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71章︰七國爭雄(十一)

田豐「剛而犯上」,性格雖然有所缺陷,但歸根結底還是缺少一個明主,否則留下一段佳話也不是不可能,就如同唐太宗和魏征一樣。

田豐自幼天資聰慧,少年時喪親守喪,守喪的時間雖然已過,但他仍笑不露齒,因此為鄉鄰所器重。

而且田豐博學多才,在冀州很有名望,最初被太尉府征闢,推薦為茂才,後來被選為侍御史,因憤恨宦官當道、賢臣被害,于是棄官歸家。

不久,成為冀州牧韓馥的部下,因為正直而不得志,公元191年,袁紹以反客為主之計智取冀州,成為冀州牧。

听說田豐威名,袁紹帶著貴重禮物,非常謙卑地招攬田豐,任命其為別駕,對他很是信任和器重。

公元192年,田豐隨袁紹出戰公孫瓚,從事期間參與界橋之戰,公孫瓚軍逼近袁紹,包圍袁紹數重,射來的箭像下雨一樣。

田豐扶著袁紹,讓他退入一堵矮牆里里面,袁紹摘下頭盔扔到地上說︰

「大丈夫應當上前戰死,怎麼反而逃進牆里面呢?」

催促箭手競相射箭,射傷公孫瓚的不少騎兵,公孫瓚的部眾不知道是袁紹,不少人漸漸退走了。

公元196年,曹操將漢獻帝遷往許都,從此開始挾天子以令諸侯。

袁紹每次接到詔書,總擔心對自己不利,于是想要天子搬遷靠近自己,派人對曹操說許縣低窪潮濕,洛陽又殘缺被毀,應當將都城遷到甄城,以便靠近完整豐足的地區。

曹操不答應,田豐對袁紹說︰

「遷都的計策,既然不被采納,最好早點兒謀取許縣,接來天子,動輒假托天子韶令,向全國發號施令,這是最好的辦法,不這樣做,最終將受制于他人,那時即使後悔也不起作用了。」

對于田豐的建議,袁紹並沒有采納,歸根究底還是不想受到天子掣肘。

後來袁紹采用田豐的謀略,消滅公孫瓚,平定河北,虎據四州。

公元200年,官渡之戰前夕,劉備襲殺徐州刺史車冑,佔領了沛縣背叛曹操,曹操親自率兵征討劉備。

田豐對袁紹說︰「同您爭奪天下的是曹操,曹操現在去東邊攻打劉備,雙方交戰不可能很快結束,現在調動全部兵力襲擊曹操的後方,一去就可以平定,軍隊根據時機出動,這就是時候。」

袁紹推辭說兒子生病,田豐的計策沒得到施行,田豐舉著拐杖敲擊地面說︰「咳,大事完了!好不容易趕上這樣的時機,竟然因為小孩子生病喪失機會,可惜呵!」

袁紹听到以後很惱怒,從此就疏遠了田豐。

就在袁紹做出應對之時,兗州曹操也急招麾下文武商議,戲志才被俘虜之後,荀彧又舉薦了郭嘉擔任謀主。

「奉孝,對于這次出兵與袁紹共擊袁術,你怎麼看?」

「主公,袁術麾下兵力雖多,但是天下人皆知他愚蠢不堪,手底下又是一群懦夫,真正的能人異士少之又少,實在不足為慮,此戰必能獲勝。

「主公放心,北平處于幽、冀二州中心位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下官定會將其打造得固若金湯,待主公得勝歸來之日,定會對北平這個冀州新治所滿意。」

「文杰先生辦事,我自然十分放心,有你和仁杰先生經營北平,我也可以全心全意解決南方戰事。

大司馬治理地方民政深有心得,既然如此就要讓大司馬全心全意負責地方民政,至于其他事宜,就不要讓大司馬多操心了。

大司馬這些年訓練的兵馬,雖然暫時不堪大用,但底子尚可,稍加訓練便可堪一用。

還有我大哥那些跑散的兵馬,也得盡快聚攏起來,這些都是久經戰陣的士卒,稍加整合便可投入戰場使用。

事情大概就這麼多,如果你們沒有其他事情,那就下去休息吧,明日大軍開拔後,你們還有很多善後事宜要辦。」

「主公安排甚妥,如果沒有其他囑咐,那下官等人告退。」

「末將告退!」

陳平、張燕和普富盧離開後,大帳內重新沉寂下來,諸事安排妥當後,總算可以好好睡個安穩覺。

第二天一大早,辰時埋鍋造飯之後,大軍陸陸續續離開軍營,兵分兩路往河間郡與廣宗城而去。

「三弟,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大司馬舉薦我做了冀州刺史,而表大哥為青州刺史。

大哥一怒之下,出兵攻打大司馬,屠戮了整個薊縣城,後在漁陽縣城下被擊敗,逃離時中了存孝將軍破甲箭,當場死亡。」

「二哥,你為什麼要為了一個外人,出兵攻打大哥,只要你不出兵,以劉虞的那些蝦兵蟹將,哪會是大哥的對手!

二哥,說到底你都是為了自己的野心,為了你的野心,大哥的命也顯得沒有那麼重要,不要再冠冕堂皇了!」

公孫範情緒頗有些激動,以他的那點政治頭腦,確實不能理解這其中的差別何在,總認為應該幫親不幫理才對。

「三弟,二哥從不掩飾自己的野心,如果大哥不出兵攻打大司馬,我也不會出兵。

大哥的性格你又不是不知道,如果他真殺了大司馬,幽、冀二州百姓將會變成什麼樣,你應該心里也清楚。

大司馬在百姓之中威望甚高,百姓多感恩他的種種善舉,此時還不是他走下舞台的時候,還必須依靠他穩定幽州。

一山不容二虎,這場交鋒早晚會來臨,現在只是時間提前一點而已,成者為王敗者寇,再多解釋也無益。

如果三弟放不下這個心結,那二哥就此領兵返回,只是這河間郡位置重要,三弟還需好好守衛,不可便宜對面的袁軍才是。」

听完公孫越的話後,公孫範沉默了下來,現在事已至此,再糾結對錯已經沒了任何意義。

「既然二哥坦蕩,那兄弟也不拐彎抹角,以河間郡一郡之力,實難抵抗袁紹大軍,遲早會被攻破。

成者為王敗者寇,大哥既然已死,兄弟再堅持下去也沒有任何意義,只希望二哥能善待大哥家人,將我們公孫家族發揚光大。

現在河間郡就交給你了,如果二哥放心,兄弟願意貢獻一份力量,如果二哥不放心,那兄弟就此解甲歸田,再不過問軍伍之事。」

听完公孫範的話,公孫越翻身下馬,與公孫範雙手握在了一起。

「三弟,連子龍和國讓我都可以大膽任用,何況是同族兄弟,未來征戰沙場,還有三弟用武之地,豈能年紀輕輕就解甲歸田。

從今天起,你調任虎豹騎中的豹騎統領,自此以後豹騎統領之位不會更改,除非真有一天,三弟不願再擔任豹騎統領之位。」

解除公孫範河間太守之位後,公孫越給了他豹騎統領之位補償,公孫範也明白其中利害關系,沒有任何猶豫便答應下來。

徐州陶謙守成有余,但卻進取不足,只需派一員良將防守即可,結果只會和上次一樣。

至于北方只需少數兵馬即可,嘉料定公孫越此時定不會交惡我軍,而是首先需解決掉袁紹佔領的冀州六郡國,完成冀州一統。

所以主公這次不僅要傾巢而出擊敗袁術,還要借這次機會扭轉劣勢,徹底擺月兌袁本初的控制。」

「文若,你認為奉孝之計是否可行?」

郭嘉說完之後,曹操又看向了荀彧這個最為倚重的大才,不僅是自己的蕭何,而且還可以當張良來用。

「主公,奉孝之計可行,但此時還不宜與袁本初撕破臉皮,當下我們的對手仍然是袁術、陶謙、公孫越這些諸侯。

只有將這些諸侯勢力徹底解決,才是與袁本初決戰之時,所以當下還得听其命令,繼續發展壯大己方勢力。」

听完荀彧的話,曹操似乎想起某件傷心事,神色頗為悲戚,想著想著就哭了起來。

「主公,攻城器械已經準備完成,隨時都可以對臨西城發起進攻,何時展開攻擊?」

在北平城外的軍營中,公孫越見到了狄青、岳雲、辛棄疾、杜預、牽招、烏延、難樓,管亥則留在巨鹿城防守。

「漢臣,這次進攻清河郡的任務,還是由你來擔任主帥,雖然是聲東擊西,但如果能順勢拿下清河郡,那自然最好。

這次進攻清河郡不僅要真打,而且還要大打,也要趁這個機會把這些新兵磨練成老兵,讓他們見血之後盡快成長。」

「是,主公!」

得到命令之後,狄青和岳雲等人就已經開始準備,做出了詳細的攻城計劃。

「主公,現在臨西縣城內有三萬兵馬,其中有一萬多是沒有見過血的新兵,戰斗力並不高。

所以我們認為,應該對臨西城圍而不攻,先剪除周邊諸縣的守軍,再斷掉蘇定方的糧道,徹底將他們變成孤軍。

蘇定方就算能想到我們的戰術,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們這次就由應祥領兵五千,專門騷擾袁軍糧道。

幼安和再興各帶三千騎兵,剪除清河郡周邊諸縣,剩下的士卒則每日派去攻打臨西縣城,讓這些新招募的士卒見見血,持續造成壓力。

我們這里只是偏師而已,最後能否分出勝負,還得看河間郡,只要渤海和平原被攻克之後,蘇定方知道固守無望,如果足夠明智,定會棄城而逃。

現在就要看叔寶他們能否盡快拿下渤海郡,只要他們速度夠快,將蘇定方這支部隊留在河間郡也不是不可能。

只要失去這兩支精銳,袁紹就算與曹操擊敗袁術,反過來想要和我軍決戰也是有心無力,我軍可以把防線往前再提一步。」

狄青將全部計劃說完之後,開始等著公孫越拍板決定。

「漢臣,就按你們的辦法進行,之所以讓文杰前往河間郡,就是想讓他攻心為上,不戰而屈人之兵。

從探听到的情報來看,義桀驁不馴,而且擁兵自重,根本就不听袁紹命令,那些兵馬都是他的命根子,不會輕易拿出來消耗。

這義確實是一員良將,但卻不可外放,只能留在身邊,只要不給他兵權,那他就翻不起太大波浪。

現在我擔憂的還是北方,雖然閻柔有兩萬兵馬,慕容將軍也會統領烏桓騎兵配合,現在就擔心他們各不同屬,配合不夠默契。

雖然普富盧離開時,公孫越臨時召喚出兩名猛將隨他一同前往,但畢竟還是新人,沒有威望難以服眾。」

曹操害怕袁紹渡過黃河,就加緊攻打劉備,不到一個月就將劉備打敗,劉備投奔袁紹,袁紹這才進兵攻打許縣。

田豐認為既然失去前面的時機,眼下不宜出兵,就勸阻袁紹說︰「曹操已經打敗了劉備,許都就不再空虛了,而且曹操擅長用兵,變化無常,人數雖少,不可輕視。

現在不如長期堅守,將軍憑藉山嶺黃河的堅固,擁有四個州的人馬,外面聯合英雄豪杰,內部實行農耕用以備戰。

然後挑選精銳部隊,分為奇兵,趁敵人空虛輪番出戰,用來騷擾黃河南面。

敵人援救右邊,我就攻其左邊,敵人援救左邊,我就攻其右邊,使敵人疲于奔命,人民不能安于本業。

我們還沒有疲勞但對方已經困乏,用不了三年,安坐就可戰勝敵人。

現在不用廟堂上穩操勝券的計策而想通過一次戰爭去決定成敗,萬一不能如願以償,後悔就來不及了。」

袁紹不听,田豐極力勸阻,得罪了袁紹,袁紹認為他敗壞軍心,就將田豐關了起來,于是先發布檄文,大舉南下。

曹操听聞田豐不在軍中,喜道︰「袁紹必敗!」

後袁紹敗走,曹操嘆道︰「假使袁紹用田豐之計,勝敗尚未可知也。」

到袁紹軍隊返回時,一路土崩瓦解,眾軍士都捶胸而哭︰「如果田豐在這里,不至于到這個地步。」

有人對田豐說︰「您下次定會受到重用。」

田豐卻說︰「袁公表面寬厚但內心猜忌,不相信我的忠誠,而且我多次因為說真話冒犯他。

如果他得勝,一高興,一定能赦免我,打了敗仗,心中怨恨,內心的猜忌就會發作。

要是出師得勝,我將得到保全,現在既然打敗了,我不指望活命了。」

袁紹回來後,說︰「我沒有采納田豐的意見,果然被他恥笑。」

逢紀乘機進讒言︰「田豐听說將軍敗退,拍手大笑,正為他預言正確而歡喜呢!」袁紹于是殺了田豐。

袁紹逃離董卓勢力範圍時,與逢紀、許攸同到冀州,袁紹甚為賞識逢紀的智謀而重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