格,不過只要制度存在一天,就沒人敢明目張膽的弄,除了趙泰這個誰都不敢管的。

一行人走走停停,當趙泰看到一塊地里有牛在犁地的時候,再對比費力翻地的百姓,心里滋味難明。

「主公,這是何家的地,原真定縣丞何揚的那個何家。」

熟人的名字,要是周平不說這麼一句,趙泰還真想不起來何揚這個人。

「何家簽沒簽字據?」

「稟主公,沒簽,不止何家沒簽,連田家方家都沒簽,因為這事郡內世家還痛批了三家一頓,還因此把三家孤立了起來。」

這三家竟然沒簽,出乎了趙泰的意料。

還被孤立了起來,趙泰到是好奇這里面的出了什麼問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