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891章 三倍體和三鏈基因技術

編教材的事情,他只是提出編撰思路,對內容進行把關,看看里面有沒有不合理的地方,或者是內容餃接有問題的地方。

正文難度並不高,難得是如何引導學生思考問題,這些工作他參與比較多,甚至還親自編寫了配套習題和桉例。

相比之前的教學內容,新編內容要更加豐富,深度加強也比以前要高,原因就是大家智商都高了,內容自然要與之匹配。

如果學生經常學習沒有深度的內容,是很難進行深層次思考,也就無法鍛煉能力,關于這一點所有編撰教材的學者都是認可的。

雖然難度增加了,內容也更多了,但是和新的能力相比,總體其實還是下降的,經過模擬140以上智商的孩子,學明白這些並不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

因此,除了教學內容之外,教材組還在人工智能的幫助下,針對教學內容制定了大量的延伸性必讀書目,有利于開闊孩子的眼界。

原因就是教材的內容其實是零散的,如果不進行延伸閱讀,獲得的知識也是碎片化的,這樣不利于學生進行系統性思考。

這種做法不僅體現在自然科學科目和數學科目,還體現在語文上,推薦了一大批被歷史證明有極高價值的書籍和作品。

不過根據葉子書的要求,文化課程上面,不管是課本內容,還是推薦延伸閱讀書目,都盡量避開在世的作者,而是盡量使用已故作者的作品。

這麼做的目的,一方面是這些作品經過了時間的考驗,具有更高的價值,另一方面則是避免利益牽連,影響教育初衷。

這個決定當時引發了很多人的反對,因為教材內容編撰組里面,也有很多人有大量的作品,自然希望自己的作品有登堂入室的可能。

針對這一塊,葉子書非常堅持,除非他們的作品達到「前無古人」的地步,那倒是有資格入選,可惜近現代文學,有如此成就者寥寥。

在他看來文化課不同于自然科學和數學,自然科學和數學,自然是要追求前沿研究,因為對就是對,錯就是錯,至少在一定時間段內,是絕對正確的。

但是文化課不同,里面表達的觀點和思想,是需要經過歷史沉澱,只有經歷過歷史的考驗依然經久不衰,那才是經典中的經典。

哪怕現在火熱的文學作品,也許若干年後就被遺忘在角落里,例如前面十幾年里火熱的傷痕文學,後來基本上就不見蹤跡,並沒有什麼經典留下來。

他認為文化課程內容,既要有很高的文學水平,又要有很高的思想水平,甚至在一段時間內產生很大的影響,這些才是歷史長河中的文化精華。

雖然對于他獨斷專行頗有微詞,但還是按照他的要求做了,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這些教材是新東方教育集團旗下的基礎教育學校使用。

不管他們樂不樂意,他們都要按照雇主的要求來,只要內容不存在不妥的地方,關于教材編寫思路,他有絕對決斷權。

好在大部分工作不需要他親自負責,他只需要仔細將所有的內容看一遍,發現問題指出來修改就行,時間上還是比較寬裕。

所以這段時間,他的另一項工作,就是思考西北環境改造的事情,西北有些土地是天然形成的沙漠,有些則是過度開發導致荒漠化。

一旦形成荒漠化,想要逆轉需要花費巨大的成本,如果光是增加降雨量,不但短時間內無法達到目的,反而可能導致泥沙堵塞水系。

所以必須要降雨和土地改造同時進行,而且還要看土地承載能力來判斷增加多少降雨量,並不是說越多越好。

如果真這麼做了,估計黃河就真的是滾滾黃沙入海流了,要不了幾年,黃河就要被黃沙堵塞,造成洪澇災害。

普通的植物,肯定無法承擔這樣的使命,至少他查閱了麒麟農業發展集團的植物資料庫,並沒有找到現成的合適植物。

因為他要的植物,至少有達到以下三點要求︰第一個要求就是生命力強,且溫差適應範圍大,特別是像塔克拉瑪干沙漠,白天地表溫度非常高,晚上地表溫度又非常低。

可以說,晝夜溫差大是所有沙漠環境的共同特征,所以這個要求是必需的,不然很難存活下來。

第二個要求就是固沙能力特別強,也就是說根系要發達,同時還要有超強的固水能力,減少水汽蒸發量,讓土地能夠儲存更多的水。

東邊幾塊沙漠還好一些,年蒸發量其實並不大,主要還是年降雨量較低,對植物儲水能力的要求並不大。

而西邊幾塊沙漠,降雨量固然較少,更重要的是年蒸發量太大了,例如塔克拉瑪干沙漠,年蒸發量高達3000毫米。

如果沒有超強的固水植物,年降雨很難滿足年蒸發量,那所謂的降雨可能只是徒勞無功,很難對整個生態體系造成太大的改變。

第三個要求就是具有超高的固碳和固氮能力,這個要求主要是希望能夠盡快增加土壤的肥力,將沙漠土地從砂礫變成具有黏性的土壤。

只有將沙礫變成了肥沃的土壤,才能憑借土壤自身就具有強大的鎖水能力,水汽蒸發量會大幅減少,氣候環境也會隨之改變,晝夜溫差不會太大。

根據這些要求,葉子書先是去虛擬圖書館找了一些資料,然後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改良,這是最省力的辦法。

當然,這項工作也可以交給麒麟農業發展集團負責研發,只是他們的研發能力,想要弄出符合要求的新品種,估計要很久。

自從簽署合同之後,麒麟環境工業集團就開始擴大降雨設備產能,買主自然是麒麟農業發展集團。

所以這段時間,農業發展集團也在研究氣候和水汽輸送問題,盡量以較少的設備,達到最大的效果。

根據他們的測算,想要達成目的,設備使用量會高達15萬台,主要是大量的設備需要部署在塔里木盆地周圍,以及阿爾泰山南麓。

這樣才能將青藏高原飄過來的水汽和阿爾泰山飄過來的水汽留在塔里木盆地和北疆盆地,這是之前計劃外的布局。

好在其他地方的降雨設備,不完全有農業發展集團負責布局,基于誰受益誰出資的原則,顯然他們受益是最小的。

多余的雨量雖然對農業發展集團很重要,但是對這些地方的氣候調節更重要,所以他們的出資比例並不算很高,比例為30%。

因此農業發展集團只需要購買8萬台設備,按照每台一千萬元計算,總耗資8000億元,還是可以接受的。

而國家出資建設的部分,听說還在討論當中,主要是一下子拿出這麼多錢,需要進行編制預算,比較麻煩。

葉子書想到前世98年大洪水,自然是希望能夠盡早完成布局,雖然總投資和洪水受到的經濟損失差距巨大。

但是有些事情不能單純從經濟角度考慮,而且這也不是一次性投資,投資之後可以管用好多年,平均下來還是值得的。

只是這種事情口說無憑,除非拿出證據,顯然他也很難拿出具有說服力的證據,只是他要求白虎科技公司加快氣象衛星系統的發射。

由于忙著空間站研發和建設的事情,牽制了他們很多精力,在不太重要的氣象衛星系統研發和建設上,速度有點慢。

根據他的要求,必須要在年底前完成發射,哪怕推遲空間站的部分發射任務也在所不惜,因為氣象衛星系統現在具有前所未有的作用。

只要這套系統建成,還是能夠提供一些依據,雖然這些依據不夠充分說明問題,但是可以作為預測的依據之一,不算口說無憑。

除此之外,葉子書讓麒麟農業發展集團加快水汽調節系統的建設,既然管不了別人,就從自身做起,多少還是能起到作用的。

根據他的要求,水汽調節系統優先布局在長江流域沿線省份,前世這里受災也是最嚴重的,在設備數量有限的情況下,這麼做效益最大。

反正各有各的事情,只有他只是動動嘴皮就行,于是土壤改造相關研發工作就落在了他的肩膀上,而且也是最合適的人選。

改造基因,甚至創造基因,對他而言都不算困難,難的就是如何預防這種植物對自然界基因入侵。

這也是他對創造基因非常慎重的原因,能夠使用自然界的基因達到目的,就盡量使用自然界的基因,除非萬不得已。

以前由于沒有那麼苛刻,都是使用自然界的基因,進行適當重組就行,甚至連基因重組都不用,只需要合理調整基因表達就能達到目的。

這次需要的植物要求太高,就算他盡量使用自然界本就存在的基因,還是難以達到目的,必須要創造一些符合要求的基因片段放在基因鏈里面。

為了避免基因污染的問題,他想出了兩個辦法,第一個辦法就是采用三倍體,這樣就不會產生自然種子,例如香蕉就是非常著名的三倍體植物,讓香蕉沒有籽。

第二個辦法就是將基因由雙鏈模式改成三鏈模式,這樣直接就從根本上解決了基因污染的問題,因為和現有自然界不是一個基因遺傳體系的。

只是這麼做的結果,就是這些植物只有第一代,第一代死亡之後,就必須要人工播撒,成本要高得多。

要不是有種子工業生產技術,他還真不敢這麼做,光是培育過程就非常麻煩,想要大批量生產,成本更是無法承受。

順應自然才更省力,而他這種做法就是有悖自然法則,要不是擔心變異或者是基因污染問題,他也不會這麼干。

三鏈基因,最大的優點就是基因穩定,不太容易突變,非常適合人工合成的一些生物,因為他們有一條矯正基因鏈。

只要有一處發生突變,矯正基因鏈就會發揮作用,將突變的部分變成正常的部分,如果突變範圍太大,就會直接分解死亡。

沿著這個思路,他一共研發了10種草本植物,生長年限也各不相同,針對不同氣候環境下的土壤改造。

例如東邊幾塊沙漠地區,使用的就是5年生草本植物,因為根據他的計算,5年時間就足夠將土壤改造完成,氣候也能得到根本性改變。

這時候這些草本植物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自然死亡之後還能化作土壤肥料,徹徹底底消失在自然界中,不留下任何痕跡。

而像塔克拉瑪干沙漠,短期想要讓氣候得到根本性改變很難,因此使用的草本植物需要更長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普遍都達到了10年以上。

還有像柴達木盆地的沙漠,氣候常年處于低溫狀態,環境和塔克拉瑪干沙漠完全不同,需要耐低溫、耐干旱特性。

想要改造土壤,光是有草本植物還不行,還得讓菌類參與其中,將固定下來的碳和氮變成有機質,兩者配合才能事半功倍。

針對土壤改造細菌,他更加謹慎,只能從自然界當中的土壤改造細菌里面進行改造,而且還不能改造過大。

為了能夠控制這些細菌的生命周期,不僅使用了三倍體和三鏈基因技術,還添加了和草本植物共生特性。

這些被改造的細菌一旦在共生草本植物死亡之後,也會跟著死亡,這樣就避免這些細菌長期存在于自然界中,減少出現問題的風險。

以上都是他做的預防措施,除此之外,這些新的品種生物,都在模擬系統里面進行了長時間模擬,進一步確定萬無一失。

將這些完成的技術資料交給麒麟農業發展公司,讓其進行植物種子的生產和土壤改造細菌的培育,提前囤積一部分。

然後又開始讓青龍科技公司和寰宇集團一起,研發大型農用無人機,如果沒有這些裝備,想要完成工作並不容易。

至于農用機械方面,則是由麒麟基礎工業集團和萬城基業聯合研發,生產工作交給萬城基業,這方面的難度並不大。

本身這些企業都有一些農用機械業務,只是並沒有作為主要業務,這次算是作為重點產業來發展。

安排完這些事情之後,葉子書有空就開始思考,如果這些土地改造完成,應該用來干些什麼,既不會對現有農業形成擠壓效應,又能帶來較大的利益。

同時還要兼顧生態維護工作,不能在開發的過程中形成太大的傷害,不然還是有可能會走上老路,前面的努力功虧一簣。

而且還要難以使用工業化方式生產出來,或者是生產成本較高,如果工業化生產成本低廉,沒有必要使用這些土地,完全多此一舉。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