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第二卷 根基 第三十二章 流言与恐慌(上)

怀宁县县衙之内,赵世平肃然而坐。

“这么说,是贵府的徐管家做了内应,这才遭了贼匪,损失了全部金银,大量物资?”听完宋家家主宋威的哭诉,赵世平叹了口气,一脸心有戚戚焉的表情,问道。

“是啊,大人,这也是宋某无识人之明,竟然选了一个叛徒当管家,还被他知道了家中一切事物。这一次大人您一定要为宋某主持公道,发兵剿灭这伙强盗啊!”

宋威脸色惨然,不过说到最后,却似乎长松了一口气,跟着从袖中取出来一本册子,高举在透顶之上,高声说道:“这一次出兵剿匪,我宋家愿意出资资助,这是我宋家的田亩地契,我宋威愿意全部捐献出来作为资费。”

按理来说,金银物资被劫掠一空,宋家应该留着这些田地东山再起。

毕竟自古以来,有田地才能算是真正的富有。

只不过,宋威有自己的考虑,一个是报仇不隔夜,劫掠了宋家数十年来的金银,这伙劫匪不解决了,他是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第二个就是未来的考虑了。

金银被劫掠一空,没有了资金周转,数十家店铺之内虽然有着些存银,但只要有一个不顺,店铺就会陷入危机,连带着整个宋家都陷入危机。

别看宋家风光无限,但实际情况,只有他宋家几个人明白。宋家的店铺生意,向来都是一月一结,马上,又要支付给供货商货款和收取大主顾的欠款了。

但是,宋家被劫掠一空的消息一传出去,相信供货商立刻就会上门来讨债。而欠款的大主顾呢?人情虽在,但也抵挡不住不用还钱的诱惑啊,有几个人肯将欠款还给一个即将没落的宋家呢?

这个时候,只有找一个大靠山,才能稳住宋家未来的颓势。

这个靠山,宋威只在脑海里想了一下,立即就选定了赵世平。不提宋家身处赵世平的管辖之地怀宁县,光是想想赵世平背后的巨大势力,就足够他做出这个决定了。

“什么?田亩地契?”宋威的话,让赵世平吃了一惊。

即便他想过这宋家会彻底倒向他,但是也没有想过,这宋家竟然做出如此牺牲,简直将整个宋家的根基都送给了他。

田地的威力,他可是深深的明白。

为了自家有几亩田地,懦弱的泥腿子都敢用命去拼,前仆后继,说是抛头颅洒热血也不为过,比之大义凛然的书生士子,气节沛然充塞天地的士大夫都要来得有骨气。

历朝历代,造反者一提出均田制,无不应者云集。

李自成、洪秀全,无不如是。

某朝更是在人人有饭吃,人人有田亩的号召下,最终夺取了天下。

吃惊过后,赵世平陷入了沉思,不过也只是一瞬间的事。片刻之后,他先是让人将宋威手上的田亩地契呈了上来,跟着沉吟说道:“宋家主,你先起来说话,此事本官自有决断。”

“来人,把宋家主带下去吧!”

说完之后,赵世平摆手示意了一下,让下人将宋威、宋会杰两人带下去,随后又招来了陈明吉,在他耳边私语了几句,跟着就转身回了内堂。

他打算过上几天再处理!

“大人····”宋会杰心下一急,就要站起来叫住赵世平。

不过话没说完,宋威却在一旁拉了一下他的衣袖,摇了摇头,示意他不用再说。

随后,宋威就拉着宋会杰在县衙下人的带领下走出了大堂。

“父亲,我宋家都将田亩地契都献给了他,他居然一句应承的话也不说,转身就走。这算什么?打算吃干抹尽,就不认账了啊?”宋会杰想不通,出了大堂之后,立即就问道。

“还要说什么?他收了田亩地契,已经是最好的回答了,不用担心!”宋威毕竟老辣,历经世事,一眼就看穿了其中的弯弯绕绕。

不过虽然如此,但两人心里都是充满了焦急,毕竟答应了是答应,但行动起来,却是另外一回事了。

但是,就在两人刚刚出了县衙大门还没走上几步的功夫,县衙内突然走出了几名衙役,个个手上拿了一叠纸张,白纸黑字,分头走向了县城个个地方。

其中一个衙役,刚刚好从两人身边走过。

两人为之一奇,对视了一眼之后,宋会杰上前一步,扯过了那名衙役,手上麻利的塞上一串铜钱,笑着问道:“这位大哥,借过问个问题成不成?”

拎了拎手上的一串铜钱,这衙役顿时就眉开眼笑,笑眯眯的道:“公子请问,公子请问。”

“我看你们几个人行色冲冲,手上又拿着一堆纸张,县衙里面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宋会杰问道。

“哦,你说这事啊,也没什么大事,喏,你自己看吧。”这衙役很爽快的回答道,说着便从手中的纸张中抽出了一张,递给了宋会杰。

宋会杰伸手接过,铺开纸张看去,白纸黑字,他看得分明,是一张告示,竟然是有关这一次劫匪的事情。

字数不多,很快就看清了里面的内容,大致意思就是这一次劫匪为患,希望全县百姓群策群力,如果有劫匪的消息或者有对付劫匪的办法,一定要上报县衙,县令大人重重有赏。

“这····”宋会杰吃了一惊,连忙将告示递到了父亲宋威的手上。

看过之后,宋威也是吃了一惊,立即皱紧了眉头。

要去贴告示的衙役走后,宋会杰问道:“父亲,这赵世平不会就贴个告示了事吧?还是以为贴这个告示真正的有用?有人会将劫匪的消息送上县衙去?”

“应该不至于!”宋威迟疑着摆了摆手。

官府贴告示通缉罪犯劫匪,这是一贯以来的手段,倒不是赵世平首创。只不过,一般罪犯和劫匪,能解决就解决,到了不能解决的时候,官府这才会贴出告示。

但是,这是前一两百年的行情了。

现在的大周朝,除非肯花银子或者有势力,否则出事了,官府根本就不会搭理,只会应付一下的贴张告示了事。

现在,赵世平贴告示抓劫匪,由不得两人不心生疑惑。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