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阎罗殿——断案(三)

阎王爷闻听,哈哈一笑,逗趣道:“你叫什么名字?够倒霉的了”

倒霉鬼无精打采的回答:“回阎王,我叫阿飞,哎,早在之前以想好,只要不厄运连连,能平平安安的生活,是我最大的满足”。

阎王说:“阿飞,你下一辈子还当小偷吧?”

阿飞说:“我不干,当小偷整天提心吊胆的,还叫人家八辈儿祖先地骂,我不当小偷啦!”

阎下说:“你就托生成种庄稼的,安分守己,没人骂。”

阿飞说:“不行,种庄稼的一年四季风刮日头晒,还总是吃黑饭,穿粗衣,粮啊款啊交不完。”

阎工说:“那你下辈子当县官儿吧?”

阿飞说:“那县官儿也不好当。顶头上司得孝敬,同僚得拉拢,上级安排的任务的完成,老百姓的诉求的满足,要是一样做不到,政绩考核通不过,叫人戳脊梁,弄不好还得丢小命。”

阎王说:“那你下辈子就当出家的和尚或道士吧?啥心也不操。”

阿飞说:“也不中。那和尚、道士酒啊肉啊不得尝,清汤寡水亏肚肠,早晨起来得念经,天黑了得睡冷板床。”

阎王说:“那你就托生成大生意人,吃得好,住得好。”

阿飞说:“生意人,不好当,天不亮就起床,不到半夜不回房,回房还得算算账,一年四季都是忙。”

阎王说:“你这个鬼,这也不当,那也不干,到底想干啥哩?”

阿飞说:“我要当的是:父做高官子登科,一妻一妾赛嫦娥。不愁吃来不愁喝,长生不老总活着。”

阎王说:“你这个王八蛋尽想好事。有那么好的人家,我也不当阎王要去托生了,还能轮到你?拉去下油锅!”

阎王是又好笑又生气,今天是怎么了?遇上一帮没一点脑子的死鬼。

这时牛头又抱来下面即将审理的卷宗。

牛头捡起第一份生死簿递向阎王,说:“您见怪别怪,您再瞧瞧这位。”

阎王接过来仔细瞧。

看罢,阎王将生死簿丢在桌子上,对牛头说:“这位尽管以前是人,由于他是一个惯于向上司谄媚的家伙,我让他下界变成狗,只是想给他一个小小的惩罚,可是它现在却变的如此不思进取。”

判官拿起生死簿来看,本子上写了一些感想文字:“当狗十几年是快乐的,虽然偶尔被人怒斥,但那是人类特有的释放紧张的方式,所以我能够忍受。而且,在被人类怒斥时,我也感到他们很可怜,本来嘛,狗儿们就是作为人类看家护院的卫士而生的,不仅吃不用愁,出出进进我已经成为他们的朋友。另外,在发情期还可以随便在野地里撒欢,这种生活不知有多快乐!如果有来生,我还要做一条狗!”

判官读着这样的感想,脸都憋红了。他对阎王说:“哼,这都是怎么了?不光是这只狗没了羞耻,那个到下界去当猫的人不也是这样吗?刚好,那只猫今天该回来了。”

“哦,是吗,它的生死簿是怎么写的?拿来我看看。”阎王兴致不减。

马面说:“是的,生死簿就在我这里。”

阎王迫不及待地从马面的手上抢过生死簿,仔细地瞧了起来。

只见上面这样写道:“没有什么动物能像猫那样自由自在地享受快乐了,说猫儿可爱,那是人类对它们的溺爱。人类即使自己没有家,也会为猫儿准备一个家。而且,无论什么季节,无论是家猫还是野猫,都会尽情谈情说爱,尽情享受浪漫长夜,我请求阎王,下次还让我当猫吧!”

看了这份自述,阎王愤愤地将其扔到一边:“不可饶恕的家伙,今天是动物大集会吗?有猪的事吗?以前我们让那头猪下界快到时候了吧,现在的情况怎样了?它在幽冥界一定很辛苦吧?是不是它也要甘心再做个吃货?”

看着阎王闷闷不乐的样子,牛头毕恭毕敬地说:“那头猪诉说着它在美食天堂的经历,正准备向您提出申请,希望继续当猪呢。”

阎王听了,顿时气得火冒三丈。

判官见状,安慰阎王说:“阎王爷,这种事,在平常不是天天见吗?只不过说安于现状的这几个家伙都集中到今天来报到,让人看了又好笑,又让人生气。”

“真是一帮没出息的小鬼。”阎王恨得牙疼。

“小丫头,可不能没出息呀,到时候,阎王都不喜欢。”爷爷对丫头说。

丫头一仰脸,对爷爷说:“爷爷您放心,我才不做没出息的人呢,嘿嘿,爷爷您还见到什么小鬼?给我和春生哥说说。”

爷爷说:“见得太多了。”

有人在实质上把小鬼进行划分,分为“势利小鬼”,表现为嫌贫爱富,看风使舵;“奴才小鬼”,表现为拍马、献媚上司为能事;“特务小鬼”,表现为刺探、告密;“背信小鬼”,表现为卖主求荣,卖友求荣,甚至是出卖自己的国求家以求荣华富贵;“蛇蝎小鬼”,表现为嗜杀成性,心地歹毒,以整人,陷害人,毒害社会主为能事;“市井小鬼”,表现为投机钻营,好逸恶劳,才利必得,又流氓,又无赖。

但在形象上,“小鬼”留给中国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总跟在主人的身后,狗仗人势,狐假虎威,就象阎罗殿里的小鬼。

佛教中就把鬼分为大财鬼、小财鬼、多财鬼、少财鬼等,而其中饿鬼最多,饿鬼便是小鬼。

在古代,朝廷中的宦官就像那阎王跟前的小鬼。

历史上记载这种小鬼是最难缠的。如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恒公,跟前有个宦官叫竖刁。

恒公生前,他鞍前马后,狗仗人势,不把大臣放在眼里。恒公有病,他封锁王宫,将恒公活活饿死。

恒公刚一咽气,他勾结易牙杀害了齐国大批朝臣,有名的“竖刁乱齐”。

而秦朝二世的赵高,史书记载,连李斯这位帮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的丞相都不放在眼里。对满朝文武,他敢指鹿为马。

有人说秦朝如果没有小人赵高祸害,还不至于传二世即亡。

今天,人们常说“门难进、人难见、脸难看、事难办,”其实这便是“小鬼”。

说罢,爷爷长叹了一口气。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