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88 這官可真清廉嘿

石獅鎮門,朱漆銅釘,端的是氣象非凡。

鎏金匾額上,斗大的「和府」二字,更是四四方方。

這有意顯露出來的堂堂正正,令人望而生笑。

和珅,大乾王朝最富有的官員,一個富可敵國的大臣。

死後抄家,竟得八億兩白銀!

相當于大乾一朝十五年的稅收總額。

其貪污財富之巨之多,令人咋舌。

而此刻,這位富可敵國的和中堂,卻是唉聲嘆氣,愁眉苦臉。

這又是為何?

莫非是錢多的無處可花?

還是說這大乾的天下,竟然還有他和珅辦不到的事情?

易澤走進府邸之中,穿過重重庭院,來至後花園之中。

這時節,相貌堂堂的和中堂,正在那里緩緩踱步,面上竟有了愁容。

「劉全,這一次聖上南巡,著我差辦此事,奈何國庫之中,確實是沒這麼多銀兩,這可如何是好?」

劉全是和珅的管家,打小就跟著和珅走南闖北,在和珅無權無勢的時候,也沒有離開,故此深得和珅崇信。

而且劉全也頗有些本事,不少事情和珅都會與之商量一下,借以拓寬思路。

這一次乾隆皇帝再一次南巡,算起來,已經是第六次了。

第五次之時,和珅還未有如此大的權勢,因而南巡之事他只是隨行,並未有參與進去。

而這一次,乾隆皇帝指名讓和珅進行準備。

南巡一事,聲勢浩大,花費更是不菲。

之前數次南巡,已經導致國庫空虛,入不敷出。

而今已經七十四歲的乾隆皇帝,再一次南巡,所花費之數更是巨大。

故此和珅才會如此煩憂。

一來要讓乾隆皇帝心中歡喜,二來要解決錢財之事。

這事情堆疊到一起,便是麻煩。

若是花了國庫之中太多資材,乾隆皇帝肯定心中不喜。

若是不花,這巨大的窟窿又怎麼能夠補上。

難不成還得和珅自己掏錢?

劉全自小跟著和珅,各種機密絕密都知道不少,對和珅的脾氣更是模得透徹明白。

他一見和珅這模樣這臉色,便知道這位又是在為錢發愁了。

「爺,其實您大可不必這麼煩惱。」

「怎麼能不煩惱啊,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和珅嘆了一口氣,看了眼賊眉鼠眼的劉全,問了一句︰「莫非你有什麼主意?」

「爺,您這是當局者迷啊,既然是南巡,那沿途官員自然要準備點禮數,如此,不就行了!」

劉全嘿嘿一笑,話沒說的很全。

他心里明白,自己只要開個小頭,剩下的,和珅都會直接補充完整。

听了劉全這兩句話,和珅的臉色瞬間紅潤了,緊皺的眉頭舒展。

「定是這幾日疲乏了,連這麼簡單的事情都煩惱許久。」

和珅一拍額頭,心中已然有了定計。

「劉全,你下達我的意思,南巡沿途大小官員,根據品秩高低,分別上繳銀兩,為聖上南巡做準備!」

「明白,奴才這就去辦!」

隨著劉全的離去,和珅的意思下達到各地方。

大小官員得了旨意,紛紛行動起來。

他們同和珅一樣,對自己的錢財看護的非常緊。

但這筆錢總得有人出才是。

誰來出?

大小官員守緊自己的口袋,近乎于一毛不拔。

那這筆錢也不會憑空而來。

自然是分攤到了南巡沿路上,那些窮苦的百姓身上。

可憐這些百姓,身上無片衣保暖,腳下難有立錐之地,還要承受這苛捐雜稅。

各地官員巧立名目,大肆的盤剝搜刮,一時間民怨沸騰。

然而官員得了油水,自己吃下一部分,上交一部分。

而和珅,湊夠了南巡的花費,自然是將多出的那一部分給吞了下去。

這每一枚銅錢上面,都帶著絲絲鮮血。

上面似乎有百姓在哀嚎,有窮苦之人在哀求。

乾隆南巡,死傷無數。

但也富貴了大小官員,他們滿嘴流油,口呼著聖上萬歲,歌功頌德。

易澤看著這如雪花一般的銀兩,似乎看到了銀子中隱藏的污穢和骯髒。

黎民慟哭,為官者,充耳不聞。

「偌大康乾盛世,不少人眼中的巔峰,實際上,不過是一群貪官污吏的狂歡!」

易澤的語氣中充滿了不屑與嘲諷。

「實際上,若是沒有番薯和玉米的引入,康乾盛世,會直接演變成康乾亂世。」

「勉強處在溫飽線上的百姓們,苦苦掙扎著,每日為了生存而發愁。」

「而大乾上至皇帝,下至縣令,個個吃的滿嘴流油!」

「那些因循守舊,粉飾虛張的貴族們,更是山珍海味享用不盡。」

「詩聖杜甫曾言︰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便是這個時代的真實寫照!」

易澤的話中充滿了對百姓的憐惜與哀傷,這份情緒,感染著每一個心存善意的觀眾。

「這勞什子康乾盛世,真的給爺看吐了!」

「真不知道乾吹們有什麼好吹得,大乾不就是一臭魚爛蝦嗎?這種朝代也要吹?」

「很多人都是乾宮劇看多了腦子被洗了,真穿越到大乾,怕是直接餓死!」

「沒辦法,有些人啊,奴才當久了,舍不得後邊那根耗子尾巴!」

觀眾們宣泄著對大乾的不滿。

偶爾有乾吹們發言,也被彈幕瞬間沖的無影無蹤。

易澤繼續走著,他緩緩言道︰「諷刺的是,康乾盛世期間,有一位官員,被時人稱作清廉之表率!」

「此人名為陳世倇,歷經康乾三代皇帝,真正的三朝元老!」

「其為政之時,有清廉之美譽,為皇帝器重。」

「然而,他于齊魯大地為官兩年,便坐擁良田數萬畝!」

「若是朱元璋見到了這樣的清廉之官,恐怕得直接夷三族!」

易澤帶著幾分嘲諷的笑意,訴說著歷史事實。

康乾盛世期間,國力衰弱,官員腐敗,老百姓苦不堪言。

只有依附在百姓身上戲血的百官們,吃的滿腦肥腸,賺的盆滿缽滿。

走出這黑暗的盛世,易澤再一次回到洪武一朝。

時間線回調,歷史因此改變。

易澤的腳步,走進了文人家中。

文人,即讀書人,以求取功名為目標。

這是科舉制的既得利益者,也是後世之中,對朱元璋頗有非議的主要人群。

後世之中,流傳的朱元璋肖像圖,便出自文人之手。

若說康乾盛世是官僚,是滿人的盛世。

那麼洪武一朝,絕對是官僚,是貴族的末日!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