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景新歌炮轟全民娛樂?》
《是泄私憤還是真深刻?蘇景新歌直指金歌獎!》
《全民娛樂的浮世繪,蘇景新歌痛斥娛樂至死!》
《金句頻出,那個男人已然站在雲端!》
……
看到這些新聞標題的時候,蘇景的眼角不由抽搐了一下。
講真的,他寫出這首歌並且發布的確是沒想過會引起什麼反響,發泄的成分是比較多的。如果非要扯上什麼意義,頂多也就是自省,告訴自己不要太在意昨晚的經歷。
全民娛樂,笑看風波,又何嘗不是他對自己的一個告誡?
在這個時代,人力有限,他不能改變什麼,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讓自己被所謂的不公絆倒。他沒有拯救世界、改變世界的偉大理想,自然也就扯不上什麼炮轟娛樂圈、痛斥全民娛樂,他只想唱想要唱的歌,過想要過的生活。
畢竟在這個人人都會找開心的年代,他既可以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見鳥說鳥話,又可以卸下層層偽裝正視自己,在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已經很滿足了。
他怎麼也沒有想到,會有那麼多人把這首歌推到如此一個高度,賦予它深刻的內涵。
這說明什麼?
說明大家在「我家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的磨煉下,閱讀能力見長了啊!
除了一句「同九年,汝何秀」,蘇景還能說什麼?
對此,蘇景深深反思了一下,看來以後說話還是要注意些才行,指不定他無心的一句話,就能讓別人斷章取義,或者賦予各種意義。
明星的光環固然光鮮,但對于責任心比較重的人來說,也是一個束縛。
在網絡上沖了一會浪,蘇景不可避免看到了阿臨的那邊文章,想了想,他看了眼時間,已經晚上九點多了,寶島跟南都沒有時差,于是他便退出了微博,給阿臨打了個電話過去。
簡短的寒暄後,蘇景把話題引導了他的目的上,「你沒必要這樣做的,你應該知道,我從來不在乎這些事。」
電話那頭沉默了一會,才響起阿臨的聲音,「我知道,但是我看不過去。」
這下輪到蘇景沉默了,片刻之後,他才認真說了一聲,「謝謝你!」
隨後,他又擔憂問了一句,「這件事,你公司怎麼說?」
「如果我被公司辭退了,你那邊要不要我?」阿臨沒有回答,而是反問一句。
蘇景認真思考了一下,「如果真是這樣,那我可以考慮找一個經紀人。不過比較閑,大概也不會有太高的收入。」
「那還是算了,我還背著房貸呢。」阿臨輕笑著拒絕了,「不過公司的處理結果出來了,讓我跟你約一個專訪,這事就當過去了,你覺得這個處理結果是好還是不好?」
明白了阿臨之前是在跟自己開玩笑,蘇景也禮尚往來道︰「我覺得不是很好,我的專訪可不容易得到,你這功勞太大了。」
「我也覺得。」阿臨突然嘆了口氣,「但是誰讓我是打工的。」
「我回到南都後,咱約一個時間吧。」蘇景說著,突然想到了什麼,「有言在先啊,你必須要保證不能刪減我的話,不斷章取義,而且授權給其他媒體的時候要慎重考慮對方的資質和形象。」
「難道你還信不過我嗎?」阿臨笑著問道。
「我信得過你,但你也只是一個打工的。」蘇景將阿臨的意思奉還回去。
「其實王總人還不錯的,這次我能留在公司,也是她為了說了話。」阿臨替王詩沐說了一句好話。
蘇景笑了笑,「我知道,但她也不是獨掌大權,不是嗎?」
阿臨語噎,隨著網雲音樂越做越大,管理層的聲音也是越來越多了,要不然就他這一點屁事,也不至于需要管理層專門開會討論了。
所以蘇景有這個擔憂其實很正常,雖然就目前來看蘇景跟網雲音樂的合作很愉快,但難不保有個別人會在蘇景的這份專訪上動一些小心思,帶一下節奏把事情鬧大些。
大不了到時候推出一個「背鍋俠」,就當給蘇景賠罪了。
只是這樣的話,就算蘇景還繼續和網雲音樂合作,但這根刺總歸是埋下了。
不過他們是不會在乎的,因為跟蘇景修好關系從來就不是他們去操作的,他們只需要動動嘴皮就可以了。
結束跟阿臨的通話,蘇景又給寧希竹打去了視頻通話,雖然離開沒有幾天,但他是真的想她了。
翌日,請張寶倫一家和林樹一家吃了一頓午飯後,蘇景便馬不停蹄地趕往機場,先是飛到首都,在父母家待了兩天後,順便應邀出席了陳家幸新電影的首映禮,現場獻唱了主題曲《傾城》。
當晚,觀看完電影的媒體朋友和影評人對電影給出了相當高的評價,尤其對于最後男女主分手的情節,鏡頭大氣唯美,演員演技在線。而當蘇景演唱的《傾城》響起,仿佛神來之筆,給這個畫面注入了靈魂。
竟讓這群「無冕之王」們有些許動容。
在他們寫出的報道和影評中,都不可避免地在這個片段的描述上絞盡腦汁,除了夸贊陳家幸的構圖,還盛贊了蘇景的創作能力。
總而言之,這是一個合作共贏相輔相成的典例。
而這個畫面曝光後,也得到了網友們的一致好評。
「就沖著這個畫面,怎麼說也要去電影院刷一下這部電影!」
「我說一句這部電影就是一部mv,大家有意見嗎?」
「樓上的,別給我家蘇大佬拉仇恨了!陳導的電影很好,蘇大佬的《傾城》也很好!」
「敲里嗎!金歌獎看到了沒!」
……
電影的上映,也刺激了《傾城》的銷量。
原本就依然霸佔榜首的《傾城》迅速又把第二名剛縮小的差距拉開了,有意思的是,排在熱歌榜第二名的依然是蘇景的歌曲,正是前幾天熱度高得可怕的《娛樂》。
也難怪一些明星根本不在乎別人夸他還是黑他,在這個全民娛樂的時代,有些人黑著黑著就成了梗,知名度可以說遍布全網。
就好像唱跳rap籃球,雞你太美……
律師函警告?
說不定就是人家背後團隊刻意為之的炒作呢!
你听這rap,你看這舞蹈,多上頭哦!
要說在七月上旬誰最火,答案非蘇景莫屬了。
仿佛安排好一樣,先是金歌獎上的爭議讓蘇景在頭條上溜了一圈,然後就基本沒有下來過。
《娛樂》一歌引發的討論,陳家幸新電影的上映又捧了一把蘇景這個主題曲創作人和演唱者,在蘇景回來到南都沒幾天,溫悅佳的新專輯也姍姍來遲跟大家見面了。
這讓相當大的一部分人感到迷惑,這頭條看著也不難上啊?
那為什麼對某些人來說就那麼費勁呢?
溫悅佳這張專輯的名字是《溫式效應》,在發布會上,溫悅佳坦言告訴媒體,這個專輯名是蘇景取的,讓不少網友調侃蘇景還真是個「起名鬼才」。
而蘇景的粉絲們也在蘇景的微博底下評論,讓寧希竹以後不要讓蘇景給孩子起名,有些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就紛紛建議蘇景先把以後給孩子起的名公布出來,大家幫他挑挑刺。
要不是網友們沒有找到寧希竹的微博賬號,恐怕早就被艾特爆了了。
在發布會上,溫悅佳現場演唱了第一主打歌《夏天的風》和第二主打歌《我最親愛的》。
《夏天的風》和之前發布的先行曲《刺蝟》一樣,都是由蘇景親自操刀詞曲,不同于《刺蝟》中的自我審視和安慰,《夏天的風》的歌詞給人一種青澀的感覺,編曲也是比較慵懶的風格,再經由溫悅佳慵懶的聲線,一下子就把人拉回到青澀年紀里的某一個夏日,剛剛從午睡中醒過來,有著朦朧好感的男生或者女生就在眼前。
還沒等人把思緒收回來,溫悅佳又唱起了《我最親愛的》,這首由林夢作詞蘇景作曲的歌曲,無論是作詞還是作曲,都給人一種溫暖和感動的感覺。
其實歌詞的內容比較虐心,就是一個人想起曾經愛過的那個人,想知道ta現在過得怎麼樣,蘇景一開始的譜曲也是偏向于傷感,但後來在溫悅佳錄制這首歌的時候,蘇景總覺得還能更好。折騰了幾日後,蘇景才發現問題不是出在溫悅佳身上,而是他還沒有完全理解林夢這首詞的意義,曲子跟歌詞並不是很貼合。
所以他決定換一個風格的旋律和編曲,這樣一嘗試後,效果就出來了,把小樣發給林夢听過後,林夢也是激動起來,直言蘇景偏復古的編曲讓這首歌的效果更為明顯。
詞曲作者滿意了,但這就苦了溫悅佳,經過蘇景的處理,這首歌的難度本來就大,而換了一種風格後,難度就更大了。
有幾次她都差點崩潰,想提刀給蘇景剃一個光頭了。
所幸的是,她終究還是熬過來了,並且所取得的效果也是喜人的。
整張專輯中,蘇景很巧妙地運用各種樂器,襯托出溫悅佳的真實聲線,這種制作風格和蘇景自己的專輯如出一轍。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蘇景的制作風格逐漸成型了,本身嗓子條件就很好的他更擅長如何去襯托歌手的真實聲線,而同樣出色的創作能力讓他知道如何去剖析創作者的思路和情感,再引導歌手如何把這種情感表達出來。
從這一個特點來看,這張專輯的質量不可謂不高,可以說是蘇景從一個創作型歌手向一個出色制作人轉變的轉折點。
當這張專輯一出,立馬就受到了業內業外的廣泛討論。尤其是業內,對溫悅佳這張專輯高度贊譽的同時,也不得不正視蘇景在制作這方面的潛力。
這特麼的還真是音樂全才啊!
還給不給人活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