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丫头听罢李尔的僵尸故事,连声惊呼。

我悄悄来到丫头的身后,一下子抱住她的后腰,“啊”的一声,分明看到丫头的脸都变绿了,我却高兴地笑弯了腰。

丫头哪里肯原谅我?满院子追我,要报复。

一阵疯闹之后,疯嫂喊道:“别闹了,快吃饭吧!”

大家齐动手,在院子里放上小桌,丫头和小玲搬来小凳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疯嫂烙的饼。

丫头手里拿着饼,也不吃,看过爷爷,看李尔,又看我。

我奇怪的问:“丫头,你不吃饭,乱看什么?有事?”

“我怎么是乱看呢?”丫头说,“我接触到的人,怎么一个个肚子里有那么多故事啊?”

“哦,你说谁有故事啊?”爷爷好奇丫头的问题。

丫头想了想说:“你看,神仙爷爷,您肚子里的故事我就不用说了,什么都有,我最佩服了;春生哥的故事也相当了得,他是我们同学、伙伴里面,他是最会讲故事的人;另一个是方丈,他的故事的讲三天三夜,也讲不完;再一个是李叔叔,应该叫故事大王,你真的让我佩服,您怎么有一丁点事?就能想起故事来,太神奇了,我吧,就是你们讲完的故事,我听过之后,不一会,就能忘得干干净净,我怎么记不住呀?”

我对丫头说:“那是你不好好吃饭,你赶快吃,把故事一块吃到肚子里,你不就有故事了。”

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

丫头也被我给逗笑了,她看见爷爷胡须上沾了些饼落下的渣,伸手帮爷爷摘下来。

“哎!小丫头?”李尔放下手中的饼,问丫头,“知道溜须一词的来历吗?”

丫头摇摇头。

李尔又问:“你能告诉我溜须拍马是何意?”

丫头低头思考,我接过李尔的问题,说:“是拍马屁,顺着别人,比喻讨好奉承。”

“对。”李尔点头说:“溜须拍马这个词是用来形容对他人阿谀逢迎,对他人不切实际甚至虚妄地夸大赞扬,以博取对方好感;我给你们讲一讲这溜须一词的来历吧。”

是应该叫李叔叔为故事大王,丫头的一个小动作,就让他想起了“溜须”的故事。

宋朝时期,曾任丞相的寇准为官忠烈,为人正直,既不附炎趋势,又不挟私欺下,成为历史上的一代名相。

宋真宗时,寇准为丞相,丁谓为参知政事。

寇准经常称赞说,丁谓是个很有才干的人。

其他大臣就提醒寇准:丁谓不是个好人。

寇准却坦率地回答:“如果只说丁谓的能力,恐怕没有人能比得上。”

丁谓得到寇准的称赞,非常得意,以为寇准很欣赏自己,就千方百计去讨好寇准。

一次大臣们在朝中宴会,寇准喝汤的时候,没注意汤汁沾在了胡须上。

丁谓正巧看见,赶紧过来替寇准擦,并将老师的胡须梳理整齐,极尽奴媚之像,旁人看了,大打喷嚏。

寇准毫不领情地说:“参政国之大臣,乃为官长拂须邪。”

意思是你身为国家大臣,不是来替我擦胡须的。

当着众大臣的面,这一句话把丁谓羞得满脸通红,从此丁谓记恨在心,把寇准当做仇人,一心要找机会报复,洗刷耻辱。

后来宋真宗患病不能上朝,丁谓就串通内侍诬告寇准,阴谋拥立太子,把寇准贬出京城,出知相州。

寇准临走时大喊:“丁谓,你也长久不了。”

此后,丁谓还觉得不甘心,又奏说应该把寇准定罪,并罗织罪名,陷害许多正直的大臣。

于是寇准再被贬为雷州司户参军。

当时,老百姓曾编成顺口溜:“欲得天下宁,须拔眼前丁。欲得天下好,不如召寇老。”

世事无常,几年后,丁谓的罪行败露,被贬到崖州,路上要经过雷州。

寇准不计前嫌,派人送去吃喝礼物。丁谓非常感激,希望能见寇准,当面表示悔谢之意,寇准坚决不见丁谓。

寇准的家童听说丁谓路过雷州,准备杀死丁谓给寇准报仇。

寇准命人锁上大门,在院里摆上酒菜,和家童一起打赌喝酒,直到丁谓走出雷州,才放家童出去。

当时人们都感叹道:“若见雷州寇司户,人生何处不相逢。”

听完故事,丫头就争辩起来,说:“丁谓是小肚鸡肠的人,我给爷爷捋胡子,可不是溜须拍马,是不是,神仙爷爷?”

“小丫头可不是小肚鸡肠的人,可不是。”爷爷说完哈哈大笑,众人也哄堂大笑。

“对对,丫头是出自对爷爷的爱,发自内心的,才不是小肚鸡肠的人呢?”李尔反复强调。

爷爷率先吃完饭,起身回到西屋。

李尔和我吃完之后,一同也来到爷爷的西屋。

爷爷正在提笔写字,李尔和我围过来仔细一瞧,书写的是:“若见雷州寇司户,人生何处不相逢。”

字体苍劲有力,即行云流水,又磅礴大气。

正是刚才李尔故事中夸赞寇准的诗词。

李尔对爷爷说:“这正是我对姚爷您的敬畏,也期盼与您的相逢和相知。”

“与您结识,也是我三生有幸。”爷爷也有种相见恨晚的心情。

李尔环顾四周,见爷爷的这间西屋,一床,一书桌,床头一条几,条几旁一个衣柜放在地上,这是所有的大件。

屋里,还能再看见的有:床上叠得整齐的被子,条几上爷爷的行囊、盒灯、一把一尺多长桃木钉,一摞宣纸,一摞红纸,一摞白纸,几盒墨汁,半人高的衣柜上放着一盆云竹,桌前桌后各有一把太师椅,屋里再无他物。

李尔边看边说:“姚爷真是清爽至极,不为物累,清新高雅。”

爷爷笑而不答,看来李尔的话已入他心。

李尔在爷爷的面前坐下,但接着又站起来,说:“我斗胆献一下丑,让姚爷看一下我的字。”

“好!请赐墨宝。”爷爷充满期待。

李尔说着岂敢岂敢的客气话,接过爷爷手中的毛笔,我一旁拿走刚才爷爷写好的字,放到条几上,重新又铺了一张宣纸,用镇尺左右压住宣纸,动作干净利索,李尔冲我竖起大拇指。

在砚台里沾笔之际,李尔凝神思索,待笔吸足了墨汁,便在宣纸上一蹴而就。

我随爷爷练习书法,虽不得章法,但爷爷的字和李尔的字在我眼中堪称各有千秋,爷爷的字一眼看去就苍劲有力,李尔的字也是力透纸背,潇洒飘逸。

落笔之时,爷爷喝彩道:“好字,真是字如其人,洒月兑之极。”

这不仅是对字的夸赞,同时也是对李尔人品的褒奖。

我也随爷爷一同端详欣赏,李尔书写的是“十室之内,必存忠信;十步之内,必有芳草”。

这幅字是行书,上下承接,呼应连贯,虽然字字独立,但笔断而意连,此外,因字多纸小,整行的行气大小变化、遥相呼应、虚实对比,参差错落,变化多姿,产生一种节奏感。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