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六十一章 雨夜

第六十一章雨夜

公孙策去了哪里呢?其实他哪儿也没去,就呆在桥洞里。海瑞找不到他,是因为根本走错了方向。

彼时,海瑞只使出三分指力,点了公孙策的肩井穴和环跳穴,让他半个时辰内全身麻木、动弹不得。要不然,时间久了,他也怕伤了公孙策的身子。而且,他以为公孙策得了欢好的乐趣后,就不会抗拒此事了。总之,两情相悦总比一方得趣,另一方受难的好。

谁知,他无意中发现了公孙策舌头的异状,吓得落荒而逃。无巧不成书,公孙策这一摔,将盘踞在丹田内的一缕真气调动起来,在停滞的经脉里反复冲撞,竟然解开了被点的穴道。

那时,四肢的酸麻还没有完全消散,一种无以言表的疼痛却由里向外地向他全面袭来。他被迫压在衣服堆里发抖、喘息,好一会儿才找出一个青色的小瓷瓶,想也不想就拔掉瓶塞,颤抖着手将里面的药丸全部倒进嘴里嚼碎吞掉。

随着药性的渗入,公孙策刚才还很痛苦的表情渐渐舒展,紧绷的身体也松弛下来。

他捡起地上散落的衣服,快速地穿戴起来。在起身的时候,温热的粘液缓缓滑出体内,从股间顺着大腿往下流。那种滑腻的感觉让人想起了盘旋在角落里的毒蛇,真是浑身都不自在。他的嘴角却愉快地向上翘着,脚步也丝毫没有停顿地走向桥洞的边缘,凝视着雨幕下的水流。

不好笑吗?以为胆大包天的人,其实是个不值得一提的胆小鬼!不过是块烂肉,居然像见鬼似的逃走了!早知道这般有效果,就应该一开始就亮出来,也不至于把自己的身体搭进去。说到底,他只是没想到这具破败的臭皮囊,还能引起某人的性趣。

无声地笑了一会儿,他自嘲地想起:于世人而言,他不就是个苟活在人世间的恶鬼吗?而且还是个专门对身边良善无辜的人下手的勾魂恶鬼。

谁对他越好,就死得越快!

就在端午节过后的第三天,福伯在睡梦中辞世;接着,伺候他的两个小厮小李和小莫也先后死于非命。

虽然福伯的徒弟安子说,福伯七十八岁于睡梦中辞世是无疾而终是喜丧,但是又如何解释小李和小莫的死呢?

小李是吃晚饭时,被一根鱼刺卡住喉咙,取不出又咽不下去活活噎死的;小莫则是沐浴时不慎滑倒,前额撞到池底的石头上就这么溺死在池水里。据说这二人的死相十分恐怖,看过的人不是吃不下饭,就是睡不着觉,最后大病一场。

后来,凡是调到蓼风轩和藕香榭当值的奴仆总会因为这样那样的意外,生病或者受伤。再后来,有关公孙策是个不祥之人的流言像一场瘟疫席卷了整座山庄。自此,无人提起、也无人敢去的蓼风轩和藕香榭就成了莲溪山庄的禁地。

对于这一切,海瑞这个挂名的庄主完全不知情。那时的他只顾纠结如何解开与公孙策的误会上了,至于周遭的变化、众人的白眼,都不会在他心里留下什么。

公孙策自认不是一个容易悲观绝望的人,可是目前所发生的一切,让他实在想不出什么可以自解、或者坦然面对的理由。你可以说他良善可欺,也可以说他麻木不仁,总之,他只想好好地睡上一觉,忘却所有伤痛和烦恼。管他天昏地暗,还是山崩海啸,睡着了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他不想恨谁或者爱谁,因为这实在是个很伤脑筋的事情,会浪费掉所有人的时间,还会让他变成一个连自己都会厌弃的人。

这样很好,至少他不会再担心害死谁了!也不会再对谁的死,心存愧疚!他终于可以放下一切,睡个好觉了!

世人都说一念成仙,一念成魔。可他既不想成仙也不想成魔,只想闭上眼睛好好地……睡……一……觉……

短暂的慌乱过后,海瑞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寒拾亭外,噼里啪啦的雨声和着呼啸的风声不绝于耳。

他跑出去再跑回来不过是一盏茶的功夫,这么短的时间里,公孙策一定还在附近。而且,就算有人带走了他,也不会什么线索都没有留下。

一阵狂风夹杂着几许雨水冲进亭内,惹得头顶几处灯盏在风中不停摇晃。湿漉漉的空气里漂浮着一种奇异的花香,像是梅花,却没有那么清冷;又像是桂花,却也没有那么甜腻。闻之,令人心神荡漾如痴如醉。

海瑞不由得循着花香望去,却是隐匿在雨夜深处的、丰干桥另一边的桥洞。他愣了一下,然后突然想起什么似的激动地跑向那里。

原来海瑞是个完全没有方向感的人,就算是顺着同一条路来回,也会走错方向。也就是说,他刚才去过的桥洞根本不是之前和公孙策呆在一起的桥洞。

公孙策微仰着头,如瀑的青丝在身后飘扬,他面对夜空伸开双臂,作出一个飞翔的姿势。还没等海瑞喊出什么,公孙策就已经像一片羽毛一样飘落进丰干河里。紧随其后的海瑞,像一只终于找到目标似的鱼鹰,也一头扎进来。

此时,一道约有拇指粗细的赤红色的闪电,就像一根烧的通红的铁树枝似的,狠狠地划过夜空,然后久久地定格在那里。又过了很久,远远的、四面八方都响起了连绵不绝的、轰隆隆的雷声。丰干河像只终于逃出牢笼的野兽,带着囤积许久的渴望咆哮着向自由的大地奔腾而去。

(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