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泰山石敢当(三)

爷爷讲:“泰山石敢当石刻的摆放位置很重要。“

“凡巷弄的出入口、三叉路的路衝以及河岸、池塘边、村落的入口处等,都是不祥之处,因此容易受到鬼邪的侵害。而据说“石敢当”有辟邪、止煞、镇罡等作用,因此人们便在这些地方立下石敢当。但是立石敢当时,须有道行高深的道士始能为之,需有一定的程序,并不是随便将一块石头,刻上“石敢当”三字便可草草了事的。”

“泰山石敢当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摆放在不同的位置,可以称他为最随和,最任劳任怨的一尊家神,他不需要像其他神像一样上香上供,却会始终如一的给家人化解不利的因素,让我们安居乐业。”

“具体安放的情况分为以下三类。”看来爷爷是要把问题讲个透彻。

“其一,如果房屋有缺角可以按照下面的图示位置摆放,让泰山石敢当带字的一面面向缺角的方向即可。”

“其二,如果用泰山石敢当来镇宅,可以把泰山石敢当摆放于客厅、书房或者卧室,一般首选客厅。”

“其三,如果用泰山石敢当来挡煞,可以摆放于面向煞气的方向。”

爷爷讲的够明白了,可我似乎哪里还有疑惑,可是又说不上来。

我想听听妙祥长老关于泰山石敢当的认识。我和丫头离开家来看长老。

长老听明白了我想了解泰山石的事,老人家打开了他的话匣子。

你们知道《西游记》吧?它也是以泰山为模特编写的神话传说。这更给泰山披上了浓厚的迷信色彩。

女娲补天为什么偏偏用泰山的五色石?不用其他地方的石块?不更加证实了泰山石的灵验吗?泰山稳则国家安,天地间的灵气几乎都凝聚在泰山石中。作为镇宅之宝,只有泰山石才敢当此任。

以前中国的三大建筑:宋天贶殿、大成殿、金銮殿,都是用泰山石来铺垫的。就是一般的寺庙也用泰山石镶镇四角。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人民大会堂和革命英雄纪念碑的建筑,都以泰山石作为奠基,**纪念堂也全是用的泰山花岗岩。

可见,泰山石在人们心目中占据了何等位置!

妙祥长老告诉我和丫头:敢当的真正含义应当解释为“盖即石可当冲也”,即灵石可以避邪厌殃抵当一切。泰山山顶碧霞祠院内两通碑,俗称御碑,至今有用硬币摩碑防病之俗。摩碰御碑者口念道:“御碑摩,御碑碰,摩碰御碑不生病。”

显然这是人们把石人作为避邪治病象征的一例。

长老称:史前社会,人们无力对抗自然,只能以石头作为自己崇拜的象征。

灵石崇拜与祭天、祭地、祭山川、祭祖祈福及避邪厌殃等都有一定渊源关系。

“万物有灵论是原始宗教思想发展的最初阶段”。某些岩石所具有的奇特形状、颜色或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都可能被古人赋予灵性。

台湾当地土人称神石为“石头公”,把它看作是保幸福、避妖邪的对象。

中国羌族地区,流行有白石崇拜。关于白石崇拜的由来,羌人的传说:古人羌人和戈鸡人战争,不能取胜。当时有神梦中指示羌人,要用白石作武器,才能战胜戈鸡人。羌人如言而行,果然得胜。但不知此人的形象如何,便以白石代替以供奉之。

甘肃永靖秦家齐家文化墓地,有不少墓随葬石块,石块有大有小,多呈白色,石块放在死者头部或身体两侧,有的则围绕在死者一圈。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葬式,大都有石块随葬,少者五、六块,多的达105块。

广西南宁地区的史前墓葬,如西津和长塘的不少墓中,流行着用一、二块未经加工的片石随葬,石块多放于死者头部,有的墓则在人骨周围用石子圈起。

我们不是常取石来把玩,来供奉,讲的就是“时来(石来)运转的谐音的彩头。”

石敢当的传说没有明确的记载。两汉时期的《急就篇》写道:“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龙是皇帝和水的代名词,石,敢当其冲。石到底是指人还是物。因为当时没阐明时代背景,难下结论。

如果是指石的话,那就体现了石的巨大威力,这使人们产生了对石的崇拜。尤其是泰山,通地拔天,群峰拱顶,气势磅礴,岿然独立,号五岳之尊。自古人们把它视作灵山,对泰山石推崇至甚。

事实上也是如此,登上山顶如同置身青天,鸟瞰山下云雾翻滚,如大海似海礁,给人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难怪历朝历代政绩卓越的皇帝,历尽千山万水前来封禅,他们把泰山视作天梯,登泰山如同登天。

人们向往的天堂是虚无飘渺的,而玉皇顶的楼台琼阁与山水构成的美景却是实实在在的。

泰山囊裹了三界,从南天门往上为天堂,至山下蒿里为人间,蒿里山到奈河为地狱。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