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徐州
司馬賢翻閱著伊春發出?的檄文副本, 感嘆道,「嘖,伊春城主府那些人,筆桿子?可真厲害。這?檄文對老百姓的煽動力太強了。且瞧著吧, 接下來估計又?有一?批老百姓包袱款款地北上了。」
司馬賢的聲音里透著好笑和無奈。
他已經意識到了人口的重要性, 土地的耕種需要人力, 開辦作坊也需要人力, 更別提, 人口的延續……
他們徐州應該盡量地留住更多的人口才是正確的作法?, 就像伊春一?直以來的做法?一?樣。
然而, 恢復農耕, 需要人力沒錯, 但?是北上的大多都是一?些窮苦的老百姓,衣衫襤褸的多,老弱婦孺更是佔了九成。四十以下的青壯年, 有一?說一?, 大多都被抓壯丁當?兵去了。不止朝廷抓, 汝陰王安南王雙方也會抓。
這?些老弱婦孺身無分文。他們有勞動的價值沒錯,要發揮價值之前, 他們的吃喝拉撒, 都得有人提供。更別提他們之中可能還有病人, 還有孩子?,這?種需要額外或者長期支出?,卻?又?一?時形成不了勞動力人群。他們所佔的比重還挺大的,一?時間沒辦法?自已養活自已。如果收留這?些人,生活的成本,全?都得由當?地的官府來負擔。
他們青徐兩?州目前財力也吃緊, 實在難以安置太多流民災民。說到勞力,他們采用軍屯模式,倒也不太缺乏勞動力。地里的活沒耽誤就成,其他的要求不了太多。而且今年春耕種,他們徐青兩?州采用的是伊春去年推廣的新式種田法?,相信即使沒有留住更多的老百姓,僅憑他們青徐兩?州的人口,他們今年的收成也不會太差。
「可不是嗎?這?檄文,老百姓听了,心里怕是要感動壞了,心都要偏向伊春了。」汝陰王酸酸地道,「這?伊春,真是人才濟濟。」
汝陰王倒不在意前往伊春的普通老百姓,他在意的是前往伊春的人才。
話說起事以來,伊春搶佔了先機,吸引了不少?人才前往伊春。
相比伊春,他們徐州人才儲備還是短缺,很多時候只能相信‘一?人計短,兩?人計長’這?句話,從矮個子?里拔高個,多任命幾個。他們這?麼做也是沒辦法?的辦法?,畢竟人才難求啊,招賢令他們在伊春發布之後也立即發布了。但?效果一?般。
司馬賢又?道,「而且,如果沒有預料錯的話,幽州很快就能統一?了。」
汝陰王听完,在自已在心里暗暗將自已與刑長風對比了一?番。刑長風所佔的幽州,和自已目前所佔的徐青兩?州,地方面積幾乎不相上下,但?汝陰王不得不承認,論地方的治理,伊春更勝一?籌。
「對了,對方答應和我?們交易食鹽了嗎?」汝陰王問。
提到這?個問題,司馬賢感到頭疼,「答應了,但?對方不收金銀珠寶,他們想要和我?們以物易物,而且交易額度只有三分之二。」對方只收鐵礦之物,金銀銅錢都不收。
由于伊春那邊和西戎的交易,現在好幾方勢力都知道了伊春自已就能產鹽的消息。
「為什麼不能全?額交易?是因為他們產能不行嗎?告訴他們,這?個沒關系,我?們可以等。」
「應該不是。」司馬賢試探過,試探出?的結果是,應該不是產能的問題,他們的產能應該很充足。另外,他還試探出?來一?點,就是對方的食鹽成本可能很低廉。
汝陰王不理解,伊春食鹽的產能充足,他們交易又?不是不給?錢,為什麼伊春有生意不做?
想不通,司馬賢也無奈,「對方就只願意交易那麼多。」他甚至提出?接下來的部分,願意拿精鐵礦來交易。伊春負責食鹽這?一?塊的朱永年听了很心動,但?最後還是一?臉遺憾的拒絕了。
但?為什麼不願意給?他們交易更多的食鹽,這?就令人很納悶,司馬賢隱約抓到一?點什麼,但?仔細去想卻?又?沒有頭緒。如今青徐兩?州食鹽缺口的部分,他們還得想辦法?從大梁那里交易,這?就很麻煩!
如果司馬賢去過後世,就會知道一?個詞,叫可持續發展。
控制著食鹽總量的輸出?,是姚春暖給?朱永年下的命令。他們伊春的食鹽,盡管控制在只搶佔大梁原有市場三分之一?的份額,再過分也不能超過二分之一?內。
姚春暖這?麼做是有原因的,她當?然知道,不管是西戎還是徐州安南那邊,都更願意買他們的食鹽。就是一?些走私的鹽販子?,都樂意要他們伊春的精品加碘食鹽。只要他們敢賣,對方就敢買,有多少?吃掉多少?。
但?姚春暖不是那種因為短暫的利益就昏頭的人。
本來他們擠入這?食鹽市場,就是和大梁搶飯吃。可以說,他們一?直在挑戰大梁的忍耐力。若他們將所有的客戶都搶走了,讓大梁在食鹽這?一?塊沒有了收益,那麼接下來就該是大梁掀桌子?砸飯碗了。誰都沒飯吃。
如果大梁沒辦法?用官鹽來獲取利益了,一?個發狠,將官鹽的制法?賣掉或者公布,那他們伊春的食鹽也要大受影響。
如果大梁這?麼做了,受益的是徐州和安南雙方的勢力。如此一?來,只會延長內戰的時間。
故而,姚春暖一?直有意地限制伊春精品加碘鹽在整個大梁境內以及境外的份額。
不止是交易給?徐州的食鹽量進行了限制,就是與西榮的交易量也只是對方要求的三分之二而已。另外三分之一?的缺口,姚春暖有意讓他們去找大梁購買。大梁只要在食鹽這?一?塊一?直有過半以上的盈利,肯定?狠不下心去砸飯碗的。
姚春暖如此精密算計,是因為他們伊春也需要食鹽這?一?塊的盈利。沒辦法?,伊春一?直在發展,勢力一?直在擴大,基礎設施的逐步投入,都需要大量的資金和資源。食鹽能帶給?伊春很大的利益。
一?如汝陰王和司馬賢所料,伊春駁斥朝廷的檄文傳遍天下之後,老百姓們感動壞了,有眼窩子?淺的,眼淚嘩拉拉地流,像是一?直以來的委屈,終于被人察覺了。
這?些人擦干眼淚之後,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去伊春,必須去伊春,去了那里,他們這?些普通老百姓就能得到庇佑!听說那里有公學,很多普通老百姓的孩子?都能進去學習。所以就算為了下一?代能有選擇的權力,他們都必須去!
他們這?輩子?苦是一?定?的了,但?是孩子?不一?樣,現在有這?麼一?個機會在眼前。孩子?將來有可能過上不一?樣的生活,不用像他們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所以,去伊春吧。
黔南
王朗看著手中的調令,心里挺不是滋味的。沒想到,太子?會將他調回去對抗刑長風姚春暖等人。同時,王朗不得不承認,現在的情況和前一?世真的很不同了。而且目前的情況對朝廷很不利,這?些造反勢力,他短時間內看不到解決的希望。
太子?調他北上,是看得起他。但?是說實話,關于如何?對付刑長風姚春暖等人,他沒有太多頭緒。這?一?切的一?切,和前世都大不相同了。
而他手中,並沒有什麼制敵的撒手 。至于魏秋瑜死前提及的石油,他也派了不少?人前去北方查探,但?至今都沒好消息傳來。而且他派出?去的人,有失蹤的,有死了的,反饋回來的消息是越來越少?了。這?混亂的世道,死人或者失蹤太常見?了,他也並不在意。
這?次北上,他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繼攻佔綏化之後,在高山族的幫助下,嘉川主官也降了。自此,嘉川也並入了伊春的版圖。不降沒辦法?,綏化被伊春所佔,嘉川就被伊春切斷了與大梁的聯系,孤立在大梁之外,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
到了此時,整個幽州就只剩下侯城了。
大將軍整頓兵馬,準備一?鼓作氣?拿下侯城。對于侯城,他們勢在必得。
侯城就是後世的沈陽一?帶,姚春暖最為看重的是丹東到遼寧以及沈陽到遼寧這?兩?條海岸線。
先前,考慮到將來的貿易需求,姚春暖先前拔了一?筆大額的款項給?韓潮生,讓他買船,發展河運。
到了後來,他們伊春甚至成立了一?個新的船只制造廠,用于生產大小船只。專業的工匠是從全?國各地招攬而來的。
起事之後,姚春暖相信,他們遲早都會佔領幽州的。他們佔據了幽州這?麼好的地理位置,不將河流海運等發展起來都對不起他們佔領的這?個地方。
但?大梁禁海,相關的專業工匠並不多。他們拼命的搜羅和招攬,招收到的工匠也並不多。因為工匠的缺乏,進展一?直不算快。但?利益于伊春城主府,應該說是姚春暖地極力支持和拔款,工匠們刻苦鑽研,船廠還是有些進展的。
侯城的主官苗承楠能感覺到刑長風等人統一?幽州的決心,他們也知道侯城守不住的,侯城的東南兩?面都有長長的海岸線,北邊則是與被刑長風佔領會寧所接壤。現在撤出?,然後往西而去,還能回歸大梁的懷抱。要是死守,就真的得殉城了。他們也不敢降,他們是京官外任,他們的家人族人都在京中呢。他們要是降了,親人和族人就等著遭殃吧。盡管很不甘心,但?還是下令轍出?侯城。
苗承楠甚至不願將完整的侯城拱手相讓,撤離前他一?頓忽悠,想讓侯城的老百姓跟著他們一?起走。
苗承楠算是看出?來了,伊春刑長風那幫人看重老百姓,他們夾裹老百姓一?起走,搞不好還能更安全?一?點。而且老百姓一?轍,他還能命人將侯城燒毀,留一?座破城給?伊春,給?他們添點堵 。
但?侯城的老百姓不傻,他們也知道伊春的老百姓過得好,本就暗暗期待著侯城哪一?天就歸附伊春了,哪里願意跟著苗承楠他們走?況且苗承楠又?不是多愛民如子?的官員。
老百姓們大多都不願意走,這?讓苗承楠臉面無光,甚至怒火中燒,甚至有一?瞬間想和甘化城一?樣,來個屠城!
就在這?時,大將軍率伊春軍團到了,虎視眈眈地看著以他為首的侯城官員。
大將軍這?邊讓人喊話,告訴苗承楠,他們伊春軍團可以放他們離開,但?對方不得做出?傷害百姓損害城池等事。
最後,迫于伊春軍團的壓力,苗承楠領著他的人灰溜溜地走了。
至此,幽州總算一?統,全?部縣郡鄉鎮歸于伊春城主府的統治。
姚春暖和于宸一?道,領著城主府的若干人進駐侯城。安民和春耕等事宜,同步進行。
或許是早就看出?了侯城守不住,故而,苗承楠等人並未組織百姓們春耕事宜。
老百姓們也是人心惶惶的,勉強種了一?些地,但?因為懼怕戰爭發生後,顆粒無收,甚至連種子?錢都收不回來,故而沒敢多種。
這?個時候,已經是暮春時節了,也就是晚春,有些作物已經錯過了最佳種植的時節。故而,他們只能種一?些晚播種的作物。另外就是,水稻也是適合種植的。伊春之前育種時,特?意多播種了上百畝的秧地,這?時也派上了用場。
幽州一?統之後,姚春暖統計了目前整個幽州的人口,大概在四百萬這?樣。
整個大梁,據她估測,目前大概就三四千萬人口這?樣。古代人口密度一?向不高,很多地方,真的可以用人煙稀少?來形容。而且這?些人口大多都分布在中原九州一?帶,大梁周邊的人口密度比中原一?帶又?要稀疏很多,畢竟人跡罕至嘛。
天下十三州,他們幽州四百萬的人口其實也就比平均值高一?點。他們幽州的人口比最初的時候,已經暴漲了一?倍多了,這?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