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720章 傅山薦才

傅山听劉慧明如此重視教育,大喜過望,忙起身行禮。

劉慧明忙扶起他,謙虛地道,「我這人不懂教育,只能給錢給地,其他的就得靠你們發揮了。」

傅山喜道,「如此甚好,甚好!」

劉慧明簡單地分享了一下「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的辦學宗旨,以及「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做學問的方法,把個大名士傅青主听得一愣一愣的。

兩人說笑了一陣,劉慧明再次邀他入幕。

傅山再次拒絕了,道,「傅某雖無意仕途,但幫德公招攬幾個可靠的人才還是可以的。」

「好好好,如此多謝了!」 劉慧明大喜,「知我者青主也!」

傅山又喝了口茶,掰著手指頭道,「我雖然有不少有學問的好友,但適合入仕的卻並不多,先為德公推薦三人吧,此三人一人名薛宗周,字文伯,與我乃是同門。一人名王如金,字子堅,亦是我多年好友。二人都是胸有韜略之人,可入德公幕中歷練一番。」

「好,太好了!」劉慧明大喜,又追問道,「那第三人呢?」

傅山道,「第三人姓于名成龍,字北溟,乃永寧人士,此人正直廉明,以後定是一代廉吏。」

劉慧明對薛宗周和王如金不怎麼熟悉,但對清初的大清官于成龍確實如雷貫耳,喜道,「于成龍?」

傅山見他表情怪異,問道,「莫非德公听說此人?」

「沒听過。」 劉慧明搖頭,又問,「還有嗎?」

傅山笑道,「公當人才是甘薯嗎,種一株能得一窩?」

說罷哈哈大笑。

「你在種甘薯嗎?」劉慧明也笑了一陣,「走,咱喝酒吃飯去。」

傅山確實在種甘薯,自從劉慧明在朝堂上大力推薦甘薯和玉米以後,工部就迅速籌集了種糧下發到了各府,雖然已經過了時節,但是這種效率還是讓劉慧明感動的。傅山听說此事以後,特地到布政使衙門取了一些種糧試種,竟然收獲了幾十斤。不過玉米就慘了,還沒抽穗就被霜打

死了。

「還有一事呢?」來到餐剛坐定,傅山就問道,「剛才德華說有兩件事,才說了一件公事,還有一件私事呢?」

「唉,作孽啊。」 劉慧明苦笑一聲,「都是管不住下半身惹的禍事。」

他前天剛收到陳沅的來信,範怡小產以後身體一直臥床不起,現在都已經下不了地了,吳有性來看過了,也沒有太多辦法。他這兩天一直為這事煩惱著,想起那麼嬌滴滴的一個美人竟然被後世一個小病纏繞著,劉慧明就覺得窩火。

他把範怡的情況說了一遍,語帶請求地道,「青主精通醫術,不知于婦科一途,可有研究?」

傅山听說是劉慧明的小妾流產了,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去世的夫人,他的夫人張氏就是因為流產,二十五歲便去世了。

劉慧明見他一臉悲戚,還以為是他不願意為自己的小妾治病呢,忙解釋道,「我這妾室出身低微,青主若是覺得為難,此事便就此作罷吧。」

他知道這個時代的士大夫是很清高的,讓一個大名士給自己的小妾看病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一種羞辱。

哪知傅山連連擺手,「德公說哪里話,傅某乃是想起了亡妻。某明日便動身前往京師為你解此難題。」

劉慧明大喜,「只要青主開一個方子就可以了,何必勞師動眾去往京師?」

「嗯,不對,不對!」傅山搖頭道,「女科不同于其他科目,必須得某親自診視才能開方。」

喝了幾口酒,傅山談興就起來了,他好像對婦科特別有研究,說起來頭頭是道,「女科一途,可分為帶下、血崩、鬼胎、種子、妊娠、小產、難產……」

劉慧明听得目瞪口呆,他沒想到傅山對婦科病竟然這麼有研究,該不會是因為他老婆死于婦科病,他就刻苦鑽研婦科了吧?

劉慧明還真猜對了,歷史上的傅山確實對婦科很有研究,還著有《傅青主女科》一書,在後世乃是中醫必讀之物。他引經據典說了一刻鐘,見劉慧明沒多少興趣才住了嘴,「德公見笑了,傅某亡妻即是歿于小產,

自此以後某便立志研習女科,以慰亡妻在天之靈。」

接下來的晚餐時間,二人便探討起了醫學,劉慧明不懂婦科,但是後世的一些淺顯的醫學常識就讓傅山贊不絕口,特別是他提出的實驗論證的思路更是讓他震驚不已,直言劉慧明的理論可以開山立派,劉慧明哈哈大笑,把這一光榮而艱巨的任務交給了他。

當劉慧明問起王之俊在山西的作為時,傅山贊不絕口,直夸王公公行事果決,吳太醫方子有奇效。當听說吳太醫是劉慧明挖掘出來的時候,傅山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劉慧明又給他講了一些解剖學的知識,他听得直搖頭,但劉慧明從他眼里看到了躍躍欲試的神情,想必他肯定想去試一試吧。

二人邊吃邊聊,不自覺地就聊到了現在疫病流行的事來了,劉慧明說了吳有性的事,再次希望傅山能出山做事,但是被第三次拒絕了。

劉慧明突然想到一事,忙道,「青主,既然你不願出仕,那我請你從北京回來之後幫我做一件事,可行?」

「說來听听!」傅山喝了一口茶,慢條斯理地道,「只要不違背誓言就成。」

劉慧明道,「我想效仿武備學堂建立一個醫學院,一來整理各大名家醫學典籍,二來收集各種醫學技術,三來每年招收一批學員,為大明培養一批合格的大夫,特別是外傷處理、急救方面的人才。」

劉慧明仿照後世的模式簡單地介紹了一下醫學院的基本情況,到最後鄭重其事地邀請他出任首任山長。

傅山听得很認真,劉慧明很多理念都是他從未听說過的,但以他的智商只要稍加琢磨就能明白,劉慧明的邀請不違背他的誓言,因此很痛快地答應了。

劉慧明大喜,「太好了,有這樣一說學校,相信不久中國的醫學很快就能屹立在世界之巔。」

傅山大受感動,待劉慧明拜完之後,又回了一禮,「德翁高瞻遠矚,大明有一所這樣的醫學院,不僅大明百姓受益,咱山西百姓也大大受益,為了山西的百姓,某一定把學校辦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