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十四章 國難當頭

第一個新噩耗是仙音樓發起「仙門會談」,邀請各大仙門宗主于二月初二齊聚蓬萊仙島,商議聯手推翻大唐天國一事。

請柬上毫不遮掩地寫著︰

大唐一亡,九州易主。若所有仙門事先立誓,承諾在稱霸後將書院指令詳盡告知于天下,則真相大白矣!

「好狠!」

整個朝堂中人均是頭皮發麻,心中震撼︰

「真乃釜底抽薪的滅國大計!」

哪怕李元啟不說,眾人用想都能猜到,大唐皇室定是向書院立下了不得外泄的天道誓言。

此計不僅提出了解決之道,還名正言順勾起了各大仙門欲爭奪天下的狼子野心!

更加恐怖的是,目前已經有魔宗、輪回仙宗、青蓮劍派、意念劍派、鄭家、孟家、羅家、洛家共計八大仙門明確表示將參與會談。

李元啟氣得當場大罵,罵九州內響應此事的兩大劍派與兩大豪門是逆賊!

結果罵道一半,又傳來了第二個新噩耗。

西域魔國大兵壓境,突襲山海關!

雖然一場大戰後邊關未失,但神策軍的兩大天策上將之一,右神策軍的不敗戰神黃虎,因遭受內鬼暗算,在雙重夾擊之下,當場陣亡了!

李元啟陰沉如水地坐在龍椅上,一遍又一遍掃視著眼前這些變成啞巴的大臣。一時間,整個金鑾殿的氣氛無比凝重,久久無聲。

「微臣請戰山海關!若陛下允許,微臣願意立下軍令狀,如果在仙門會談之前,未能殺盡邊關妖魔,解決蠻夷之患,微臣提頭來見!」

喬廣宗突然越眾而出,「 」地一聲跪在地面金磚之上,他那標志般的狂暴靈氣開始在大殿中回蕩。

「好!有喬愛卿親自出馬,殺退邊境妖魔如探囊取物爾!」

「陛下,萬萬不可!護衛陛下,是大將軍和左神策軍職責所在。如今大戰在即,雖有隱憂在側,可也遠不及陛下的安危重要啊!

大將軍就是我們大唐天國的定海神針,只有他坐鎮京洛,才能穩定軍心,才能確保龍脈萬無一失!」

太尉李裕德見狀大驚失色,忍不住出聲諫言。

「微臣此次前往山海關,不會調用左神策軍一兵一卒,而且會把《尚書》留下來交給元將軍代為保管。如此一來,整個京洛依然是天底下最安全的地方!」

喬廣宗鏗鏘有力地說道。

「可如此一來,大將軍您的安危」

「笑話!難道我喬廣宗沒了《尚書》,就能令人隨意拿捏不成!我幾百年的武榜第一可不是用《尚書》打來的!

陛下,懇請您下令吧!那些魔崽子明顯是想趁火打劫,說不定背後主謀就是他們,不然哪有這麼巧的事!

若山海關真在這個時候有點什麼閃失,加上那些不安分的仙門逆賊,我們很可能將月復背受敵啊!」

「喬廣宗听令!」

李元啟面色凝重。

「微臣在!」

喬廣宗大聲應道,跪下接旨。

「朕命你為平西大將軍,接管山海關六十萬右神策軍,務必將那群膽大妄為、無法無天的妖魔給我全部殺回去!」

「微臣得令!」

喬廣宗說起話來和響雷一樣,幾個字就震得殿內眾人腦殼嗡嗡作響。

「還有,朕不要你立什麼軍令狀!你得把你的性命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此戰輸贏,听到沒有!」

「微臣,遵旨!」

喬廣宗將他的頭也重重敲在了地面上。

「有喬愛卿在,西域魔國那邊朕就不擔心了。可面對仙音樓邀請逆亂一事,不知眾愛卿有何良策?」

李元啟此話一說完,金鑾殿又變得靜了下來。他忍住怒氣,開始點名︰

「李裕德,你怎麼看?」

「這」

李裕德腦門冒汗,他看見陛下正用吃人的目光盯著自己,只好硬著頭皮說道︰

「啟稟陛下,依微臣拙見,在目前局勢下,怕是已無力阻止這次仙門會談了。

我們不可能再同時出兵萬島仙國和那些叛逆仙門,只能采取智斗的方式破壞此次會談。」

「哦?怎麼個智斗的方式,李愛卿說說看。」

「就是派一位能言善辯的謀士,代表神策軍參加此次仙門會談,然後在會談中合縱連橫,拉攏盟友,破壞陰謀,爭取讓他們無法達成叛逆共識。

甚至針對已經要參加的兩大劍派與兩大豪門,微臣建議也暫時別動他們宗主的刺史之位。

若在此次會談中,他們能改過自新,幡然醒悟,未嘗不能給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

到時候,等平定了國內暴亂,解決了西域之患,破壞了仙門會談,我們自然就可以騰出兵力秋後算賬了。」

「嗯,李愛卿說得很好!那你告訴朕,這位能言善辯的謀士,該派誰去?」

李元啟臉色似乎好看了一些,但他盯著李裕德的目光卻始終未變。

「這」

李裕德已經開始擦汗了。他剛才說的其實都是廢話,能站在這里的,哪個不是聰明人,那些話誰想不到?

就現在這種情況,除了智斗還能武斗不成?兩大劍派與兩大豪門擺明了有恃無恐,此時還敢拿他們怎麼樣?

能言善辯?破壞陰謀?

說得輕巧!

面對來勢洶洶的眾多仙門,這個任務的難度簡直比打退魔國還要艱巨百倍!

而且任務失敗的後果,恐怕不是尸骨無存那麼簡單了,怕是得遺臭萬年。

當今大唐天國,有一句盛傳的話叫︰

武有喬廣宗定國安邦,文有唐伯虎治國安民。

可就在至聖顯靈那天,唐伯虎突然喪心病狂地弒殺親父,被老夫子親手杖斃于誡室。

這就導致目前根本沒有合適的人選。若是有,早就有人跳出來了,哪至于像現在這樣一個個裝啞巴?

李裕德「這這這」地結巴著,半天放不出一個屁來。

他發現陛下看自己的眼神頗為不善,知道自己很可能面臨「背黑鍋樹典型」的悲慘下場。他此時不用看都知道,周圍肯定有不少幸災樂禍之人。

本來當今年輕一輩還有兩位奇才,一位是「百無失一」吳伯陽,一位是練成了性功的「誅心耳劍」芮塵,都是名動天下的能言善辯之輩。

可就在前些日子,這兩人相繼在陵郡湘城栽了跟頭,被嘲笑說成是沽名釣譽之徒,李裕德在這個關頭哪還敢再推薦他們。

咦?湘城?

對了!這兩人好像是在同一個人身上載的跟頭啊!

李裕德靈光一閃,突然激動地一聲大吼︰

「微臣想到一個人!」

「哦,是誰,李愛卿速速道來。」

李元啟驚喜地說道,他都快失去耐心準備發飆了。

「陛下,今日之事,看起來多災多難,步步驚心,但天道缺一,必留一線生機,我們大唐最近正好出現一位大賢。此時若要挑一個人選,微臣認為他再合適不過了!」

「你指的是先生?!」

「正是!先生雖然年齡尚小,但他既然獲得至聖先師認可,定有不凡之處。最重要的是,為什麼早不顯靈,晚不顯靈,偏偏就在這個時候顯靈?

大劫之時,必有大賢出世,會不會他就是至聖先師派來專門協助陛下處理此事的天選之人?

陛下您想想,此事若換成一個月前,最合適的人選也不是沒有,可為什麼現下大家都不提他們了?不提的原因,又是因為誰?

退一萬步來講,即使先生不擅長謀略,單單以他的身份,就沒人敢對他不敬!如此一來,很多我們不好說的話,他可以說啊!我們甚至可以把想說的話提前寫下來,請他照著背就行了。」

李裕德越說越激動,思維也漸漸清晰,這好像還真是一個辦法?

「這李裕德有兩把刷子!」

李元啟和朝堂眾臣的眼楮均是一亮,不禁對李裕德刮目相看。李元啟從龍椅上豁然起身,來回踱了幾步後,他轉身面對文武百官朗聲大笑︰

「好!朕就听李愛卿的,等從天道書院回來後,朕再去一趟湘城,親自請先生出山!」

李裕德剛一得意,就听見陛下那句「听李愛卿的」,頓時臉色又是一苦,心中惴惴不安地想到︰

「完了完了,這就成了我出的主意了先生啊先生,你要麼別出山,要麼就一定得成功啊!」

散朝之前,大唐天國皇帝發布討逆召,召曰︰

「萬島仙國仙音樓,不顧蒼生百姓,不顧禮義廉恥,妖言惑眾,逆亂天下,其間罪行,罄竹難書。今廢除九州所有仙音樓,將相關人員捉拿歸案。若有相助者,等同逆亂,格殺勿論!」

散朝之後,李元啟帶領滿朝文武官員,在天道書院總院門口齊齊跪了整整一夜,宣稱代表天下萬民前來請願。

最後總院長孔穎達現身時,搖搖頭對他說了八個字︰

「老夫子說,不必再見。」

李元啟滿臉愁苦地回到寢宮後,把大內總管曹紅葉叫了進來︰

「紅葉,朕失敗了。」

「陛下,您不是早就料到了這個結局嗎?」

「可朕不甘心!朕真的不想走到那一步!朕不想亡國滅種,更不想親手送廣宗去死!

天道書院好狠的心,老夫子真的好狠心吶!不,他不是狠心,他是個懦夫!他就是一顆暮氣沉沉的枯朽老樹,他就是一只沒有種的縮頭烏龜!

不管真相是什麼,光這樣躲著有什麼用?逃避有什麼用?不下狠心去嘗試,去拼命,就永遠都改變不了未來!」

「哎,世人不知道您到底承受了多大壓力,為了重續仙路,您又費了多大心思。陛下,這全天下一起請願,書院都能無動于衷,看來只有走那條路了。」

「呵,朕早就猜到會是如此,還天真地幻想能出現奇跡,幻想能全身而退。既然如此,那就來吧!再加把柴,讓這些火燒到朕的身上,再燒遍整個天下!」

李元啟雙眼變得通紅︰

「等燒的哀嚎遍野,生靈涂炭,就用這海般的蒼生之血,澆醒他!」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