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六章 濁流投入濁流

袁術攻破白虎門後,其余諸門也相繼為袁紹攻破,兗豫軍、虎賁軍、北軍、西園軍涌入南宮。一時間宮道間擠滿了來回的兵士,一殿接連一殿地搜刮宮苑,宮中垂掛綢帛的金絲,還有天子飲用的金銀餐具,都入了皇宮侍衛的懷里。

諸常侍天明時挾持宮官,強抓走了五百多人,但終究只是少數,如雲台殿、金馬殿、銅馬殿、侍中廬等宮角殿台,宮官們關上宮門,不與常侍們同流合污,只如往常一般值夜飲食。

等他們望見禁軍高舉的勤王旗幟,清涼宦丞杜衡臉帶欣慰神色,對宮中小黃門笑談說︰「我早就對你們說過,人世間得失都有緣由,不該得的得了,總有一日會加倍還去。張讓等人得了先帝恩寵,自以為位列仙班,不墮凡塵了,此時大軍的刀劍盈塞宮苑,他們又能苟活幾日呢?」

留下的宮人都深為贊同,自言說︰我等與濁流不同,常日被常侍們打壓,如今也該轉運了。他們打開殿門,簞食壺漿將禁軍迎入殿內,禁軍的將領入得大門,月兌下帶紅纓的甲冑,卻指著他們鼻子罵道︰「你們這群閹人,竟然還敢留在宮中,以為用些飲食,便能騙過我們這些赤膽武士嗎?這世上的宦官,有一人算一人,都是國家的禍害,我不能將你們留給天子。」

說罷,他拔出六尺長的斫刀,將杜衡壓在欄桿上,刀刃剖開胸月復,沿著肋骨一直劃到胯間,露出他殘缺的,血蘸滿了刀身,清涼宦丞痛苦地呀呀叫著,很快就痛死了。剩下的小黃門也不能苟活,被禁軍們逼在牆角如割草般砍盡了,一名小黃門臨死前哀嘆道︰「難道活著便是作孽嗎?我听白馬寺的比丘說,萬物皆有來世,若有來世,便讓我做西園的一只狗罷。」他哪里知曉,西園的狗早就被炖作了湯食,刀劍之下,或許只有刀劍與石頭才能留存下來罷。

除去尚書台外,禁軍的刀劍在南宮斫殺了一日,剩下的宮人們幾被殺盡了,血腥氣蓋住了宮苑間秋菊蘭草的芳香,庭院間的石林中到處是不能闔眼的頭顱,散落的尸體沒有蔽體的衣物。尚書台的公卿都嘆說︰便是昔日王莽亂政的時候,宮中也未曾听聞這樣的場景。

北宮的常侍們望見了這般慘烈景象,自己便燒毀了閣道,全都躲在永樂宮中。他們想伺機逃出宮外,但袁紹清晨便帶了西園剩余人馬,連北宮的幾個宮門盡數堵死了,張讓實在找不到出路,只能手拉天子與陳留王,與剩下的十名同僚商議出路。

他們討論了一個時辰,覺得沒有一個計謀能騙過叛軍,張讓此時也泄了氣,對諸位老友說︰「那我們這幾日便好好吃,好好睡,吃飽喝足了,我們自己在殿里了斷!何必再讓那些黨人甩著鞭子侮辱我們。」

常侍們都說好,便在大殿中各行其是。張讓再看天子與陳留王,對他們流淚說︰「老身因先帝看重,方才有今日富貴,便不敢不為漢室盡自己心力,但連累天子與陳留王,確有臣等的過錯,還望陛下與殿下,念在先帝的情面,莫要怪罪臣等。」說罷,他去了長樂宮的中廚,自己用斫刀砍些柴火,殺了一只乳豚,細細剁成臊子,親手為二人做了兩碗肉糜,自己則在一旁喝著湯水。

天子與太後分別,也不知如何言語,接過肉糜,卻又在殿上發呆。陳留王則淡然吃完,放下碗筷,正襟危坐對張讓說︰「大母生前懼怕太後,在宮東角的石林里修過土道,可以直接走到城外,諸位要想活命,便從那里逃出去罷。」

張讓大為驚訝,他帶人去石林中查看,果然有一條土道,他頓生歡喜,回來跟老友們說︰「還是有一條生路,不要遲疑,我們走罷!」說完他們便回到殿中,要帶著陳留王與天子離開,陳留王抬著眼楮,對張讓緩緩道︰「你帶著我們,走不快,也活不了,還是自己跑罷。」

張讓苦笑道︰「殿下莫要如此。臣若將陛下與殿下留給黨人,國家將墜于九泉之下,皇家威嚴,不能有臣子染指,臣等殘缺之人,親族已亡,殿下便是臣等至親,還望殿下隨臣而去,若要留下,臣等也只能徒然惶恐罷了。」

這番話說動了陳留王,他們便稍等天暗,即沒通知宮中公卿,也未攜帶印璽,只帶了最親近的十來個侍衛,潛入土道中。土道的路悠長又空曠,常侍們打著火炬在黑暗中穿行,身側有一條細細的暗流,濕氣朦朧又寒冷,洞穴里又來回動蕩著流水聲與腳步聲,讓一行人清醒又悲哀。

他們走了半個時辰,走出土道的盡頭,見到的不是滿目的寥廓星漢,而是一座威嚴的六級浮屠,他們才發現自己身在白馬寺。

此時天已黑了,除了個別修行者仍在禪定修煉,大部分比丘已經睡了,不遠處雒陽城仍是一片硝煙,但白馬寺卻如月兌離世間般寂靜,一行人看著浮屠,心懷敬畏,張讓學著佛禮合十,在心中念道阿彌陀佛,世尊保佑。方才躡足前行,悄聲開了寺廟側門,如竊賊般走出白馬寺。

接下來往何處去?張讓說與太後的不過是托辭,董卓坐守河南縣,卡在入關的路口上,而涼州的叛軍善戰能斗,去長安仍是前途未卜,思來想去,他們還是決定先渡河,渡過大河,斟酌情形去投奔劉虞或劉備。

常侍們便決定往小平津去,他們腳步不快,但一路再沒有硝煙與馬蹄聲,所以他們走得很是心安,等到二十七日的子時,他們終于行至河邊,因六七月大雨的緣故,八月的河水仍然洶涌,從兩岸滔滔而過,渡過河水,他們便能月兌離這傷心之地,走出一條生路來。

他們便沿著河岸走著,他們不敢去小平津渡與孟津渡,那里都為丁原所佔,他們只希望找到一兩條河畔的野舟,帶他們渡河便是,但他們走了一整日,只能看見空蕩蕩的河面和空蕩蕩的波光。

一名衛士便去鄉中打听緣由,回來時他的面色晦暗,他告訴常侍們說︰「丁使君那次燒船,把南岸的船只都燒盡了。」常侍們听罷,也露出絕望的顏色,扯著袖子悲嘆不已,最後對上蒼說道︰「先帝也不能保佑我們找到一只野舟嗎?」

陳留王又說︰「為什麼不能自己造一只竹筏呢?」他們這才反應過來,幾十人去江邊砍伐青竹,又把自己的袍袖扯爛搓為繩子,縱使秋風清冷,他們仍跺著腳去抓了幾塊蜂巢回來,在河畔點亮火光熬做蜜蠟。

眼看竹筏快要做成,火光卻引來了不速之客。常侍們離開北宮後,北宮公卿察覺不對,四處尋覓也未能找到天子常侍,宮中沒了主心骨,自然也做鳥獸散了。盧植知曉他們定然出城多時,便叫了閔貢一起乘馬出城,在河邊搜索天子的蹤跡。此時驟見河邊火光,大喜過望,便如飛蛾般直撲過去。

常侍們看見盧植閔貢過來,手中還持著生輝的長劍,先是想奮力拼殺。但他們衣衫破碎,秋風朝里吹了一夜,手足都凍麻了,連抽刀時渾身都在發抖,前面的宦官上前搏斗,根本沒有力氣,被盧植閔貢幾劍便砍殺至死,卻連對方衣物都未曾劃破。閔貢殺得興起,指著常侍說道︰「你們現在還能自我了盡,再等會,我就親自將你們梟首!」

張讓見親隨們一人人倒地,血水留入黃濁的河水中,沒有一絲蹤跡。他唇齒微張,想說些什麼,最後只能轉過身,對老友們嘆道︰「是時候了,本來就是這樣,現在還能留下全尸。」他再跪來,對天子與陳留王恭敬地磕了三個頭,流淚說道︰「臣等便要死了,還望陛下自己多多保重!」

說完,張讓站起身來,向北踏入到河水里。河水冰冷刺骨,他好費力邁出第二步,第三步,終于全身沒入到河水中,不知何時,他一個趔趄,便被暗流裹挾進河水中,正如清流們常日所咒罵的一樣,他終究成為黃河的一道濁流,不知往何處而去了。

剩下的宦官都說︰連張公都能這般死了,我們還多活幾刻讓人受辱嗎?于是也都踏入河水里,很快都消失不見了。

蜜蠟盡數融在篝火里,河畔的火光翻著星火,顯得格外明亮,映照著天子、親王、忠臣。

盧植閔貢將兩人抱上馬匹,肅然說︰「請天子與陳留王恕罪,臣等馬上護駕回宮。」

往南二十里北邙山,一張玄色的董字大旗正朝北而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