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一十章 龍華

朱皓軒試探了下︰「那我兩個都能接?」

「那是肯定的。雖然說吧軋戲不是啥好听的名聲,但是吧現在圈內的情況都這樣,想找個好演員,也只能接受這些情況了。」

張琛看起來不是很在意這事情,不過朱皓軒還是從他的話里,听出了一點點言不由衷的意味。

朱皓軒也是能理解的,不說軋戲這個名聲好听不好听的問題,但是兩部戲的兩個角色之間來回切換,對于人物飾演的切換,就是一個很不穩定的因素。

如果兩部戲里的兩個人物形象差距過大,在你軋戲的時候,切換角色的時候,就會難免產生一些影響。

特別是對那些使用「方法派」和「體驗派」的演員,這種軋戲的影響尤其的嚴重,對于使用這兩種方法的演員來說,他需要在劇里內外都去感受角色的情緒變化,需要的是自己在表演的時候是這個角色。

而你軋戲的時候,兩部戲兩個角色,如果風格完全不一樣,在切換的時候,那種感覺就很容易會互相影響。

之前在《狄公》劇組的時候,秦南梔就向朱皓軒請教過演戲的事情,而朱皓軒當時教秦南梔的就是方法派的飾演技巧。

其實朱皓軒和秦南梔兩人在飾演的過程中跑出去接了檔節目,再回到劇組演戲的時候,就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了秦南梔再切換回劇中「如燕」這個角色的時候,出現了些細微的偏差。

朱皓軒也不知道是不是系統的幫助,他的表演其實倒是一直都還是挺穩定的,沒有出現過太大的問題。

又恰好之前秦南梔的戲份和朱皓軒戲份的重合很多,所以在出現這些細微偏差的時候,都能在朱皓軒的幫助下給掩蓋過去。

張琛說是不在意,但是朱皓軒卻是什麼都不表示的,他答應出演張琛的這個劇本在前,學校的那個項目任務在後。

學校的任務麼,張琛也是過來人,肯定能理解一些,但是之後可能的軋戲情況就是真實存在了。

「琛哥放心,我肯定好好準備,到時候不會給你添麻煩的。」

朱皓軒這時候打了個包票,說了些場面話,不過說起來也是他的心里話了,這部劇本他是真的喜歡的,也是真心想去拍好的。

而且就算是本身的職業道德也應該是要好好完成拍攝的。

張琛拍了拍朱皓軒的胳膊,點了點頭︰「行,有你這句話就夠了。」

朱皓軒問︰「那琛哥今天找我來還有什麼事情嘛?」

「那當然,剛才說的那些又不是什麼正事兒,就是和你隨便聊聊。」張琛整個人身體前傾,變得更為鄭重了些,「我想召集幾個主創,到時候,國慶的時候,去一趟龍華烈士陵園,去看看曾經犧牲在那里的那些前輩。」

朱皓軒听到張琛的打算,然後回憶起了關于龍華的事情,他不由得有些沉默。

龍華這個名字,出現在他的認知里,完全是因為他最近了解了這段歷史之後。

在此之前,他不知道其他的同齡人有多少人知道這個地方的,不過以他淺薄的義務教育階段加高中歷史知識,的確是沒什麼印象的。

但是自從他知道了這個地方之後,就曾經產生過一個去這里看看的沖動。

他想知道百年前的年輕人,他們義無反顧赴死的時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心態。

生活在百年後和平年代的他們,听老師講這段歷史,自己翻書看這段歷史,但是卻是沒有真的在那個環境里呆過,很難真的明白他們的行為。

甚至在很多人年少時候不知道這些個概念,會有人產生懷疑,值得嗎?

那些抗爭的年輕人,能接觸到前沿的國際學說,或多或少家里的其實並不差,難道獨善其身不好嘛?

朱皓軒倒是沒有這麼想過的,因為當時的他並沒有這些概念,只是在老師的知識灌輸下,盲目的听著,卻是沒有自己的理解的。

直到現在,他成年了,這幾年獨立接拍戲,走過了不少地方,算是在行走社會了,然後他現在在這麼個機緣巧合下,再次回看這段歷史的時候。

他終于有了自己的答案。

所以,當張琛提出這麼個提議的時候,他的那個沖動又涌上了心頭。

他很想去那里看看,然後在他們的埋骨之地,告訴他們,百年後的華國,不負他們所望,國泰民安,重新屹立在了世界的東方。

朱皓軒重重地點了點頭,沒有其他的話,就是簡簡單單的兩個字︰「我去。」

張琛如釋重負,剛才的鄭重在听到朱皓軒的這一個回答之後,完全消失了︰「行,那就算你一個了。」

「對了琛哥,你說主創,你是把演員的班底找齊了嘛?」朱皓軒想起來剛才張琛的話,好奇地問道。

「差不多了,因為這部劇很特殊,里面還會出現一些領導人,所以團團幫我聯系了一些文工團和國家劇院里的特型演員,能解決很多問題。」張琛回答道。

朱皓軒思索了下,大概也明白了些情況,關于那些人,形象問題肯定要求是很嚴格的,而官方倒是一直有在培養這些的特型演員,所以官方幫著去解決這些也算是一些比較嚴謹的做法了。

而且經過官方篩選的這些能飾演特殊人物的演員,在背景調查的時候,肯定也是下了一番苦工的,不至于以後會暴雷。

之後的時間,兩人又聊了聊劇本啊,還有劇組建設的一些情況。

特別是關于劇組建設的一些情況,朱皓軒這邊馬上要到學校的劇組去了,他可是想著能收編這個劇組的,關于劇組建設這個問題,他也想多了解一些,避免自己掉坑里。

張琛自然是和朱皓軒好好說道了一番的,他在和李偲交流的時候,也隱約听出來些李偲話里話外的意思,這個小師弟像是也想自己組班子,所以他也沒有藏私,把這些年在劇組學到的,自己悟到的東西,他記得的,都和朱皓軒交流了下。

午飯是在張琛的家里吃的,李若男和秦南梔兩個人下廚,李若男是東北人,秦南梔打下手的情況下,做了一桌子東北菜。

吃完飯後,兩人就帶著豆漿告別了,回到了公寓里。

回程的路上,朱皓軒也和秦南梔說了下剛才在張琛家里的時候,張琛提到的去龍華的事情。

秦南梔也沒有什麼驚訝的,她在樓上和李若男兩個人聊天的時候,就已經說到了這個事情。

「我也想去啊。」這是秦南梔給朱皓軒的回答。

不過麼,秦南梔自然是沒有辦法去的,王月仙在京城的演唱會在10月3日晚上就要開始了,她肯定是要去京城的。

所以麼,最後的結果就是,兩人又一次分開了。

……

十月一號,早晨。

這段時間由于秦南梔的換房間休息,導致了朱皓軒的早期計劃幾經失敗,今天早上,沒有了秦南梔的打擾的朱皓軒,終于早起成功了。

簡單洗漱了下,然後下樓在小區里簡單跑步鍛煉了下,在小區外的早餐店里吃了早餐,然後回了公寓。

回到公寓里,沖洗了下,然後換了身適合今天出行的衣服,然後簡單的打理了下自己的形象,帶上了秦南梔委托自己帶去的一封信,就出了門。

他今天沒有開車,十一國慶長假,來魔都旅游的人很多,這時候他再自己開車出門,純粹是找罪受。

帶上口罩帽子,乘地鐵就獨自前往了龍華,他算是住在魔都本地,所以約好了和張琛他們在門口見。

朱皓軒到的時候,比眾人約定的時間早了大約是半個小時。

他觀察了下周圍的情況,園區門口就有花店開放,朱皓軒走過去,問了下,一朵花在3到5元的樣子,朱皓軒買了兩束花,一束他自己的,一束是代沒來的秦南梔的。

朱皓軒又在門口等了大約二十分鐘,一輛黑色的商務車,開到了園區的停車場,朱皓軒看著主駕駛上的張琛和副駕駛上的李若男,知道是人來了。

朱皓軒簡單跟了兩步,等著張琛把車听到了停車位上,然後帶著一眾六個人下了車。

張琛帶著人和朱皓軒簡單打了個招呼,然後看著朱皓軒手里的花問道︰「是該買花的,皓軒這花哪兒買的?」

朱皓軒給他們指了下方位,然後想了下,還是帶著這幾人一起過去了。

路上幾人也沒交談的心思,今天來這里,雖然是國慶這種相對來說喜慶的日子,但是大家的心情還是有些沉重的。

幾個人一人一束花,就朱皓軒特殊些帶了兩束花,然後就向園區大門走去。

大概是張琛之前就預約好了,等著幾人到了園區大門口的時候,就已經有專門安排的講解人員在等著了。

眾人在講解員的帶領下,進入園區,開始參觀。

還沒正式開始講解,隊伍里突然傳出來一句話︰「我可以請問一下,平時來這里的人也是這麼少嘛?」

聲音挺稚女敕,朱皓軒回頭看了眼,發現是隊伍里一眼就看得出是最年輕的那個,想了下劇里的主創角色,他一下子就猜到了這人可能要飾演的角色,大概就是他要飾演的延年的弟弟,喬年。

「是的。」講解員肯定了那人的猜測,然後又補充了一句,「其實平時來得人會更少些,國慶的時候反而是比較多的了,听前輩說前些年來得人還要少些,是近幾年來,來得人稍微多了些。」

在場的八人听著講解員的回答,不免心里有些五味雜陳,他們接了這部劇,自然是都知道這里是什麼地方的。

而現在的園區里,來參觀的人不多,在他們進來的這時候,他們肉眼可見的這條大道上,只看到了零零散散的六七個人。

之後的時間里,眾人就這麼默默地跟著講解員的步伐,走過了綠道,來到了主干道的盡頭。

這里立著一座碑,碑上幾個大字︰「丹心碧血為人民。」落款是三代。

眾人在這里站了一會兒,听著講解員講解,然後跟著她又繞到了這個碑的背後,這里鐫刻著蒸片碑文。

「巍巍中土,洋洋古國……」

听完碑文的講解,眾人繼續前行,來到的是紀念館,紀念館里,有龍華里埋葬的烈士的個人資料講解,還有關于龍華這個地方的講解。

眾人听得很認真,至少朱皓軒是听得很認真的,他沒有走神,把講解員的每個字都記到了他的腦海深處。

從紀念館里出來,看到的是《無名烈士》雕塑,雕塑前長明燈燃燒。

再沿著紀念館外的路往前走,眾人就來到了烈士墓園。

延年喬年的墓就在這里,眾人把花一一放到自己對應飾演的角色墓前,然後鞠了躬。

朱皓軒除了把自己的花獻上,還把代表秦南梔的那束花也獻上,順便的,把秦南梔要他帶來的那封信用花壓下,放到了墓前。

從墓園走出的,幾個人又在講解員的帶領下,來到了那些烈士生前被關押受刑的地方,在這個地方的後面,是就義地和英烈坑。

直到眾人跟著走到這里的時候,听著講解員的講解,眾人才知道,原來現在的墓園,不過是後來眾人找尋到這里的是,才建立的,最早的時候……

站在英烈坑前,听著這段講解,眾人的心情又是沉重了許多,他們看了劇本,看了人物小傳,看了一些歷史,但是仍然沒預料到當年的事情,竟是如此的讓人氣憤。

走到這里,眾人這次的參觀算是完成了,在講解員的帶領下,眾人又回到了之前張琛停車的大門口。

「走吧,我們找個地方聊聊。」走出了陵園,張琛這才發話了。

之後的一整天,這部劇里的幾個主創就在張琛夫婦的茶館里,聊了一天的劇本,聊了一天的感觸,他們希望能把這些個感觸記在心里,然後能到正式開拍的時候,把這些記在心里的感觸,全身心的投入到這部劇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