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渠政理哈哈一笑,說︰「本太子封你為民間親善使者,前去統萬城,向一應子民宣揚我天朝北涼恩威,感化統萬城子民前來投效,召來一萬人,則讓你軍中就職。」見汪大牙喜笑顏開,謝恩不止,拿了一個錢袋,丟于其腳下,「這是你的盤纏,去吧。」
汪大牙拿了錢袋,急急向北而去。
沮渠政理望一眼朱元,趾高氣揚,調轉馬頭向南門而去。
朱元向身邊丐幫弟子使一眼色,疾向北追。
至城牆盡處,方追上汪大牙。汪大牙見只追來朱元一人,其他丐幫人還在後面遠處,一蹲身,自小腿處抽出一巴短刃來,面露猙獰,撲向朱元。
朱元迎上,數合之後,他一招「撥狗朝天」,擊飛汪大牙手中短刃。此時又趕到三人,眾人合力將汪大牙捆成粽子。
汪大牙獰笑道︰「我大夏鐵騎天下無敵,北涼滅國就在旦夕,放了我,到時饒你們不死!」
朱元一拳擊昏汪大牙,說道︰「進北門,交由牧犍王子審問發落。」
一行人至北城門處,見亦有千余難民聚集吃粥,繞行一圈,未發現汪大牙般居心叵測之人,便走向城門。
正在此時,一騎飛馳而來,馬上之人高叫︰「朱副幫主,朱副幫主!」
卻是沮渠牧犍王子府守護頭領賈多,丐幫成立之日,兩人于蘇武山上見過。
朱元大喜,說了正要去牧犍王子府之事。
賈多听了,說︰「奸細交我,朱副幫主騎我馬快回高溝堡,王子有請段幫主前往休屠城助戰。」
卻是休屠城戰事吃緊,沮渠牧犍奉父王之命,今日率兵一萬馳援沮渠漢平。沮渠牧健帶兵出城後,即派賈多飛馬趕往高溝堡,請段有相助。
朱元一听,飛身上馬,一路揚鞭。
到高溝堡瑞安府後,朱元向段有一說,段有即刻與朱元、陳保、陳常商議,由他與陳保、陳常率八百名弟子前往,朱元與留守眾兄弟守好瑞安塢壁。
瑞安塢壁外,八百丐幫弟子手持棍棒,整齊列隊。
段有立于高處,大聲說道︰「丐幫眾弟子听令,即刻出發,驅逐外敵,保我家園!」
一片聲齊吼︰「驅逐外敵,保我家園!驅逐外敵,保我家園!」
之後,段有便與陳保等九人騎馬先行,陳常率八百丐幫弟子步行趕往休屠城。
休屠城位于涼州城北六十里許,段有等人走二十里,便趕上沮渠牧犍大軍。沮渠牧犍見了段有,喜不自勝。
原來北涼與夏國大戰,已成膠著狀態。沮渠漢平到休屠城後,留一萬軍隊守城,在城左右兩翼各伏兵一萬,欲合圍夏軍。劉勃勃針鋒相對,親率一萬兵攻城,另分兵兩處與涼軍兩翼之兵對峙。
守城戰打得慘烈,兩翼對峙戰卻是平淡許多,兩邊誰也奈何不了誰,便各派將領單挑。兩日間,兩翼之軍雙方已各損十多名將領,北涼折損數多于夏軍,已影響到軍心,是以沮渠漢平奏請朝廷挑選武功高強將領前往助戰。沮渠蒙遜便命三王子沮渠牧犍挑選了三十幾名將領,帶了一萬
步兵前往。為防西涼乘機偷襲,北涼另有兩萬騎兵駐于西陲,未敢將全部騎兵派出。
段有說︰「如此看來,此戰取勝的關鍵倒是在兩翼了。」
「正是。」沮渠牧犍說,「左右兩翼,無論哪方破了夏軍,即可直逼城下,與城中兵馬里外夾擊。若是我方折一翼,則另一翼亦將不保,兩翼若失,休屠城危矣!我請幫主親自出馬,即是請幫主擒殺敵方幾員將領,如此一來,我軍勢漲,敵軍勢挫,必能獲勝。」
段有說聲好,問道︰「不知王子要我去左翼還是右翼軍中?」
沮渠牧犍說待見了漢平叔父方能定下,他尚不知具體情形。沮渠漢平是其叔父,國主沮渠蒙遜的胞弟。
大軍到達休屠城四、五里時,天已擦黑,休屠城高大的城牆隱于暮色之中,空氣中彌散著一股柴火味,夾有血腥氣息。
沮渠牧犍命大軍停步,就地安營扎寨,不得生火、掌燈。向段有說,這一萬步兵,只能當奇兵偷襲,若是明打明對戰,明顯斗不過劉勃勃騎兵;與兩翼中任一翼合兵一處,即便能取勝,也損傷太大,不到萬不得已不能硬拚。再則,留一萬兵駐扎于此,可接應翼軍——萬一任一翼敗退的話。
軍隊駐扎停當,八百丐幫弟子亦到。沮渠牧犍便帶了百余人,與段有進城。
沮渠漢平四十多歲,長得剽悍粗獷,見了段有很是親熱,說︰「早聞段兄弟武功十分高強,有了你,我軍勝算大增。」便將雙方交戰情形說于二人。
沮渠漢平到休屠城已有四日,劉勃勃駐軍城北二里,四日間攻城十余次,夏軍折兵近二千,北涼守城軍死傷六、七百,兩翼兵馬卻折了近二千,將領二十余人被擒或死。兵將多折損于右翼軍中。乃是對方一員大將,叫叱以韃,有萬夫不擋之勇,現右翼軍中,已無人能掠其鋒。
段有一听,卻是知曉此人,前日在南涼見過,便說了此事,道︰「今日我便去右翼軍中,明日向他叫戰,待我擒拿此人,但不可傷他性命。」
沮渠漢平說︰「能拿此人最好,我軍多名將領被擒,有此人在手,劉勃勃亦不敢害我將領性命。」頓一頓又說道,「段兄弟若無十足把握,不可勉強,打不過就撤,我讓郝忠接應好你。」
沮渠漢平並未一味恭維、慫恿段有拚命,倒顯其實誠。
段有說︰「我有一計,說出來請將軍與王子參詳。」
他于平城時,曾听拓跋嗣說過一類似戰例,知道破此僵局須用奇計,便將自己想法和盤托。
兩人一听,齊聲叫好,沮渠漢平說︰「此計甚妙,關鍵在于段兄弟必須擒了叱以韃,你有幾成把握?」
「十成!」段有干脆道,「只要他出戰。」
「好!」沮渠漢平一拍案幾,喝一聲,「來人!」即有兩名親兵入內。他將手中令牌一丟,說,「即刻傳竇勇將軍、郝忠將軍前來議事!」
竇勇、郝忠即為左、右翼兩大將領。
不一時,兩人來到。並軍師共六人商議一陣,便如此如此、這般這般議定下來。段有隨郝忠連夜到了右翼大
營。
次日一早,段有身著一套爛銀甲,手握一桿鐵槍,隨郝忠戰。他不用竹棒,是防叱以韃認出後怯戰不出。
當見對面早已有數千夏軍列陣布于一里左近,旌旗招展,鎧甲于陽光下閃閃發亮。
看己方北涼軍士,亦是軍容齊整,殺氣騰騰。郝忠、段有已連夜召將領們做了布置。
夏軍一陣擂鼓之後,即飛馬沖出一員大將,年紀在三十上下,獸皮裹頭,身穿荷葉甲,外罩大紅戰袍,掌中一對骨節鞭,威風凜凜,高聲叫道︰「北涼將領,誰敢與我一戰!」
段有問郝忠︰「此是何人?」
郝忠道︰「此乃叱以韃帳下三虎將之一,黨智隆,原是姚秦將軍,數月前投降于劉勃勃。此人雖勇猛異常,但我帳下多人皆可一敵,段幫主不必出戰。」
段有說︰「若要叱以韃手,須得速勝,還是我來!」言畢策馬奔出,也不答話,至黨智隆近前,手中鐵槍直直刺出,徑取其胸。
黨智隆一鞭磕向鐵槍,就听空中「當——」地一聲大響,手中鞭震飛,段有鐵槍貫其肩胛,將其挑于空中,對方軍隊尚未反應過來,段有已擒了黨智隆奔回本方陣營。
北涼軍士喝采聲、戰鼓聲中,段有復策馬掉頭沖出,槍指夏軍陣營,身後數千北涼軍齊喝︰「誰敢一戰!誰敢一戰!」
對方軍中早已沖出一將,口中大叫︰「我乃王一德,本將不殺無名之輩,爾等何人,快快報上名來!」跨下馬卻不停,呼嘯而來,手中一把大刀借馬沖之勢平推而出,向段有攔腰斬來。
段有迎馬上前,兩馬相交處,呼地一手直舉鐵槍使一招「餓狗攔路」、一手拍出一掌「鴻漸于陸」,王一德仰面從馬上摔下。
就見雙方各有數騎沖出,來搶王一德。夏軍中一將大吼︰「勿傷吾兄!」
段有早撇了王一德迎上前去,一招「撥狗朝天」將吼叫將領挑于馬下,之後手中槍使出「天下無狗」招數,揮動如風,挑、戳、劈、絆接連使出,夏軍將領紛紛落馬。
此時雙方各有百余騎沖出,亂戰一團,夏軍見段有勢猛,急急鳴金。郝忠亦令己方鳴金,擒了對方八、九名將領回到本陣。
段有卻是不退,他回頭向郝忠做個擂鼓手勢,長嘯一聲,舉槍向天一戳,猛地向夏軍陣營一指,身後戰鼓震天而響,數千軍士復齊聲大喝︰「誰敢一戰!誰敢一戰!」
喊了半晌,方見對方旌旗開處,沖出一員大將,頭戴紫金盔,腦後飄擺雉雞翎,虎背熊腰,威風八面,正是叱以韃,夏國征西將軍!
叱以韃手中寶劍一揮,向段有喝道︰「來將何人?本欲讓你歇息一個時辰,本將軍再會你,你卻囂張如此,當我大夏無人乎?」
段有待其遠離本方陣營,離自己兩丈遠近時,方正面向著叱以韃,抱拳說道︰「叱以韃將軍辛苦,末將有禮了,多謝前日放過禿發文支將軍!」所說言語,只他二人能听到。(到縱橫中文網看正版《繼絕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