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不提這個了,趕緊調動太原的兵力,交與秦王。秦王抵擋的時間越久,我們可以生產的時間就越多。」馬凡笑了笑說道,將張萬歲他們引到另一個方向。
馬凡是相信婦女可以頂上半邊天,因為這是歷史證明了的。婦女在後世甚至可以參軍打仗,而且不比男人差。
但是馬凡能怎麼說?
難道告訴張萬歲不用擔心,二戰期間婦女是可以漂亮的完成軍工不成?軍事與軍功並不是男人的專屬地?
這樣的事,多說沒用,只能讓張萬歲用婦女後,自己去看,去評價了。畢竟這是一個男人專場的時代。不是馬凡隨口說兩句,就可以改變的。
話說馬凡早想解放婦女了,像什麼養殖、農場,已經開始出現了婦女。
工場之中沒有,不是馬凡不想用,而是馬凡在照顧時代的習俗,打算一點點的開放給婦女們。
這不是馬凡是什麼女權,而是封建社會,人力就這麼多。佔了一半人力的婦女還這不讓干,那不能干,真的是太離譜了。
要知道隋朝一直在打仗,而只要打仗,絕對是男人死的多。
比如馬凡接收的流民,現在差不多有五十萬人,但是男丁只有二十萬多一些,其余多是婦女兒童。
至于老人……逃荒也是會死人的。
這就是亂世。
有時候馬凡也在想,自己是不是應該躲在深山修行,不參和這些事了。反正他有系統,掛機唄。
什麼亂世,什麼萬仙戰場……我有掛機,掛它個億萬年,不香嗎?
但是他還是參與了進來。這一點兒都不像馬凡。
相較于馬凡半主動半被迫的情況下,李元吉可就不一樣。
李元吉同樣收到了二十萬胡騎南下的消息,而李秀寧又拒絕他回長安。于是……
「德威,現在賊人二十萬南下,秦王本王可以不管,但是唐軍本王必須得救,本王可不能坐視不管,本王帶著剩下的太原精兵北上支援秦王,你帶著老弱殘兵守城。」
李元吉在忽悠劉德威。
歷史上,劉武周勢如破竹,直搗太原,李元吉見大勢已去,非常害怕,他就欺騙劉德威說︰「現在賊人這麼猛,把唐軍援軍主力都打敗了,我可不能坐視不管,我帶著剩下的精兵出城與劉武周決一死戰,你帶著老弱殘兵守城。」
沒想到忽悠到太原精兵的李元吉卻帶著精兵,攜帶妻兒,棄城逃回了長安,留下了劉德威去死。
李元吉逃走之後,太原很快淪陷,不久劉武周又攻下了晉州、龍門、澮州等地,幾乎佔據整個山西地區,橫掃河東。
雖然馬凡的穿越,使得劉武周被李世民擋在了天門關,但是性格決定命運。
當李元吉听到二十萬胡騎南下的軍情後,便立即偷偷找到劉德威,開始忽悠劉德威手中的兵權。
至于李元吉自己的狩獵軍,自從天天打獵吃肉後,就不太好指揮了。
當然,不是說狩獵軍不听他齊王的命令。
如果李元吉真的是與胡人交戰,狩獵軍絕對會听的。畢竟不說「吃誰的糧,為誰打仗」的老傳統,就是北方與胡人的血海深仇,狩獵軍也不會退縮。
李元吉試探過自己的狩獵軍,他們願意北上,所以李元吉才會來忽悠劉德威。
李元吉也不傻,一心打胡人的軍隊他怎麼能帶回長安,要帶自然是帶不想打仗的軍隊了。
「殿下,這……」劉德威為難了。
「怎麼本王要抗擊胡人,你們不願意嗎?」李元吉面色一板,非常生氣的說道。
李元吉表面生氣,心中卻已經樂開了花︰我就知道面對胡人,許多人都想逃的。果然不是我一個人這麼想。
「不不,屬下願意抗擊胡人!」劉德威立即說道,「那胡虜侵我中華,我等北方將士無不想滅除胡人,為我北方同胞報仇雪恨。」
「這樣嗎?」
李元吉看著劉德威心想︰果然還是不帶上他的好。
只見李元吉笑著說道︰「那你還不速速整頓太原精兵,隨本王北上抗擊胡虜。」
「可惜了。」劉德威面上流露出明顯的苦澀,開口說,「殿下,太原已經沒有軍隊了。」
「什麼?怎麼會?」李元吉大吃一驚。
「殿下,太原軍力已然盡數派往前方……」
劉德威把李世民幾次借軍,以及最近派上去的太原所有軍力的事,全都說了。
劉德威是個忠臣,比起留守太原,他更想北上,特別是北上抗擊胡人。
要知道歷史上的劉德威,即便被李元吉騙了,最後也還是做到了武將死戰。
現在他還不知道李元吉要跑,自然是李元吉問什麼,他就說什麼。
然後,李元吉的臉上有如開了染料鋪子一般,紅的、黃的、青的、紫的,一一襲上臉來。
「李二!你媽ぼ%ぼ……!」
只是瞬間,李元吉對李世民罵的那個狠喲,簡直就好像李世民的媽不是他的媽一樣。
當然了,李元吉也確實不喜歡他媽。畢竟他剛出生時,他媽就嫌棄他長的丑,要弄死他。
如果是個孝順兒子,或許不會在意,但是李元吉不是。
所以,李元吉一罵就停不下來。
弄的一邊劉德威不知道自己是應該裝沒听見,還是趕緊離開。
清官難斷家務案。李淵一家的家事,更是劉德威不敢染指的。
……
罵了好一會兒,也許是罵夠了,李元吉冷哼一聲,騎馬回了齊王府。
李元吉是看都沒看劉德威一眼。
沒有兵,李元吉還理會劉德威干什麼。他這回回府是趕緊接了家人跑路。
沒有兵力就不跑了?那是看不起誰呢?
他,李元吉,可是李跑跑!
李元吉不知道的是即便是有兵力,他李元吉也帶不走。歷史上李元吉就沒有把太原兵帶回長安。
歷史上的李元吉率軍跑路,跑到半話,「李跑跑」上線,李元吉丟下軍隊,只帶上了自己家人跑了。
而現在,太原軍是一支馬凡用肉食喂養的軍隊,以國人「士為知己死」的性格,李元吉敢帶大軍跑路,說不定半路就讓軍人們抓了回來。到那時候,馬凡反倒不好辦了。
誰讓李淵疼兒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