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二十四章 牡丹凋零

產品評價指標體系模板,是一套軟件。

陳立東把它下載下來,扔給汪佳茵去研究。

汪佳茵看完後,驚詫不已,還叫來羅浩︰「耗子哥,你看這軟件,制作得太漂亮了,各種功能模塊也很合理。

小老板從哪兒找人制作的?」

「叫羅總!別沒大沒小。」

「呦,當上行政副總翹尾巴啦!我看你也就這樣了,沒出息。」

而這時,羅浩已經坐到電腦前,拿起出表操作著軟件界面「咦?這軟件真的不錯啊!

界面看著舒服,還能掛鏈接。老板告訴你怎麼用了嗎?

我怎麼感覺這套系統既能內部使用,還能上網接受用戶評判呢?

這種五星評價的辦法簡單明了,你得抓緊把這套體系研究明白。

老板給的東西絕對不簡單,上次也給了我一套HR系統,跟你這套軟件好像出自一家之手。

牛逼牛逼,老板背後有高人啊。」

這次組建集團公司,方案是汪佳茵起草,但一些關鍵的東西還是出自陳立東的手。

對集團這次調整,也不是沒反對意見,比如陳媽王桂清。

王桂清把二兒子叫到臥室︰「好小子,一點股份也不給我!還有,他們都有職務,怎麼我沒啥事兒?

據說機械廠評估了1.8個億,那廠子的營業執照可是我的名字。

不行,你這個兔崽子,斷了女乃就忘了娘,反了你了。」

陳立東不急也不惱,老媽這套他見得多了。

等王桂清說完,他勸道︰「媽,啥你的我的,都是你的。

我們爺仨是摟錢的耙子、你是裝錢的匣子,到時候咱們有啥花銷不還得靠你張羅?

我們爺仨這麼安排,也是怕外人笑話咱們。」

「笑話啥?」

「你看啊,要是把你寫上,咱就真成了家族式的企業了。歪果仁都說了,家族企業活不過五年。」

「別啥都听歪果仁的,家族式企業有啥不好的,老輩子都這樣。」

「所以啊,大清亡國啦,知道為啥不?

就因為慈禧老太後把全華夏當成他們家的產業,任人唯親,用家譜代替制度,啥事兒都得听她一個人的,你說全國那麼多事兒她管得過來嗎?

你上學那會兒就知道清朝如何腐敗了吧!

你說說,這一百多年慈禧老太後挨了多少罵?」

「滾!你個兔崽子,想拿我跟慈禧比是不是?你媽我還沒老糊涂呢。」

還有一個人也念了緊箍咒,誰呢?

11月下旬,孫婕被陳立東拉出來拍攝婚紗照。

半路上,孫婕說道︰「天冷啦,听說熊島那邊都下雪了。學松在那兒管著拆車廠可是挺辛苦的」

鑼鼓听音、說話听聲,陳立東知道孫婕話里有話,說道︰

「學松進步很快,那邊由他管著我很放心。

組建集團的事我跟他商量過,拆車廠沒有納入集團管理,我也沒讓他摻和到集團里邊來,省得弄出別的嗦。

那座島上的產業,是我們的小金庫,交給學松管著我才放心。」

听到小金庫,孫婕就不再言語了。

陳立東還有些打算沒跟孫婕說,熊島那頭兒會成為開黑作弊的基地,必須跟遠東集團分清楚。

集團公司設了九部一辦一中心,有的部門還是空架子,比如審計部、法務部、信息部。

集團組建方案里有這些部門的工作職責和崗位編制數,陳麗英、王嘉琪、李思遠作為審計部、法務部、信息部的負責人在招兵買馬,抓緊啟動工作。

這段時間,戰略部一眾人非常忙碌,效果還是有的︰報紙、電視,幾乎都在說東華。

藍市晚報,連續一周了,某版面整版只印東華的LOGO加熔爐煉鋼背景的圖案,最醒目的是八個字︰「東華偉業——鋼鐵長城」。

藍市的出租車頂的燈箱上也在滾動著八個字︰東華集團、實業擔當。

在11月底的某一天,央視7套某專欄播出了東華集團的宣傳片。

這天,尹福茂媳婦姚慧珍剛到單位,就被領導叫了去。

姚慧珍的領導叫吳佳麗,自去年起,吳麗佳承包了燕京無線電的一個分廠。

原來,這些年燕京無線電廠由于債務繁重、資金緊張、歷史負擔等問題,發展舉步維艱。

著眼轉換經營機制,燕無(燕京無線電廠)開始實施內部改革,主要辦法是劃小核算單位。

他們把原來的車間、科室改為分廠,一下子就變出了幾十個市場主體。

總廠與分廠簽訂承包經營合同,分廠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分廠消化自己的員工工資、水電費用、場地設備租賃費用,有的還要上交一部分利潤。

吳佳麗的廠子一年多來磕磕絆絆,總算能給大家發得起工資,多少還上交給總廠一些利潤。

昨天晚上,她竟然看到了姚慧珍的老公出現在央視,還是家資產近10億元的新型鋼鐵企業的總經理!

姚慧珍在她廠里任會計,她與姚慧珍既是上下級,也是閨蜜。

她知道姚慧珍老公去年去了國外,怎麼一轉眼成了大老板了?

這還得了!

吳佳麗揪著姚慧珍審了一通,然後撥通了尹福茂的電話︰

「妹夫啊,你發達了,別忘了姐姐,我可是揭不開鍋了,明兒就得卷行李去你家了。

你現在是家大業大,得周濟周濟你姐姐我啊。」

尹福茂無奈+無語,吭吭哧哧半天只說了句︰「這事兒我得向老板匯報」。

吳佳麗是風風火火的性子,她打這個電話,本來是祝賀尹福茂事業順利的意思,當然也想抱個大粗腿。

當家才知柴米貴,吳佳麗已經資金鏈斷了,逮住尹福茂就是一通騷擾。

沒想到,玩鋼鐵的都是直男,尹福茂真得給陳立東去了個電話。

陳立東問︰「燕無?是那個生產‘牡丹’收音機的不?」

「就是那個,不過我媳婦他們分廠不生產收音機。」

「那他們做啥?」

「啥都做,做晶體管,做電路板,組裝儀器儀表,還在我們家附近弄了個門市,賣機電設備。」

「嘿嘿,能人啊。你跟嫂子說一聲,我下午去她那兒看看。」

陳立東此時就在燕京,今天他和孫婕去香山取景,拍結婚照,上山下山折騰了一個上午。

下午沒事情了,年輕體力好,正好離著燕無那邊不算遠,那就順路去看看。

六七十年代,結婚必備的彩禮叫「四大件」,也叫「三轉一響」,「三轉」是車子、手表、縫紉機,「一響」是「離不開的收音機」。

在那個經濟落後、物資匱乏,文化娛樂生活單調的年代,收音機就是普通老百姓家庭中的「萬事通」,擁有一台收音機是每個家庭的願望。

陳立東小學三年級那年,陳樹儉花了30多塊,抱回家一台「牡丹」牌收音機。

這台收音機的塑料機殼美觀大方,能收到七八個電台的節目,音質清晰,聲音放大後200米開外都能听得清清楚楚,而且還非常省電,安上兩節1號電池能听兩三個月。

白天陳樹儉一邊听收音機一邊編筐,晚上陳立春和陳立東哥倆摟著收音機听評書、听歌曲,一直到各家電台說再見。

能有機會去做收音機的廠子走一走,是不是很有情懷?

陳立東一說下午的計劃,孫婕也要跟著去。

孫婕的父親是供銷社的職工,賣電器,平時還給人修理電器,換換電池、檢修電路、焊個元件啥的,都能干。

老爺子還曾做過一個營生︰組裝電視!

在電視限購的年代,為了能看到電視,人們想盡了辦法。

就有人弄來顯像管和電路板,交給孫婕的父親,他再找木匠做個殼子,然後參考電視機廠的線路圖,把各個配件焊到板子上,土造的電視機一樣能看幾個台!

老爺子還做過翻錄磁帶的生意,就是買空白磁帶,翻錄某灣灣女星的正版歌曲,也小賺了一筆。

所以,孫婕作為電器工的孩子,對去燕無考察也充滿了期待。

後世有句話叫︰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干。

吳佳麗的車間並不在燕無的原廠址,而是搬到了三環西邊一座單獨的院落,主要建築就是一棟三層加工車間。

這家廠子對外的名字叫︰燕京無線電元器件廠。

車間共三層,每層大概兩千多平,一層和二層有幾十位員

工在生產,制作那種常見的三極管、二極管、電容。

和陳立東一起來的有孫婕、艾德蒙和王志勇。

吳佳麗給陳立東他們介紹著車間里的工藝,一層車間里有些八成新的設備︰

鉚釘機、點膠機、插腳機、切腳機,各種樣式總共三十多台。

這些設備,陳立東都是第一次見,他以為有這些設備生意應該過得去,就問王佳麗︰

「做這個效益怎麼樣?」

吳佳麗猶豫了一下,說道︰「沒啥利潤,一個賺幾分錢,撈個辛苦費。

這些設備當初也是廠里花大錢買過來的,現在是出租給我,我得給總廠交租金。

哎,現在都在搞集成電路,單個的晶體管市場越來越小了。」

「是嗎不會吧,不是啥電器都得用集成電路的。」陳立東來自後世,自然知道,這些單個的二極管、三極管、電容、電阻等元器件始終都要用到。

他接著建議︰

「現在家電市場這麼火爆,這些小東西不應該發愁賣。

關鍵是抓住市場,哦主要是抓住大客戶,如果能靠上個大船,保準你吃個溜圓。」

吳佳麗也點了點頭,說道︰「陳總果然懂經營,一說就說到點子上了。

其實也有些大客戶來考察過,不過我們就這麼幾十台設備,幾十號人,人家看完就沒音了。」

「哦是這樣啊。二樓是干啥的?」陳立東意識到自己其實是個外行,也就沒再敢亂發言。

「哦,上邊是做板子的。」吳佳麗又帶著陳立東一行走一側的樓梯上到二樓。

所謂做板子的,就是組裝電路板。

板子是半成品,印刷了電路、打好孔的,再由員工把元器件手工焊接上去,這就是所謂的人肉貼片機。

整個車間彌漫著一股焊錫味,員工們帶著發套、口罩和手套,避免污了板子。

也算流水作業,每個人就焊一個或幾個元器件,然後轉到下個工序。

最後的檢測才有意思,檢測員面前吊著一塊放大鏡,把電路板放到後邊,肉眼查看焊腳和焊接的質量。

後世陳立東考察過一些貼片廠,看的都是流水線,機械貼片,電腦檢測。

「這種組裝業務效益還行吧。」陳立東問吳佳麗。

「都是給人代工的,焊一塊板子給幾塊錢,餓不死也吃不飽。」吳佳麗真是沒把陳立東當外人,沒有藏著掖著,問啥說啥。

看的差不多了,吳佳麗把陳立東一行帶到三樓,所謂的辦公區。

眾人在吳佳麗的辦公室,圍著一圈沙發坐下,吳佳麗給大家倒上茶水,再坐下來跟陳立東說道︰「陳總,我把家底都給你看了。也不知道您對我們這一攤子有啥看法?」

陳立東看著杯子里蕩漾的茶水,說道︰「其實我是奔著牡丹收音機的牌子來的。

不瞞你說,我小時候可是抱著收音機長大的。

這次來主要還是還一個兒時的願。可惜,沒看到收音機。」

吳佳麗忽然站起來,走到窗戶前,招呼道︰「陳總,你過來。」

陳立東也來到窗前,吳佳麗指著窗外,大概四五里的地方,有一座十幾層高的標志性建築。

王佳麗說︰「那兒是香格里拉,再往東邊點就是我們的總廠。

看到那棟五層高的車間沒?當初我們就在那里組裝收音機,現在是與菲利普合資的廠子,在生產組合音響和VCD。

除了那棟車間還留著,其他廠區都變成了公園、開發了住宅。

牡丹收音機已經停產了。大家搬的搬、散的散,八仙過海各顯其能了。」

孫婕也來到窗前。她和陳立東看著遠方那片灰蒙蒙的區域,那里具體有啥他們看不太清,听吳佳麗一說,也明白「牡丹」已是傳說,心中只有失落。

而此時的吳佳麗,眼里卻蕩漾著悲傷。

那里有她的青春、有浪漫的記憶,卻被時代的浪潮所淹沒。

她每天都從那里經過,燕京無線電廠的大門還留著,里邊卻在開發建設一座公寓

再次坐下來後,陳立東開口問道︰

「吳姐,你們會用貼片機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