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還在高興之際,汪宗友突然開口道,「請督丞撥付給下官三千兵馬,下官保證完成任務!」
他的條件就像一盆冷水讓現場的氣氛迅速降到冰點。
劉慧明冷冷地盯著他,不悅地道,「闖賊大兵壓境,本督左支右絀,已是力不從心。你還想著分我兵力,是何居心也?莫非是讓我重蹈薩爾滸之敗的覆轍嗎?」
劉慧明突然發飆,商石敬和白松齡、趙良棟等人也跟著重重地哼了一聲。
汪宗友嚇了一跳,只得降低了要求,「冰天雪地道路南行,至少要一千兵力。」
「本督只能撥一旗兵馬護送院使去大同!」劉慧明怒火不能太廉價,他本來準備給他一營人馬的,既然他不識時務,那就只有一旗了。
說完,也不管他作何感想,對白松齡道,「老白,一會兒抽出一旗兵馬交予汪院使,散會之後馬上交割。」
身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有總比沒有強,事已至此,特也只得認了。
說了會榆林的軍情,劉慧明突然問道,「我記得陝北有個延綏巡撫啊,現在是誰?怎麼不是他給我發求援信?
布政使趙建極答道,「各部所言不錯,陝北是有延綏巡撫,先前是崔源之,不過他已經上表請辭了,新任巡撫名張鳳翼,還未上任。」
「張鳳翼?吃大黃的那個嗎?」劉慧明遲疑了一下,隨即問道,「不是幾年前就死了嗎?」
幾人噗嗤一聲笑,趙建極擺手道,「不是,不是!那個張鳳翼是山西代州人,萬歷年的進士,早已過世多年。這個張鳳翼是山東東昌府人氏,乃是天啟年的進士。」
「哦,原來如此!」來到這個世界以後,劉慧明發現這個時代的人起名字和自己那個時代一樣,都有自己的潮流,比如左光先就有兩個,現在又出了同名的張鳳翼,看來中國人起名的胃口幾百年來一直都沒變啊。
「那榆林總兵王定呢?他怎麼沒有信過來?榆林現在到底誰說了算?」劉慧明猜想這
個張鳳翼多半不想去上任了,但是現在情況緊急,自己必須找到能做主的人,因為榆林實在是太重要了。
陝北榆林在這個時代可是絕好的兵源地,出了很多優秀的將領,不論是官軍里的賀士賢、尤世威、左光先,還是流賊你的李自成、張獻忠、李定國等人都出自這一片,就算現在榆林都還有幾個大明的宿將,他可不能讓他們落入李自成的手里。
劉慧明一連問了三個問題,把所有人都問愣了,機要秘書王寅插話道,「布政使都任現在是榆林最大的官,當然是他做主。」
汪宗友也看出了榆林的重要性,不過他看重的更多的是兵員,「榆林乃天下勁兵之所在,孫白谷入榆林三月即得數千勁卒,半年即擒獲賊酋高迎祥,督丞千萬勿使榆林落入敵手。」
劉慧明點頭道,「你說得沒錯,榆林確實很重要。但是我以為李自成是在迷惑我們,他在榆林的行動很可能只是個煙幕彈,他重點應該還是平陽。」
歷史上李自成根本沒到榆林,他只走到了米脂,祭完祖就折回西安了,很快就組織大軍從平陽發動了總攻,跟蔡懋德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
劉慧明的話引起了眾人的重視,汪宗友爭辯道,「倘若賊從保德渡河而來,即可截斷我軍退路,山西即被一分為二,形勢可就危急了。」
張家玉道,「倘若我們將重兵布置在保德,則平陽危矣。」
趙建極也加入了討論,「保德和平陽不能兼顧,當有所側重才是,下官以為官軍應死守保德,從平陽渡河威脅潼關,攻敵之必救。」
劉慧明呵呵笑了笑,道,「想法不錯,只是有些太難為我了,就憑我手里這點兒兵力和糧草,能自保已經不錯了,哪里還有能力反攻?」
趙建極大窘,劉慧明擺了擺手,示意他不必在意。
汪宗友也想到了這個問題,不過他的思路很開闊,建言道,「我軍雖然兵力不足,但河南侯督師侯若谷剛抵達洛陽,可令他西進陝州,威脅潼關。」
劉
慧明笑了笑,無奈地道,「你的想法也很不錯,可惜我只是個三邊督師,侯若谷在河南,我管不到他啊。」
汪宗友不服氣地道,「既如此,當立即上奏朝廷,令其移師潼關。」
「嗯,我看行!」劉慧明看了他一眼,道,「這事還是要勞煩你啊,我和你一起署名。」
汪宗友想了想,覺得此事對自己沒有壞處,便爽快地答應了。
散會以後,劉慧明讓汪宗友和白松齡去交割兵馬,自己則留下把張家玉分配任務,這貨一直憋著一股勁,感覺都要爆炸了,他不得不盡早把他放出去。
「元子啊,我料想姜瓖不會听汪院使的話,你趕緊去一趟榆林,讓都任全軍撤出榆林,撤到保德,守住黃河渡口,避免山西陷入南北夾擊的危局中。」
「撤出來?」張家玉不解地道,「拱手讓給闖賊嗎?」
「是的!」劉慧明點點頭,「既然守不住,何必要浪費人力,咱們要集中精力辦大事,人才不能浪費了,尤老將軍兩兄弟都是大明的忠良啊。」
歷史上的榆林之戰打得很悲壯,幾乎沒有投降的,包括尤世威兄弟,王世欽兄弟、閑居的總兵李昌齡等全部戰死,不過劉慧明只知道尤世威兄弟,他準備網羅這兩人為自己所用,絕不允許他們就這麼死了。
張家玉遲疑道,「大軍不放一箭就棄守城池,恐會遭朝廷責難,督丞請為自己的聲譽著想。」
劉慧明不以為意地道,「不妨事。榆林的兵是大明最好的兵,只要把這一支兵力保持下來,咱們就有打回去的本錢。存人失地,人地兩得,存地失人,人地兩失!」
「存人失地,人地兩得,存地失人,人地兩失!」張家玉默默地念著,不住地稱贊道,「督丞此言深合兵法,學生受教了!學生收拾停當,明日就啟程前往榆林。」
劉慧明對馬屁早就免疫了,「嗯,好,你也帶一營人馬過去吧。」
張家玉鄭重地行了一禮,「下官定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