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對。」白一諾笑著說︰「我會做二十一道菜。」

尋味之夜現在留下來的人都是大廚, 每個細節都要精雕細琢,自然要多費些時間。節目組考慮到這種情況,便給大家留了足夠的時間, 但這個時間也不是沒有上限的。

尋味之夜比賽規定最長時間為十個小時。比賽是早上開始的, 即使廚師做得再慢,也不能慢到讓所有人等通宵吧。

記者倒吸一口涼氣, 腦海中思緒紛雜, 滿是不可思議,率先問︰「這怎麼能做得完?」

白一諾思索了一番說︰「我在住所練習過, 控制好了時間。如果一切順利,那就可以在比賽規定的最後時限前做完。」

攝影師的相機拍攝下這一幕,在場館中的大屏幕上播放。

一石激起千層浪。听到白一諾話的評委, 觀眾和工作人員都驚訝無比。

白記的粉絲們听到白一諾的話之後, 高興不已, 特別樂觀。

「二十一道菜,如果做得完的話, 那豈不是滿滿一桌, 花團錦簇, 富貴錦繡。評委們一定會目不暇接, 給白老板投一票吧。」

「我也這麼覺得!」

路人們心生期待︰「十個小時, 二十一道菜,平均每道菜不到半個小時。不管這菜質量如何, 單憑一個人完成, 這也著實是一件難事。」

「也對。听說安晏這個選手是前朝宮廷菜傳人, 宮廷菜以精美繁復出名,白一諾為了戰勝它,所以不以質取勝, 而另闢蹊徑,選了另一條道路。」

「她既然這麼說了,應該是有把握,每道菜花費的時間不多,以量取勝。」

相比于普通觀眾們和白記粉絲們的樂觀,評委們則截然相反。

主評委搖了搖頭,小聲對旁邊的人說︰「以量取勝,並不是一件好事。」

旁邊的評委點了點頭,十分贊同。

正常的選手,比如安晏,會用長時間做出一道匯聚畢生所學的菜肴。這是最保險的,也是最受評委們喜愛的。

白一諾要做二十一道菜。每道菜平均時間不超過半個小時,刨去處理食材的時間,剩下的時間比家常菜用的時間還短,能做出來怎樣優良的東西?

他們是資深業內人士,什麼好吃的沒吃過,什麼樣的大宴會沒見過。普通的菜只是過眼雲煙,只有那些高質量的菜才能讓他們眼前一亮。

一道菜,如果不做到極致,怎麼能吸引他們?

白一諾這種做法未免過于單純。

主評委魏學軍有些遲疑。

他是一位國家級廚師烹飪比賽裁判員,同時也有個特殊的身份,那就是京城博物館副館長。

主評委可以任意挑選自己想要監督的組別。他本來不是白一諾這一組的主評委,不過他和白一諾上一場比賽小組的主評委蘇珍是好朋友。在比賽結束之後,他听到蘇珍對她贊嘆不已。

他熱衷于古文化,極其喜歡研究古菜。京城博物館有一個專門的分館,叫做國菜博物館,這個博物館里羅列著各個朝代的美食模型,供游人參觀。

魏學軍是這個國菜博物館的負責人。

白一諾至今為止做了許多古菜,甚至還有自創的菜品,安晏也是文會樓的傳人。

這一組比賽激烈無比。

他內心油然而生出許多興趣,于是主動申請調來了這一組。

旁邊那個評委笑了笑︰「這不是在家里做菜,也不是在飯店里做菜,而是在比賽場上做菜。選什麼菜,怎麼做,做得好不好都是一種戰略。這位白小姐還需要再磨練磨練。」

魏學軍嘆了口氣,有些憂郁。按現在的情況來看,如果事情真的像他們想的那樣,那麼白一諾贏的機會不大。

————————

白一諾不知道評委和觀眾們對她有什麼看法,只一心一意在準備她的食材。

這道菜可以算是她來到現代之後最費心血的一道菜了。

相比這道菜而言,之前的蟹黃面,羊方藏魚,金瓖白玉豆腐可以說連弟弟都算不上。

大魏朝那一道和它特別相似的菜需要十位廚藝精湛的廚師,精雕細琢做上一天才能完成。這道菜所費的時間和心思相比而言,也少不到哪里去。

這里沒有其他人可以給她幫忙,所有的重擔都壓在她一個人身上,其中壓力可想而知。

為了這道菜,她將手機關閉,徹夜泡在廚房里,對著資料反復琢磨,不斷試錯,連吃飯都是徒弟提醒她的。

白一諾深吸了一口氣,將清洗好的食材放到桌面上。

開始!

——————————————

安晏在做菜之前,余光看了眼白一諾,心情復雜。

他主動提出賭約有好幾個原因。

第一,他不認為自己會輸,第二,他想讓袁叔叔看到他的成長。

和那個濫賭酗酒的渣滓相比,袁叔叔更像他們的父親,給他們容身之所,教他們處世道理,為他們操心。

安晏午夜夢回,偶爾會冒出念頭,如果袁叔叔真的是他們的父親該有多好?

可這種想法只是一種妄想,和現實違背。袁叔叔不是他們的父親,最看重的晚輩也不是他們,而是紀子淮。

紀子淮是袁叔叔的故人之子,頗得他愛護和重視。就連他們,都比不上紀子淮在他心里的重量。

看見他們親如父子的相處,安晏內心藏著深深的羨慕。

安晏不奢求自己在袁叔叔心里的地位能超過紀子淮,只求相差無幾。

為了能達到這個目標,他將他看作畢生的對手,一直想要贏他。

不過還沒等他和紀子淮比,白一諾便進入他的視野。她給安晏最深的印象就是「紀子淮的師父」。

他戰勝了紀子淮的師父,也就意味著他贏了一步。

安晏眼眸低垂,目光越來越堅定,手上的動作變得更加穩。

他準備做的菜是袁家菜其中難度最高的一道菜,也是最具觀賞性的一道菜,那就是「龍鳳呈祥」。

龍鳳呈祥是前朝一任皇帝迎娶皇後的時候,袁溫的祖先為了慶賀,所創造的一道菜。皇帝皇後品嘗過後,欣喜不已,十分滿意,將之列為每次宴會都要做的必備菜肴。

袁溫的祖先憑借它,穩定了御廚的身份,當上了總管,一時間風頭無量。

在他過世之後,這道菜便進入了袁家菜的菜譜。

這道菜太難了,只有袁溫的父親可以重現這道菜,連袁溫都只能做半成品。

不過,安晏悟性極高,又很刻苦,最終學會了這一道龍鳳呈祥。

在他將這道菜做出來的時候,袁溫滿意又驚喜的表情讓他至今難忘。這讓他堅定了要在廚藝上登峰造極的心。

過了五個小時,安晏終于將擺盤完成,準備將這道菜送到評委席上。

不過事情好像有些奇怪。

這道菜算是費時長的菜,足足需要五個小時,白一諾怎麼還沒做完?

安晏轉頭看向白一諾的廚師台,白一諾正好背對著他。他看不清桌上的東西,只好就此作罷。

龍鳳呈祥一上桌,便吸引了全場人的目光。

觀眾席甚至傳來驚呼︰「臥槽,好漂亮。」

「那是龍嗎?」

「那做的是鳳麼?」

攝影師立刻將攝像機對準了這道菜,眼里閃過驚艷之色。

這太漂亮了。

這道菜的盤子特別大,龍鳳呈祥不是平面,而是立體的。在這個盤子上,金黃色的龍和火紅色的鳳環繞在一起,龍的鱗片清晰可見,鳳的尾羽縴毫畢露。

龍和鳳細節繁多,神態逼真,沒有一絲一毫的僵硬感,像是真的動物一樣存在于這個盤子之上。

主評委魏學軍驚訝地說︰「你的雕工了不得。」

安晏面對別人的稱贊,笑了笑,十分謙虛︰「還可以。」

雖然安晏謙虛,但是大家都沒信。

龍和鳳細節拉滿,即使放在木雕玉雕和其他的雕刻種類上,也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一道極為罕見的優秀作品,何況這不是其他的雕刻,而是食品雕刻呢。

如果說前者難度是滿分,食品雕刻難度則直接翻了翻。

試過的人都知道,食材太軟了,使不上力,難度太大。

這不僅需要極其強大的雕工,還需要對食材的精細了解。

龍鳳呈祥光是食物雕刻就將無數人拒之門外。這就是它之所以難學的原因之一。

安晏解釋說︰「龍和鳳整體是用最常見的雕刻材料,也就是蘿卜做成的。金色的龍,火紅的鳳是因為我選取了不同顏色的蘿卜。」

魏學軍的眼楮根本離不開鳳凰的尾羽。這羽毛被細細地切成發絲一樣粗細的絲狀物,如果不是安晏主動解釋,他還以為這是真羽毛呢。

安晏等評委們觀察夠了,便笑了笑︰「這並不是用來吃的,請拿出它們下面的東西。」

魏學軍往龍鳳底下一看,眼楮一亮,原來這底下也有東西。

怪不得龍和鳳眼楮都在朝下看,原來正戲在後頭。

魏學軍將手伸到下面,抽出了一個金色的碗。

在看到里面的東西的時候,評委們都驚訝無比。

「這是龍蝦粥?」

「好像還有雞。」

金色的碗里裝著一碗粥。這碗粥里涇渭分明,一邊是金黃色的雞,一邊是火紅色的龍蝦。

安晏說︰「這道菜叫龍鳳呈祥。雞模樣像鳳凰,龍蝦則是「龍」,所以叫龍鳳呈祥。」

魏學軍驚喜無比︰「我曾經翻閱過一些古籍資料,听過前朝龍鳳呈祥的名字,不過一直無緣能見。我問你師父袁溫,他卻說他不會做,想不到你居然能做到這種程度。」

評委們看向安晏的眼神變了,什麼叫天才?這就是天才!

說實話,這些資歷深的評委們其實不太看好這個青年廚師比賽,覺得這場比賽有些花里胡哨,過度迎合年輕人的審美。廚師畢竟是個越老越吃香的職業,就像醫生那樣,不到四十多歲做不到功夫大成。

他們沒想到今天能見到安晏這樣的驚喜!

魏學軍嘗了一口粥,心里的滿意更深。

這粥太鮮美了!既有雞高湯,也有蝦高湯,兩種極致鮮的食材融合在一起,讓人喝了一口,便再也忘不了這個味道。

其他的評委嘗過這道菜,轉過頭看著旁邊的人,不停點頭。

這道龍鳳呈祥無論是在觀賞性上面,還是在味道上面,都讓人驚喜無比,遠遠超出眾人的意料。

在安晏下場之後,所有的評委還沉浸在剛剛的世界里。

一個評委面露懷念︰「怪不得錦衣玉食的前朝皇帝都這麼喜歡這道菜。今日一嘗,果真不同凡響。」

魏學軍一邊回味著剛剛粥的味道,一邊在思考其他的事情,手指輕輕敲著桌面。

過了一會,他終于開口,剛一說話,便讓全場的人震驚不已。

「我覺得這道菜可以被收錄在京城國菜博物館。」

魏學軍見攝影師有些不解,便對攝像頭說︰「京城國菜博物館專門收錄各大朝代的名菜。」

其他評委听了他的話,先是震驚,隨後點了點頭。

「我記得國菜博物館收錄的前朝菜並不多。要是論起樣貌和意義來,龍鳳呈祥並不比它們差,確實可以收錄進去。」

「我也這麼覺得。京城國菜博物館並不是每道菜都收錄,那些流傳特別廣的菜並沒有收錄。剛剛安晏說,現在只有他會做龍鳳呈祥,這可是瀕危菜!」

京城國菜博物館不經常收錄那些流傳特別廣的菜,並不是因為自視甚高,看不起這些菜。而是因為京城國菜博物館收錄菜品的意義是保護性質的。

它這種收錄的動作,相當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菜品沒有到瀕危的地步,便不需要出馬保護。

觀眾席們听評委們聊到了京城國菜博物館,一邊覺得漲知識了,一邊為安晏叫好。

收錄進入博物館……這是何等的榮譽?

旁人想都不敢想,但是安晏卻做到了。

評委們聊了很久,聊到興起的時候有些激動。過了很久,才平復下來。

這個時候,他們突然覺得有些不對勁,為什麼他們聊了這麼久,起碼一個小時了,下一位選手的菜還沒有上來?

主評委不再和周圍的評委聊天,而是看向周圍。他剛剛聊得太興起,現在才發現喧囂的觀眾席現在居然落針可聞。

發生什麼事了?

魏學軍順著他們的目光,往底下看去,停留在白一諾身上。

白一諾面前擺放了大大小小二十多個盤子,這二十多個盤子里一半是空的,另一半里面裝著東西。

因為距離太遠,他實在是看不清細節,只好看向旁邊的大熒幕。

在看到具體菜的時候,魏學軍整個人驚呆了。

魏學軍在听到白一諾要做二十多道菜的時候,以為她要做很普通的菜,但是她面前的東西,和普通一點也沾不上邊啊!

定力好的魏學軍尚且如此,其他評委更是驚訝,紛紛提出疑惑。

「我當了幾十年的吃貨,什麼菜沒見過?可是我居然看不出來她在做什麼。你能看出來嗎?」

「我也沒有見過。」

「那好像是園林吧,真精美。」

「旁邊那盆看起來像是古建築。」

評委們不知道白一諾在做什麼菜,只知道她做東西好看,眼楮直直地盯著她手上的動作,根本無法移開。

觀眾們也是這樣。

他們本來在熱火朝天地聊天,偶爾看看大屏幕,交頭接耳

「她在做什麼?」

「我也不知道啊。」

不過隨著時間流逝,他們的目光完全落在白一諾手上。

精美的風景園林,層巒疊嶂的假山,郁郁蔥蔥的樹木陸陸續續出現在她手下。

白一諾的手像是有魔法,點石成金,將那些食材變成了他們吃不起的樣子。

在安晏下台之後,白一諾才堪堪做了一半。

觀眾們耐心不夠,其實等不了這麼久,但是讓他們走他們卻不願意,畢竟看這麼久了,卻不知道結果,讓他們心里像有小貓在撓。

安晏結束的時候,白一諾在做菜。

安清獲勝結束的時候,白一諾還在做菜。

紀子淮獲勝結束的時候,白一諾還在做菜。

等著等著,天空完全暗淡,天色漸黑,所有的選手都已經比賽完,體育場里亮起了耀眼的燈光,白一諾還沒有做完。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這唯一的選手身上。

隨著時間流逝,她完成的菜越來越多。

可是時間也要來不及了。

裁判員看著計時器,欲言又止。只剩十分鐘了,要是她再不做完。按照規則,他必須去強制她結束。

場館里的觀眾幾乎沒有走,都停留在原地,靜靜地看著白一諾。

他們看著她從早晨忙到晚上,中午只是吃了一塊糕點,晚飯更是一點沒吃,手上的動作根本沒停過,一直忙到現在。

她專注的神情印在每個人的腦海里。

在最後一分鐘的時候,白一諾終于將最後一道菜擺盤完成。

白熾燈耀眼的燈光灑落在她面前,她額頭冒出虛汗,有些犯暈,腳步虛浮,差點沒有站穩。

雖然身體狀況不好,不過白一諾依舊十分認真。

她忍著不適,找到旁邊的工作人員︰「不好意思,我做晚了。」

工作人員搖了搖頭︰「沒事,只要規定的時間里,做多長時間的菜都是你的權利。」

白一諾感激地笑了笑︰「這些菜太多了,你能幫我端一下嗎?」

工作人員一口答應,于是場館中又出現了一道盛景。

二十個盤子,需要二十個人端,人員絡繹不絕,場面宏大。

等到所有的菜擺在評委席上,所有的評委驚呆了。

這些菜……太好看了!

「這一盤是個風景秀麗的園林!」

「這一盤的湖泊波光粼粼。」

「你們快看這一盤,它是一個古色古香的古建築。」

評委們看得目不暇接,眼花繚亂,驚訝無比。

每一道菜都像是真的一樣。

他們不由地靠近這些菜,眼楮一眨不眨地盯著菜肴的細節,一點也不舍得放過。

眾人的驚嘆聲此起彼伏,魏學軍也是其中一員。

魏學軍驚訝到下巴差點掉了下來。

要不是白一諾一直在體育場中,所有人都看到了她做菜的過程,他根本不敢相信這些菜是十個小時就能完成的!

其他評委忙著觀看這些菜,幾個攝影師忙著拍照,根本無人說話。

他肩負著主持工作,于是強忍住驚訝,贊嘆說︰「我本以為你會潦草應對菜肴,沒想到這每一道菜都精美無比。既保質又保量,巧奪天工,不外乎如此。」

白一諾但笑不語。

就在這時,一個評委突然發現了奇怪的地方。他扳著手指頭,數了好一會兒,敲了敲手心︰「哎呀,可惜了,這十個小時太過少,你沒有做完你說的二十一道菜。太遺憾了。」

觀眾和評委听到他的話,于是數了數盤子,驚訝地發現這真的是二十道菜。雖然這些菜也很多,不過少了一道,和白一諾之前說的對不上。

眾人心里有些遺憾。

白老板的粉絲沮喪無比︰「白老板居然沒做完菜,尷尬了。」

大粉說︰「我覺得光看外形,這二十道菜各不重樣,各有千秋,也不是不能贏。」

主評委魏學軍嘆了口氣。

因為時間限制,沒有將菜做完。就像題目明明會做,答題時間卻不夠一樣,讓人惋惜。

魏學軍感慨了一會,實話實說︰「賽場如考場,少了一道菜,缺少完整性,分數必然是要打折扣的。」

誰知白一諾搖了搖頭︰「沒有少。」

魏學軍有些驚訝︰「可這里只有二十個盤子。」

白一諾走到旁邊,和工作人員聊了一會兒。

工作人員听到她的話,有些詫異,思索了一番之後,便點了點頭,離開了這個地方。

白一諾在工作人員離開的時間內,像在拼合拼圖,將評委席上的二十個盤子移了移位置。

魏學軍滿頭霧水,不知道她在賣什麼關子,只能盯著她手上的動作。

難道換位置能改變菜的味道?

不可能啊。

隨著時間流逝,他好像意識到了什麼,眼楮瞪得像銅鈴。

因為心急,他甚至有些結巴︰「這,這!」

白一諾將最後一個盤子的位置擺好,收回了手。就在這時,她身後另一塊大屏幕亮了起來。

白一諾見到畫上的模樣,松了一口氣,心里感激那個工作人員幫了她的忙。

大屏幕上出現了一幅古畫。

原本有些不解的評委們在看到這幅古畫之後,像是意識到了什麼,一改之前懶散的態度,立刻低下頭看面前的菜肴。

現在,他們的眼神不像是在看菜,而像是在看什麼稀世珍寶。

觀眾們看到大屏幕上的那幅古畫,撓了撓頭,十分不解︰「這些評委在打什麼啞謎呀?」

就在這時,有人恍然大悟︰「我明白了!你們看那兩個大屏幕,一個屏幕是古畫,一個屏幕是白老板做的菜。這兩個屏幕對應上了!!!」

觀眾們被提點之後,看了看左邊,又看了看右邊,頓時精神一振,滿眼都是不可思議︰「臥槽,真的對上了!」

一個觀眾拍照搜圖,搜出了更多的信息︰「這是王維的《輞川圖》!」

魏學軍听到觀眾的話,強忍著激動,鄭重地點頭︰「那確實是王維的輞川圖。」

那麼眼前的菜的身份顯而易見。

它就是——輞川圖小樣!

但凡了解古菜的人,就繞不開這一道輞川圖小樣。

這道菜可謂是傳奇,不僅歷史悠久,文化意義同樣深重。更重要的是,它是一道失傳的名菜!

這幅古畫是唐朝大詩人王維所做的畫,畫的內容是他的「大別墅」。

在唐朝滅亡之後的五代十國,一位叫「梵正」的尼姑苦心孤詣,僅憑一己之力,以冷盤的形式,將這幅古畫重現。這一道菜,不僅讓梵正聲名大噪,還讓她青史留名。

但如今,無人知道這道菜是怎麼做成的,無人可以將這道菜復刻。

但他們今天居然看到了像是從古畫里搬出來的輞川圖小樣!

這讓所有人如何不驚訝。

連在旁邊等待的安晏都直直地盯著大屏幕,一副愣住的模樣。

全場立刻沸騰。

白一諾身處風暴中心,但她依然鎮定,好像完全不受影響,負責任地一一解釋︰「華子岡,孔城坳,輞口莊、文杏館、斤竹嶺、木蘭柴、茱萸沜、宮槐陌、鹿柴、北坨、欹湖、臨湖亭、灤家沜、金屑、南坨、白石灘、竹里館、辛夷塢、漆園、淑園。」1

「此為二十景觀。」

「這二十道菜可獨立成菜。如果拼在一起,便形成一道新菜,所以我之前說有二十一道菜。」

魏學軍看著這完整的景觀,愣住了︰「我想起前人描述這道菜說的話︰山谷郁盤,雲水飛動,茂林修竹,奇石怪樹,庭園館舍,無一不精。」

「此菜群山環抱,樹林掩映,亭台樓榭,雲水流肆。」1

「菜中有山水,盤中溢詩歌。」

「有人說,這道菜之所以失傳,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它太難了。不僅要有精湛的選料,切配,調味和造詣造型,還要將別墅的樓台亭閣和山水橋梁融入為一體,擺進盤子里。」

「不僅如此,你還要懂園林藝術的分合,高深,曲折,明暗,虛實等布局手法。如果沒有精巧的廚藝和構思,便束手無策。千百年來只出了一個技藝高超的梵正,前無古人,後無來者。」2

現在也有人嘗試復刻這道菜,不過用的是鹵水,蛋糕,皮蛋,核桃,質量和真正的原作差遠了。

而今天,魏學軍卻看到了這樣一副完整,真實,精致,出塵的輞川圖小樣。

如果說龍鳳呈祥的出現,讓這場比賽錦上添花,那麼輞川圖小樣的出現,可以說這場比賽已經不是一場比賽了。

它的意義遠遠超出了一場比賽所能包容的含義。

他看向白一諾的眼神變得復雜。

今天過後,她將揚名世界。

作者有話要說︰  白老板︰其實我本來就很有名。

今天又是沒完結的一天。看了看大綱,比賽結束之後就能完結了,爭取下周三左右完結,後面便是番外。大家想看什麼後續可以在評論里告訴我,可能會寫到。

123來自百科。

感謝投出手榴彈的小天使︰我循著火光而來 1個;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53095819 3個;sunkcost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清墨淡紅 80瓶;文車 70瓶;水滴耔 66瓶;紅塵踏浪、沐又又 50瓶;不是炸毛喵 30瓶;雲煙、mercuryleafer、吾皇暴脾氣 20瓶;蚊子、林宥嘉的小仙女、小賴賴、薯片續命、木樨芒果、、sunkcost、薛定諤的小冬棗、喬喬喬曦 10瓶;參差 6瓶;熊貓女乃蓋烏龍茶 5瓶;磨人小辣雞 4瓶;綠綠會發光、喵喵粥、49782165、藍妮妮 3瓶;哇挖 2瓶;miss.風、青陽、鳳凰花又開、葭璃筱筱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