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九牧大陸 第一百三十八章 救兵

九長老道︰「你將這些武技都打一遍。」

「向我進攻。」一個宗師站了出來。

虞滄海也不客氣,各種武技一一施展。

「雷鳴掌,地階上品。但是沒有學完全,只有地階下品的威力。」

「百步飛劍,天劍門絕技,天階下品。可惜同樣沒學全,地階中品。」

「崩裂拳,地階下品。沒學全,玄階中品。」

「聖武王打的武技,怎麼都沒學全。難不成你是偷學的?」一個大宗師笑道,卻不知自己一語中的。虞滄海自然不會承認,他含糊了過去,道︰「沒有那麼多時間學,我才十二歲。」

「誅神劍。秘法,增加三成速度,地階中品。」

當虞滄海最後一個武技評定完,眾人都不由嘆息。

「我十二歲的時候才剛剛進入武士,正在為武道氣勁苦惱。」一位大宗師搖頭晃腦。

「不能比,不能比啊。後浪推前浪。」

「這是一代更比一代強,這是好事。」

九長老道︰「這些功法雖然不完全,但可以試著推演出來。」

林希笑道︰「是的,聖武王在這里打一遍,我們這些人可是一眼就記住了八成,也算是偷師了。既然如此,我們就給王爺推演一下如何?」

「理當如此,王爺慷慨,一點都不藏私,我們也不能小氣了。」

在這里的人都是天才中的天才,別人在他們面前打一遍武技,他們基本就能學會。因為超凡境開啟了智慧,且這些大宗師最低也七八十歲,乃至上百歲了,要記住一門武技,真的是一眼就夠。真人更不用說,是有精神力的。

這些虞滄海也明白,但他更明白對于這些人來說,特別是真人以後,武技的作用就已經很少了。他們的心靈,精神力才是最強的手段。特別是真人,是運用天地靈氣攻擊的。

在虞滄海的前世,真人就是入門的修道者,練氣士。武技,他們根本就不需要。所以虞滄海並沒有掩飾什麼。當下眾人你一言我一語,不過半刻鐘,就為虞滄海的武技指出了數十個錯誤,缺陷,以及改進的方法,思路。讓虞滄海受益匪淺,連聲道謝。隨後眾人散去,虞滄海回到自己的閣樓,煉制雲煙幡,吸收靈氣,練習武技不提。

第二日清晨,評定工作繼續進行。在開始之前,三個部分的主要成員又聚在一起,溝通交流了昨日在評定中遇到的問題。然後又修改,增加了一些評定細則。

第三天清晨。守藏室的全部書籍已經審核評定了五分之一。虞滄海看了下統計數據,天階中品的功法就是摩訶經,天機經,秘法只有鎮魔法,而武技則沒有。天階下品的功法如大雷音印法這樣的,有九本。秘法七本,武技二十三本。至于地階的,虞滄海看不上,也就沒有關注。

經過兩天的實踐,大家終于確定了評定細則的終極版本。然後應諸多軍士的熱烈要求,這些標準就被印發了下去。幾乎是剛剛印發下去不過半刻鐘,元山的傳信者們立刻就忙碌起來。因為很多人都要將這些細則傳遞到外面。這一舉動元山是默許的,因為攔不住。所以這些評定細則很快就被送出,送到了元京的大街小巷。

虞滄海向來元山詢問工作的御前大總管劉瑾道︰「評定標準已經流傳出去,在我們的推動下,這肯定會在元京掀起一股熱潮,人們會爭先評定自己的功法。在這件事上,請劉公公給父皇傳句話。本王建議在元京設立一個衙門,專門評定功法等級。可傳下通告,所有人,不論貴族,士族,官員,平民。沒有經過官方的審核評定,一律不得宣揚自己的功法等級。自己評定的都做不得數。」

劉瑾笑道︰「那這個衙門的工作量可大了,收集的功法只怕有堆成好多座山。」

虞滄海點點頭,道︰「雖然麻煩,但是相對回報還是值得的。當然,那些實在不怎麼樣的功法可以不記錄。對玄階以上的,必須記錄。」

「王爺的話,臣都記下了,回去就和陛下稟明。」劉瑾點點頭,又道︰「為所有人評定功法,這是一把利劍。不僅能記錄下他們的功法,還能收費,得到海量的財富。更重要的是,能控制許多的勢力。」

元京城里,發布消息最快的地方非月樓莫屬。元山的信使還沒有出山,月樓就已經貼出了所有的評定細則。最終版本共一千兩百八十八條細則布滿了幾面牆壁,引得所有在月樓的人都跑出來圍觀。連主樓一層大廳中,常年戰斗不休的躍龍台都停了下來。

此時,一個看起來年紀不過十六歲,貌美如花,身材高挑的女子正站在躍龍台上,為月樓中的人講解著細則,她的聲音清脆如風鈴,不大,卻清晰的傳遍了月樓的每一個角落。

「評定有幾大原則,第一,必須是超凡境的功法,或者是超凡境之後還能繼續修煉下去的功法,才能評定為地階。第二,天階上品不設定,因為九品丹不存世間,神器不可見。最高的功法也是不存在的,這是表明武道沒有終點,沒有上限…」

一個滿臉絡腮胡的武者目不轉楮看著女子,眼中盡是驚艷︰「這是上官晴雪,月樓十大頭牌之一,是超凡者。我若是能一親芳澤,死了也甘願。」

上官晴兒用了半刻鐘講明了原則,然後道︰「下面展示一個榜單。」

話音剛落,一面寬十米,高十米的巨大白色幕布就從天而降,懸浮在月樓的虛空中。絡腮胡武者連忙抬頭看去,一眼就看到這幕布是被數十根細小的透明絲線懸掛著,但他並不關心這些,而是看向幕布上的文字。只見白色幕布的最高處寫著一排金色文字︰「武道法門排名。」

他向下看,第二排寫到︰「第一︰天地。第二,眾生。」

「理當如此。」看到這一行字,絡腮胡點頭贊同。武道就是師法天地眾生而成。天地承載一切,是一切的起源。而眾生是智慧,力量,代表著無窮,無盡。不管什麼法門都不可能超越這兩者。

他繼續向下看。第三排寫到︰「天下第三《太始天元冊》,天階中品。理由︰代表著武道精神的根源,根本。是有史以來最系統,最完善,參與編冊強者最多,歷史最久的武道功法。上篇七十道神通,下篇八十一道神通。元平一十六年末又增補了總綱。」

「果然如此,《太始天元冊》是天下公認的,意義非凡。排第三,或者說排第一,是當之無愧的。」

絡腮胡看向第四排︰「《摩訶經》《太平經》《皇極經》《天機經》《七殺經》。並列天下第四,天階中品。」

「這是公認的最強五部功法,《太始天元冊》人人都能學,而這五部都需要天賦絕頂,而且根本看不到。」

第五排開始,就沒有排名了︰「《鎮魔法》,天階中品秘法。」

「《百步飛劍》,天階下品武技。」

「《大雷音印法》,天階下品功法。」

「《縱橫劍法》,天階下品劍法。」

「《四氣調神大論》,天階下品功法。」

絡腮胡一路看到末尾︰「《天雷拳》,天階下品拳法。」

「天階中品六門,下品三十九種。可惜這些法門我一個都沒見過。」絡腮胡感嘆一聲,隨即看向了細則,心道︰「我還是看看自己功法在那個等級吧。」(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