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今歲的秋雨總是來得稍稍莫名。

一夜之間,整個南鄭便籠罩在淅淅瀝瀝的雨幕之下。

不大,卻連綿。觸目所及,皆是染上了一層淡淡的白霧。

偶爾一陣微風吹過,淡淡雨絲便隨風飄飛,卷起塵埃悉數掃盡。

當然了,已經準備妥當的處置自然不會因為此等事情擱置。

九月二十六日,便伴著這瀟瀟秋雨,安東將軍廖化當先一步南下過巴山入江州暫且不表,劉禪卻是帶著袁綝、董允等人正式動身,沿著金牛道朝著梓潼方向行進。

馬蹄聲聲,風聲烈烈,只是每個人的心思都不盡相同。

劉禪自不必說,打了一場勉強算勝的一戰,心中的憂慮卻沒有減少半分,只謂是死中求活。

如今局勢,曹魏佔據九州之地,東吳三州,而漢只有一州,無論是從民力還是軍力來看,三國之中無疑都是蜀漢最弱,不然也不會出現後面姜維九伐中原自刎而死的悲壯之事。

既然基本盤已經定下,下面就沒什麼好說的了,無非是一步一步立足于巴蜀蠶食隴右乃至關中。

但這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是千難萬難,百般諸事,紛紛雜雜,難以理清。

更兼此時的大漢本就是風雨飄搖,內外交困。

對于劉禪來說,終極目標當然是北伐曹魏,興復漢室,但在此之前,還有茫茫多的問題在等著他去處置。

當先一關便是這朝堂中派系之間的激烈矛盾。

國雖不大,五髒俱全。

雖聖人在春秋時期便提出過「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的論斷,但在仕途之上抱團取暖的利益趨使下,蜀漢內部政權並非鐵板一塊。

且說,自先帝舉兵,東征西討,到建立蜀漢政權,麾下匯聚的人才,從地理、利益以及歸屬等因素,形成了四股政治勢力。

其一,是元老派,也可以稱之為元從派。

先帝起初從北方幽州涿郡起兵,其後輾轉青州、徐州、豫州,最後才南下到荊州。雖然在「赤壁之戰「之前,先帝尚未能夠達到一支能夠在歷史舞台中心角逐的大勢力,但多年的軍政經歷還是給他帶來一個比較核心的班底。

這其中較為知名的,例如關羽、張飛、趙雲、簡雍等人,都是最早一批跟隨先帝的人物。除此之外還有劉琰、陳到、魏延、糜竺、糜芳、孫乾等。

這是先帝最信任的一批人,也是跟隨先帝時間最長的。自光和七年、中平元年先帝起兵討伐黃巾開始,就跟隨先帝東奔西跑、顛簸流離,不論遇到什麼困難都不離不棄。他們來自各地,是蜀漢政權的元老勛臣。

當然,這些人在蜀漢政權也享有超然的地位和絕對的信任。如先帝定蜀時,關羽、張飛、趙雲、陳到身處要職,尤其是關羽和張飛,關羽負責荊州各郡,相當于守了蜀漢一半的基業;張飛在閬中領軍隨時馳援漢中、成都、江州、南中等地;魏延為漢中太守;陳到領宮禁宿衛、趙雲統兵安成都內外,卻是將屬地各處緊要位置兵權悉數掌握。

可是,這個派系武強文弱,而且大多數人去世較早,至章武元年蜀漢建立時已是寥寥無幾。

其二,是東州派,也稱東州士。

東州派的組成是非常復雜而且模糊的。狹義上的東州派,就是史料中提到的「東州士「,是劉焉時期為遏制益州本土大戶而接受的從荊州南陽地區以及關中三輔(左馮翊、右扶風、京兆尹)地區流入益州的人口。廣義上的東州派則包括其他地區和劉璋統治益州時期的班底,這些人物與元從派有些相似,成分復雜組織松散,在益州沒有根基。

這個派系與益州本土派的關系也比較惡劣,在劉焉、劉璋時期皆是如此,而劉璋沒有劉焉的手腕,為了得到益州派的支持稍微對東州派有所遏制,結果就是東州派對劉璋的統治產生二心,在先帝入川的過程中,東州派的抵抗程度遠不如益州派。

但這些人在先帝時代同樣很受重用,法正、董和、李嚴(李平)、費觀等都是重臣,相對于元從派而言,東州派在蜀漢政治舞台的重量要高一些,而且更加長久。或許有以下兩點原因︰其一,東州派在劉焉時期就進入益州,經過劉焉父子兩代人的扶植,在益州已經有一些基礎;其二,東州派並非鐵板一塊,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從荊州流入益州。他們雖然符合東州派的定義,但是立場上與荊州派重疊,像費、劉巴、費觀、呂乂、李嚴等都是荊州出身。

而第三便是荊州派了,亦是如今掌控蜀漢權柄的勢力。

最初,先帝被荊州牧劉表所納,先客居新野,後聯東吳于赤壁大敗魏武,得以積攢西吞巴蜀的根基。

其間收攏的荊州籍貫士人,厥功至偉。

如武侯、龐士元、馬良以及黃忠和霍峻、鄧方等等,或是頂梁之柱,或是忠臣良將。

而這最後一派便是益州本土派了,亦是如今在蜀漢政權中,話語權最低、備受打壓的派系。

益州派的重要人物有黃權、張裔、李恢、馬忠、張翼、張表等人,黃權、張裔比較受劉備和武侯的重視,可惜黃權在「夷陵之戰「中因為歸路被切斷而投降曹魏,張裔也因為身體原因去世得很早,導致在蜀漢政權高層位置上,再無益州系喉舌,直到後來的馬忠、張翼等人成長起來,才慢慢恢復元氣。

但這就完了嗎?

遠遠沒有。

丞相英明睿智,又以興復漢室為畢生目標,在這個目標面前,任何事情都要退避三舍!

所以,在受托孤遺命以後,便一直在悄無聲息的打散、融合這諸多派系中堅人物,好為北伐穩定根基。

不然呢?

攏共就這麼些人,全部放任內斗的話,也不用曹魏來攻了,各自找根繩子了斷罷了,還談什麼興復漢室?

這些年下來,倒也初見成效,可益州的本土豪族依然勢力龐大,也是事實。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