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其實不僅蚍蜉資本會有這個困難,東方基金本身也有類似的問題。

蚍蜉資本為了分散資金,在米國很多投行都有開立的賬戶內,里面同樣有市值龐大的股票需要處理。

雖然鄒毅沒有說具體如何幫忙,但是李衛東也能猜到一點,是想讓徐彥登這樣的機構投資者接盤,不然直接放到二級市場影響太大。

徐彥登當初帶著東方基金的巨額資金,一頭扎進米國股市,經過四五年的折騰,回頭一看,年化收益率百分七十多。

雖然沒有蚍蜉資本在風頭市場上賺的猛,但是公司的資產規模也有六七十億美金,也算是米國比較大的私募基金。

只是這個公司有些神秘,他們經營狀況從來不對外公布,也從來不接受任何個人和機構的理財委托。

很多明白內里的人都知道,這個公司對大勢的把握非常準確,當所有人對互聯網公司還在懷疑的時候,他們已經進場了。

而且經常能在一些公司股東名單里看到他們的名字,最關鍵的是,只要是他們持股的公司,股票都會漲的很好。

李衛東想了一下,這事也不要拖了,辦完一件算一件,他今天還要見很多的人,還有很多的事情要處理。

萬一忙忘了, 他們溝通再出了問題,耽誤的時間不說, 損失也肯定不會小了!

于是, 李衛東站起身來, 轉過頭,拿起辦公桌上的電話, 按了幾下,接通後說道︰「讓徐彥登和李時輝到我這來一趟!」

李衛東說完後放下電話,繼續回到位置上坐下, 此時鄒毅已經把那份機密文件放回信封里,放到李衛東的面前。

而姜志禮也已經給李衛東的茶杯續上了一杯翠綠的綠茶,自從跟著李衛東打工,姜志禮也改變了多年喝咖啡的習慣,改喝茶了。

誰說紅酒、咖啡、雪茄是上流社會的標配, 享受這些東西, 姿勢都給規定好了, 這能是上流社會嗎?

上流社會不應該是隨心所欲, 這種模式化的上流社會, 一定是偽上流社會!

再說了什麼是上流社會,李衛東是不是,在姜志禮看來一定是!

所以李衛東喜歡喝茶, 姜志禮就學喝茶,不喝的時候沒什麼感覺,喝了之後才知道樹葉子能賣這麼貴的哲學邏輯。

所以姜志禮每次回國,都會買一些茶葉帶到米國, 甚至有時候也會讓人給捎帶些過去,在他米國的辦公室里, 有一套專門泡茶的工具。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這不丟人,這叫識時務,關鍵是還能懂, 那就更沒問題了!

隔壁不遠的會議室里, 三五一群的圍在一起說話,電話鈴聲響起, 所有人都停止了討論, 張東碩接起電話,會議室里靜悄悄的一片。

有過經驗的都知道, 這個電話就是李衛東召集他們過去面談的信號。

張東碩放下電話,所有人都期待而又緊張的看著他!

張東碩看著這些人的樣子, 心里想笑,但是知道若是笑出聲音來,性質就變了,只好憋著笑說道︰「徐總,李總,董事長請你們過去!」

徐彥登和李時輝本就坐在一起,互相看了一眼,眼神中有些迷茫。

兩人站起來,檢查了一下隨身攜帶的文件,對著張東碩禮貌的笑了笑,互相謙讓著走出會議室。

兩人離開,會議室里又響起了低聲的議論聲,其中當屬鄭思京周圍的人最多,這種現象合情合理,理應如此。

精衛投資這幾年幾乎就沒閑著,每年代表李衛東投資大大小小幾百家企業,而且有很多都是初創企業。

當然創業有風險,成功的機會比較渺茫,像這種初創企業,幾乎十不存一,有些甚至還堅持不到一年。

但是李衛東卻樂此不疲,美其名曰,創業孵化中心,有幾個壞蛋也很正常,就算是為社會做貢獻了!

可是老母雞孵小雞,成活率比這個高多了,就算是壞蛋也還能賣個毛蛋,這些失敗的創業公司除了幾一地雞毛,啥也沒有。

不過投資的額度一般都不會太大,精衛投資也還能承受這個失敗, 而且在一定的概率上, 若是他們投資成功,就是幾十倍上百倍的收益,還是很合算的。

當然這種慈善性質的孵化中心,也僅僅是精衛投資的一部分,精衛投資更擅長的投資是科技,醫療,能源,高端制造等未來具有發展潛力的行業。

而且這幾年,鄭思京在國內的風投界是當之無愧的王者,他們投資的很多公司,經過幾年的發展,現在每年都會有不少成功上市。

作為國內風投界的鼻祖,這已經成了一張耀眼的名片,只要是公司沒錢的,找投資首選自然精衛投資。

就這麼在很多不經意間,鄭思京已經替李衛東投資了很多後世會成為巨無霸的公司,已經讓李衛東提前躺平了。

哪怕從此之後什麼也不干,以後就靠賣股票過日子,也一定是過的最瀟灑的人。

在這間會議室里,有很多公司的股東里都有精衛投資的名字,而鄭思京更是這些公司的董事。

所以這麼多人圍著也就沒什麼稀奇了,這些人也能和李衛東說上話,但是繞開代理人直接和老板打招呼,本身就犯忌諱。

不僅是李衛東看不上,認為你沒能力,不懂規矩,若是讓代理人鄭思京知曉,你這種越級的行為,還能有什麼糖果吃!

所以一有機會,這些各個公司的董事長就和鄭思京聯絡關系,關系好不一定能夠寬容他們的錯誤,但是關系不好肯定會讓工作不好干。

雖然不一定把這個關系維護好,但總不會更差!

此時圍著他的就有幾個名氣很大的董事長,東星醫藥的高福星,丘山水泥的方學龍,波導公司的徐華炳,萬國證券的郁淵。

這幾個人隨便拿出一個都是響當當的人物,手里掌握的資產都很驚人,但是在這里卻都依然小心翼翼。

「鄭總,最近董事長有沒有提到過我?」高福星看著鄭思京,小心的問道,他這是想要打探一些消息,好應對李衛東的考試。

「董事長誰不提也得提起你呀,東方的啟明星,上市公司的董事長,身家過億,參加各種高級別的商會!」鄭思京略帶幾分嘲諷的味道。

若是按身家,鄭思京還真比不上此時的高福星,自從東星醫藥上市,融資幾個億後,東星醫藥迎來了大發展。

在醫藥健康領域布局,不僅在全國多個地方有自己的研究中心,還收購了好幾個藥廠,又有幾個新藥開始上市,更是助推股價上漲。

高福星的身家跟著水漲船高,直接成為億萬富翁,高福星也一下子成了名人,弄得全國人民盡人皆知。

而鄭思京跟著李衛東工作了幾年,也小有身家,有時遇到好的項目,好的公司,精衛投資在前面領頭,他有時也會後面跟投這些公司。

這也算是李衛東給的一項福利,當然若是發現好公司,要自己單獨投資,那肯定不行,這樣不僅有違職業道德,還犯法呢。

所以鄭思京這幾年也成了不少公司的股東,雖然股份不多,但是身家也不少了,不過也不能和開了掛的高福星相比。

高福星能自詡我東方的明星,的確有兩把刷子,交際能力很不錯,認識了不少商界的大佬,甚至關系還挺不錯。

不過李衛東對這些就有些不感冒了,做生意是需要一些社交關系,但是搞的過火就不好了,好像有什麼見不得人的秘密一樣!

這些雖然和工作有些關系,但是也有私事的屬性,所以李衛東也不好直接說,只是听到了之後隨口抱怨了一句。

「鄭總說笑了,都是一些生意上的朋友,結交一下也對以後的生意有好處!」高福星听到鄭思京的奚落,略帶尷尬的說道。

雖然高福星和鄭思京認識了很久,關系也一直不錯,平時若是只要他們兩個人在一起,別說這種話了,就是互相罵兩句也沒什麼。

但是現在當著這麼多人的面,還都是富豪級的人物,被落面子,自然有些掛不住,但他也不好發作。

「這是你的自由,不過作為老朋友,我覺得還是保持一定的距離比較好!」鄭思京的語氣雖然是建議的口吻,但是說的話還是有些生硬。

鄭思京也不知道李衛東為什麼對那些人比較討厭,當初也邀請李衛東參加他們的研討會,地點就在旁邊的泰山,驅車一個多小時,不過李衛東拒絕了。

讓鄭思京吃驚的是,李衛東連拒絕的理由都很敷衍,「對不起,沒時間!」

鄭思京對李衛東了解比較深,能說出這種話的意思,其實就是劃清界限,撇清關系,本來他也和這些人有過交道,自從知道這事之後也就疏遠了。

他給李衛東扛活,自然要看李衛東的眼色行事,若是老板不待見的人,你一個勁的巴結,這是想要打誰的臉呢!

這次高福星的臉色有些變化,高福星了解鄭思京,知道鄭思京不會輕易說出這話,能這麼說,一定有什麼原因了。

「鄭總,咱們有些日子沒一起喝茶了,晚上咱們找個地方喝杯茶敘敘舊?」高福星看著周邊的環境知道現在不是問這話的時候,開口邀請道。

「今天恐怕不行,等我回滬城,咱們有的是時間!」鄭思京猶豫了一下,同意了,有些話李衛東不說,不代表他可以不說。

而且高福星掌握這麼多李衛東的財富,若是出點問題,也不是他們想看到的。

「對,對,對,你看我這腦子,咱們回滬城聚一聚!」高福星拍著自己的腦門說道。

高福星雖然這麼說,但是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主要是落差太大,他在外面都是前呼後擁,秘書助理一大堆。

但是來到這里,卻才知道什麼叫富豪開會,小心翼翼的,秘書助理都沒有,只能干巴巴的進來,喝茶都得自助,關鍵是沒那個資格想來還來不了!

他突然想到自己想要打進的那個圈子似乎也沒有什麼大不了,也許他們還想打進他們這個圈子呢,太過神秘的圈子,往往藏著陰暗面。

「對了,你提出要把地產業務從東星醫藥拆分出來,成立東星集團的事情,董事長同意了!」鄭思京突然想到了什麼似的,從隨手的公文包里翻出一份文件遞給高福星。

「真的,那太好了,若是有機會上市,以後我們就是兩條腿走路了,一般的門檻摔不著我們了!」高福星接過文件,高興的看著。

上面還有李衛東的批注,「同意,可按此施行,注意腳踏實地!」

其實李衛東想要接著說,步子太大容易扯著淡,但是想著這麼正式的文件,些這句話有些不合時宜了,才意猶未盡的停筆!

旁邊的方學龍看著文件上的批注,心里羨慕的不得了,他當初想把水泥廠里的余熱發電供熱業務拆分出來,單獨成立公司擇機上市!

但是讓李衛東給否了,關鍵是還把他打擊的難受!

李衛東當時的話,「你們就這幾台小發電機,還想著上市?做夢呢,再過幾年環保要求的越來越嚴格,弄不好都得給你們拆了!」

方學龍當時郁悶的厲害,他辛苦把丘山水泥經營成一家大型集團公司,不僅能夠生產銷售高質量的水泥和相關產品,還把配套的熱電產業發展壯大。

現在丘山水泥名下的三十多個水泥廠,每個水泥廠里都配有余熱發電機組。

隨著現在工業用熱和集中供暖的增多,這些余熱發電,自然轉為了熱電聯產,不僅賣電,還能賣熱源,而且熱源成了他們的一項重要收入,甚至比賣電收入都高。

當然審批的時候都是小容量的余熱發電,容量都不大,若是純發電機組早就被淘汰了,也就是沾了熱電聯產便宜,運行的還挺紅火。

哪想到,他引以為傲的一個產業,讓李衛東說的一文不值了,甚至還要拆了,要不是李衛東是他老板,他都想掰扯一頓了。

不過羨慕歸羨慕,但是人還是要知足的,若不是踫到李衛東他都要下崗了,而現在他卻是一個市值幾十億的上市公司董事長。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