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九十二章 一人壓萬道,宗師不得出

取我刀來?

兩個童子睜大雙眼,呆愣地站在原地,好像被嚇傻了一樣。

遼東武林眾所周知,聶吞吾封刀十年之久!

並且,曾在武林同道齊聚一堂的大典上。

公然放言,白山黑水三萬里,再無一人可堪敵。

故而,封刀。

平心而論,這句話任誰來說。

都會顯得狂妄自大,觸犯眾怒!

但從聶吞吾口中講出,卻是那麼順理成章。

他一介無門無派的散人,成長至橫壓遼東的刀道大宗師。

其高歌 進,登頂五重天的無敵路下。

可謂是白骨累累,橫尸千余。

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尤其是,白山黑水這樣民風彪悍的苦寒地方。

若無過硬的本事,哪里坐得穩頭把交椅?

像曾經稱雄北地的各大宗門。

比如雲雷山、長生府、玄冥派。

誰家的真傳,沒在聶吞吾的手上折戟過?

遼東聶無敵。

這是打出來的聲名!

殺出來的威望!

「莊主老爺,是要下山麼?」

兩個童子凝神屏息,大氣也不敢喘。

于他們而言,聶吞吾就是坐鎮白山的定海神針。

近二十年來,不管外面再怎麼風波險惡,刀王莊始終波瀾不驚。

因此,莊主老爺一旦移位,靜極思動,必然是有潑天的大事發生!

「時機未到,六重天的這一步,目前還跨不出去。

爾等無需多問,取刀便是。」

聶吞吾心平氣和,澹澹說道。

恐怕這兩個童子不會知道,他們的莊主老爺,早年間殺性很重。

而且嗜武成痴,遇到高手就要比試。

前期總是輸多贏少,靠著命硬,勉強強撐過來。

等到步入換血三重天,漸漸贏多輸少,博出幾分威風。

千難萬險躋身真罡四重天,便開始只贏不輸,漸成氣候!

直至突破五重天,這才慢慢收斂殺性,磨去銳意。

成為聖天峰頂,無悲無喜的一尊神!

「是是是!遵命!」

兩個童子趕忙點頭,如同小雞啄米。

他倆披上厚實保暖的毛皮大襖,匆匆走出大殿。

「一人壓萬道,真是千古無二!」

聶吞吾端坐于漆金大椅上,那雙好似九霄宏拔的深邃眸子,倒映出火盆里頭的熊熊烈焰。

他于聖天峰頂,悟道二十年,養刀十年,自問已經極為接近那道神通之門!

可無論如何增進功力,完善武學。

始終都像霧里看花,水中撈月,難以觸及真實。

直到最近,聶吞吾隱有所感。

方才明白,為何大道如青天,己身不得出。

「想來山河榜上的其余九人,亦是如我一般。

天無二日,一輪真陽遍照玄洲。

他不落山,誰又能出頭,放出光芒?」

這位白山大宗師輕嘆一聲,語氣當中並無什麼怨懟恨意。

越近氣血武道之絕巔,他越敬那位景朝聖人。

哪怕用天縱奇才,都不足以來形容。

只身背負億兆生靈的因果氣數,把持社稷神器,運轉乾坤日月。

竟還能踏足絕巔,傲視群雄!

這已經超月兌「根骨資質」的範疇。

牽扯到玄之又玄的大道與天意。

「當世所有的大宗師,無法突破那重大關。

皆是因為一人,位于眾生之上。

只要他不跨出那一步,便沒有誰可以往前再進半寸!」

聶吞吾面無表情,眸中掠過一絲期待與欽佩。

在他看來,這才是真正的氣吞山河,胸納寰宇!

以此種真意神髓,演化出來的武學招式。

其威能之可怖,簡直無法揣測!

興許那就是「神通」?

「只不過……倘若山河榜上十位大宗師,多數皆有望踏過神通關。

那麼,獨佔世間鰲頭的景朝聖人,應當早已晉升功成才對?

為何遲遲未見出關?」

聶吞吾眉頭輕皺,冥冥中有種預感。

當六重關打開的時候,天地將會迎來一場大變。

至于是好是壞,是福是禍。

他也無法隨意斷言。

「莊主老爺,刀已取來。」

兩個小童舉步維艱,一前一後用肩膀扛著兩尺余長的古刀,緩慢挪進冰冷空曠的割鹿宮。

聶吞吾並未多言,將那口古刀招到掌中,橫放于膝前。

如同老友相見,安靜躺在陳舊黑鞘中的傲絕刀,發出輕吟。

它曾經飽飲遼東無數高手的鮮血,而後被陳列于磨刀堂中,再也未曾展露過鋒芒。

「傳信去莊里,讓文杰放出各州探子,讓人英歸來。」

聶吞吾摩挲刀鞘,閉上雙眸道︰

「因果業債,是羅漢菩薩也煩惱的東西。

我早先便講過,他行的那種俠義道,不過順應心意,圖一時痛快與虛名的玩意兒。

一天放不下,永遠都成不了器!

終究沒把我的話,听進去。」

他右手按在刀柄上,面色浮現幾許失望。

倘若自個兒斬出這一刀,確實可以保住獨子聶人英的性命。

但是,後者的武道路途,只怕再難有進步!

困于四重天,蹉跎大半生!

因為,當聶人英見識過一尊刀道大宗師的真正鋒芒。

他這輩子,注定就要受其籠罩。

如同夢魔,無法擺月兌!

聶吞吾,傲絕刀。

這六個字,曾讓白山黑水暗然失色!

也曾讓定揚侯府的關寧衛軍,遠退千里!

……

……

「這一趟閉關,倒是耗費些時日。」

紀淵睜開雙眼,周身浮動的氣血真罡,幾如一片電芒閃爍的滾滾浪潮,鋪滿練功的靜室。

于外人而言,這就是一方不可逾越半步的森嚴雷池。

呼!

紀淵輕舒一口氣,絲絲縷縷的凝練真罡,霎時被他吸入體內。

只見他盤坐蒲團的挺拔身姿,瑩潤如玉的無瑕肌體下,隱現神光大放的五道虛影。

好似座座寶輪,撥轉之間,發出梵音佛號;

又像是茫茫青天,北斗高懸,肅殺萬方;

更宛似風雷呼嘯,水火交融,蘊育陰陽生滅!

「真罡化虛為實,氣血沉沉如汞,武學精神融于己身。

終于是半只腳,踏向四重天的氣海關。」

紀淵滿意非常,不枉他暫且擱下靖州、莽山的雜務瑣事,靜下來心沉澱閉關。

吉神與凶神,已經是晉升完畢。

第六件煉血玄兵,也由著老刀把子身死道消,凝聚出來。

紀淵映照自身,愈發感覺進益不小。

待到吸納足夠的元氣,五髒蛻變蘊靈,氣海自然成就。

那時候,便是真正的宗師有望。

于朝堂上、江湖中,也算佔據一方的武道巨擘。

「不知不覺,清明竟是要到了。

氣清景明,萬物皆顯。

那麼,三更堂也該拔了。

魑魅魍魎,何必留之。」

紀淵眼皮垂下,掩蓋眸中殺意。

但凡記載他心頭那份無常簿上的名字、勢力。

皆是片刻不曾忘。

他正思忖著,如何搜尋三更堂總舵的蹤跡,皇天道圖陡然一震。

那層層如浪的蕩漾華光中,浮現出奇士的兩道命數。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