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言唯有秦國才是自己最理想的去處。
衛鞅心意已決,終于被秦候嬴霸(秦孝公贏渠粱)感動。
再者,衛鞅之所以想去秦國。
也是因秦國此刻還比較弱小。
但是有強大的潛力。
加之秦人民風淳樸,好戰的思想已經深入骨髓。
在這種情況下,才能讓衛鞅的變法得已實施。
其次,秦候嬴霸(秦孝公贏渠粱)廣納天下人才。
想要富國強兵卻沒有出路。
想要收復失去的土地。
卻沒有強有力的國家實力做後盾。
這樣的明主也不是隨意就能遇到。
所以衛鞅果斷選擇了秦候嬴霸(秦孝公贏渠粱)作為輔左的對象,也是最合適的。
秦候嬴霸(秦孝公嬴渠梁)雖然有雄才,但並將沒有具體謀略去實施。
而衛鞅可以完美的彌補這方面的不足。
這篇求賢令的最大成果,就是得到了曠古奇才衛鞅。
從而開啟了大秦帝國的霸業。
衛鞅臨走前和申不害約定。
衛鞅以秦國變法,申不害以韓國變法。
誰能變法有成,誰勝!
衛鞅入秦,見到秦候嬴霸(贏渠粱)。
二人一見如故,開起了羈絆相互扶持信任的壯烈一聲。
可謂是天雷遇地火,勾火遇崩雷。
了解了對方的想法和理念後。
秦候嬴霸(秦孝公贏渠粱)拉著衛鞅的手對天盟誓︰
「今日,我嬴霸(贏渠梁)對天明誓,信君如信我,終我一生,決不負君。」
衛鞅也同樣激蕩道︰
「(秦公)公如青山,我如松柏,粉身碎骨,永不相負。」
如此,衛鞅開始了對秦國考察,三個月形同乞丐走遍秦國山山水水。
推行新法。
徒木立信,為秦國新法立信!
而後渭水河畔誅殺七百人,為秦國新法立威!
衛鞅自信自豪的對秦候嬴霸(秦孝公贏渠粱)說。
秦國遵新法,三世明君,可霸天下!
可能是商君自己都沒有想到六明君可一統天下!
而後將商于之地封給衛鞅。
衛鞅以地為氏。
自此叫做商鞅。
正如張儀曾經所說︰
先生秦皮魏骨,張儀魏皮秦骨,至于商鞅者,入秦以後月兌胎換骨,皮骨皆秦人也。
其實在秦候嬴霸東出相王之際。
他最擔心的是兩個人。
一個是三公子贏天。
另一個是商君。
臨行前,曾經告訴派給商鞅五萬人。
若是自己在東出相王的時候出事。
秦國舊貴族、世家大族、老相國甘龍、左司空杜摯、右司空蹇平之輩。
必然要殺商鞅。
但是商君還是拒絕了五萬秦軍的保護。
他只是覺得這樣與秦法不合。
而今商君一死,正如他所說的那樣。
只要秦國新法在,商鞅將永存。
正如後世有人評論的那樣。
華夏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
不過都是在行商鞅之法。
後世不斷加以改變改善融合罷了。
無論商君生負面評價,酷吏一面也好,其余的也罷。
商鞅二字,是華夏歷史上繞不開的名字。
三公子贏天口中輕輕吟唱︰
誰感慨秦人可畏。
誰憑欄望穿秋水。
訪遍秦川水。
變法之策與君對。
青山巍,臣松柏相隨。
廢舊制,針鋒相對。
治私斗,新法揚威。
你丹心,我捍衛。
若秦奮發起西錘。
功成偉,你卻難身退。
「拿下!」
三公子贏天擦干眼淚,平復好心情。
冷酷一聲。
贏嬰對著左邊的一萬秦軍下令。
將所有秦國貴族全部拿下。
而秦國貴族紛紛破口大罵。
三公子贏天將秦候嬴霸的排位放在商鞅懷中。
看向那一千多被制服的秦國貴族冷漠道︰
「依照秦國律法!」
「損傷于王牌位者!
夷滅兩族!」
「凡手持宮殿者!」
「就地處死!而後按照名單夷滅兩族!」
「抄沒家產充公!名下所有佃戶、奴隸恢復自由!」
「屬下遵命!」
贏嬰即刻對著那一萬多秦軍下令。
秦國貴族仍舊對三公子贏天破口大罵。
「贏天!你就不怕後世之人罵你是屠夫嗎?」
三公子贏天冷笑一聲︰
「權力功業如戰場,歷來不以德行操守論人。」
「身後之名,無足道也,真情天道,本色不奪。」
「千秋功罪,但與人評。」
「殺!」
屠刀已經舉起。
再落下時。
已經是人頭落地。
短短一瞬。
幾十人已經被砍下了腦袋。
隨後換人繼續斬首。
一千多來此的秦國貴族有八百多人全部被砍下首級。
而三公子贏天只是冷眼看著,眼楮都不眨一下。
左司空杜摯和和右司空杜摯一看三公子贏天已經殺紅了眼。
對著相國甘龍低聲道︰
「咱們也反了吧?」
老相國甘龍乃是剛才挑頭殺商鞅的。
現在卻異常的一冷靜。
低著左右兩邊的左右司空杜摯、蹇平低聲安撫道︰
「贏天這廝手中屠刀在手。」
「老夫以為他不會全部殺死。」
「結果沒想到這人心腸比鋼鐵還硬。」
「還是那句話!天之將明,其黑尤烈!」
「颶風過崗,伏草惟存!」
「孤石萬仞,自有草木依附。」
「老夫錯了,眼下不能與這等屠夫計較。」
「蟄伏!隱忍!出了王宮!便如飛鳥如林!飛龍入海!」
「勝敗皆有變數!」
「老相國教訓的是!」
左司空杜摯、右司空蹇平這才安靜下來。
老秦人到底還是耿直。
剛才其中以秦國守舊大臣相國甘龍為首秦國大臣。
剛才也從秦國士兵手中哄搶弓箭。
但是都沒有真的射箭。
想比秦國貴族還是少了一絲奸猾。
秦國守舊大臣竟然一個都沒有死。
他們的存活對三公子贏天都會一種威脅。
三公子贏天霸氣地掃視了一眼以相國甘龍、左司空杜摯、右司空蹇平為首的秦國大臣。
那些秦國守舊大臣雖然對三公子贏天恨入骨髓。
但是眼下也是知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哪個還敢硬接三公子贏天眼神。
其實在這里三公子贏天完全可以將他們全部殺了。
但是秦國新法在,這些人其中有部分只不過是被相國甘龍、左司空杜摯、右司空蹇平裹挾。
三公子贏天決定給他們一次機會。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眼下的秦國朝堂確實還離不開這些人。
自己的勢力如呂不韋等人還在秦國咸陽給他修宮殿。
所以三公子贏天扔了。
知道這些人心里憋著一口氣等著一個機會要合力咬死他。
但是三公子贏天在此刻布下另一個局。
「贏天!」
三公子贏天尋聲而去。
說話的乃是老祖宗贏虔。
「嗯?老祖宗,怎麼了?」
老祖宗贏虔對于三公子贏天再度誅殺秦國貴族親族的行為是痛心疾首。
但是知道這樣做確實是順應時代潮流。
他一直存在的意義就是用來平衡以追求變法派的商鞅和守舊派甘龍。
眼下商鞅用自己的死給三公子贏天鋪了一條無人阻礙的路。
老祖宗贏虔也看的出來。
三公子贏天心意已決,必然要將商鞅之法映入秦國骨髓。
如果說還有阻礙。
那麼就是他、以及還沒有被三公子贏天鏟除的秦國貴族、世家大族。
等到這件事過去。
他們一定會懇求老祖宗贏虔帶頭造反。
殺了三公子贏天為死去的秦國貴族報仇。
老祖宗贏虔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體。
一方面希望秦國強大,霸天下!
但是秦國的貴族、世族乃是變法最大的阻力。
一方面希望秦國貴族、世家的特權保留。
這也是他身為秦國贏氏貴族族長的責任。
秦候嬴霸在的時候還好。
大家都相安無事。
秦武王嬴蕩為政三年。
也是主張在保持秦國新法的同時。
維護秦國貴族、世家的利益。
繼續維護這種現狀。
維持下去固然對兩邊都好。
但是每每秦王做出什麼巨大的為政舉措。
一旦與秦國貴族、世家大族有利益沖突。
他們便會出來鬧事。
搞得真正對老百姓、對國家好的政策要大打折扣。
老祖宗贏虔歷經三朝自然也是心知肚明,洞若觀火。
可是現在。
三公子贏天已經是秦王了。
他的決心、意志、手段、權謀無人能及,鋼鐵一般。
故此。
老祖宗贏虔已經無法在維持這種脆弱的平衡。
屬于他的時代將要過去。
也許,在三公子贏天出現在秦王宮的一刻。
就已經過去。
接下來的事情很簡單。
三公子贏天逼秦武王嬴蕩禪讓。
然後相國甘龍、左司空杜摯、右司空蹇平把老祖宗贏虔請出來。
以老祖宗贏虔的威名威望糾集秦國所有貴族、世家在各地造反。
然後三公子贏天派兵鎮壓。
徹底抹殺所有反對秦國新法的人。
這對于秦國內部內說。
是一種削弱。
會極大消耗秦國的國力。
老祖宗贏虔為了避免過陣子別人把他架起來利用他的名聲造反。
他決心要制止這一切。
內亂已經不可避免。
但是他想把內亂控制到最小。
老祖宗贏虔對著三公子贏天點頭笑道︰
「傻小子,你必然秦國百年來最偉大的英主!」
「老夫曾經也差一點做秦候,也就是現在的秦王。」
「山東六國那秀麗的景色,老夫是看不到了。」
「今天拜托你一件事。」
三公子贏天歪頭道︰
「何事?」
老祖宗贏虔苦笑道︰
「老夫我已經老了,活的夠久了。」
「即便如此,可還剩點威望。」
「估計這點威望後面會給你制造不曉得麻煩。」
「老夫就不給你惹麻煩了。」
「代價就是你日後替老夫率領秦軍領略山東六國的大好河山!」
三公子贏天不解道︰
「老祖宗,您這是何意?」
「瞅您這身子骨,硬朗的很拉,到時候您統帥秦軍親自去看不好嗎?」
「哈哈哈哈!」
老祖宗贏虔搖頭一笑︰
「你小子少給我裝湖涂!」
「事已至此,商鞅一死,這一生與老夫羈絆的人突然就這麼一下沒了。」
「搞得老夫突然之間有些孤單寂寞啊。」
「罷了,就這樣吧!」
老祖宗贏虔忽然拔出秦劍。
對準了自己的脖子。
「老祖宗您要做什麼?」
三公子贏天之前還以為老祖宗贏虔會自己隱退。
結果沒想到是以這種方式隱退。
在場之人無不大驚。
尤其是以相國甘龍、左司空杜摯、右司空蹇平等秦國守舊大臣。
還有活下來的部分秦國貴族、世家大族族長。
紛紛厲聲制止。
三公子贏天之所以阻止。
就是因為他曾經在和東出趙國當質子之前。
和秦候嬴霸在車輦內的一段談話。
秦候嬴霸對著三公子贏天叮囑道︰
同德易,同心難,大德大節,求同更難。
歷來公室內亂,幾曾不是骨肉相殘?
嬴虔內明之人,你要倚重他。
而且再過去。
老祖宗贏虔對自己確實沒有痛下死手。
所以他現在只想讓老祖宗贏虔當眾隱退。
而非自殺身消。
老祖宗贏虔卻豪爽一笑。
指著眼前以相國甘龍、左司空杜摯、右司空杜摯為首的秦國守舊大臣、以及秦國貴族、世家大族。
責罵道︰
「你們這群王八蛋!」
「除了搞事就是要搞事!」
「之前老三贏天在咸陽的事情。」
「你們就把老夫架出來。」
「這一此殺的乃是秦國贏氏貴族核心。」
「你們能善罷甘休?」
「與其讓你們搞死,落個反賊之名。」
「還不如自我了斷算了!」
相國甘龍、左司空杜摯、右司空建平等人紛紛阻止暴喝︰
「老祖宗不要啊!」
「老祖宗千萬想開啊!」
「您才是我們秦國的主心骨啊!」
老祖宗贏虔忽然嚴肅下來︰
「為了防止你們打著老夫的名號大規模鬧事!」
「老夫今天就斷了你們的念想!」
「孔子鼓吹的恢復周禮那一套不行了。」
「我們要順應時代潮流。」
「秦國變法之後,肉眼可見的變強!」
「老夫最後勸你們一句!不要自取滅亡!」
老祖宗贏虔忽然把劍對準了自己的喉嚨。
十分灑月兌,再度看向三公子贏天︰
「別忘了你我的約定!」
三公子贏天這才明白秦候嬴霸為什麼評價老祖宗贏虔乃是內明之人,可以倚重。
如果老祖宗贏虔不死,日後他們必然兵戎相見。
就跟當初老祖宗贏虔在面對秦候之位時。
他為了面同室操戈,勾心斗角,高風亮節不爭不搶。
(估計這點故事都看吐了,還有一章就沒了,換後面一統六國了!感謝支持一路跟隨我的衣食父母爹娘們!給各位磕頭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