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爷爷说起过他来到阳青镇,第一次威震小镇是起于一次收僵尸的事情。

这件事发生在建国以前,镇上一位叫刘长山的老人。他是一位探长,远近闻名,退休后回到阳青镇颐养天年,可未曾想,可怕的僵尸找上了他。

镇上有户人家,姓刘,字长山,家中接连传出有僵尸出没,让刘家上上下下慌作一团,这僵尸在夜里出来,也不伤人,可是满院子蹦蹦跳跳,把个刘家弄得鸡犬不宁。

可是刘长山到不慌张,呵斥家人不要声张,家人一看,这是什么状况,家里出来了僵尸,还不慌不忙,是不是僵尸附身了,家人私下里商量,此事不能拖,背着刘长山赶快请来爷爷。

爷爷到刘家,把刘长山叫过来,问他为何家中出现僵尸却不慌张呢?

刘长山向爷爷讲:“姚爷,你有所不知,我给您讲段故事吧!”

日军入侵时,到处烧杀抢掠,曾经用炸药炸开一座古墓,抢走了大批宝物,当日军带着宝物走到了一个名叫黄岩村的地方,那里有一片墓地,被埋伏在此的八路军伏击,双方伤亡惨重,剩下的人且战且退,无人顾及散落在地上的宝物,黄岩村的许多村民们都捡拾了去。

其中,有一个叫王生的人捡了很多,张平见到王生发了财心中不服,于是,心生歹念。当天晚上,找出绳索、布袋。张平溜进了王生的家中;王生正在睡觉,正要盗取宝贝,结果被王生发现,张平害怕自己会因此事而身败名裂,所以便本能的取出布袋,罩在王生头上。一顿乱拳,将王生打死。

张平杀死了王生,很快搜出了宝物,担心被人发现,于是想毁尸灭迹,他扛起王生的尸体,提上宝物,来到村头的墓地。

张平在墓地找了一个空处,将宝物和王生一起埋下,心想改日再来取宝物,便胆战心惊的回了家。

次日,王生失踪死亡的消息传遍了黄岩村,当地官员因国家的动荡,自身的**,也没有理会这件事。于是,这件案子变成了一件扑朔迷离冤案了。

不过,令张平头痛的并不是杀人事件的问题,而是宝物如何处置?如果取回来,立马就会被人识破,如何是好?张平在这几天里天天自言自语:“这怎么办???怎么办呢?”心中好生着急,最后一想,先暂时不去取,等过一阵子,看能否联系到买家,能出得手去,再到墓地里挖出来卖掉。

事情就是不巧,几天后,村里的赵大爷去世了,所要用墓地就是埋葬王生的地方,这是为什么?爷爷说这是风水先生看出了蹊跷,否则也不会发生接下来的离奇故事。

这可把张平急坏了,于是就打算连夜处理宝物和尸体。三更天到了,张平穿上黑衣来到了目的地,挖开了那块“宝地”。

因为翻动尸体时,张平碰掉了罩在王平头上的布袋,就在一刹那间,张平呆住了,他发现王生的头部位还有血流出来,鲜红的血一直在流,突然王生的尸体居然立了起来,王生已是一具僵尸了。

张平背起宝物就跑,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一口气跑回了家,大口喘气,他发现手里不光提着宝物,还拿着布袋子,仔细一想,认为自己可能是情急之下,顺手拿的。

等稍稍平复一下紧张的心情,张平便打开装宝物的袋子。

“啊!”张平此时一声尖叫,因为里面的并不是是宝物,竟然是王生的尸体,头上全是血迹,那尸体又重新立了起来,一把掐住了张平的脖子,张平无论如何挣扎,最终还是死了。

这件事之后,黄岩村除了战乱以外又恢复了平静。整个黄岩村的人怀疑甚至已经相信,是王生的鬼魂前来复仇。

后来,就是抗战接连不断,曾有一位探长,他要求警察局长,要查此案。

他就是出生在阳青镇的刘长山。刘长山做事情认真,喜欢较真,但是刘长山办案有思路,有能力,往往一些悬而未决的案子,上司交给刘长山后,会时常在他的努力下,使案件峰回路转、重现曙光,把棘手的案件顺利结案。

不过,刘长山年龄大了,不出几年便退休,再有就是脾气有些大,什么事非得做查个究竟,弄个水落石出,因此在警察局里与上司、同僚关系处不来,所以几乎是天天闲着,无所事事,他呢,还试图贡献余热,站好最后一班岗,请求领导委以要案。

领导连称好,等他们拿不下的案子,我就请你出马。

这位让上司、同僚敬而远之的刘长山有一次经过黄岩村,听说此事,立马向领导请命,准备查清此案。局长一听黄岩村发生命案,不敢怠慢,又听说是僵尸索命,觉得案子破与不破,无关紧要,就答应了刘长山的请求。查出线索最好,查不出,也不用给谁交代,由他去吧!

刘长山顺着黄岩村的种种传闻,查找线索,此时的黄岩村没人敢轻易去,就是商人也绕道而行,村民们有的连家都搬走了,只剩下几户人家,几年来还算宁静。

至于张平的房子嘛,仍是破旧不堪,已长满杂草,似乎随时坍塌的样子。刘长山推开破旧的屋门,仔细查看,在墙角发现了一个布袋子,布袋子上有点点血迹,早已风干,布袋子上面有一个用线绣上的“张”字。出这个布袋子以外,刘长山没再发现有价值的东西,打听村里的人,也都避而不谈,无奈,刘长山只带着唯一的线索——布袋子回警察局了。

刘长山用尽其能,但终究没能破案,几个月后,他便退休了,收拾物品时,发现那个布袋子,刘长山心想,临了,没结此案,心有不甘,却也无奈,他把布袋子装到行李里,一并带回老家阳青镇,思索哪一日再回黄岩村,了结此案。

可是,回乡后的刘长山,性情大变,买田置地,收购船只,做起生意来,为人直爽的性格,把刘家家业做的风生水起,造就忘却了还有一桩未了的悬案。

刘长山的妻子在搬迁新宅收拾屋子时,看到刘长山过去的行囊,打开看见一个布袋子,没多想,叫一伙计丢掉。伙计将布袋丢到伙房的柴垛里。

半夜时分,睡下的刘长山夫妇突然听到响声,起床看见院子里一具僵尸,它不停地在院子里跳来跳去,刘长山夫妇吓得魂飞魄散,奇怪的是僵尸一夜闹腾,却不曾来堂屋,即便如此,第二天一早,刘妻千求万拜的请到爷爷,让其收服新宅里的僵尸。

爷爷手持罗盘,观看新宅,见并无不妥,后来到伙房,在柴垛上发现一布袋,上面绣有一个“张”字。

爷爷叫过刘长山,让他辨认,;刘长山顿时醒悟,一语不发。爷爷也不多问,操弄法事,焚烧了布袋子。

刘长山私下里请求爷爷帮忙化解此凶相。爷爷答应,便借外出乘船做生意,特意绕道来到黄岩村。爷爷探知王生的所葬之地,刨开虚土,用糯米、朱砂王生的尸毒,重又附上虚土,刘长山烧了些元宝,祷告了几句,便彻底了断了此事。

我问爷爷,尸毒在现实中真的存在吗?

爷爷说有,他给我讲了故事。

话说宋末元初的时候,洛阳有一伙盗墓贼,为首的姓朱,这人有个绰号叫“朱漆脸”,为什么有这绰号呢,原来他在盗掘宋太祖赵匡胤的永昌陵时碰上了奇怪的事情:在他撬开棺木后,发现赵匡胤居然尸身未腐,他想取下赵匡胤尸体上束着的玉腰带,但是尸体太沉,没法硬取,他便想出了一个法子,绳子一头束在尸体肩下,一头套在自己的身上,面对着将尸体拉起来,乘势就把玉腰带解下来。

不料,尸体这时竟喷了一股黑色黏液到他脸上,从此无法洗掉。变成了“朱漆脸”。这是史书中有关尸毒传说中比较特殊的一种。

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当有盗墓者搬动尸体时,尸身受到挤压,体内积聚的有毒液体就会从嘴里喷射而出,会灼伤人的皮肤,就形成了所谓的“朱漆脸”。

爷爷说关于僵尸有很多传说,也很是有趣。

一是传说最早的僵尸是轩辕黄帝之女---旱魃,只因蚩尤下了一个诅咒,所以变成僵尸了,本来僵尸是不用吸人血。因为天地灵气太少,人又是万物之灵,所以要吸血。

传说之二

僵尸一词出于《大千录》,是道家的一本著作,僵尸的意思是:四肢僵硬,头不低。眼不斜。腿不分,尸体不腐烂。

僵尸之说盛行于明中叶以后及清朝。清代笔记载僵尸者最多,首推袁枚的《子不语》及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此二书可以说是僵尸大全。

传说之三

据湖南民间传说,僵尸最早是用来贩毒的。打扮成道士模样的人就是毒贩子。昼伏夜出,三五同行,却不是用绳子系着尸体,而是用木棍架起来搭在前后两人的肩上,看起来尸体也会走路。摇铃、黄纸符都是为了掩人耳目。这种方法普通人不敢接近,官兵也晦气,所以是贩毒的好方法。夜里走路有利于尸体的保存,当然,鸦片之类的毒品可以存放在尸体上,更安全。

说法之四

《阅微草堂笔记》把尸体成为僵尸的原因分成两项:新尸突变及葬久不腐。

爷爷称小时候听老人讲过:生于红沙日,死于黑沙日葬于飞沙地者就会成僵尸,“飞沙地”即“土壤土质酸碱度极不平衡,不适合有机物生长之地”。

爷爷认为把这叫“养尸地”比较的科学,土壤土质酸碱度极不平衡,不适合有机物生长,因此不会滋生蚁虫细菌,尸体埋入即使过百年,肌肉毛发也不会腐坏,有些资料显示尸体的毛发,指甲会继续生长,其实是皮肤月兑水后毛发和指甲根部外露造成的错觉。

风水学中亦有此一说。坊间流传道家有太阴炼形之法,尸体葬数百年,期满便会复生,新死的尸体被邪物/邪气附身,尸体吸收了阳气,借人生气而尸变,人死之际,魂一散而魄滞。

袁枚《子不语》:人之魂善而魄恶,人之魂灵而魄愚,魄主宰人身,当魂离开人体,便会沦为恶鬼僵尸。

传说之五

清朝野史,述异记(东轩主人著)中有出现僵尸的故事,大致是说清朝初年,湘南西边,有一个靠山的小村落,村中一个无赖因盗墓而中尸毒,后虽被一老人救回,但因再度做不当的事,被全村的人打了一顿,再丢在后山草丛中让他自生自灭。过了几天,他再来求救,但这次没人愿意帮他。村民们将他打他一顿,然后绑在树上,虽有人出言劝阻,但无人理会。最后他死在树上,晚上村民想将之安葬,但发现尸首不见。最后他回来杀了全村,村民因被咬而一个一个变为僵尸,一些及时离开的村民在早上回村探望时也惨成僵尸。

爷爷月越讲越有兴趣,他说:“传说僵尸修成妖之后,变为魃,变魃之后的僵尸能飞,也称飞僵,据说可以杀龙吞云、行走如风。所到之处赤地千里,算是僵尸之王了。《神异经》载:‘南方有人,长二三尺,袒身,两目顶上,走行如风,名曰魃,所见之国大旱,赤地千里。变魃僵尸能飞,杀龙吞云,做成旱灾。所以人们每逢旱灾出现,便会四出搜索僵尸,把它们烧成灰烬。’好了,我累了,今天就讲到这吧!”

爷爷不是累了,我看,它是喝醉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