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好好好得子龍和國讓相助,勝過得千軍,今晚在帳內設宴,給兩位將軍接風洗塵,也正好相互認識認識。」
眼看趙雲和田豫答應投降,公孫越高興得連叫好,兩人被如此重視,也覺得心頭一暖。
「我二人只是降將而已,現在寸功未立,當不得將軍如此重視」
「子龍謙虛了,以你和國讓的才能,建功立業那是遲早的事,從明天起,你二人先入無雙營,暫任軍司馬一職。
大軍休息三日之後,將南下馳援廣宗城,你和國讓一起,隨我前往河間郡,和平完成那里的接收。」
「是,主公!」
眼看趙雲和田豫改變稱呼,公孫越這下子更是高興,對于和平接收河間郡之事,也越發有了信心。
當夜,為了加強對軍營的控制,慶功宴沒有設在漁陽城內,而是設在城外的中軍大帳,文武齊至,賢達雲集,濟濟一堂。
「大司馬,您請上座,這次除了為子龍和國讓接風洗塵,另外也商量後續的安排。
公孫伯圭將軍父子身死,我已經命親衛把他們送回遼西老家入土為安,首惡已然伏誅,還請大司馬寬恕從者,早日讓他們心安。」
「子慶將軍,既然首惡已經伏誅,那事情便到此為止,稍後本官會奏表向朝廷請功,表子慶將軍為前將軍、冀州刺史、安鄉候。
至于剩下的文臣武將,子慶將軍擬個奏表,本官看過之後,若沒有太大問題,會直接承奏朝廷。」
劉虞答應得很爽快,出手也很大方,反倒搞得公孫越有些不好意思,不過很快就被拋到九霄雲外。
「大司馬,末將稍後會把冀州刺史治所放在中山北平,那里距離範陽也就半日路程而已,有什麼異動隨時都能支援,大司馬也可安安心心治理整個幽州。」
公孫越一邊坐到左首位置上,一邊假裝無意吐露出這些信息,劉虞走向主位的身體頓了頓,轉過頭來時雖然有所掩飾,但面色還是有些難看。
「以後有子慶將軍在北平鎮守,隨時支援範陽,本官也可高枕無憂矣,一心治理幽州,讓百姓早日擺月兌戰亂之苦。」
劉虞明顯口不由心,看著軍帳之中一群虎視眈眈的熊虎之將,忽然有種前門拒狼,後門迎虎之感,內心越發惴惴不安。
公孫瓚對異族采取嚴苛的態度,有野心,殘忍無情,不守規矩,讓人如芒在背,但性格狹隘,剛愎自用又固執己見,總還有跡可循。
但公孫越野心更大,行事步步為營,麾下又聚攏一群杰出的文臣武將,體恤百姓疾苦,若是真心合作還好,若是阻礙道路,很可能會被吃得骨頭都不剩。
大帳內的一眾文武,除了趙雲和田豫面色有些難看之外,其他人要麼面色平靜,要麼幸災樂禍,顯然都沒把劉虞這個大司馬當回事。
「子龍、國讓,歡迎你們加入這個大家庭,今天給你們介紹一下,陳平陳文杰,為我軍首席謀士,軍師將軍。」
陳平舉起手中酒杯,朝趙雲和田豫遙敬一次,趙雲和田豫趕緊雙手扶著酒杯回敬。
經此一戰之後,公孫瓚將駐扎在城外的大軍回撤,駐扎在界城之內,而袁紹大軍也不攻城,只是派兵每日到城下罵陣,兩軍開始形成對峙。
又過了十幾日之後,公孫越帶著七百無雙營,以及烏桓突騎第一軍和第三軍在界城北面二十里處停了下來,讓大軍安營扎寨之後,公孫越帶著七百無雙營來到界城城牆下,由北門進入了界城。
「大 旗沒了!」
「難樓單于死了!!」
「我們敗了,快逃命啊!!!」
烏桓突騎眼看大 旗被砍斷,難樓單于的身影也消失了,頓時亂作一團,斗志全無之下,軍陣很快就被鑿穿。
「我還沒死,這都是漢人的奸計!」
「你們的難樓單于沒死,重新列陣再戰!!」
這難樓單于其實也沒那麼不堪,武力值已經達到了91點,統帥也有86點,算是一員不錯的將領,與公孫範不相上下,只能說李存武力值太高,才瞧不上難樓單于。
「存孝大哥,這次我們的目的不僅是要打敗烏桓,還要將其收服,選其精銳為我征戰,這難樓單于便是關鍵之一!」
雖然嘴里說著話,但公孫越手上的動作一點也不慢,「火龍槍」不斷上下翻飛,收割著一個個烏桓騎兵的性命。
失去抵抗意志的烏桓騎兵戰斗力銳減,很快又被「虎豹騎」殺穿,剩下的騎兵全部朝北方逃去。
「虎豹騎,追擊!」
戰斗結束得很快,主要損失的都是烏桓突騎,剩下部落的普通騎兵損失並不大,公孫越自然不能讓他們回過神來,繼續帶領騎兵繼續追擊。
如此一來就形成了頗有戲劇性的一幕,人數數倍于敵的烏桓騎兵,被「虎豹騎」餃尾追擊,不斷有人被射殺于馬下。
剛開始還有一些部落首領聚眾抵抗,但都被「虎豹騎」一沖即散,到後來干脆不抵抗了,各自奪路逃命,誰要是跑得慢了被殺,那只能怪少生了兩條腿。
看著前方操著東胡語的族人哭爹喊娘逃命,被追擊的「虎豹騎」一一射殺,難樓單于雙眼通紅眼崩欲裂,終于喊出了投降的話。
「將軍別殺了,我們願意投降,請將軍饒我族人一命!」
公孫家在幽州歷經數世,乃是幽州豪族,又和烏桓人打仗多年,自然懂得一些東胡語。
「原來是閻中尉,這次幸好你抵擋住了烏桓人的攻擊,才保全沮陽城內百姓性命,回去後本將定會向州牧大人稟報。
你來了也正好,這次擊敗烏桓騎兵,我軍有不少軍士傷亡,掩埋和救治之事,還得勞煩閻中尉,除此之外還有烏桓人俘虜的百姓和錢財,也得勞煩閻中尉妥善安置。
今晚休息一夜,我「虎豹騎」將會進入烏桓人佔據的區域,對他們入侵造成的損失進行十倍百倍報復,讓他們再也不敢扣邊!」
看著殺氣騰騰的公孫越,閻柔被嚇得顫了顫,在烏桓、鮮卑生活多年的他,自然知道烏桓騎兵的厲害,一萬多烏桓騎兵,居然被此人統領的三千騎兵打得落荒而逃,如果這些騎兵進入烏桓人佔據的區域,那將會是烏桓人永遠的噩夢。
「公孫將軍,末將定然會妥善安排,靜等將軍捷報!」
將閻柔打發之後,公孫越將難樓單于和他手下第一大將普富盧帶到軍帳之中,面色陰沉地看著被捆縛的兩人。
「難樓單于,你等入侵我大漢疆土,不僅肆意殺戮幽州百姓,搶我財物,還讓我軍損失了一千兄弟,你說說該怎麼賠償吧!」
「將軍,那些財物已經被你搶回去了,這次我烏桓騎兵更是損失數千人,將軍神勇難樓已經得知,有生之年再也不會扣邊!」
眼看難樓單于絕口不提賠償之事,公孫越臉上不由浮現出冷笑,他想不付出任何代價就這樣回去,真是痴人說夢。
「難樓單于,如果我將你殺戮族人的消息傳回烏桓部落,你覺得烏桓還能容下你嗎?
現在你只有一條活路可選,那就是讓你統領的部落歸順幽州,死心塌地跟著本將軍,本將軍自會保你性命無虞,還會送你一場富貴!」
「二弟你總算來了,大哥這次一不小心陰溝里翻了船,白馬義從死傷殆盡,若不能出了這口惡氣,有何顏面領軍返回涿郡!
不是說你領兩萬大軍南下嗎,怎麼只有這七百無雙營,其他的兵馬呢?」
看著已經被憤怒沖昏頭腦的公孫瓚,公孫越不由暗暗搖頭,一員馳騁沙場多年的大將,也會有這麼不理智的時候。
「大哥,袁紹早有準備,鞠義率領的八百先登死士與數千弓弩兵,就是為了應對騎兵所用,現在出城結果又有什麼區別?
不如等我麾下的幽武卒第一軍到達,再出城與袁紹尋機決戰,到時候大哥報仇也不晚,何必非要急于爭這口惡氣?
如今袁紹也是雙線作戰,情況只會比我們更糟糕,曹操雖出兵相助,但他首要目的是防備徐州牧陶謙,兵力肯定有限。
當下要務是將黑山軍徹底擊潰,省得他們總在後方騷擾糧道,使我軍疲于應付。
所以這次兄弟前來,只帶了七百無雙營,另外一萬騎兵駐扎在界城往北二十里處,就是為了不引起袁紹大軍的警覺。
而我這次前來,除了帶走虎豹騎之外,還需要大哥支援我五千騎兵,共擊騎兵兩萬,首先將黑山軍徹底解決掉,才能專心對付袁紹。」
眼看公孫越要分走自己五千騎兵,公孫瓚首先的第一反應就是拒絕,不過關靖在他耳邊嘀咕幾句之後,公孫瓚總算有了回旋余地。
「二弟,親兄弟也要明算賬,省得到時候扯皮,如果能徹底將河間兩郡黑山軍隱患消除,戰事結束之後,我兄弟二人進行平分。
中山國、常山郡、趙國和鉅鹿郡歸你,大哥只要河間郡、安平郡、渤海郡,怎麼樣?
至于俘虜的黑山軍和他們的家眷,我兄弟兩人也平分,大哥對你夠意思吧?」
對于公孫瓚的分配方式,公孫越不置可否,將鉅鹿郡給自己,是為了讓自己正面硬剛袁紹,故而才給一個趙國作為補償。
不過鉅鹿郡是進攻清河國的橋頭堡,公孫越也懶得和公孫瓚討價還價,袁紹若是啃不下自己這個硬骨頭,定會轉頭來找公孫瓚麻煩,到時候誰笑誰哭還說不定。
「大哥,那此事就這樣說定了,眼下要做的事情,就是搶在袁紹南方大軍回援之前,先解決掉河間兩郡的黑山軍。
待我離開之後,大哥一定要保持原狀,不能讓他們意識到,城內已經發生了變化,為了不讓他們起疑心,我會讓狄青和李存孝留下,幫助大哥一起守城。」
「還是二弟考慮周詳,有飛虎和漢臣在此,定讓袁紹大軍不會起疑心。」
當夜,界城北門悄悄打開,虎豹騎與公孫瓚的五千騎兵「人餃枚,馬裹蹄」,未打一根火把,神不知,鬼不覺離開了界城。
等到虎豹騎與公孫範、趙雲統領的五千幽州騎兵來到界城以北的大營,公孫越連夜召開軍事會議,商量接下來的進兵計劃。
等到第二天天明時,虎豹騎的旗幟仍然還在原來的營地,帳篷一切照舊,人馬也未見減少,再加上李存孝與狄青這兩個標志性的人物,倒是沒有引起城中袁紹探子懷疑。
而此時的虎豹騎、烏桓突騎第一軍和第三軍,以及公孫瓚的五千騎兵,已經離開大營,朝河間郡黑山軍大本營而去。
為了加強「虎豹騎」的戰斗力,公孫越將太史慈暫時調入「豹騎」,輔助烏延統領這三千騎兵,作為大軍先鋒在前探路,岳雲統領的烏桓突騎第一軍在後接應。
三日之後,「豹騎」在安鄉縣城外發現了楊再興統領的黑山軍,大軍且戰且退,很快與岳雲統領的烏桓突騎第一軍匯合,兩軍展開激烈廝殺。
楊再興為了保證奇襲效果,所帶的黑山軍也就萬余人而已,經界橋一戰又有所損失,如今倒是與「豹騎」和烏桓突騎第一軍加起來數量差不多。
「李存孝,虎豹騎中的虎騎統領,我冀州軍第一猛將,過去的已經過去了,以後定要多多來往」
公孫越每介紹一人,劉虞面色都會難看一分,經過公孫瓚之事,他已經知道自己麾下那小貓三兩只不堪大用,士卒只是表面光鮮,銀樣爛槍頭而已。
連公孫瓚都不是公孫越對手,那自己肯定更加沒戲,吃一塹自然長一智,即使要再有動作,也得籌劃謹密周詳才可。
這場慶功宴一直持續到三更,除了劉虞心不在焉,趙雲和田豫還未完全融入之外,其他人都是盡興而歸。
「主公,我們請功的奏表,大司馬已經同意了,出發之前把消息通報全軍,定能鼓舞大軍士氣!」
「大司馬忠心為國,乃是我輩楷模,接下來北平籌建之事,還得先生多多操心。
叔寶和張燕將軍已經趕到,我會留張燕將軍領五千幽武卒在此,協助軍師處理諸事,支援廣宗城與接收河間郡的人選,我心中有了大概計劃,軍師參詳是否可行」
陳平放下手中的奏表,將計劃詳細看過之後,提出一些修改的意見,公孫越一一考慮之後,對人選進行了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