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92章 重返關東人家

老譚的到來叫大家十分驚喜。

「老大,你咋跑呼市去了?」李爽好奇的問。

老譚把為啥去呼市簡單的給大伙說了一遍。

「啥?楊志軍去呼市了?這小子兩年沒見著了。」李爽說,然後問︰「他還單著呢?沒結婚?」

「沒呢。」老譚說。

在濱海的時候楊志軍和李爽是一對冤家,除非不見面,見面就掐。但這倆人關系好,總偷著跑出去喝酒。

老譚問了一下店里的情況,李爽和華清作了匯報。

餃子館已經走上正軌,出品穩定,客源穩定,口碑好,一切風調雨順。

李爽和老公小高都在這上班,倆人現在像剛結婚的小夫妻似的,恩愛有加。

人只有在經歷之後才會懂得什麼是珍惜,什麼是夫妻,什麼是家,什麼是生活。我們可以任意而為,也可以不顧一切,但在做之前一定要想想是不是值得。

人在未曾真正理解生活的含義和家庭的重要時,所做的一切都是不成熟的表現,只有在懂得之後才會更加珍惜,才會把自己活明白。

我們都是在一次次的經歷中不斷成長,懂得難能寶貴之後才把自己活的像個人。

王紅和方建軍倆人發展的挺好,已經單獨出去租房子住了。見到老譚王紅還和以前一樣,方建軍有些不好意思,臉紅著。

知道倆人的情況後老譚挺高興,囑咐王紅別欺負方建軍。

「欺負他?他還用欺負,我一瞪眼就得老實的。」王紅瞅了一眼方建軍,霸道的說。

方建軍也老實,笑呵呵的不吱聲,一臉幸福的表情。

愛情呀,真的不分國界和年齡,也不是年輕人的專屬,人到中年一樣擁有,並且來的實在。

人不能沒有愛情,它能讓人充滿激情,能讓死的變活,讓活著的更加燦爛。

到什麼時候它都是神秘而神聖的,並且帶著鮮花的芳香和美酒的醉人,讓人激動,讓人新奇,讓人充滿對生活的熱愛。

如果沒有愛情,生活會黯淡無光,而存在的都不會找到價值。

老譚和大伙嘮了一會兒,緊接著到了飯口,開始上客人了。

艷華招呼老譚到小包房,不一會兒燕子過來了。

燕子這兩天身體有些不好,到醫院檢查說是婦科病,正在吃藥。整個人看上去無精打采,渾身無力的樣子。

趕得也巧,老馮和李萬山以及村部的人去青島旅游,十多天回來呢。這幾天就燕子自己在家,身邊也沒個人侍候,吃飯都是服務員給送去的。

昨天艷華去看她,見她稍微好點,所以今天才打電話告訴她老譚來了,要不然都不會告訴。

仨人坐下沒多大一會兒,傳菜生上來兩盤菜和兩份餃子,外加兩壺養生酒。

燕子由于身體不好,也坐不住,坐一會兒就難受,吃了幾個餃子就回去了。

「看她這樣挺嚴重的。」老譚說。

「也沒啥事,就是炎癥,打幾天吊瓶就好了。主要是她腎不好,腰疼,一起犯病,誰也受不了。」艷華說。

「腎咋回事?」老譚問。

「腎炎底子,還結石,結石疼起來就要命,依仗她這不嚴重,要不然都起不來。」艷華說。

「那得治呀,就這樣老馮還旅游去?」老譚有些來氣。

艷華解釋道︰「老馮走的時候她還沒犯病呢,和好人似的,老馮走的第二天開始犯病,也沒告訴老馮。這兩天好多了,老馮過兩天也回來了。」

「噢。」老譚點點頭。

艷華端起酒杯說︰「來吧,咱倆好長時間沒喝酒了,今天好好喝點兒。」

艷華第一次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時候,是一個標準的家庭主婦,每天在家洗衣做飯,收拾家務,伺候老公。那時候的她因為無聊,為了打發時間而要找工作,不為掙多少錢,只是給自己找點事做。

開了一年多的飯店,現在出現在我們眼前的艷華在容貌上沒什麼變化,還是以前那個溫柔善良的女人。可是細看又有所不同,臉上充滿了自信,已經有了幾分老板模樣。

這也是正常現象。

老譚走了之後飯店大部分是她在打理。買貨、攏賬、和前後廚溝通,給員工發工資、交水電費、跟酒商溝通等等這些日常都是由她負責,不知不覺鍛煉成了合格的老板。

燕子也管理飯店,相對來說要少一些。這不是說她不上心,只是性格使然,對一些細節上的事不怎麼注意,或者說是個不細心的人。

艷華從不跟燕子計較什麼你多我少,這也是她的性格使然。燕子比較張狂,她沉穩;燕子三分鐘熱血,她則是持之以恆。

每天第一個到店,一忙就是一天,這種忙碌的生活使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實。似乎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和目標,忙碌中還懂得了生命的價值。

是的,生命的價值。

這是她以前連想都不想的事,可是突然間就感受到了,並且十分強烈。

人的成長和所接受的教育有時沒有太大關系。當一個人意識到不能白活一輩子的時候,會不由自主的讓自己厲害起來,並且對生活充滿信心和希望。往往這就是人真正成熟起來的標志。

現在的艷華和老譚無拘無束的聊著,不時發出開心的笑聲。這在以前是沒有的,以前只是老譚說她听,偶爾認可贊同的點點頭,然後笑笑。

現在的她雖然不高談闊論,但語言絕不匱乏,說起飯店來頭頭是道,有自己的見解和思想,還能和老譚辯論兩句,叫老譚感到詫異和驚喜。

倆人嘮的很愉快,酒喝的也高興,這是他倆最開心的一次交流。

老譚回來的第三天,關東人家的徐總約他在自己的辦公室。

知道徐總為啥找自己,老譚是這樣打算的。現在托管著餃子館、袁姐飯店、張宇飯店三家,每個月有四千塊錢收入,基本生活所需完全夠用。

這三家店都是自己的人在干,不用太操心。唯一不方便的是三家店太分散,一個省城,一個甘旗卡,一個呼市,戰線拉的太長。

同時清楚自己還沒達到那些管理大師和廚界名宿的程度,靠名聲就能吃飯。但是想多掙錢,只能走管理這條路。開始的時候會辛苦點,等管理出名堂之後就好辦了,到時候找自己的人會很多。

像老四,現在是省城知名餐飲集團的出品總監,同時是老店的廚師長,每個月除了拿廚師長的工資外還有其他店面的管理費,收入不菲,一個月下來比開小飯店賺錢。

和老四比,老譚沒有餐飲集團做支撐,只能靠自己發展。

辛苦,只因為喜歡和現實。

關東人家經過三年發展,如今在省城已經打開局面,是一家比較有名的農家院,前景廣闊。任何一家飯店,只要能堅持住,生存三年以上幾乎就是做住了,也得到了老百姓的認可。

關東人家就是這樣。

如果不考慮第一次合作時的不愉快,在老譚眼里這是家比較好的企業,有合作價值。

當然,能夠過來和徐總談也是被徐總的真誠打動,還有張麗從中說和的功勞。

徐總首先開誠布公的說︰「過去的事就不說了,判斷失誤,走了彎路,叫人笑話。真心希望你能回來,咱們再次合作。」

是呀,過去的事過去了,不說是一笑泯恩仇吧,都是江湖兒女,沒必要計較太多。

「要是記著過去的事我就不來了。」老譚曬然一笑,轉而認真的說︰「合作之前有個情況提前說一下,我現在托管著三家飯店,到咱家來不能把那三家扔下不管。」

徐總不知道老譚托管三家飯店的事,听老譚這麼說不禁思考起來。因為這意味著老譚不可能把全部時間放到對自己店的管理上,還要抽出時間管理其他三家店。

老譚沒打擾徐總,這事放誰身上都要考慮考慮。

過了一會兒徐總問︰「每個月你是不是得到那三家店去幾天?」

老譚說︰「差不多,有事過去,沒事不用去。現在三家店運轉的挺好,不是啥大事的話電話就能解決。」

「那沒事,這個我可以接受,也能理解。」徐總想了一下說。

老譚客氣的說︰「謝謝。」

徐總不好意思的笑了,說︰「客氣啥,多掙點錢沒毛病。」

「我回來還是管廚房?」老譚問。

「嗯,主要管廚房,職務是行政總廚,王剛還是廚師長。但這回譚師傅你得把前台也帶著管,張麗和你是老搭檔了,你們倆配合沒問題。」徐總說。

「行。」譚答應下來,然後問︰「徐總,探討一下,你準備咱家每個月賣多少錢最理想?」

「當然越多越好了。」徐總說完笑了,「每個月二百萬就行,一年兩千四百萬。」

老譚在心里計算一下,把散賣和包席做好了,每個月二百萬沒問題,但得三個月以後。于是說︰「這樣徐總,頭三個月不算,我做下基礎工作,從第四個月開始算,一年為期,我給你做到兩千四百萬。」

徐總有些震驚的看著老譚,老譚給他一個自信的笑容,然後說︰「說吧,我的工資多少?」

「八千,八千怎麼樣?」徐總趕緊道。

「那就八千吧,只要你覺著合適。咱倆把丑話說前面,先小人後君子。我接手後希望不要有人干涉我的管理,即使錯了我自己承擔後果,也不許有人說三道四。還有,咱倆商量好的政策就徹底執行,不要半途而廢。

我要有給員工漲工資和增加福利的權利,在團隊建設和員工待遇這塊兒咱們該花的錢得花,不能小摳巴拉的。

管理層這塊全都歸我管,包括前台,每個月要有兩千塊錢學習經費,怎麼學習我定。同時對管理人員進行考核,合格的用,不合格的換掉。也就是說我要有生殺大權,要不然管理不了。」

老譚不客氣的說出自己的要求。

徐總听完之後笑了,對老譚說︰「譚師傅,這要是咱倆第一次的時候我保證不同意,現在我也成長了,只有專心干工作的人才會提出這些要求,同意,全部同意。」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