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一十九章 當天的仇,當天報?(2更)

戶部負責管理全國土地、戶口、賦稅、錢糧、財政收支等。

其內部辦理政務按地區分工而設司,各司掌管對應郡的錢糧和稅收。

禮部負責管理禮儀禮制、祭祀、宗教、外事接待等。

禮部下設四司:儀制清吏司,掌嘉禮、軍禮。

祠祭清吏司,掌吉禮、凶禮事務。

主客清吏司,掌賓禮及接待外賓事務。

精膳清吏司,掌筵饗廩餼牲牢事務。

兵部負責管理武官選授考核、軍籍、疆界、邊防、平叛、出征、軍械、儀仗等軍事行政。

兵部的長官,非十年戰爭服役時間不得擔任。

刑部負責管理全國司法行政、獄訟審判等,審定宣傳各種法律,復核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

以郡縣為單位,設置督查司負責監督司法執行。

審判司負責獄訟審判。

刑捕司負責抓捕關押罪犯。

各郡縣以上三司機構,則直接由刑部垂直管轄,不受當地官府轄制。

而每年各郡縣的稅收,直接在當地預留出刑部的經費,標準以郡為單位,有刑部和戶部統一制定。

工部負責管理工程、營造、水利、官府手工業、屯田、工匠、交通等。

教育部負責全國私塾的建立、管理,人才培養、科舉施行政策。

御史**立于七部之外,直接向皇帝負責。

負責糾察、彈劾官員、肅正綱紀。

御史大夫為主官,御史中丞副之,領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監察御史。

各部長官為尚書,左、右侍郎為次官。

各司的長官為郎中,副長官為員外郎,其屬官有主事,令史,書令史等。

中華民族的政治體系建立,自秦朝以後,就是一個不斷改錯的過程。

而越是往後世,漏洞越小,當然一切都要伴隨著生產力而發展。

馮逍所提出的這套體系,是以大明的政治體系為藍圖,做出了一些適合大秦的修改。

比如說兵部尚書那個十年軍隊服役時間的要求,就是為了不會出現後世文人領導武將的滑稽場面。

用最簡潔的話來概括的話,國家政治體系當中,皇帝掌控決策權,內閣擁有議政權,八部和郡縣官府擁有執政權。

各個層次,職責分明,權利清晰,讓大殿之中,擁有公心的君臣不由眼前一亮。

不少家中有何馮逍統領後輩的大臣,此時都用冒著火焰的嫉妒眼神,看向馮去疾。

同為大秦的貴族,汝何秀?

竟然擁有如此優秀的兒子?

難道當時播種的姿勢不對……

「而且針對于六部的長官,必須有特定的要求,比如刑部尚書必須精通法律,戶部尚書必須精通算學。」

「吏部尚書必須任人唯賢,工部尚書必須精通工程和算學,兵部尚書必須精通兵法。」

「尤其是教育部的尚書,必須是真正的飽學之士。御史大夫必須剛正不阿。」

「微臣希望,陛下能將這些要求,制定成為大秦的鐵律,祖制,後世任何皇帝都不得改動,否則廢除帝位!」

如果說馮逍前面所講出的設想,已經讓在場的所有大臣都目瞪口呆的話。

那麼最後一句,直接把嬴政給震驚地不知道該怎麼說了。

好家伙,你一個大臣,竟然要求給後世的帝王立祖制,定鐵律。

如此膽大妄為,可還行?

但細細想來,嬴政卻又發現,馮逍所說的要求,不但不過分,而且還非常必要。

如果一個連兵法都不懂的人,擔任兵部尚書,當國家面臨戰爭的時候,簡直就是一場滔天的災難。

「朕記下了!」

「好了,明天大朝議,大家詳細討論一下馮愛卿所提出的建議。」

「至于今天,還是先享受一下戰勝匈奴的歡慶宴吧。」

等到馮逍回到了座位之後,嬴政才舉起了杯子。

「來,諸位愛卿,為了我大秦的輝煌,為了大秦的強大,飲勝!」

「喏!」

雖然大家都很給面子的紛紛熱鬧起來,但好好的一場歡慶會,被馮逍給攪亂了,卻是不爭地事實。

各懷心事的大臣們,相信今天晚上失眠的,肯定不是少數。

畢竟,馮逍今天所說的一切,給這些人所帶來的震動,不亞于地龍翻身般的驚恐。

「這馮家小兒,竟敢如此,實在是……實在是欺人太甚!」

左相府邸之內,李家的大廳上已經摔滿了陶瓷碎片。

依然五十多歲的李斯,正氣喘吁吁地坐在椅子上,雙目通紅的咒罵著。

一個人的性格和脾氣,從來都和讀書沒有半毛錢關系。

一直以來,總把右相作為自己人生奮斗目標。

可以說右相的職位,已經成為了李斯的心魔。

可是如今倒好,好不容易看到了馮去疾老匹夫要告老隱退了。

誰知道馮家的小崽子,直接跳出來,直接把桌子給掀了。

馮逍提出的內閣六部制好不好?

這個問題甚至都不用回答,任何一個朝臣都會給出一個肯定的答案。

但並不是一套好的制度,就會得到所有人的擁護。

畢竟每個人,所代表的的利益,從來都不會和所有人都一致。

正因為如此,所以最後能夠得到所有人擁護的。

都不是最好的,反而是最能平衡所有人利益的。

但凡是總有例外,而大秦如今就是例外之中的例外。

因為嬴政的威嚴、聲望和能力都實在是太為杰出。

致使他在整個大秦的政治體系當中,獨孤求敗,一人獨居萬仞之巔。

而有了嬴政的支持,基本上已經能夠當做外掛使用了。

而目前來說,嬴政這個外掛距離最為親近的,就是馮逍夫婦。

所以,對于馮逍來說,什麼勢力、圈子、平衡之類的,全都在他身上不適用。

只要嬴政認為好,那就是真的好,不好也得好!

更何況馮逍所提的建議原本就是真的好。

李斯甚至已經能夠看到,未來在嬴政的支持下,大秦的朝廷體系,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

而且最為政治嗅覺最為敏銳的那一小撮人,別人只看到了這套體系的先進性。

可是在李斯看來,這是完全奠定了皇權和臣權的強弱次序。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