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十九章 馬三第一次挖墓

馬三放羊的山是邙山余脈。

邙山,又名北芒,橫臥于洛陽北側,東西綿亙數百里。依據風水學,邙山位于「中龍」主脈的聚結之處,又靠山面水,藏風聚氣,是選擇墓穴的絕佳之地。因此便有了「生在蘇杭,死葬北邙」的諺語。目前已知的帝王陵墓及皇族、大臣的陪葬墓總數千座以上,達官顯貴、土豪富商的墳頭更是不可勝數。

姚四爺就沖著這些墳頭來的。他跟著馬三在這個溝壑之間轉悠了幾個月,終于在一個土丘附近找到了線索。

秋後的一個下午,姚四爺拿來了全套工具,準備動手。為了檢驗馬三的學習成果,這一次他不打算動手,全部工作都讓馬三一個人完成。

他想,反正這荒郊野外,十天半個月也見不到一個人,即使馬三弄錯了,大不了重新來過。

馬三拎著「工兵鏟」,在土丘周圍轉了好幾圈,最後在一處崖畔下畫了個圈,然後開始挖了起來。

「工兵鏟」是姚四爺送給他的,馬三很喜歡。無論走到什麼地方,他都帶著。如果手癢癢了,他就按照書上介紹的方法和動作,在崖壁上練練手,掘出個大小合適的洞來,供自己和羊群休息。

姚四爺見了很滿意的點了點頭。雖然與他心里的位置差了四五尺,但第一次點穴能達到這個水平,已經是逆天了,更何況他還是個十來歲的女圭女圭。

馬三的打洞的動作很熟練,掘進速度很快,不到一個時辰,他已到了地下兩丈處。這與此地的土質松軟有關系,但與他近期的刻苦訓練關系更大。

當下面提出的土慢慢變成紅色時,馬三停止了挖掘,回到了地面上。

姚四爺知道有發現了,就親自拿了根鐵 下到了洞里。

他看見,洞壁的一側已經不是黃土,而是冰冷的灰色磚牆。

「嘿,這小子真行!」姚四爺的心里不禁贊了馬三一句。

先前他認為馬三選擇這一處有些偏差,不是墓室正上方。現在看來自己錯了!這女圭女圭不但找出了穴點,而且特意將打洞的點向外移了一些,目的就是防止挖到墓室的正上方,引起塌方。因為這種小墓,箍的墓頂一般都不怎麼,再經過上千年的歲月,已是很脆弱了。如果真的塌陷下去,不要說取墓室里的財物,就連自己的性命都有危險。

現在馬三挖出的這個盜洞,正好到了墓室的內壁處,只要在此開出一個小洞口,就可以安全的進入,安全的撤離。

姚四爺用鐵 慢慢地摳出磚縫中的石灰,再將鐵 插進縫里,用力在另一頭向下一壓,「 !「一聲悶響,那大磚裂開了。

姚四爺從口袋里模出了一個汽油打火機,打著後扔了進去。打火機上的火苗閃了幾閃,沒有熄滅。他用力的拉了兩下提土的繩子,這是示意上面的馬三下來的意思。

馬三心里有些緊張,但更多的是興奮。這是他第一次主動打開一個墓室,進去找東西。他還沒意識到,這次看似探險的活動,開啟了他人生新的歷程。從次以後,他不再挨餓,不再受凍,他能夠吃好的穿好的,也許還能夠花天酒地,卻不能夠回到陽光之下。

馬三將繩子系在木橛上,用一些帶草的浮土蓋住。然後將身子下到洞里,用他那長臂將旁邊的樹枝蒿草扯過來,遮掩住洞口。木橛是他下洞之前楔進土里面的,那些樹枝蒿草也是他提前準備好的。

馬三進到了墓室里,姚四爺已經在墓室的東南角點了一支蠟燭,燭光明亮。

傳說中「人點燭,鬼吹燈」是一種盜墓不傳之秘,馬三听姚四爺講過,也在那本手抄書上看過。其含意是盜墓者進入古墓當中,應先在東南角點燃一支蠟燭。如果燭光明亮,才能開棺取寶,如果蠟燭熄滅,則必須速速退出,不可取一物。

當然還有其他一些規矩,比如說不能損壞死者的遺骸,必給死者留下一兩樣寶物等。姚四爺對于這些持將信將疑的態度,但每次還是盡量照著去做。

借著燭光,馬三仔細打量周圍的一切。

這個墓室是長方形,長超過十五步,寬也有十步。墓室的中央磚砌了一個平台,三尺來高,上面放著棺木,雖然朽腐嚴重,但還沒有散架。棺木的蓋板移開,一些骸骨被扯了出來,散落一地。

墓室的三面牆壁上均砌有高台,台上是許多瓷盆瓦罐碎片。在另一面牆壁上是圓拱形墓門,已用巨石封死。在墓門的旁邊有個洞口,剛能容一人進出,這應該是他們的同行所為,只是不知道是哪年所為。

在那個洞口的旁邊,姚四爺看著什麼,很是惋惜悲嘆的樣子。

馬三小心繞開地上的骸骨,走了過去。他看見姚四爺的面前是一具較為完整的骸骨,骸骨旁邊還有一堆土,像是從那個洞口里摳出來的。

姚四爺見馬三過來,失望地向他擺了擺手,示意可以上去了。顯然,他已經將這個不大的墓室搜尋過了,沒有任何值得帶走的東西。

來到地面上,馬三並沒有因為一無所獲而沮喪,反倒是很興奮地問這問那。因為按規矩進入墓室後不能說話,他在下面攢了一肚子的問題,如果再不說出來,感覺就要憋壞了!

兩人並排坐在崖畔邊,姚四爺模出香煙,點上一支狠狠地吸了兩口,再緩緩地吐了出去。每一次從下面上來,他都有一種歷經地獄的感覺,他身體的每一外關節,更莫名的疼痛,即使揉捏拍打都不能減輕一分。他非常滿意馬三的表現,心中讓這個女圭女圭做自己的徒弟的意願越來越強烈了。

姚四爺雖然獨來獨往,但他還是有門有派的。盡管他們的門派只有他一個人,盡管門派的傳承只靠那一個手抄本。

是門派就要傳承,就要代代傳下去。當年瞎子師傅收他做弟子時,只有這一個要求。如果沒有師傅收留,他早就在饑寒交迫中死了。所以,他一定要完成對師傅的承諾,要讓師傅的在天之靈得到慰藉。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