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二百八十七章 报名轶事(二)

可他还是不甘心,自古以来,有权才有势,有势就有钱,好不容易才供出一个二弟当官,从商到仕这条路可是整整走了三代,现在江韬是家里的指望,哪肯轻易放弃。

“祖母,你看我这么善良,这个性子适合当官吗?万一我给家里惹了祸事……”江韬知道说服不了父亲,只能拉着祖母撒娇。

江老太太还是有点犹豫,现在她听懂大儿子的意思,也知道这不是一句话就能决定的。

“让他去吧!”江家二叔从县衙回来,踏进家门来给母亲请安,未进门就听到江韬的话,开口劝道。

“二弟……”江父还是有点不同意。

江二叔摆摆手,让江韬先出去。

江韬知道家里现在是二叔主事,就连父亲也听他的。因此高高兴兴地走了。

江家二叔坐下,对着大哥和母亲正色地说:“我观察过了,韬儿着实不适合官场,而且皇上马上要和两国开战了,这一打不知道什么时候停歇,一打仗,官场上就辛苦,而且万一被派到边境小县,现在连七皇子都上桑泽边境了……”

江二叔停了下来,没再说下去。

“这怎么可能,你是说?”江父失声,这几年边境上大大小小摩擦是有的,但也不至于……

“是真的,此事关系重大,大哥和母亲不可说出去,我们家现在只有江韬一个男丁,更要小心谨慎,要当官也要先命在,我们家现在就一个独苗苗,赌不起。琉霞山庄是宋大将军的,山庄里有许多退役的老兵,就连国师和魏国公也在那里,江韬要是留在那里,怎么也能保证他的安全。”江二叔没说出口的是,若不是他女儿年纪太小,他也想把女儿送去陶瓷学院呢。

江二叔疲惫地按了按太阳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朝庭现在对农事非常重视,春耕时节到了,他连续下乡十几天,书生身体实在吃不消。

“老大,就按你弟弟说的去办吧。”江老太太郑重地对江父说。

江父心情复杂,最终不甘地点点了头。

方家村私塾里的方茂光今天有点心神不定,早上夫子说的话至今依然在耳边回响,他今年十一岁了,照理去年就该去学院读书了,可他身体不好,家里经济也不允许,就此停学吧他心里不甘,难道一辈子就如父辈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吗?就算他甘愿放弃,以他的身体只怕也干不了重活,可继续读书吧他又知道他不是这块料。

他读书在私塾里同学中就是中等,规规矩矩又不出彩,在私塾里经常是被忽视的学生,先生偶尔指着他都叫不出来他的名字。

唯一有点自信的就是他的画画,他的画画在同学里面也算出彩,尤其是他画的人物画经常在同学之间流传,可他不敢告诉夫子和家里,在夫子眼中,这算旁门奇巧,浪费精力,对科举毫不帮助,又费银两,也换不到钱。

如今有了这个学院,他想过了,做陶瓷本是他心中所想,以他的身子即使在陶坊里干不了重活,还可以争取在学院里当个夫子。

想到这里,课也上完了,他收拾了所有的东西,快步地走向夫子,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夫子若有察觉,也回了一礼。

两个人都知道他们的师生之缘到此结束,心里都有点恋恋不舍。

应天书院,张舍监站在二年甲班门口,看着教室里面的夫子正在收拾教具,忙退到旁边,他刚才在大门口的时候,遇到这个班里李小明的父亲,请他通容一番,让他接儿子回家,说是家中有事。

李小明的父亲,请他通容一番,让他接儿子回家,说是家中有事。

这本不是休沐时间,舍监正在拒绝,没想到李小明的用着袖子掩饰,递过来一个东西,他用手模了一下,是元宝形状,心里乐开了花,马上答应了。

看守书院大门的杂役挠了挠头,有点奇怪,这个舍监姓张,平素里最是不好说话,一天三百六十五天,天天板着一张棺材脸,逮到机会就要钱要物的,恨不得多生几只手搂钱,学生们背后都叫他八爪张,就是八爪章鱼的意思。

这个八爪张嘴巴还很恶毒,很久以前有一个学生的父亲重病,家人前来寻找,没有给他财物,他直接问人家说死了没,死了才能请假,把那学生的家人气得找方山长告状,方山长安慰学生的家人半天,却没有责斥他八爪张,从那以后他就更嚣张了。

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这个八爪张竟然同意李小明的父亲等课上完毕后与孩子相见,看门的杂役不由地模了模自己的耳朵,看到李小明的父亲跟着八爪张进去,方知自己刚才没听错。

看到父亲跟着舍监后面,李小明很是意外,“父亲,家里没什么事吧?”父亲是个货郎,挑着担走街串巷,今天不知道为什么会来到书院。

李小明的父亲看着比周围同学高一个头的儿子,脸上的欣喜差点掩盖不住,他看着儿子旁边的同窗和旁边的舍监,急忙苦着脸说:“儿子呀,你祖母快不行了,临终就念着想你一面,你快收拾行李跟爹回去吧。”

因为转变太快,这脸怎么看怎么狰狞,也不知道是孝顺的还是不孝顺的。

“我祖母”李小时刚要说他的祖母他上次休沐回去还很健康呀,可看到父亲一直眨眼,便顿了一下,把刚要说出口的话吞进去,捂着头配合父亲,哭着叫了好几声祖母。

刚走出书院,李小明便停下脚步:“父亲,你为什么要骗人。”

李父嘿嘿几声,才告诉李小明,“你不是心心念念想去当兵想学宋将军当武状元吗?现在机会来了,只会你抓住这个这个机会,就能跟着将军上阵杀敌。

李小明的父亲虽说只是一个摇鼓担郎,但走街穿巷这么多年,消息比一般人灵通许多。

儿子读书不是很灵光,但有了一把怪力气,这力气在农村,也就砍柴和挑担比别人重些,三餐的米饭比别人多些,要靠此赚大钱绝不可能。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