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09章︰田豫︰我投了(打賞加更)

揮手讓侍女替換桌上酒水食物,以便接見田豫。

讓田豫吃剩下的?除非趙泰想羞辱他,兩人的關系還沒惡劣到那種程度。

「豫,拜見太守。」

田豫進入廳中,以大禮參拜趙泰,因為他現在只是白身,連個小吏的官身都沒有。

「國讓不必多禮,落座便是。」

「國讓此來莫非是辭行?」

等田豫坐好,趙泰裝做不知道的明知故問,走?在他看了城里的變化後可就未必會走了。

好感度︰78

這一次沒有再出現走馬燈的場景,而是穩定在七十到八十這個區間,已經是很高的數值。

面對趙泰的話,田豫呼吸都頓了一下,就跟趙泰想的一樣,他不想走了。

如果現在走掉,那以後相見要麼是在戰場,要麼是在趙泰對世家階級動刀的時候,無論那一種他都不想面對。

所以他才來到了這里,卻不是為了辭行。

「非是為了辭行,而是豫有疑問想請太守解惑。」

同樣都是帶著疑問而來,但這次明顯跟上次大有不同。

上次是他不清楚趙泰的性格,處事方式,基本屬于隨口一問。

現在則不同,性格跟處事的態度,就只差寫成竹簡砸臉上了。

「國讓之疑,可還與數日前一樣?」

田豫搖了搖頭,關于之前趙泰為什麼對官員在意的事情,已經看清形式的他早就熄了再去探究的心思。

都對世家豪族存有殺心的人,問之前的問題已經沒有意義。

「那我卻是不知國讓還有何疑,盡管問,今日某定知無不言。」

趙泰很大方,大方到田豫心里一緊的同時再次看了趙泰一眼。

他知道,哪怕今天問再核心的問題趙泰都會跟他說,只是如果自己的決定沒有讓趙泰滿意,那恐怕就走不出這個門了。

「第一問,太守可否告知紙張的造價幾何,產量幾何?」

田豫也是膽大,這第一個問題雖然不算趙泰的核心機密,卻是當前或至少兩三個月內的機密。

趙泰眼神犀利的看向田豫,就像兩把刀子刺得田豫想要低頭,那一瞬間爆發出屬于上位者的氣勢,讓田豫有些心驚。

不過他的眼神沒有退讓,反而帶著無懼的坦然。

有心投效,自然不會害怕。

「若論產出,材料足夠可為無窮無盡,若言造價,除去人工成本,五尺長寬計不過五錢。」

(漢朝一尺為21.35至23.75,這里當20厘米來看。)

趙泰真的做到了有問必答,但當他說出這個回答後,田豫就真的沒有回頭路了。

「國讓,人雖有智卻不可探尋過深,需知獲密多者當無身後之善。」

「若無足備之心,有此問吾可不做為難,然國讓欲離吾當不可輕放。」

這就是在提醒田豫,要是他沒有做好為他效命的準備,知道這個秘密後雖然趙泰不會為難他。

但要是想走絕不可能,他會繼續把田豫禁足,直到紙可以大量問世後才會放他離開。

離開的事情田豫之前就已經沒有打算,現在就更不會了。

原先他猜測的還是二十或者三十錢一張紙,還是那種一尺長寬的紙。

哪想到居然會這麼便宜,還能在材料不斷的情況下批量無限生產。

這叫貴?這是打算趕盡殺絕,不給世家及儒門留活路啊。

他可以想象到要是大批量的書本面世,那天下識字之人該有多少,造就這一切的趙泰還會愁沒有人用?

除去人才這個缺陷,那最後剩下的就只有時間了。

田豫想到日後那恐怖又繁盛的世界,直接呆在原地,好半響後連呼吸都急促了起來,在安靜的廳室里仿佛只剩下田豫的喘氣聲。

至于趙泰提醒他的話,他一個字都沒有听清,就算听到了他也完全不會在意。

沒有準備完全?現在就算趙泰拿刀砍他,他都不會在沒有投效的情況下走出這個大門。

趙泰他投定了,天下世家來拉他都絕對不走。

世家寒門的身份?從現在開始他不要了,還是跟著趙泰有前途,還好玩。

「明公……啊不是,太守,豫還有一問。」

趙泰用詭異的眼神看向田豫,這麼快就開始了?可我好像都沒準備好啊。

「問。」

「太守認為,世家豪族非死不可?」

這到是把趙泰問住了,他看了一眼田豫,仔細思索這個問題。

本心上來說趙泰是打算一刀切的,因為這樣簡單方便。

但是田豫現在又提醒了他,是不是思路可以放寬一點點?可怎麼放寬他一時間又沒有更好的辦法。

「是不是非死不可,這取決于他們的態度。」

什麼態度趙泰沒說,因為他也沒想出來一個具體,只能提出一個概念。

可很明顯田豫是有備而來,畢竟在這之前他可是一晚上都沒睡。

「既然如此,豫到是有一個辦法,就是不知太守是否認可。」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還得到趙泰對于紙的肯定回答後,田豫就知道世家豪族必定會迎來沉痛的打擊。

徹底消失他沒想過,但生存的土壤肯定會受限制,世家門閥是滅不絕的,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性。

但有限制就不一樣了,至少是可控的。

以後怎麼樣田豫不清楚,不過趙泰既然要做,那如今的世家門閥必定承受不住。

他只希望趙泰不會那麼狠,至少有的人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非死不可。

這就是田豫來這里的目的,為了自己,也是為了那些興許會願意配合的人。

一味的殺能解決問題,卻不能解決全部問題。

將其同化吸收,又解決了問題是最好的結果。

趙泰完全沒想到,田豫居然還做好了出謀劃策的準備,在認知里,他應該是軍事才能大過謀士屬性的人才對。

不過田豫既然願意說,趙泰也願意听一听。

「既然國讓已有月復稿,不妨道來參詳一二。」

「稟太守,豫之策實為簡單,門閥世家的形成在于土地,在于知識,在于人才不絕。」

「若依太守所言紙張輕易可產出,那知識必然會廣為傳播,人才也不僅限于世家門閥才可出,但這需要一套完善的教學制度。」

「而這一切的基礎在于土地,在于百姓能否吃飽穿暖,唯有不餓肚子才有心思讀書識字。」

「否則一切都將是空談,然而要做到此點,比擁有足夠的紙張書本還難。」

田豫出于寒門,很清楚吃飽穿暖的重要性,像他這樣的還好,家里有些田地能保證他不至于餓肚子學習。

這種分析不可謂不透徹,直指本質。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用于讀書識字同樣適用,若我能解決此點,國讓又當如何。」

這話已經不是讓田豫倒吸一口冷氣那麼簡單了,而是覺得驚世駭俗,怎麼可能有人能解決這樣的事。

不過對于趙泰說的這種話,田豫就只剩下苦笑。

還有什麼是趙泰做不到的?田豫在心里這樣問自己。

「若真如此,豫所言之計當更為簡單輕松。」

「若欲絕世家門閥,可先斷其奴隸,還其自由身,沒了奴隸這些勞動力,其財富為之絕,按田畝之數收稅,不以掛靠而免稅,更不可以掛靠而免兵役力役,若其將土地還于民還于官府,只留自家耕種之地,自可與平民相當,可活。」

在東漢,只要賣身為奴就可以只算一戶人家的兵役力役,奴隸是私有物可以不用去服兵役力役。

算賦跟口賦雖然每個人都要交雙倍,可是這點錢跟足夠的勞動力,不耽誤每個季節糧食的種植相比,那個更重要都不用說。

而根據制度,每戶人家適齡之人必須無條件服兵役力役,世家豪族只需要派幾個人去就行。

不派也可以,交錢免役,可這個太貴,才派出幾個奴隸去而已,肯定是派幾個人更劃算。

世家門閥的財富不止是大片土地可以種糧食,還可以挖礦,或者紡織,養殖,能搞錢的很多。

能做到這些全靠奴隸的廉價勞動力,用些糧食跟不值錢的東西就能換來大量財富,誰會不願意干。

田豫的想法就是讓那些奴隸重獲自由身,讓世家門閥沒有廉價的勞動力為他們獲取財富。

還有就是對每畝地都收稅,沒了奴隸的世家門閥,種那麼多地肯定種不過來,自然交不起稅,盡管可以用以往的積蓄來交,可又能交多久?

這屬于田豫的背刺,要施行肯定沒問題,但趙泰還是搖了搖頭。

他認為這太溫和也太麻煩。

「國讓此法可行,但我所言的態度,是他們能交出所有田地重新分配,無條件還奴隸自由身,錢糧無條件交出歸于官府,或許可活。」

這都是溫和的了,至少主動一點不用面對必死的局面。

「並且是否可活,得看民意。」

他沒說兼並土地,買奴隸就是罪,就必須死。

而是讓百姓評判他們有沒有罪,若百姓說某世家為富不仁,惡行累累,那就是有罪。

打土豪分田地可以做,但要是說這些人都有罪,該殺,那就太主觀了一些。

時代不同,但階層跟後世那個初期時候相同。

趙泰這樣的話讓田豫心里一涼,他完全可以相信,能做到前面一條的都少之又少。

再加上後面一條,那就更少了。

但他想到自己出自寒門,地反正沒多少,錢也沒多少,更沒有做下惡事。

這麼一想,跟他這種寒門好像關系不大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