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閻羅殿——斷案(三)

閻王爺聞听,哈哈一笑,逗趣道︰「你叫什麼名字?夠倒霉的了」

倒霉鬼無精打采的回答︰「回閻王,我叫阿飛,哎,早在之前以想好,只要不厄運連連,能平平安安的生活,是我最大的滿足」。

閻王說︰「阿飛,你下一輩子還當小偷吧?」

阿飛說︰「我不干,當小偷整天提心吊膽的,還叫人家八輩兒祖先地罵,我不當小偷啦!」

閻下說︰「你就托生成種莊稼的,安分守己,沒人罵。」

阿飛說︰「不行,種莊稼的一年四季風刮日頭曬,還總是吃黑飯,穿粗衣,糧啊款啊交不完。」

閻工說︰「那你下輩子當縣官兒吧?」

阿飛說︰「那縣官兒也不好當。頂頭上司得孝敬,同僚得拉攏,上級安排的任務的完成,老百姓的訴求的滿足,要是一樣做不到,政績考核通不過,叫人戳脊梁,弄不好還得丟小命。」

閻王說︰「那你下輩子就當出家的和尚或道士吧?啥心也不操。」

阿飛說︰「也不中。那和尚、道士酒啊肉啊不得嘗,清湯寡水虧肚腸,早晨起來得念經,天黑了得睡冷板床。」

閻王說︰「那你就托生成大生意人,吃得好,住得好。」

阿飛說︰「生意人,不好當,天不亮就起床,不到半夜不回房,回房還得算算賬,一年四季都是忙。」

閻王說︰「你這個鬼,這也不當,那也不干,到底想干啥哩?」

阿飛說︰「我要當的是︰父做高官子登科,一妻一妾賽嫦娥。不愁吃來不愁喝,長生不老總活著。」

閻王說︰「你這個王八蛋盡想好事。有那麼好的人家,我也不當閻王要去托生了,還能輪到你?拉去下油鍋!」

閻王是又好笑又生氣,今天是怎麼了?遇上一幫沒一點腦子的死鬼。

這時牛頭又抱來下面即將審理的卷宗。

牛頭撿起第一份生死簿遞向閻王,說︰「您見怪別怪,您再瞧瞧這位。」

閻王接過來仔細瞧。

看罷,閻王將生死簿丟在桌子上,對牛頭說︰「這位盡管以前是人,由于他是一個慣于向上司諂媚的家伙,我讓他下界變成狗,只是想給他一個小小的懲罰,可是它現在卻變的如此不思進取。」

判官拿起生死簿來看,本子上寫了一些感想文字︰「當狗十幾年是快樂的,雖然偶爾被人怒斥,但那是人類特有的釋放緊張的方式,所以我能夠忍受。而且,在被人類怒斥時,我也感到他們很可憐,本來嘛,狗兒們就是作為人類看家護院的衛士而生的,不僅吃不用愁,出出進進我已經成為他們的朋友。另外,在發情期還可以隨便在野地里撒歡,這種生活不知有多快樂!如果有來生,我還要做一條狗!」

判官讀著這樣的感想,臉都憋紅了。他對閻王說︰「哼,這都是怎麼了?不光是這只狗沒了羞恥,那個到下界去當貓的人不也是這樣嗎?剛好,那只貓今天該回來了。」

「哦,是嗎,它的生死簿是怎麼寫的?拿來我看看。」閻王興致不減。

馬面說︰「是的,生死簿就在我這里。」

閻王迫不及待地從馬面的手上搶過生死簿,仔細地瞧了起來。

只見上面這樣寫道︰「沒有什麼動物能像貓那樣自由自在地享受快樂了,說貓兒可愛,那是人類對它們的溺愛。人類即使自己沒有家,也會為貓兒準備一個家。而且,無論什麼季節,無論是家貓還是野貓,都會盡情談情說愛,盡情享受浪漫長夜,我請求閻王,下次還讓我當貓吧!」

看了這份自述,閻王憤憤地將其扔到一邊︰「不可饒恕的家伙,今天是動物大集會嗎?有豬的事嗎?以前我們讓那頭豬下界快到時候了吧,現在的情況怎樣了?它在幽冥界一定很辛苦吧?是不是它也要甘心再做個吃貨?」

看著閻王悶悶不樂的樣子,牛頭畢恭畢敬地說︰「那頭豬訴說著它在美食天堂的經歷,正準備向您提出申請,希望繼續當豬呢。」

閻王听了,頓時氣得火冒三丈。

判官見狀,安慰閻王說︰「閻王爺,這種事,在平常不是天天見嗎?只不過說安于現狀的這幾個家伙都集中到今天來報到,讓人看了又好笑,又讓人生氣。」

「真是一幫沒出息的小鬼。」閻王恨得牙疼。

「小丫頭,可不能沒出息呀,到時候,閻王都不喜歡。」爺爺對丫頭說。

丫頭一仰臉,對爺爺說︰「爺爺您放心,我才不做沒出息的人呢,嘿嘿,爺爺您還見到什麼小鬼?給我和春生哥說說。」

爺爺說︰「見得太多了。」

有人在實質上把小鬼進行劃分,分為「勢利小鬼」,表現為嫌貧愛富,看風使舵;「奴才小鬼」,表現為拍馬、獻媚上司為能事;「特務小鬼」,表現為刺探、告密;「背信小鬼」,表現為賣主求榮,賣友求榮,甚至是出賣自己的國求家以求榮華富貴;「蛇蠍小鬼」,表現為嗜殺成性,心地歹毒,以整人,陷害人,毒害社會主為能事;「市井小鬼」,表現為投機鑽營,好逸惡勞,才利必得,又流氓,又無賴。

但在形象上,「小鬼」留給中國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總跟在主人的身後,狗仗人勢,狐假虎威,就象閻羅殿里的小鬼。

佛教中就把鬼分為大財鬼、小財鬼、多財鬼、少財鬼等,而其中餓鬼最多,餓鬼便是小鬼。

在古代,朝廷中的宦官就像那閻王跟前的小鬼。

歷史上記載這種小鬼是最難纏的。如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恆公,跟前有個宦官叫豎刁。

恆公生前,他鞍前馬後,狗仗人勢,不把大臣放在眼里。恆公有病,他封鎖王宮,將恆公活活餓死。

恆公剛一咽氣,他勾結易牙殺害了齊國大批朝臣,有名的「豎刁亂齊」。

而秦朝二世的趙高,史書記載,連李斯這位幫秦始皇完成統一大業的丞相都不放在眼里。對滿朝文武,他敢指鹿為馬。

有人說秦朝如果沒有小人趙高禍害,還不至于傳二世即亡。

今天,人們常說「門難進、人難見、臉難看、事難辦,」其實這便是「小鬼」。

說罷,爺爺長嘆了一口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