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78章︰巡視州郡(六)

皇甫真事先已做好防備,慕容恪領兵從側翼出擊,呂護所部死傷慘重,呂護單騎逃往滎陽,燕軍攻克野王,結束野王之戰。

公元350年前後,原段氏鮮卑首領段蘭之子段龕乘著後趙內亂、冉魏新立之機,統帥部眾南遷陳留,七月,東遷廣固,自稱齊王,向東晉稱臣,受封為鎮北將軍。

公元355年,前燕攻滅石氏、冉魏的勢力,開拓疆域,成為地跨幽、冀、並、平四州的政權,掙月兌東晉,慕容自稱為帝。

段龕以為與慕容同出鮮卑,致書慕容稱帝之非,加之段部所據廣固,勢力漸強,已威脅前燕的統治,慕容遂決意發兵攻廣固。

十一月,慕容以慕容恪為大都督、撫軍將軍,尚書令陽騖為副將,率軍進攻廣固,十二月,燕軍至黃河北岸,慕容恪先以輕舟渡河,試探虛實。

公元356年正月,慕容恪率軍渡過黃河,距廣固百余里,段龕率軍3萬人迎戰,慕容恪于淄水戰敗段龕,數千名士卒投降燕軍,段龕逃回廣固,閉城固守。

慕容恪率燕軍在廣固城外修高牆挖深塹圍困之,並招撫廣固四周諸城,段龕所署徐州刺史王騰等于二月投降慕容恪。

慕容恪圍廣固七個月後,段龕難以支撐,遂派人向東晉求援,八月,東晉派徐州刺史荀羨前往解圍,荀羨行至瑯琊,畏懼燕軍不進。

恰逢王騰帶軍攻打鄄城,荀羨遂進攻陽都,斬王騰,不久,廣固城內路人相食,無以為守。

段龕悉眾出戰,被慕容恪在圍里擊敗,單騎逃回城中,十一月,段龕計窮,只得出降。

慕容恪安撫百姓,平定齊地,遷鮮卑、胡、羯三千余戶至薊,留慕容塵鎮廣固,以尚書左丞鞠殷為東萊太守,章武太守鮮于亮為齊郡太守,率軍而還。

廣固城之戰後,東晉泰山太守諸葛攸進攻東郡,慕容恪領統陽騖、慕容臧率兵進擊,大敗晉軍,諸葛攸退回太山。

慕容恪乘勝渡過黃河,佔領河南部分土地,並設守宰,此後,前燕轄境迅速延至黃河以南,對東晉構成了威脅。

慕容恪一生征戰無數,如今來到這個世界,打個區區並州還不是手到擒來,而且還有從冀州的兩路大軍配合。

「將軍,來年的春季攻勢,由我從北方先發起攻擊,將並州的防守力量調動起來後,將軍再趁並州空虛,以精銳之師快速攻之,如何?」

听完慕容恪的戰略意圖,公孫越無疑很心動,烏桓騎兵來無影去無蹤,強攻堅城或許力有不逮,但野戰卻是把好手。

「玄恭,你的戰術確實可行,以精銳騎兵襲擾州郡,再以精銳抄掉並州後路,減少攻城損失。

只不過還是那句話,現在你統領的烏桓騎兵已經不是敵人,未來並州需要治理,不能造成太大的損傷,否則也不善于以後的治理。

軍人與軍人之間的戰斗無可厚非,但百姓卻是無辜的,這場戰斗需要約法三章,絕不可屠戮百姓和投降的俘虜!」

「是,將軍!」

在這個年代,放縱士兵燒殺搶掠甚至屠城,不僅是烏桓騎兵,就連中原其他諸侯也會做,這也不是啥新鮮的事。

不過公孫越一開始就想興仁義之師,若是慕容恪統領的烏桓騎兵對並州造成太大的破壞,將來治理並州將會隱患重重,保不齊什麼時候就會爆發出來。

「主公考慮周詳,一個打壞了的並州需要更大的力氣來完成重建,確實要盡可能最小程度保全,不能造成太大破壞。」

陳平和于謙都覺得公孫越非常仁義,他是打心底里希望百姓過上好日子,而不是像其他諸侯那樣,將百姓當做剝削的對象。

離開烏桓山下的大營之後,在無雙營的護衛下,公孫越第二站來到了渤海郡,在這里見到了秦瓊、太史慈和田豫三名主將。

太史慈身長七尺七寸,美須髯,猿臂善射,弦不虛發,是個真正的神射手,自少已十分好學,後擔任本郡奏曹史。

太史慈時年二十一歲,被選為使,乃日夜兼程取道,抵達洛陽,先到公車門前等候,待見州吏亦至,才開始求通上章。

太史慈先已藏刀于懷,取過州章,便提刀截而毀之,並勸州吏一起出逃,州吏相信太史慈所言,乃于即日俱逃。

但太史慈與州吏出城後,卻潛遁回城通傳郡章,完成使命,州家知其事,再遣另一吏員往洛陽通章,但有司卻以先得郡章的原因,不復查察此案,于是州家受其短。

太史慈由是知名于世,但他亦成為州家所仇視的人物,為免受到無妄之災,乃避居于遼東。

公元193年,北海相孔融聞知此事,十分稱奇,于是數次遣人動問太史慈的母親,並奉送贈禮作為致意。

孔融為賊所圍困,太史慈獨自徑往都昌而行,當時賊圍尚未太密,于是太史慈乘夜伺隙,沖入重圍見孔融,更要求他出兵討賊。

孔融不听其言,只一心等待外援,但外救未至,而賊圍**,孔融乃欲告急于平原相劉備,可惜城中無人願出重圍,太史慈便自求請試一行。

不久,太史慈抵達平原,劉備派遣精兵三千人隨太史慈返都昌,賊眾聞知援兵已至,都忙解圍散走,孔融得濟無事,更加重視太史慈。

公元195年,揚州刺史劉繇與太史慈同郡,自太史慈離開遼東回來後,未與之相見,于是太史慈亦渡江到曲阿相視劉繇,未去而孫策已攻至東阿。

有人勸劉繇可以任用太史慈為大將,以拒孫策,因此只令太史慈偵視軍情,及至神亭,太史慈獨與一騎小卒同遇上孫策。

當時孫策共有十三從騎,皆是黃蓋、韓當、宋謙等勇猛之士,太史慈毫不畏懼上前相斗,正與孫策對戰。

孫策刺向太史慈的座下馬而攬得太史慈系的頸後手戟,與此同時,太史慈亦搶得孫策的頭盔,直至兩家軍隊並至神亭,二人才罷戰解散。

其後太史慈守護劉繇敗奔豫章,遁走于蕪湖,逃入山中,而稱丹楊太守,同時,孫策已經平定宣城以東一帶,惟涇縣以西有六縣尚未平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