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一卷 第二十九章 开赴秘境

向天云这次准备做两把弓,一把是竹弓,平日练手所用,以前那把小竹弓已经练坏了;一把是可用于实战的柘木弓。

从选材来看,取干之道有七,柘为上,竹为下。柘木的硬度比桑木和枣木要好,韧性极强。他先用斑竹弓热身,拿出一把锯子,锯出斑竹的中心部分,大约和自己身高等长,五尺不到。

他再量出三寸左右为弓把,用环首刀以弓把为中心向两头加工,分别削窄、削薄一些,把那些竹节削平。满意之后,他试了一下,把这五尺长的弓干慢慢弯曲起来,看看能不能把两头弯到一起。由于这斑竹一直泡在渔船下,此时还未完全干,弯起来并不难。

向天云打量了一下,用锯子锯了两小段柘木,每段八寸,梢长应该能帮助他这样的少年省力。再把它们削到和斑竹末梢一样的宽度,便用矬子搓了两个弦槽,就扔到一边,等鱼鳔熬好再说。

然后他忽然趴在地上,测算起从弓把到弦的距离,再到弦被拉到最大幅度处的距离,不断在那里划线。半晌,他觉得已经测量好了,便站起身来,开始做柘木弓。

他把柘木料仔细地看了几遍,选出两段稍长的做弓臂,两段四寸多的做弓把。弓臂稍弯曲,弓把则是直把。形状模式一律先引墨弹线,再用锯子锯割,最后打磨。打磨用的是路上摘采的一种草,名叫节节草,也叫莝草。

康王鼎熬制鱼鳔的速度比他想象的要快很多,等他忙完三段弓身,鱼鳔水从开始的清水模样,现在已经熬出胶液,有些发黏了。而此时,挂在旁边等待晾干的牛筋刚好可以砸了。

向天云拿出一把锤子,耐心地砸起来,不断地砸劈,牛筋终于成了一条一条的样子。这时,向天云坐到地上,开始慢慢撕。这也是个耐心的活,对他这种好动的少年来说,是一个考验。

牛筋泡水之后,筋丝会变长约莫一半多。向天云从一条条慢慢撕成一丝一丝,最后把它们打捆,扔进了水池中浸泡,一会再用。

此时,鱼鳔即将熬好,他先把牛筋洗干净,又准备好蚕丝,准备好两块和弓把等长的竹片,便拿起竹弓放到地火上烤。这时的火自然已经调小了很多,竹子的内侧对着地火慢慢烤,竹背便渗出水珠来。

竹弓比较简单,烤好后向天云开始按照开始测算好的长度与距离,把弓慢慢弯曲到理想位置,然后往弓身内注入灵气,驱逐里面的湿气与杂质,否则仅仅是这个定型就要十日。

现在比较累的就是砸胶了。因为他从来没有熬过胶,仅是记住了经籍秘法上的大略,很多细节都错了。事实上,很多秘法多是师徒耳提面命地传授,且师傅为了看徒弟是否真心地尊敬自己,往往还要留一手,莫说大张旗鼓地写进书里去。

他本应先清除鱼鳔的血膜,然后剪成一小块小块地浸泡,浸泡一天后都干净了才开始熬。他是直接放康王鼎里熬,好在这鼎莫名地神奇,取出来用牙齿一试,嘿,还挺糯软。于是在炼器室找了一个类似杵臼的器具,开始不停地捣,一直捣到已经很碎了,再倒到一块纱布上,包好。那边康王鼎开小火,找个碗放些水,把包裹了鱼鳔胶的纱布放碗里。

向天云休息了一会,等到碗里水开,便提起纱布包,开始挤压,让胶液全部流进碗里去。半个时辰后,他取出还温热的鱼鳔胶,把两块竹片贴在弓把的正反两面,用蚕丝绑好。练手的斑竹弓算是做成了。

他再把碗里的胶水倒进鼎盖中,让它自然晾干,但纱布里的鱼鳔残渣却舍不得扔掉,弄得这么累,留着吧,不定什么时候就要了。

然后他抖擞精神,开始做柘木弓。两截弓臂和一截弓把需要拼接起来,并且用鱼鳔粘连好。他又在两段弓臂的背上贴上了牛筋,还找了两个铜片做弓梢挂弦,又把剩余的蚕丝和牛筋丝把所有连接处,紧紧地绑好。如此,以前引弓会突然崩断的乌龙事件便不会出现了。

这其实也是个细致程度很高的活,据说要是真正的木匠来了,榫卯之间的空隙要留多少都是有讲究的,一样东西用鱼鳔沾好后,师傅会用锤子砸,东西砸断了,榫卯没有断,才可以出师。向天云看过那么多经籍秘术,很多部分就是在实践中不断升华,甚至找到属于自己的技巧。

一切完毕以后,他拿出大约十块低阶灵石,神色肃然起来,因为这是最后的手续,必须对弓灌注大量灵气,并滴血认主。一把需要对付修仙者的弓箭,没有灵气是无法破开其护体光罩的。当然,相对于一些法宝构成的防御圈,护体灵光的威力可以忽略不计,只是低阶修士们自然不会拥有那等强悍的法宝,此时他们能有一件灵器很正常,有法器就是财富的象征了。

向天云先对柘木弓注入灵气,又划破手指让一滴精血融入灵气之中,这是双保险了,就算对方抢了他的弓箭,不毁掉这精血包含的主人意志与神识,是无法使用的。

时间静静流逝,向天云的灵气轻快地注入柘木弓中,当觉得消耗太快时,便把灵石握在手中补充,如此源源不断地加注,柘木弓的周身荡漾起道道灵光。

“咦?”向天云忽然发现,这灵光其实是一个复杂的组合结构,既有代表自己神识和意志的银白色,如果细看,隐隐有蝌蚪般的符文流动,也有低阶灵石的纯白色,隐隐有0和1的数字缭绕。

向天云的眼光火热起来,手一动,一把符篆出现掌中,并纷纷打入弓中。谁都以为他精神失常,整天呆坐道术场发傻,其实他那段时间一直在琢磨符篆经咒。那些符篆经咒是修仙者以自身元神为起点,以法诀咒语沟通隐藏于冥冥太虚的真神,然后把他们的神力灌注到符篆之中。

道士们的斗法异曲同工,只是他们所使用的法术、灵力、招式等,远远不能与真神相比。向天云一边大量记忆各种口诀,一边观察他们的斗法,偶尔依葫芦画瓢,把某些简单的招式通过纸和笔的刻画,灌注入符篆之中。当然,没谁买他的。整个道术场就他境界最低,傻子才会去买。

但这不妨碍向天云拿自己的弓做实验,那一道道符篆注入之后,各种灵力模式便在弓身与弦上流窜,煞是有趣。向天云只要发箭,这些封印的灵力模式便会随着箭的射出转移到目标身上。

“嘿嘿,有些意思,意思还不小……”向天云数日辛苦,总算得到一些回报。不过,他继续凝神,便又发现,这各种灵力模式一交织,弓身外便浮现出淡黄色的卦爻符文。

向天云对此自然不会错过,最初看这些符文完全莫名其妙,后来学习占卜术似乎前进了一小步,而今自己的弓和神识那可是独一无二,正好见识见识。

炼器室一片寂静,偶尔有道士进来,一看这小圆脸便想也不想、问也不问地走了,小圆脸抢丹室之厉害,还是颇有些知名度的。

不知过了多久,向天云终于也走了,虽然强行记住了属于自己的符文模式,但那不断翻滚变化的数字与卦爻,不知蕴含了多少种变化,哪是他现在能明白的。

回到丹药房后的向天云心情更好了,数天下来,三位老大也觉得这小道士越来越顺眼。向天云偶尔会溜进炼器室做箭,准确说是矢,因为这次多是用柘木做箭,“以竹为箭,以木为矢”。奇怪的是他把一部分箭头削尖了,一部分却是光的,不知是偷懒还是怎么地。

同时,经过测试,他发现现在这两把弓的拉力已经到了一百斤左右,用原来的钩弦法手指损伤很大,于是想来想去,便改换射法,并做了一枚扳指。

就拉弦法而言,一般分两种,一种是汉法:适合向天云这样的复合弓,弓长不过六尺,弹力较大,用拇指拉弦。另一种为胡法:即向天云以前的三指放箭法。

而扳指的前身为“韘”,《诗》曰:“童子佩韘”,也叫“机”,类似于扳机,用以扣住弓弦。同时,在放箭时,可以防止急速回抽的弓弦擦伤手指。

与以后流行的桶形、圆柱形扳指不同的是,传统的汉族扳指是坡形,从侧面看是梯形,即一边高一边低。

向天云琢磨了很久,终于拿着一小截柘木料进入炼器室。他并没有合适的兽骨、玉石等材料,但他多的是低阶灵石,因此,他竟然破天荒地用了一块灵石做扳指,而且还失败了几次才成功,幸好马大姐没看见,否则败家子的外号估计要挂他头上了。

当然,没有炼气的人看了这扳指也就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且石头上还有一道丑陋的疤痕,那是槽,拉弦用的。

不过,与处理柘木料相比,这扳指算是快的。他用柘木料做了一个扳指内胆,但这个内胆竟然比扳指花的时间长了几倍,失败的次数更多。

最后,一枚隐有青色光华的扳指,戴上了他的右手拇指。向天云咧嘴一笑,终于成功。他还不断地瞄来瞄去。

原来拼了小命并非做普通内胆那么简单,他竟然是把整个扳指构思为一个灵兽环!有什么比做出能存放活蹦乱跳的灵兽更具挑战的炼器呢?要知道储物袋那些基本是死物,虽然可以缩放存储,但不能主动沟通外界。

灵兽环利用同样的原理,却可以主动沟通天地元气,且空间内的结构更加复杂。灵兽有不同种类,有的喜水,有的乐山,有的爱攀援等等,岂可简单存放。

好在他没有忘记自己的主业是炼气而不是炼器。他大部分时间还是在抢丹室修炼,炼丹室偶尔也去。如今他储物袋有三万多灵石,一粒聚精丹便是三十灵石,他卖六十,也不知他还卖了多少瓶其他种类的丹药,这才打造出一个小金库。如今欠账早已还清,不能卖丹药,自然都是自己吃了。也不知他究竟吃了多少丹药。

半年后,逍遥峰传来指令,接到指令的炼气期弟子将在三天后到逍遥之巅集合,参加五年一度的秘境修炼。

逍遥之巅平常远远看去似乎在云霞飘渺之中,这一天,向天云总算得见真相。他脚下是一块巨大的坪场,四周可见群峰环峙,正前方是一座巍峨的宫殿,前方左侧有一个水声隆隆的瀑布,右侧却是一个涟漪温柔的碧潭。

逍遥派的炼气期弟子在逍遥之巅集合,三支长长的队伍,每支应有一百多人。这还是没有超出特定年龄、没有犯戒、没有任务等合符要求的弟子,全部集合应是远远不止此数。

向天云和刘威等小道士都穿戴整齐站在第一队里,这是二十五岁和炼气五层以下弟子的队伍,清一色的玄冠、黄裙、绛褐、绛帔二十四条,比起平常一身道袍甚至大褂小衫正规了很多。

这时,一个面色清癯、峨冠博带的中年道士走上前来,顿时,所有人全部行礼:“参见掌门!”正是逍遥派掌门人谢无忌。

谢无忌点点头,“我派修仙别具一格,尔等不可忘记。一是独特的教义,信道便是向善,行道便是践行善,功满三千,迁名仙格;其二是独特的功法,我派之丹经铁券,之混元如意功法,均为各派景仰。而不断延续这些教义与功法是贫道等人的责任,因此,尔等才有今日前往秘境的机缘,各位还请好好把握。王师弟,可已准备妥当?”

王禛应声上前,带着六名结丹修士,每人手持法器法宝,似乎形成了一个阵势。顿时,随着阵势的展开,天空的白云似乎被驱散了,七条碗口粗的铁链不断被拉动。这些高阶修士的咒语与法诀之声不停,五十丈外一个隐藏在空中的巨大宫殿隐隐现形。

向天云抬头看这宫殿,随着它完全现出,猛然一震,这不是那神秘宫殿吗?但再看又不完全像,如果说有区别,那神秘宫殿的外围如达摩所说是一个球形,而这个却是被铁链锁住,且稍一凝神便可见宫殿前面封印有密密麻麻的禁制。

他正在琢磨这宫殿是否和神秘宫殿是一个整体,就看到王禛等七名师叔祖已经各人把持一条铁链,按照方位坐下,看模样竟是要一直这样维持下去。

这时,听得谢无忌身边一个老道大声道:“所有弟子听着,进出裂天秘境均由法阵传送,在秘境时间只有五天,可以寻宝,可以自行修炼,但不得格斗,不得逾期,违者重罚,明白没有?”

众弟子齐齐呐喊一声,这时谢无忌微笑着走上前:“有些弟子应该是第一次进去,我再多说几句。裂天秘境存在已经超过了五百年,经过不间断的探索,珍奇宝贝已然不多,你们福缘深厚,我希望大家把精力和时间放在修炼上,在秘境中的任何地方修炼,效果都是一样。”

他继续道:“由于秘境发生过数次拼抢事件,高阶修士也曾经大量进入,所以秘境逐渐有些不稳。现在修筑了传送法阵,连接秘境和清风坪这里。为防意外,我们还会在你们身上留下神识,进入的顺序也是从低阶到高阶,切勿争抢。好了,准备进去吧,负责传送的弟子选好了吗?”

这时,谢无忌身前的一个大型法阵灵光大放,第一队弟子三十人陆续进入其中,正是向天云这批小道士,有两人明显年长,应该是负责法阵回送的。

谢无忌微微点头,随手撒出一把符篆,贴在每个人身上,显然也已留下神识。于是法阵又是一阵闪动,三十人顿时消失不见。

谢无忌原地打坐起来,另一名结丹修士来到第二队前面,这些高阶道士每人负责一批弟子的安全。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