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節當日, 皇帝晚上還——夜宴百官,君臣同樂。
正喝到酒酣耳熱之時,忽然有太監進殿稟報, 說是平陽王有禮——派人快馬加鞭從南疆送到京城——獻給皇上。
沈映一听到平陽王的名號, 心頭倏地一動, 隱隱——出幾許期待, 放下酒杯, 命太監把平陽王的禮——拿進殿里,他——與群臣共賞。
太監們從外面搬進來一個巨大的箱子, 大到沈映幾乎以為箱子里面藏了個人,不由得心弦一緊, 那個人應該不至于膽子這麼大, 敢藏——箱子里偷偷溜進宮吧?
幸好箱子打開後, 沒有從里面迸出來一個人, 沈映才松了口氣。
兩個太監從箱子里把平陽王的禮——拿出來, 是一幅碩大的卷軸, 需——兩三個太監一起才能將卷軸展開,卷軸展開後——現,這並不是一幅簡單的字畫,——是用蜀繡的工藝繡出來的《千里江山圖》。
蜀繡向來以「窮工極巧」著稱, 特點是色彩明麗, 層次分明, 富有立體感, 這一幅《千里江山圖》橫約四丈長,上面煙波浩渺的江河湖海,層巒起伏的群山險峰,江南塞北, 鄉村農舍,飛鳥魚蟲,栩栩如——,應有盡有,將大應壯麗秀美的江山呈現——人眼前,人站——畫前,宛如身臨其境,不由得——出許多豪情壯志。
百官們爭先恐後地站起來欣賞這幅《千里江山圖》,每個人都看得目不轉楮,嘖嘖稱奇。
平陽王府派來送禮的長史介紹道,這幅蜀繡版的《千里江山圖》,是花了三十個繡娘快一年半的時間才繡——的,沈映听長史說完,頓時了然于心,心中徜徉起一片濃濃的柔情蜜意。
顧憫應該是一回到南疆便開始找繡娘繡這幅《千里江山圖》,就是為了能——他二十歲——辰這日,將這幅耗費了大量人力——力才繡——功的《千里江山圖》作為——辰禮送給他。
兩人分別將近兩年,這一年多的時間里,他們沒有見過面,更無——信往來,但是他們心意相通。
紙上相思說不盡,一切盡——不言中,現——兒女情長毫無用處,只——他們能心向一處,將攔——他們中間的所有障礙一一掃清,——愁將來沒有再見之時?
沈映舉起酒杯將杯中的酒一飲——盡,顧憫千里迢迢給他送來這幅《千里江山圖》,他也不能辜負顧憫的這番心意才是,大應的大好河山,也該是時候好好收拾收拾了。
台下百官爭相看畫,誰也沒注意,台上的君王嘴角邊,若隱若現地浮現出一絲詭異神秘的微笑——
自從立了太子後,百官們終于不再拿國本的事來煩皇帝,皇帝越——沉迷修煉之道,整日里和那些道士們——後宮煉丹修行,不——世事,荒廢朝政。
百官們雖有心上諫勸皇帝,可皇帝不上朝,他們連皇帝的面都見不到,就算有滿腔的抱怨,也沒有傾訴的——象。
不過雖然皇帝昏庸,但幸好朝廷里還有不少能干的大臣,皇帝把政務都扔給了內閣、司禮監來處——,兩個部門各司其職,相輔相——又相互制約,倒也沒有耽誤國家大事的處。
時間如白駒過隙,一晃就又到了年底。
冬至這日該是皇帝領著百官祭——的日子,可沒想到冬至那日一大清早,永樂宮的小太監進寢殿準備叫皇帝起床,卻沒想到——現皇帝躺——床上怎麼叫也叫不醒,宮人們嚇得忙——太醫院傳御醫過來,經過御醫診斷,原來是皇帝服用了過度的丹藥,中了朱砂之毒。
皇帝昏迷不醒,冬至祭——也只能被迫中斷,朝中頓時人心惶惶,文武百官們都——心里揣測皇帝能不能挺過這關。
雖說太子已立,但太子尚不足六歲,哪里懂得怎麼治國,若是皇帝眼楮一閉,太子登基,勢必得有人來——太子親政之前幫忙處——朝政。
一般幼帝登基,皇帝——臨終前都會指——信任的大臣托孤,可皇帝都昏迷了三日,——身後事毫無交代,這讓百官怎麼能不懸心,有人甚至都——私下商量著——不——把劉太後從後宮請出來主持大局。
好——到了第四日,皇帝終于醒了,但人雖保住了命,卻被傷了根本,臥床休養了一個月才能下地行。
有大臣私下花重金買通了太醫院的副院判詢問皇帝的病情,副院判告訴他,皇帝表面看著沒事,但其實已經是病入膏肓,藥石無醫,恐怕只剩一年不到的壽命。
很快,皇帝病重的消息便不脛——,等到皇帝龍馭賓——,身後留下一個年幼無勢的太子,大應江山便等同于無主,這讓有實力的藩王們誰听了不蠢蠢欲動。
若太子是皇帝的嫡親血脈,皇帝駕崩後——應由他繼承皇位,那藩王們也無——可說,可太子沈懷容並不是皇帝的血脈,不過是一個——藩王里實力最末等的肅王的兒子,都是龍子龍孫,這江山,憑什麼——他們拱手讓給肅王?
皇帝顯然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也知道藩王們——皇位虎視眈眈,為了能幫太子坐穩皇,于是開始暗中部署,打算鏟除那幾個覬覦皇位,最不安分的藩王,信王、淮王等幾個藩王自然首當其沖。
自古用兵,都講究一個師出有名,若是一個藩王沒犯什麼錯,皇帝就——削了人家的權力,那其他藩王必——會人人自危,擔心皇帝下一個——付的就是自己,勢必會聯合起來反抗皇帝的統治。
可若是一個藩王犯了錯,那皇帝便可以名正言順地將他懲處,其他沒犯錯的藩王也並不會擔心禍及到自己。
這便是沈映布的局。
他先是裝病,勾出了藩王們爭奪皇位的野心,然後又假借以穩固將來太子的帝位為名削弱信王、淮王等藩王的實力,逼著他們——麼交權,——麼主動造反——
只——他們一反,朝廷便有了出兵鎮壓的——由。
淮王、信王等藩王,根本不會把一個病得快——的皇帝放——眼里,更不可能會心甘情願任由皇帝削除他們手里的權力,——他們——一個黃口小兒俯首稱臣,那個代表了至高無上權力的位子,值得他們拿命——賭上一回,放手一搏!
正月一過,各王府里听到風——,開始秘密練兵,打造兵器,為將來的起兵做準備。
可他們這些老狐狸不知道,沈映早已給他們布下了——羅地網的陷阱。
二月末,皇帝下旨給淮王,以防邊為名,欲將其護衛精兵調出塞外戍守,淮王不從,過三日,皇帝又下旨給信王,命信王入京覲見,信王知是鴻門宴找借口推月兌不肯——,二王皆抗旨不遵,皇帝震怒下旨將他們廢為庶人,命人將他們幽禁——封地,二王不肯束手就擒,殺了前來執行監視逮捕任務的將臣,起兵造反!
戰事遂起,沈映任命林振越為大將軍,統兵討伐二王,但淮王、信王——藩王中威望頗高,也得到了不少藩王的支持,負隅頑抗一路攻佔了不少城池,戰事一時僵持不下。
南疆雖然地處偏遠,但平陽王府派出——的眼線頗多,藩王作亂的消息很快便傳到了平陽王府。
顧憫為了等這一——的到來,足足做了兩年的準備,這兩年里,他招兵買馬,暗中操練,培養出了一支精銳之師,淮王、信王一反,平陽王府便可以名正言順地起兵勤王,——他們做夢也不會想到,一向與世無爭的平陽王,會派兵配合朝廷大軍——後方包抄他們!
一接到淮王、信王造反的密報,顧憫便親自率領平陽王府的十萬大軍輕騎挺進,直奔京城方向——,到了藩王大軍的後方,大軍將——過江的時候,顧憫打算派人給林振越送信,——林振越配合自己將藩王大軍前後夾擊包圍起來一舉殲滅。
但顧憫的信還沒寫好,就被趕過來的凌青蘅給攔下了。
這些年來,顧憫雖然和沈映沒有——信往來,但和凌青蘅一直保持著聯絡,他和沈映也都是通過凌青蘅來了解彼此的近況。
凌青蘅打扮——一個普通的兵卒——侍衛的帶領下進了顧憫的營帳,見到顧憫後,先拱手作了個揖,「一別數年,少君一向可好?」
顧憫感激凌青蘅這兩年替他守——沈映身邊,幫沈映鞍前馬後,所以也還了個禮︰「還不錯,多謝關心,凌大人也安好?」
凌青蘅笑道︰「好得很好得很,官運亨通,吃嘛嘛香。」
「皇上好嗎?」顧憫兩句——不到就把——頭轉到了沈映身上,目光含著擔憂,「我听說他病了?那些丹藥他真的吃了?」
凌青蘅不以為意地笑了下,「你覺得以皇上的聰明才智,真的會讓自己以身犯險?自然是裝病,少君該是最了解皇上的人,卻連這都看不透,當真是關心則亂。」他擺了擺手,又道,「好了,時間不多,先說正事,皇上這次讓我來見你,是——你埋伏——叛軍後方先按兵不動。」
顧憫擰眉不解︰「這是為——?我听說朝廷大軍與叛軍交戰並沒有佔到便宜,如今戰事膠著,應該速戰速決才是,皇上為——我按兵不動?」
凌青蘅壓低——音道︰「我明白你想早點見到皇上的心,但若是就這麼容易地平——了藩王叛亂,又怎麼能顯現得出你的勞苦功高?到時不過也就是論功行賞。可你別忘了,——百官眼里,臨陽侯顧憫早就——了,那現——又是從哪里冒出來一個臨陽侯?」
顧憫默然片刻,習慣地用手摩挲了一下腰間的刀柄,沉——道︰「皇上是想讓我怎麼做,你直說吧。」
凌青蘅注視著顧憫,肅然道︰「皇上的意思是,臨陽侯已——,世間再無臨陽侯顧憫其人,起兵勤王的,是已故前內閣首輔徐問階之子,徐、景、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