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勃勃又驚又怒,渾身發顫,急道︰「段幫主,看在關王爺份上,你一刀砍了我,否則我咬舌自盡!」
段有喝道︰「你若咬舌,懸尸百日,你且咬給我看!」
劉勃勃怒極,目光狠了幾狠,終是下不了決心,狠聲道︰「段有,士可殺不可辱,你看著辦吧!」
段有一笑,道︰「方才你未殺我,過去又未傷我幫中兄弟,我也承領你情,听我一言,我保你姓命。」
劉勃勃本覺此番必死無疑,故爾已報死志,此刻一听段有之言,目中亮光一閃,心內活泛起來,他大業初建,確是不甘心就此死去。沉吟一陣,便軟語而道︰「你要我怎的?」
段有說︰「隨我同去,向沮渠漢平大將軍投降,向我涼州謝罪,俯首稱臣!」
劉勃勃思忖一陣,說道︰「認錯可以,絕不稱臣,我乃大禹子孫,此九州大地,本是我祖先基業,我不向任何人稱臣!」
段有冷笑道︰「此話你去向大將軍說吧!」便欲提其臂膊。
劉勃勃急道︰「段幫主且慢,我明日即撤軍。北涼營中去不得,你若挾持我硬去,我便咬舌自盡,我勃勃一言九鼎,絕無二話!」
段有停手,心道,若劉勃勃死活不隨他去,鬧將起來,夏兵涌至,自己雖能月兌身,卻無十足把握保得沮渠牧犍、陳保等人全身而退,且會暴露地道。既然劉勃勃承諾撤軍,不擒他而去,亦無不可。便道︰「既如此,你明日派人前來,簽了降書,一切由大將軍定奪。」說著揚了揚手中之刀,「這把龍雀大刀,我先帶走了。」
段有听聞劉勃勃鑄有一把百煉鋼刀,以纏龍為之,其首鳥形,下為大環,環內雕飾龍雀,裝具華麗,刀身上銘刻有文,乃其夏國圖騰般存在,劉勃勃視其為鎮國之寶。方才他已細細端詳,識出刀身上篆字文乃是「古之利器,吳楚湛靳,大夏龍雀,名冠神都,可以懷遠,可以柔邇,如風靡草,威服九區。」已確定手中刀正是傳聞中的大夏龍雀刀,便要帶走,以防劉勃勃爽約。
劉勃勃果真臉色大變,急道︰「段幫主,我以大禹祖先名義發誓,明早投降、撤軍,絕不食言,若違……」
「不必如此!」段有打斷其話,「我須向沮渠漢平大將軍交一信物,我明日還你便是。」
劉勃勃急得頭亂轉,苦于站立不起,說道︰「我軍已敗,必會撤軍,何必要信物……另換,另換信物!」
段有哈哈一笑,提刀邁步,劉勃勃呼道︰「段幫主,我用一物交換,請勿帶走龍雀刀!」
段有止步,轉身問道︰「何物?」
劉勃勃說道︰「此物絕密,煩請段幫主近前。」
段有走過去,劉勃勃伸長脖子,向段有耳語道︰「繼、絕、環,關乎一筆絕世寶藏!」
段有一怔,問道︰「你有此物?」
劉勃勃說︰「我會找到送于你。」
段有一听,心中發笑,坐于塌上,說道︰「此物是何東西,現于何處,你是听何人所說?」
劉勃勃道︰「此物為圓形之
物,當在沮渠蒙遜之手……或是魏國拓跋珪處,亦或在姚秦國姚興姚泓手中。我是听一位名叫慕容華的人所說,後又于呂華處得到證實。」
段有忍不住,哈哈大笑。有夏兵身影現于門口,劉勃勃喝一聲︰「院中眾人回屋,不得逗留,無我命令不得出門!」
轉而問段有,「段幫主為何發笑?」
段有問︰「你先說,慕容華是何人?」
「此人你見過。」劉勃勃說,「他在魏國,常跟隨拓跋嗣。」
「華伯?」段有月兌口而出。
「正是,拓跋嗣等人正是這般稱他。」
段有即刻明白就里,耶揄而道︰「他有無告于你,此物還關乎一大批神兵利器、數萬死士?」
劉勃勃眼楮圓睜,錯鍔道︰「你……你知此物?!」
「這已非甚麼絕密。」段有說,「因是假的!」
「假的?」
「我且問你。」段有說,「你若有數萬死士,會眼睜睜看著國家滅亡而不起用?即便有不得已緣故不能起用,過得一百多年,這些死士尚在人世?他們的後代可會忠心不二?」
劉勃勃默然無語。曹魏已亡一百四五十年,已過了六、七代人,世間有幾人可矢志踐行六、七代前人的死諾?數萬死士,反而是個大大的破綻。若是細想,便會由此斷定︰確假無疑!
段有繼爾說道︰「你被謊言蒙了心,故爾先攻南涼,再犯北涼,之後還要攻姚秦、北魏,只為了一個子虛烏有的東西,為一場騙局四處制造戰亂!劉勃勃,你若是大禹後代,就該愛民護民,息戰止亂,你卻背棄祖願,害得數萬好兒郎枉死戰場,害得數萬幼子成了孤兒。你捫心自問,如此殺伐嗜血,將來如何面對你祖先!」
他口中說著,手上不停,啪啪兩聲響過,解了劉勃勃腿上穴道,說︰「走,送我出門!」
劉勃勃竟爾無語,與段有出屋。
兩人剛至院中,突從側牆上躍下六道身影,卻是沮渠牧犍、陳保等人。
劉勃勃吃了一驚。段有說道︰「是我幫中兄弟,不會傷你。」
幾人走至大門口,門口士兵呼啦圍來,如臨大敵。劉勃勃喝道︰「退下!」又對段有抱拳道,「請謹守諾言!」
「放心!」段有說完,即與沮渠牧犍等人離去,很快消失在夜色中。
眾人繞圈回到陳聚等人候處,沮渠牧犍方問道︰「怎的不擒了他?」
段有將他請至一邊,將手中龍雀刀遞于其手,向其耳語道︰「劉勃勃明日投降撤軍,此刀是你奪的,你將此刀讓大將軍一看,明日務必還于劉勃勃使者。」又將情形簡略說了,便與其率眾人進了地道返回。
次日一早,沮渠漢平、沮渠牧犍、段有三人騎于馬上,于陣前站定。
就見宣威城南城門大開,從城內魚貫而出六人,向北涼軍陣步行而來。又見劉勃勃立于南城門樓上,威風凜凜,身後立著數十人。劉勃勃高聲說道︰「漢平將軍,牧犍王子,段幫主,我有一言,說于你等听,晉朝氣數將盡
,災禍困擾九州,芸芸眾生,不知所依。幸爾上天眷顧,降福運至我大夏與北涼兩國。我兩國疆界貼近,道義相親,理應敦睦友好,救苦度難。自古以來,有國有家,不同心則無法長久友好。我大夏與北涼,有真誠相敬之心,有一見如故之情,理應停止爭戰,協力至誠,共同匡救天下。若天下有大事,則雙方共舉義旗;宇內清平,則效法古之魯衛,分擔平安和危險,互通有無,永世結盟,及至子孫。漢平將軍,牧犍王子,段幫主,你北涼可有誠意否?若無誠意結盟,我大夏當揮師踏平北涼!」
三人听了,哭笑不得。說是投降,他卻這般慷慨激昂,倒顯得他是勝者。正躊躇間,來使已至沮渠漢平馬前,躬身行禮道︰「大夏國御史中丞烏洛孤,奉我王之命,前來呈結盟之書。」說著遞上一幅卷帛。
沮渠漢平從親兵手中接過卷帛,展開看過,哈哈大笑起來。將卷帛遞于沮渠牧犍,看了,亦是笑逐顏開,又遞于段有。
段有一看,亦是開懷大笑,心道︰劉勃勃,奸雄也!
那結盟書上,前面之言正如劉勃勃方才所說,往後卻附了一長串歲貢之物,如錢糧幾何,牲畜幾何,明是俯首之意,卻美其名曰「為表結盟誠意,奉大禹夢中授意,賜于北涼如下財物」雲雲。
沮渠漢平遂高聲說道︰「夏王既有結盟誠意,我北涼當禮待兄弟之邦。我北涼與夏國,永結同心,世代友好!若夏國自不量力,再來犯我,定讓你灰飛煙滅!」說畢,取過一桿長箭,一折為二,又道,「若我北涼背棄盟約,當如此箭!」
劉勃勃亦折箭立誓,之後一揚手,即見兩劍子手押了袁膺至前,說道︰「此賊挑唆我兩國關系,為兩國公敵,殺了!」話音剛落,劊子手刀已落下,袁膺頭顱從城樓上跌下,頸間一股血噴射而出。
沮渠漢平來不及喝止,只得默認,下令道︰「傳令,北城之兵退于城東,讓夏兵撤離!」
劉勃勃卻是不動。眼望段有。段有忙示意沮渠牧犍將龍雀大刀交于烏洛孤手中,劉勃勃方一抱拳,下了城樓。
………
段有回到瑞安府,隔遠即見段玲雀躍迎來,小臉紅潤,健康活潑,他甚是欣慰,從腰間解下一把二尺長寶劍,說︰「我讓涼州最好的鑄劍師鑄造的,玲兒能否看上?」
段玲一把抓過寶劍,見劍柄處瓖嵌紅綠寶石,熠熠發光,份量剛好稱手,一蹦三跳,歡叫而去,不知又找哪個後生比試去了。
進了府中,他即召朱元、陳積等人議事。從劉勃勃口中得知,繼絕環謊言尚在秘密流傳,劉勃勃能知,別人亦會得知,且知其秘密者,皆是梟雄,能挑起大戰亂者,不揭露真相,戰亂會愈來愈烈。
五塊玉佩,段有已得其三。華伯在北魏,幾可斷定拓跋珪手中有一塊,估計是當年滅後燕之後所得。華伯既名慕容華,想是當年護玉佩至後燕,之後又因同理趕至北魏——繼絕環在哪,華門兄弟即在哪。(到縱橫中文網看正版《繼絕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