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四十四章 研制優盤

張學東回到自己租住的宿舍後,一夜沒有睡好。

他到家都快9點了,打開電視後,開始準備泡面。

晚飯在東華科技小食堂吃的,不知道是緊張還是興奮,他只吃了個半飽。

張學東泡好面,剛準備開吃的時候,忽然看到央視廣告里,正在播放東華鋼鐵的廣告。

電視中的畫面先是鋼鐵熔爐的鏡頭,接著熾熱的鐵水從鑄機里流出來沖進軋機,再變成暗紅的鋼坯在軋輥上飛速傳動,屏幕上出現八個大字——「東華偉業,鋼鐵鑄成。」

廣告只有短短幾秒,可這是打在了央視一套,在這個時間段,一年算下來得幾百萬吧。

吳佳麗也沒睡好,她是國企干部,套行政級別的話,相當于縣處級。

在國企混了半輩子,沒想到也有跳出來的一天。

自己那幾支股票不知道紅了還是綠了,沒準明天能飄一把。

李麗娟不知道咋樣了,這姑娘很要強,有苦自己吃,有罪自己受,但干工作細致,有自己當年的那股子勁。

就是命不好,剛結婚愛人就出了車禍,不知道這孩子怎麼過的年

如果不是炒股坑了大家,我吳佳麗一定把這幾十號人的生活安頓好,不知道多少人在罵我

李昊也沒急著睡覺,他倒沒有胡思亂想,而是打開了電腦,翻著這幾年存儲下的資料,做電腦、做配件,從哪下手?

第二天上午,張學東去NEC,向HR遞交了辭職報告。

2月份還有幾天到月末,公司應該按天支付他的工資。但是張學東沒有等,他收拾完自己的物品,拷貝好個人電腦中的資料,把屬于公司的物品交到同事手上,背了個包離開了NEC。

上午10點的時候,姜宏通知公司員工到會議室開會。

羅浩從藍市趕了過來,向東華科技燕京有限公司全體員工宣布了集團任命,張學東、李昊、吳佳麗正式成為公司的高管。

吳佳麗其實還沒有從燕無辭職,連向總廠領導打聲招呼都沒來得及,只在會前跟姚慧珍通了電話,也只告訴姚慧珍,讓她通知廠里職工下午兩點到廠里。

全體會只開了10分鐘,散會後,有的員工議論︰咱們董事長真年輕,新任的常務副也年輕,總工就。

李秋穎卻苦著一張臉,心說︰「倒霉啊,‘神經病’竟然成了總工。」

姜宏感慨的不行,「東子」的名字起得好,現在是二把手,幾個月後就成一把手了。

全體會議結束後,員工們散了,羅浩和王志勇去商量招聘員工的事情。

吳佳麗拿著陳立東和王志勇簽了字的借據,去財務辦理領款手續,下午她要帶著錢給集資的職工返款,還要安排復產。

陳立東留下了張學東、李昊和姜宏。

一會兒,會議室又進來倆人,還是倆老外,其中一個李昊見過,是陳立東的助手,另一個是新面孔。

陳立東向張學東、李昊介紹說︰「這位是艾德蒙,集團總助;這位是弗吉爾,采購部部長。」

接著又說︰「過幾天法務部的人還要過來,接下來的這段時間,以你們三位為主,進行一項技術攻關。

我準備研制一件電子產品,我給它起名為‘U盤’或者‘優盤’,字母‘U’或者‘優秀的優’。

我先說一下研制思路,對了,你們對閃存都清楚吧?」

三人都點了點頭。

「USB接口技術呢?」

又是點頭。

「那下面給各位看一篇文章。」

艾德蒙不知道從哪掏出幾張紙,分發給其他幾位。

這張紙上復印的,是發表在《個人電腦》國內版1995年9月份的一篇文章《閃亮登場的內存》。

《個人電腦》雜志,是世界最著名的電腦刊物,也是全世界第一大IT媒體ZD集團的旗艦刊物,以產品和技術評測著稱。

華夏國內發行的《個人電腦》,由薊市湳開大學主辦,除了

翻譯國外《個人電腦》主刊上的文章外,也會刊載國內IT業動態以及有點學術性的文章。

陳立東讓大家看的文章只有幾百字,是Carol Levin的一篇消息。

作者提出︰閃存(Flash ste)可望改變我們的存儲信息方式。

理由是︰由于它提供了近乎瞬時的數據訪問、低耗能、抗震性和便攜性,人

們期望閃驅出現在桌面機和筆記本中。

作者說,今天,閃存芯片制造商AMD、Intel、Samsung、SunDick和Toshiba正致力于高容量芯片,這有助于降低成本。

SunDisk宣稱其40M卡目前售價1450美元,到1997年的零售價將低于300美元。

作者繼續說︰其它改進有望使閃卡更可靠、更易使用以及價格更低,閃存的生存周期不再是個問題。

由于數據讀寫現在可由PC Card中控制芯片上的軟件來控制,因此不必加載驅動程序或者搭配非標準閃速文件系統。

Cirrus Logic的新型控制芯片CL-FC1120可以仿真PC-Card/ATA工業標準文件協議,因此筆記本電腦中已無需閃卡驅動程序。Cirrus Logic還開發了一種基于PC-Card的閃驅,其內置電路可仿真標準硬盤。

陳立東等了一段時間,在他認為大家已經把這篇報道的內容消化完後,問道︰

「大家看完這個消息,有什麼想法嗎?」

李昊抬起頭問道︰「董事長,你的意思是做閃存?閃存是可是芯片,跟貼片兩碼事,以我們這幾個人,做不出來啊。」

張學東和姜宏都沒吱聲。

陳立東咳了咳,說道︰「大哥,你注意看作者的第一句話,他說︰閃存可望改變我們的存儲信息方式。閃存在斷電後存儲數據是不消失的,這個大家都知道吧。」

「嗯閃存存儲效果確實不錯,就是容量小,價錢高。」李昊嘀咕著。

陳立東撓了撓頭,他後世用過好幾只優盤,但是眼前幾位沒見過,憑空想象還是有點費勁。

「好了,大家听我說。我不是要做芯片,而是想研制一種存儲工具。

這種存儲工具是能插拔的,區別于軟盤和光盤,它的結構不復雜,就是一片閃存加USB接口,插到電腦上就能即時存儲或者讀取數據。

接下來,你們的任務就是,動手做一款基于閃存芯片的存儲工具。

李哥你主打電路設計,東哥負責配套的程序編寫,姜主任負責後勤保障。

另外,姜主任你再看看,咱們公司還有這方面的能人沒有,如果有也加入研發小組。

對了,咱們公司有經營閃存芯片嗎?」

最後這句話,當然是問姜宏的,姜宏想了想說道︰「咱們沒有采購過這種芯片,給用戶組裝、維修電腦也用不到閃存。

不過我們可以從電腦上拆,只是拆下來,電腦恐怕就廢了。」

李昊插話道︰「別拆電腦上的,用數碼相機上的,那上邊的芯片是插上去的。」

「哪種相機?」

「Toshiba東芝的。我有一部,我去取。」

不知道這個李昊啥出身,似乎當前流行的電子產品,他都有收藏。

姜宏站起身,主動跟李昊去他家拿相機。

陳立東又問張學東,「東哥,現在的電腦有即插即用功能吧。」

張學東說到︰「Windows95就支持即插即用,不過有時候不顯示剛插上的設備,也會出現插拔設備電腦死機的狀況,應該是系統識別有問題。」

「那就行,否則還得琢磨驅動程序。」

張學東這個汗,心說︰啥玩意到你這兒怎麼這麼容易呢?

陳立東又向弗吉爾交待︰「你去國外一趟,跟安德烈通報我這邊的情況,請他走訪一下幾家芯片商,把閃存規格和價格模清楚。

別著急回來,可能需要訂貨,就以安美森作芯片采購商。」

弗吉爾可是機械僕從,超越T1000的存在。但是,陳立東發現,這些機械僕除了有︰巨力、免傷、善記、偽裝、攝像、計算等天賦技能外,似乎沒啥出奇的地方,就如普通人一般存在。

現在的弗吉爾似乎經過鍛煉,正在出現「經商」這個技能,獨自來往國內國外已經成為家常便飯。

在陳立東看來,研制優盤,就是整合剛出現的幾項技術,一點也不難。

他沒親手拆過優盤,但後世在鵬城一家「愛回收」公司里,見過成箱的拆散的優盤機芯。

在他的記憶里,優盤的結構比較簡單,就是機殼加機芯

機殼用塑料、用金屬,甚至用木頭都行。

機芯部分復雜一些︰一張主電路板,貼上一塊閃存芯片,接

上USB接頭,大致就是這些。

當然,主板上還要貼一塊主控芯片,這塊芯片黃豆粒大,又叫USB控制器,一般USB設備上都有,拆一個就行。

要好的話,還可以在主板上插發光二極管(將來用LED),以便查看優盤的工作狀態。

組裝工藝也不復雜,訂做的PCB板,印刷設計好的線路,焊上電阻、電容,再把兩塊芯片貼到主板上,接上USB接頭,外邊套上機殼,一枚優盤就做成了。

好吧,說起來簡單,但是一切從零開始,需要不斷試錯。

去年的時候,陳立東想尋找到後世優盤的發明者,陳立東只記得是一家朗科科技公司研制的,發明人叫啥他可記不住。

王志勇在燕京也打听過,目前還沒有朗科這麼一家公司。

陳立東覺得已經不能等,因為優盤出現的條件包括︰較大數據容量的閃存芯片+USB接口技術+支持即插即用的操作系統。

這些條件都已經具備,等下去被人捷足先登,就沒意思了。

優盤這玩意,在後世,剛上市的時候少則幾百高的上千,之後容量越來越大,價格卻越來越低。

所以搞這東西,就是要搶佔先機,還必須拿下專利。

發明專利有效期20年,這20年全球得售賣出多少優盤?一塊優盤貢獻1元專利費也是相當可觀的一筆收入。

陳立東以為優盤這玩意沒啥技術含量,但理想總是被現實暴擊,他發現要捅破這層窗戶紙還真需要一些功夫。

姜宏安排人專門騰空了一間會議室,擺上幾台電腦,再配上一些工具,作為實驗室。

又一口氣買來20部數碼相機,把閃存和主控芯片摳出來當實驗材料,USB接頭不難找,關鍵是電子線路怎麼設計,驅動程序怎麼安排。

李昊自然是研究的主力,他把自己的家當都搬到了實驗室。

陳立東終于見識到了手工制作電路板的真實場面。

李昊首先根據芯片和其它需要加裝的元件,用CAD軟件設計好線路圖。

除了芯片、還要貼阻容電容,線路、插腳都要考慮好。

然後,根據線路圖裁剪覆銅板,板子整體為長方形,沒有按陳立東說的尺寸做,而是放大了一倍,等試驗成功後再追求精致。

覆銅板是用電子玻縴布浸以樹脂,一面或雙面覆以銅箔並經熱壓而制成的一種板狀材料。

李昊拿的是單面板,他先用洗潔精把銅板表面處理干淨,再用細砂紙打磨了一些看上去有些氧化的地方。

弄完這些後,李昊開始用復寫紙把打印出來的線路圖復寫到電路板的銅板上。

復寫完畢後,用很細的毛筆,蘸著調和漆,描在所畫的線條上。

有焊點的地方,用一根火柴棍,蘸著調和漆點一下,形成焊盤。

漆完線路後,打開吹風機,加快油漆干燥的時間。

接著,用鋒利的小刀修整線條,使線條盡量直一些。

接下來是蝕刻的環節,在一個敞口的玻璃杯子中倒入調配好三氯化鐵溶液,把剛才描完漆的線路板放進去,輕輕晃動,等到沒有劃線部分的銅板,全部被溶液腐蝕掉後,把線路板取出來,用水沖洗干淨。

接著,再用香蕉水去除線路板上的油漆,這時候,板子上留下的就只有電子線路了。

最後一個環節是打孔,開啟台鑽,安裝上非常細小的鑽頭在焊盤的地方打孔,打完孔後,這塊線路板就可以插芯片和其它元器件了。

當王嘉琪從藍市趕了過來,正看到陳立東等人圍觀李昊給電路板打孔。

見到王嘉琪過來,陳立東叫停了實驗進程,介紹大家認識。

然後對張學東和李昊等人說道︰「你倆抓緊測試這塊板子,能用就行。外殼和USB接頭不復雜,我會安排這兩樣的加工工藝。」

說完帶著王嘉琪走了出去。

王嘉琪的到來,給張學東和李昊又增加不小的壓力。

倆人都看出來,小老板對這個叫做「優盤」的東西勢在必得,發明還沒出來,就準備申報專利了。

王嘉琪當然不只是來辦理專利事宜,而是向陳立東匯報抽油機被仿制的事情。

那麼,尹立山在董事會擴大會議上提到的,出口到國外的那些抽油機來自哪里呢?

王嘉琪告訴陳立東初步調查的結果,幕後黑手就是︰

薊市石化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