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79、第一百七十九章

第179章

攻下綏化後, 大將軍並沒有第一時間就進駐,而是由蒙毅等?人率兵進去,接管綏化的防務。他?本人則只身?返回?城主府。城主府在公布了伊春又下一城的喜事,接著就在旁邊公布了一則訃告。哀痛地告知?全?城告知?天下回?安鎮被屠鎮, 一萬八千八百六十七人罹難的消息。

一開始, 打下綏化, 不知?情的將士們和老百姓們在歡呼, 但是等?回?安鎮被屠的消息爆發開來之後, 大家都沒有了笑臉, 哭泣聲在蔓延。

其中會寧和松花府的老百姓們都慶幸自已當地的長官帶著他?們降得早, 不然若被甘化城這個?瘋子選為抵抗伊春的駐扎地的話, 搞不好就要步上回?安鎮的後塵了。

另外, 就是公布對?甘化城的處理。清吏司的章九祥,在老百姓群情激奮以?及強烈的建議下,給甘化城判了一個?凌遲的下場。行刑的日子就在七日後, 回?安鎮的老百姓們頭七那天。

甘化城屠回?安鎮那天, 帶去的五千親兵, 都被剔除出軍營,淪為勞役。雖然他?們是听令行事, 但他?們每個?人手上都沾著幾條人命!

陳平安是除了甘化城以?外, 判得最重的一個?, 車裂而亡。如果不是他?告密,甚至慫恿甘化城屠鎮,回?安鎮也不至于接近團滅。更別?提到最後他?還想對?回?安鎮僅剩的那些?孩子出手。

只有以?他?們的血來祭奠,才能告慰回?安鎮一萬八千多人的在天之靈。

行刑前?六天,甘化城也別?想舒服地活著。他?得跪在墓前?,當然, 還包括了他?當日帶去的一干屬下,都得跪在回?安鎮的集體墓碑前?,懺悔他?們的罪行!然後他?們會派重兵重重看?守甘化城,除了清水和一碗稀飯吊命之外,什麼都沒有。

在此期間,甘化城是被綁著的,嘴巴也被堵上了,為了防止他?咬舌自盡。因為這樣子死,真?是太便宜他?了!再就是每次喂粥時,都會卸掉他?的牙關,然後再把稀粥給灌進去,如此吊命。

行刑那天,竟然下起了微微春雨。刑長風、姚春暖等?城主府的高層官員都出席了。他?們身?穿黑色衣服,手臂綁著白布,一臉肅穆。

來圍觀的老百姓也很多,無一不是一臉肅穆。

巴淵也來了,這位一直致力于救死扶傷的神醫。今天他?來,卻是為了吊住甘化城的命,防止他?在被凌遲的時候過早地死掉。當初有人提議時,他?一口就答應下來了。

等?劊子手第一千零八刀落下,甘化城才被允許咽氣。

陳平安目睹了甘化城被凌遲的整個?過程,他?嚇得尿流語無倫次。但是車裂之刑,還是要落在他?身?上的。他?們現在看?著可憐,那也是他?們自找的。相信當初他?們在屠殺回?安鎮的百姓的時候,一定也有老百姓向?他?們磕頭求饒,但是他?們饒過了對?方?嗎?沒有。

這一天,在春雨細細的飄落下,甘化城、陳平安等?人的血染紅了這片大地,就像那天一樣。

人們陸續散去,安靜的,生怕驚擾了此時回?家的靈魂。

姚春暖也靜靜地離去,戚應善給她打的傘。離去前?,她最後看?了這一片土地一眼,盡管罪魁禍首已死,但逝去的人也沒辦法挽回?了。

********

甘化城屠回?安鎮的噩耗,在伊春城主府公告之後,迅速地往外擴散著。沒多久,甘化城屠了回?安鎮並殺了綏化一地大半的官員一事,震驚天下。

無數人哆嗦之余,無數的斥罵的紙片沖向?朝廷,有罵甘化城的,有罵朝廷用人眼瞎的。而此時主政的三皇子更是被一些?老固執罵個?狗血淋頭。

是的,現在主政的人是三皇子,老皇帝已經處于彌留之際了,太子因為身?體不適在靜養,于是三皇子就被太子放出來了。這是太子深思熟慮之後的決定,他?的身?體是真?的不能再操勞了,需要靜養一段時間。再怎麼說,他?和老三都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兄弟,與其將朝政托付給大臣,還不如讓他?來主持大局。

而太子早在第一時間就收到了消息,他?當時就質問三皇子,「咳咳,你竟然給了甘化城這麼大的權力?」

三皇子不以?為然,「就是因為你太仁慈了,才會有那麼多人想獻城而降,諂媚叛軍。你就看?著吧,殺上這麼一批,想獻城的人就得掂量掂量了。」

三皇子所言不虛,這個?時候,朝廷對?待生有異心的官員的狠辣,震懾了所有心生二心的官員。先前?,因會字、松花府等?地官員陸續投降、獻城而降所產生的影響,被朝廷用此等?暴戾的手段遏制了。至少都會掂量一下,是他?們投降得快,還是朝廷的刀快了。

太子沉默,他?這弟弟向?來任性妄為,但他?說的不無道理,「可是你給他?殺官的權力也就罷了,為何?還要給他?殺民的權力?」

提起這個?,三皇子也郁悶,誰他?娘的知?道甘化城發的什麼瘋啊。

太子嘆氣,「張榜澄清一下吧,總不能伊春說什麼就是什麼。」甘化城這事,對?他?們而言,有利有弊。現在也說不清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

「綏化沒守住,估計嘉川、侯城也保不住,接下來屯兵冀州吧。這是最有可能將刑長風等?人攔住的地方?。」說這話時,太子郁郁,甘化城也是無能,只一個?回?合就敗了,幾萬士卒又被伊春收編。這相當于割肉資敵,實力此消彼漲,叛軍越發的強壯,而大梁越發地孱弱了。

三皇子對?此沒有異議,「皇兄,大將呢?由誰來領兵?」

太子道,「孤打算調王朗北上。」他?這個?決定也是無奈之舉,因為太子發現,比起王朗,其他?更無用。王朗雖然也不能抗衡刑長風姚春暖等?人,時常被搞得灰頭土臉,但好歹還能交手兩下子。

王朗原先坐鎮黔南,如今黔南得益于北方?平定,南蠻也不敢太放肆,南方?也隨之安定下來。太子知?道,對?方?只是伺機而動,一旦大梁虛弱,對?方?一定會反撲的。但是現在管不了那麼多了,先解了眼前?的燃眉之急再說。

老百姓們發現,對?于甘化城屠回?安鎮一事,這次朝廷反應很迅速。

他?們把一切的責任都推到伊春叛軍身?上,說是伊春叛軍和當地官員勾結回?安鎮民,甘化城為了守住綏化,迫不得已才屠鎮的。至于被甘化城絞殺的綏化之地的官員們,身?為地方?父母官,守土有責,卻不思其責,貪圖叛軍所給的高官厚祿,甘化城殺得好。

後面更是把重點放在殺官一事之上,模糊焦點,淡化屠鎮一事。

皇榜上斥責會寧、松花府、綏化等?等?幾地的官員。罵他?們︰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大梁養士兩百年,如今大梁有難,士卻妄圖獻城而降,圖謀叛軍的高官厚祿。此等?官員,不配為官,死不足惜。

因為先有會寧、松花府等?官員獻城而降,還有朱大帥的歸附,霍老將軍的小女兒?與刑長風的聯姻等?諸多例子在前?,輿情即使對?甘化城屠鎮有所不滿,卻也因事出有因,輿情有所和緩,不再那麼尖銳地抨擊朝廷了。

其他?地方?,因為朝廷的解釋,輿情有所和緩,但伊春和緩化兩地,非但不和緩,反而群情激奮。

朝廷無恥!

這是他?們听說了大梁朝廷皇榜上的污蔑之語時的第一個?反應。

伊春的老百姓卻沒有那麼好糊弄。

姚春暖先前?主張在伊春軍屯辦私塾,然後又在伊春主城辦公學,這兩個?地方?都不曾禁止大人前?去學習。他?們做這些?,並非愚民教育,而是致力于開啟民智,引導思考。加上伊春主城如今算是他?們勢力的經濟文化中心,非機要之事,都不禁止討論,故而伊春的老百姓都善于思考。

而綏化呢,是事發地,當天回?安鎮的慘烈,他?們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自然不會被大梁朝廷的話所糊弄。

可惜,兩地的老百姓再怎麼不相信。大梁朝廷回?安鎮勾結伊春叛軍的這一污名,因為缺乏有力的反駁的證據,一直到新朝建立,才被正名,被去除。

隨後,伊春城主府也發了檄文,駁斥大梁對?回?安鎮的污蔑。

伊春公學上,一張張稚氣未月兌的臉蛋,仰望著站在台上,朗讀講解這篇檄文的先生。

「這篇檄文城主府用的是大白話寫的,檄文里先講述事情的起因,最後反問大梁朝廷,甘化城因老百姓盤了伊春的火炕而屠鎮,可對??」

夫子接著朗誦,「你們大梁朝廷講究刑不上大夫那一套,卻習慣了有什麼罪名就往老百姓身?上推唄。朝廷無道,卻將罪名怪責到老百姓身?上,老百姓何?辜?回?安鎮死的是一萬八千八百六十七人,不是一萬八千八百六十七頭畜生。」

讀到這里,夫子哽咽,底下的學生也是心情沉重。

收拾了情緒,夫子繼續讀道,「大梁是華夏人的大梁,但華夏,卻不只是大梁的華夏。且不說回?安鎮從未勾結我們伊春,如果人民反了,那也是不堪重負而反,你們大梁更應該反思自已,而非將過錯全?部都推到老百姓身?上。因為我們華夏的老百姓,是最善于忍耐的老百姓,但凡能活下去,絕對?是最溫順的。」

「大梁王朝延續近兩百年,但腐朽非一日之功,非一人之功。大梁朝廷,文武百官,全?靠天下的老百姓養著,吃著民膏民脂。老百姓們上交最好的糧食作為賦稅,負最重的徭役,把家中最強壯的兒?子上交朝廷。你們大梁朝廷呢?給老百姓帶來了什麼?給他?們庇護了嗎?給他?們遮風擋雨了嗎?」

「不,你們沒有。不但沒有給老百姓們遮風擋雨,風雨還是你們朝廷給他?們帶來的。每一任的貪官,為禍地方?貪官污吏,都是朝廷派去的,但他?們惡事做盡時,你們管過嗎?」

「你們讓甘化城殺綏化的父母官員,這個?沒問題,因為他?們確實是你們大梁朝廷養出來的蛀蟲害蟲,但是你們授意甘化城屠鎮殺民,就太殘暴不仁了!」

「最後,不管大梁朝廷,之後會拿出多少的證據來證明回?安鎮與我們伊春勾結,我們伊春城主府呼吁天下人站在回?安鎮這邊。朝廷和回?安鎮,就如同牆和雞蛋,不管朝廷給出什麼樣的解釋也好,聲明也罷,我們都應該站在雞蛋的那一方?。因為它們和牆相斗,一踫就碎。」

「無論他?們再多的借口,都改變不了他?們大梁朝廷允許武將屠民的事實。更因為,如果大家不警惕這次教訓,下一次朝廷的屠刀有可能就會砍向?自已。」

伊春城主府的這篇檄文,用詞毫不客氣。就差沒指著大梁朝廷的鼻子來罵了。

伊春勢力下的老百姓們是最先看?到檄文的,看?完之後,無數人尖叫吶喊。

「啊啊啊,我好愛伊春城主府啊。」

「城主府的大人們應對?得太漂亮了。」

他?們對?城主府的應對?太滿意了。

伊春老百姓滿意,綏化這邊的老百姓也很激動,回?安鎮是他?們綏化的,先前?大梁朝廷污蔑回?安鎮勾結伊春在先,才會被屠鎮,他?們既憤怒又難受。現在城主府那邊反擊了,可算給他?們出了一口惡氣。

這篇檄文曉喻天下,如同一記響亮的耳光抽在大梁朝廷臉上。

一時間,人人自危。

天下,有智者搖頭,「真?是一個?昏招啊。」其實甘化城殺官屠鎮這一招,效果還是有的。只是伊春這麼一還手,倒顯得大梁這一招臭不可聞。

太子一直讓人留意伊春那邊的動靜,檄文一出,他?沒多久就接到消息了。等?看?完了檄文,他?整個?人都氣紅了臉,「可恨的伊春,他?們朝廷都被妖魔化成什麼樣子了!」

林子大了,什麼樣的鳥都有。他?們大梁朝廷就是這樣。

伊春現在地盤還小,當然能約束好部下,能獲得老百姓的交口稱贊,等?他?們地盤大了,就不信還能能做到一點紕漏不出!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