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李承乾的車駕通過城門,駛入城內御道,向著皇宮的方向緩緩消失……
長安東門的人流進出漸漸恢復正常。
生活還要繼續,太子遇刺案對大多數人而言,都只是茶余飯後的談資。
但同時,也有不少人為之心神震動,久久難以平息。
李承乾身為太子,自然有無數人盯著他的一舉一動。
敵人、朋友、親信、亦或外邦使團、密探、乃至欲以命相投搏一場富貴的野心家等等。
太子城門遇刺一案的細節,通過他們的口,迅速在長安傳開。
其中最大的話題,自然便是最後鎮壓白衣女刺客的那一掌。
世人無不驚奇,李承乾身邊何時多了一位能祭出此等神通的女子。
原本「平平無奇」的武照,算是一戰成名。
李承乾將她推到前台,自有自己的考量。
如今上界視人間為菜園,眾生就是他們種的韭菜,成熟一批割一批。
皇族則不過是替他們看守菜園的菜農而已。
若是讓外人知道李承乾掌握了強大的修行力量,勢必會成為眾矢之的。
上界允許大唐皇子在人間一世 赫,榮華富貴,應有盡有,卻絕不會允許他們擁有高深修為和漫長的生命。
城門口的人群漸漸散去,包括吐蕃、東瀛等外國使團。
但也有兩名女子佇立原地,久久未離開。
二女皆頭戴竹笠。
一個身穿綠衣,亭亭玉立。
一個白衣如雪,俏目透過面紗,望著城門的方向。
「姐姐。」
綠衣女子低聲嘆道︰「大唐為什麼這麼強大,連一個少女都有堪比師尊的修為,那大唐皇帝身邊豈不是強者如雲,咱們此行的任務……」
「大唐疆域萬里,人口眾多,誕生天才和強者的機會自然比我們高句麗多。」
白衣女子神情淡然,語氣堅定道︰「但小國也有小國的生存之道,不必妄自菲薄,走吧。」
綠衣女子聞言,順從地點了點頭,只是眼眸中依然充滿憂慮。
…………
李承乾入城之後,剛到東宮,就見有老太監早已等在門口。
傳天子口諭︰宣太子進宮面聖!
李承乾自不敢拖延,直接隨老太監進宮。
從東宮經過宮門到太極殿,坐車也需一兩刻鐘。
期間李承乾還曾主動向老太監展露善意,然而後者卻根本不領情。
李承乾討了個沒趣,呵笑一聲,靠在車廂上閉目養神。
宮人迎來送往,多是勢利眼。
誰得勢便極盡阿諛,對失勢者自然也懶得虛與委蛇。
從這也能看出,李承乾這個太子在天子李世民心中,地位已經降到了一個十分危險的臨界點。
「換太子」這三個字,只怕已經在他腦海中閃現不止一次。
車駕到了太極宮後,有數十級台階。
身邊沒有侍從的李承乾,只能自己托著瘸腿,一步一步艱難走上去。
進入太極宮時,額頭已浸滿汗珠。
饒是李承乾已有元丹一轉的修為,拖著一條感覺有千斤重的腿,也不免消耗巨大。
大唐天子李世民則正高坐于龍椅之上,身前御案擺滿了奏章文牘。
「兒臣拜見父皇!」
李承乾走到大殿中央,恭敬行禮問安。
李世民沒有抬頭,一邊批示奏章,一邊淡淡道︰「東宮的侍衛很行嘛,一個月前當街殺人,今天又在城門逞威,名震長安,要不你幫朕把御林軍也如此教一番?」
听聞此言,李承乾立刻心中一沉。
心知東宮禁衛最近的表現太「突出」,讓這位大唐天子感到不舒服了。
他自己是玄武門政變,殺兄奪位,自然忌憚兒子在自己還沒死時,就掌握太強的武力。
李承乾心中波濤洶涌,表面卻不動聲色,解釋起來。
「之前被殺者皆是魔佛教妖人,當街擄掠孩童用以修煉邪法,兒臣救人心切,故而不得不命侍衛狠下殺手。而這次很可能是邪教報復,于城門行刺,望父皇明鑒。」
「依你之見,這魔佛教該如何處置?」
「邪魔外道,自當剿滅。」
李世民聞言不置可否,放下手中毛筆,慢慢抬起頭看向他,話鋒一轉,喝道︰「武士的二女兒又是怎麼回事,不聲不響就把太子妃定下了,你眼中可還有朕這個父皇?」
李承乾剛想開口辯解。
卻見李世民擺了擺手,繼續道︰「你這些年做的荒唐事也不差這一件,既然你喜歡,朕也不再追究。但做人須知進退,有舍方有得,有些東西……強求不得,朕的意思你可明白?」
李承乾沉默片刻,苦笑道︰「父皇是想兒臣主動讓出太子之位,以換取父皇為兒臣和照兒賜婚?」
李世民面無表情︰「若是如此,你可願意?」
他是天子,但也是父親。
雖然想換太子,但卻並不希望幾個兒子因為太子之位而反目成仇,刀兵相見。
因此,如果李承乾願意主動讓賢,自然是最好的結果。
李承乾聞言,深深吸了口氣︰「兒臣……」
「罷了,是朕強人所難了。」李世民擺了擺手,嘆道。
當了十幾年太子,距離皇帝寶座只有一步之遙,任誰也不會甘心。
換作他自己,也絕不會為一個女子就放棄大好江山。
這時。
李承乾卻抬起頭,灑然道︰「啟稟父皇,兒臣願意。」
「你說什麼?」
大唐天子的手僵在半空,表情凝固,滿臉愕然。
他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心有所想,出現了幻听。
李承乾與之對視,一字一句道︰「兒臣願意讓出太子之位,只求父皇讓兒臣選一塊封地,能和照兒安度余生。」
「你竟然願意讓太子位?」
大唐天子霍然起身,先是喃喃自語,難以置信地看著殿下的李承乾。
接著猛地一掌拍在御案上,勃然大怒︰「你這個逆子,竟然為了區區一個女人就放棄大唐江山,你不配為我李世民長子!」
讓出太子之位,是大唐天子自己提的。
李承乾出乎預料答應,本來是隨了他的願,為什麼現在又這麼生氣?
原因其實很簡單,兩個字……失望。
從內心講,李世民的確希望李承乾主動讓位。
但卻不希望他是因為一個女人而這麼做,而是應該為顧念兄弟之情。
他盡心培養了十幾年的太子,居然是愛美人不愛江山的風流種子?
這無疑是在向全天下昭示,他過去十幾年的心血都是笑話。
李承乾靜靜站在大殿中,眼觀鼻鼻觀心,淡然承受大唐天子狂噴的口水。
他知道,自己愛美人不愛江山的事,很快就會傳遍長安,乃至整個大唐。
說不得,還會有人將情聖的稱號安在他頭上。
但這又怎樣呢?
只要人在,凡是失去的,自然會一樣一樣拿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