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十月下旬,省城餐飲協會和萬隆大家庭聯合舉辦「金秋餃子節」,會場設在萬隆商場一樓大廳。這次餃子節不但是省城的餃子館參加,東北三省一些有名的餃子館也來參展,包括幾家南方的。

阿巧餃子館也在邀請之列。

艷華給老譚打電話說這事,老譚正忙著設計新廚房,覺著沒必要參加。

「咱家是省城好口碑餃子館,不參加不好吧。」艷華說。

「他們要多少贊助費?」老譚問。

「不多,十萬。」

「夠黑的——」老譚想了一下說︰「這樣,參加可以,但得給咱家做廣告。」

「你呀——」艷華笑了,說︰「我也不想參加,主要是給個面子,我還是區代表,不參加不好。」

「那就參加,我月底回去。」

放下電話,老譚在原地愣怔一會兒,想起當初在臨江軒工作時參加餃子節的情景。那時候師父還在,得了兩塊金牌,也很風光。

只是現在沒了出風頭的想法,也沒了爭強好勝之心,加上餃子節商業化太重,沒了本來的意義,也就沒心思了。

雖然沒心思,但面子上的事得做,也是給省城餐飲業壯臉。

新廚房的裝修得到托婭達娃的大力支持。開放式廚房雖然新穎,但畢竟是個理念,食藥局對中餐廚房的管理上還沒開放。

老譚詳細說了如何設計、如何做到衛生標準後,托婭達娃認真考慮一番,才告訴他可以做,但裝修完必須經過局里驗收,合格才能行。同時說如果效果好,就作為樣板廚房進行推廣,把阿巧餃子館定為窗口服務餐廳、免檢單位。

有了食藥局的支持,廚房裝修順利,現在已基本完工。經過調試很理想,排煙和噪音都達到預期標準,就等著驗收了。

按理說這時候廚房該進人了,可現在一個人沒有。

老譚遇到了新問題。

從益陽回來後,老譚把考察時拍的照片和錄的視頻整理成課件,召集楊志軍和三個廚師長以及檔口主管觀看,做了詳細講解,並宣布新裝修的塞外食府店就是這個模式。

大家看完雖然震驚,但一致認為餃子館做不成著樣,尤其向客人介紹菜品的環節就做不到。

「咱家是餃子館,挺多菜需要過油,加上下手活多,沒打荷的肯定不行。」楊志軍首先反對。

「我準備重新設計菜品,調整菜品結構。」老譚說。

「再調整咱家的傳統菜不能取消吧?像鍋包肉、溜肉段、地三鮮,都需要掛糊拍粉,這就不能解決。總不能叫師傅一邊炒菜一邊給鍋包肉掛糊吧。」楊志軍說。

「這個好解決,單獨提出一個爐眼操作。」老譚說。

「不也面對客人嗎?衛生這塊就保證不了,戴手套呀?我仔細看了,人家的菜幾乎沒掛糊的,都直接炒,連攏芡的都少,要是都這樣菜行。」楊志軍堅持自己的看法。

隨著楊志軍其他人也提出不同問題,大體上是不好整,有困難。唯獨沒提出問題的是面點,她們現在就是開放式的,改與不改都一樣。

看大家七嘴八舌的反對,老譚也鬧心。但他決定的事很難更改,等大家都說完了,他心平靜氣的說︰「咱們這是一次嘗試,雖然去考察了,但沒整過,我也沒經驗。」

緊接著提高聲調︰「沒經驗咋整?就不干了?開放式廚房是趨勢,讓菜品開口說話是理念,以後兩年,誰家做到誰家贏,保證的。

我知道大伙兒想啥,廚師嗎,炒菜就行,誰也不願意去切小料搬盤子,配合砧板擺檔。一是心理上過不去,再說也掉不下臉,對不?」

「三哥不是,主要是忙不過來。」楊志軍說,有辯解的意思。

「我還沒說怎麼操作呢,你咋就知道忙不過來?」老譚沉著臉問。

楊志軍干嘎巴兩下嘴,沒出聲。

老譚提高了聲調︰「什麼事在沒做之前不要說不可能和做不了,還沒做呢,怎麼就知道做不了?做不了人家咋做的?

不用不承認,看完課件,我就不相信你們不震驚。不服?我是沒領著你們到現場親自看,親自看了都能做。

我還是那句話,把咱們這些人放一起,研究飛機大炮是不可能,沒那智商,廚房要是研究不明白就白活了,沒資格當廚師。」

看老譚有些發脾氣,大家都低著頭不說話。

老譚緩了口氣,說︰「把大伙兒叫來不是說改廚房馬上做,而是坐下來一起研究,看咱們咋弄,咋調整。一人計短、倆人計長,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我就不信咱們這些人在一起整不出個開放式廚房來。」

沉默,氣氛有些緊張。

過了一會兒,楊志軍紅著臉說︰「三哥,整是能整,主要是我們沒見過,不知道咋整。」

老譚笑了,說︰「就知道你這樣,痛快點兒,就說想不想干。」

「想。」

「想就行。還有誰想干?」老譚問。

「我。」額爾敦道。

中央廚房店的涼菜副手沒說話,只是舉了手。

接著三個廚師長也舉了手。

老譚對這個效果很滿意,會後把楊志軍留下來,叫他安排一下,一周後帶上額爾敦和那個涼菜副手,再帶兩個表現好的廚師去益陽學習。

現在廚房完事了,學習的還沒回來,老譚也不著急,正好有時間研究菜品結構。

一台黃色的校車在馬路邊慢慢停下,小軍背著書包從上面下來,跟司機叔叔說了再見後便向前面的幼兒園走去。

整個幼兒園靜悄悄的,孩子們在一個半小時前就被家長接走了,現在只剩下蹲坐著的小影和打更的爺爺。

小影看到了哥哥,高興的往門口跑,肩上的小書包背帶有些長,以至于書包垂在上,隨著跑動一下下有節奏的拍打著小。

「慢點——」打更爺爺在後面喊著。

小影跑到哥哥跟前兒,興奮地仰起臉,說︰「哥哥,今天我又得小紅花了。」

「是嘛,小影真棒。」

小軍拉起妹妹的手,跟打更爺爺說聲再見。

從幼兒園到家一公里,每天早上小軍上學前把妹妹送來,下午放學後過來接。爸爸早上走得早,晚上回來的晚,接送不了他們。

「哥,你猜,今天我們幼兒園吃的啥?」小影問。

「雞腿?」

「不是,是雞翅,還有土豆、還有蒜薹。」

「吃飽了嗎?」

「吃飽了——可現在又餓了。」小影有些委屈的說。

「哥回家給你煮面條。」小軍說著在妹妹的頭上模了模。

「又是面條——」小影撅起了嘴。

「那你想吃啥?再不——燜大米飯。」

「不要,你上回燜的大米飯都沒熟,可硬了。」

「上回是水少了,這回肯定正好。」小軍保證道。

往前走了兩步,小影抬起頭用商量的口吻對哥哥說︰「哥,咱們能不能去曉梅阿姨的飯店吃餃子,曉梅阿姨說可以去——」

小軍拉住了妹妹,說︰「不能去,咱們沒錢——」

「噢——」

小影失望的往前走。

「哥給你買個隻果。」小軍不想叫妹妹傷心。

「好呀!」小影雀躍。

孩子小,不懂太多事,吃在這個年齡佔據主導地位。

小兄妹往前走著,一台黑色轎車在他們身邊停下,車窗打開。

「啊,曉梅阿姨——」小影驚呼起來。

確實是周曉梅,她去幼兒園接小影,听打更的說剛接走,便開車趕了過來。

「小軍小影,上車。」周曉梅在里面喊。

小影過去拉車門,但被哥哥拽住了。

小軍問︰「曉梅阿姨,你上哪?」

「不上哪,來接你們的,快上車。」周曉梅說。

小軍猶豫著。

「想啥呢,快上來,你會兒交警該來了。」周曉梅笑著催促。

倆孩子上了車。

周曉梅踩下油門,往金橋店駛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