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泰山石敢當(三)

爺爺講︰「泰山石敢當石刻的擺放位置很重要。「

「凡巷弄的出入口、三叉路的路衝以及河岸、池塘邊、村落的入口處等,都是不祥之處,因此容易受到鬼邪的侵害。而據說「石敢當」有闢邪、止煞、鎮罡等作用,因此人們便在這些地方立下石敢當。但是立石敢當時,須有道行高深的道士始能為之,需有一定的程序,並不是隨便將一塊石頭,刻上「石敢當」三字便可草草了事的。」

「泰山石敢當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擺放在不同的位置,可以稱他為最隨和,最任勞任怨的一尊家神,他不需要像其他神像一樣上香上供,卻會始終如一的給家人化解不利的因素,讓我們安居樂業。」

「具體安放的情況分為以下三類。」看來爺爺是要把問題講個透徹。

「其一,如果房屋有缺角可以按照下面的圖示位置擺放,讓泰山石敢當帶字的一面面向缺角的方向即可。」

「其二,如果用泰山石敢當來鎮宅,可以把泰山石敢當擺放于客廳、書房或者臥室,一般首選客廳。」

「其三,如果用泰山石敢當來擋煞,可以擺放于面向煞氣的方向。」

爺爺講的夠明白了,可我似乎哪里還有疑惑,可是又說不上來。

我想听听妙祥長老關于泰山石敢當的認識。我和丫頭離開家來看長老。

長老听明白了我想了解泰山石的事,老人家打開了他的話匣子。

你們知道《西游記》吧?它也是以泰山為模特編寫的神話傳說。這更給泰山披上了濃厚的迷信色彩。

女媧補天為什麼偏偏用泰山的五色石?不用其他地方的石塊?不更加證實了泰山石的靈驗嗎?泰山穩則國家安,天地間的靈氣幾乎都凝聚在泰山石中。作為鎮宅之寶,只有泰山石才敢當此任。

以前中國的三大建築︰宋天貺殿、大成殿、金鑾殿,都是用泰山石來鋪墊的。就是一般的寺廟也用泰山石瓖鎮四角。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人民大會堂和革命英雄紀念碑的建築,都以泰山石作為奠基,**紀念堂也全是用的泰山花崗岩。

可見,泰山石在人們心目中佔據了何等位置!

妙祥長老告訴我和丫頭︰敢當的真正含義應當解釋為「蓋即石可當沖也」,即靈石可以避邪厭殃抵當一切。泰山山頂碧霞祠院內兩通碑,俗稱御碑,至今有用硬幣摩碑防病之俗。摩踫御碑者口念道︰「御碑摩,御碑踫,摩踫御碑不生病。」

顯然這是人們把石人作為避邪治病象征的一例。

長老稱︰史前社會,人們無力對抗自然,只能以石頭作為自己崇拜的象征。

靈石崇拜與祭天、祭地、祭山川、祭祖祈福及避邪厭殃等都有一定淵源關系。

「萬物有靈論是原始宗教思想發展的最初階段」。某些岩石所具有的奇特形狀、顏色或所處的特殊地理環境,都可能被古人賦予靈性。

台灣當地土人稱神石為「石頭公」,把它看作是保幸福、避妖邪的對象。

中國羌族地區,流行有白石崇拜。關于白石崇拜的由來,羌人的傳說︰古人羌人和戈雞人戰爭,不能取勝。當時有神夢中指示羌人,要用白石作武器,才能戰勝戈雞人。羌人如言而行,果然得勝。但不知此人的形象如何,便以白石代替以供奉之。

甘肅永靖秦家齊家文化墓地,有不少墓隨葬石塊,石塊有大有小,多呈白色,石塊放在死者頭部或身體兩側,有的則圍繞在死者一圈。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葬式,大都有石塊隨葬,少者五、六塊,多的達105塊。

廣西南寧地區的史前墓葬,如西津和長塘的不少墓中,流行著用一、二塊未經加工的片石隨葬,石塊多放于死者頭部,有的墓則在人骨周圍用石子圈起。

我們不是常取石來把玩,來供奉,講的就是「時來(石來)運轉的諧音的彩頭。」

石敢當的傳說沒有明確的記載。兩漢時期的《急就篇》寫道︰「師猛虎,石敢當,所不侵,龍未央。」龍是皇帝和水的代名詞,石,敢當其沖。石到底是指人還是物。因為當時沒闡明時代背景,難下結論。

如果是指石的話,那就體現了石的巨大威力,這使人們產生了對石的崇拜。尤其是泰山,通地拔天,群峰拱頂,氣勢磅礡,巋然獨立,號五岳之尊。自古人們把它視作靈山,對泰山石推崇至甚。

事實上也是如此,登上山頂如同置身青天,鳥瞰山下雲霧翻滾,如大海似海礁,給人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難怪歷朝歷代政績卓越的皇帝,歷盡千山萬水前來封禪,他們把泰山視作天梯,登泰山如同登天。

人們向往的天堂是虛無飄渺的,而玉皇頂的樓台瓊閣與山水構成的美景卻是實實在在的。

泰山囊裹了三界,從南天門往上為天堂,至山下蒿里為人間,蒿里山到奈河為地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